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383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9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9010.9

申请日:

1998.05.14

公开号:

CN1236058A

公开日:

1999.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5.14|||公开

IPC分类号:

E21C29/00

主分类号:

E21C29/00

申请人:

张有贤;

发明人:

张有贤

地址:

046500山西省沁源县城关镇桥西街7号沁源中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主要包括缸内膜挤推、管框液控及液压动力。缸内膜挤推由挤推子、横梁组成,管框液控由管框、转换阀、三位四通P型湿式电磁换向阀、调速阀、行程电触开关组成。本发明缸内膜挤推使微小机件的容积变换无泄露运作,以及管框液控的特别机能,实现了狭缝自动推进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强劲挤推,膜罩全封闭作业适应恶劣工况。本发明适宜于深长性切割的板架自动强力推进和应用于狭缝推进相关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该机主要包括缸内膜 挤推和管框液控机构两部分:缸内膜挤推子(1)由壳体(19)、挤缸(27)、 挤塞付甲(22)、挤塞付乙(23)、螺拴(18)、塞簧(24)、推缸(26)、推塞 (21)、推头(25)、插管(16)、弹簧(7)、(11)内膜管(20)组成;尾串式 挤推子(8)(9)为挤缸(27)串置于推缸(26)后部,挤缸与推缸同径为垂直 通孔且挤缸口处壳体(19)上下面回缩,螺拴(18)套塞簧(24)穿挤塞付甲 (22)异径拴孔螺接挤塞付乙(23)配合于挤缸(27)并可限制性滑动,两对 挤塞付(22)(23)正反使用且同侧盖沿焊连面当无压状态由塞簧(24)撑紧 时与壳体回缩面吻合与上下面平,推缸(26)置壳体(19)前部与推塞(21) 同径配合且推头(25)螺接于推塞(21),内膜管(20)头部充塞于推缸(26) 底部、中部环套螺拴(18)夹于两挤塞付甲乙(22)(23)之间,尾部贴插管 (16)接口(17)内管壁粘接于弯口,插管(16)与接口(17)配合;侧并式挤 推子(33)(34)为一挤缸(27)夹于两推缸(26)间,挤缸(27)为截面两端半 园中部长方形的垂直通孔且孔口壳面下凹,两螺拴(18)套塞簧(24)穿异 径拴孔正反螺接对方使挤塞付甲(22)挤塞付乙(23)配合于挤缸(27)并可 限制性滑动,无压状态由塞簧(24)撑紧时挤塞付上下盖沿与壳体(19)下 凹面吻合与上下面平,内膜管(20)分三股充塞于两推缸(26)底部和环套 螺拴(18)夹于两挤塞付甲、乙(22)、(23)之间,插管(16)尾插接口(17)为顺 侧并式挤推子(34),插管(16)倒插接口(17)为逆侧并式挤推子(33),其 推塞(25)加长至接触管框(2)并外套连接于管框(2)和推缸(26)端面的拉 簧(11)而取代弹簧(7);管框(2)由同径管A、B、C、D围成窄长半园头 型,由横梁(3)焊连分隔成系列框间并呈一平面,管(A)外径即管框(2) 厚度;管框(2)半园头为纵深部,分中侧两组框同,嵌入挤推子(8)、(9), 由外管C、D拱围供液连通对应接口(17);管框(2)窄长为横推部,分奇 偶两组框间,嵌入挤推子(34)、(33),由内管A、B框架供液连通对应接 口(17);转换阀(36)对管路电路同步转换,由阀体(15)、阀芯(4)、油槽 (14),管接口(13):A 1 、B 1 、C 1 、D 1 、E 1 、F 1 电触开关A 1 `、B 1 `、C 1 `、 D 1 `挡头E 1 `、F 1 `旋扭E 1 `、F 1 `组成,字母顺序对应的管接口(13)与电 触开关挡头同方位正分布于阀体(15)下端环面和内园柱面上方,与阀体 (15)配合的阀芯(4)园柱面下方有对称的两60°孤油槽(14)与6个管接口 通至阀体(15)内园柱面下方的侧孔同平面对接,旋扭E 1 `F 1 `置阀芯(4) 上端面其两端下方挡头E 1 `、F 1 `与阀体(15)内园柱面上方的电触开关同 平面对触;转换阀(36)的管接口(13):A 1 、B 1 、 C 1 、D 1 与管A、B、C、D 相接,三位四通P型湿式电磁换向阀输出口E、F接转换阀(36)管接口E 1 、 F 1 ,输入口P 1 与O接调速阀与油箱,调速阀输入口P接动力高压管;与管 A、B、C、D通连的各组框间各有一间安置行程电触开关(30):B 2 、A 2 、 D 2 、C 2 ,其导线(10)各分一股共接电源开关,另一股:A 2 、C 2 共接换向阀 左电磁线圈而线圈另一头接电触开关A 1 `、C 1 `,B 2 、D 2 共接换向阀右电 磁线圈而线圈另一头接电触开关B` 1 、D 1 `,电触开关A 1 `、B 1 `、C 1 `、D 1 ` 的另一股共接电源;管框(2)两工作面粘盖膜罩(32)并置排气管(3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其特征在于依使 用情况所述的缸内膜挤推子(1)可以多推缸(26)联并,如双挤三联尾串 式,双挤三推侧并式等类形,均可有顺逆两式;管框(2)的纵深部与横 推部亦可以多个联组应用。

说明书


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薄长形液压推进器,如嵌入割岩机导板腔,则可利用割缝自动推进实现深长性切割的一种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

    目前,涉及狭缝自动推进的机具很少,最新出现的膨压与摩滚推进技术受材料与工艺限制不能有大的机械强度和推进力,缺乏封闭更难适应恶劣工况。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独特、性能优越的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

    本发明采用缸内膜挤推和管框液控机构的一种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主要包括缸内膜挤推,管框液控机构及液压动力。挤推子由壳体、挤缸、挤塞付甲、挤塞付乙、螺拴、塞簧、推缸、推塞、推头、插管,弹簧,内膜管组成,因挤缸推缸位置不同分为尾串式和侧并式。管框用四根同径高强管围构,由横梁焊连分隔为系列框间。横梁由焊梁、挡片,螺拴组成,挤推子嵌于框间。管框为薄窄长半园头型,半园头部为纵深部,两外管围拱供液,窄长为横推部两内管框架供液。两对内外管接转换阀,转换阀接三位四通P型湿式电磁换向阀,换向阀接调速阀,调速阀与动力相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平视图。

    图2为本发明尾串式挤推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并式挤推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换向调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电路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挤推子1,管框2,横梁3,转换阀(36)以及三位四通P型湿式电磁换向阀,调速阀,液压动力部分。管框(2)由同径高强管A、B、C、D围构成窄长半园头型,由横梁3焊连分隔出系列框间。管A、B、C、D、与横梁3呈一平面,相接处均焊接,管(A)外径即管框2厚度。管框2半园头为纵深部,两外管C、D拱围供液,分三个框间,中部嵌尾串双推挤推子9,其接口(17)与管D接通,两侧嵌尾串单推挤推子8其接口(17)与管C接通。管框2窄长为横推部,两内管A、B框架供液,分两组框间:奇数间嵌逆侧并式挤推子34,其接口17与管A接通;偶数间嵌顺侧并式挤推子33,其接口17与管B接通。转换阀36对管路电路同步转换,由阀体15,阀芯4,油槽14,管接口13:A1、B1、C1、D1、E1、F1,电触开关A1`、B1`、C1`、D1`,挡头E1`、F1`,旋扭E1`F1`组成;按字母顺序对应的管接口13与电触开关挡头同方位正分布子阀体15的下端环面与内园柱面上方;与阀体15配合的阀芯4园柱面下方有对称的两道60-弧油槽14与6个管接口通至阀体15内园柱面下方的侧孔同平面对接。旋扭E`F`置阀芯4上端面,两端位下方置挡头E`、F`与阀体15内园柱面上方的电触开关同平面对触。转换阀36的管接口A1、B1、C1、D1与管A、B、C、D相接;三位四通P型湿式电磁换向阀输出口E、F接转换阀36的管接口E1、F1,输入口P1、O分别接调速阀和油箱,调速阀输入口P接动力高压管。(如图5)与管A、B、C、D相接的框间各有一间安置行程电触开关30:B2、A2、D2、C2,导线10沿管缝沟或穿沿横梁引出,各有一股共接电源开关,另一股:A2、C2共接换向阀左电磁线圈,线圈另一头接转换阀36电触开关A1`、C1`;B2、D2共接右换向阀电磁线圈,线圈另一头接转换阀36电触开关B1`、D1`,电触开关A1`、B1`、C1`、D1`的另一股共接电源。(如图6)

    如图2所示,尾串单推挤子8(9)由壳体19,挤缸27,推缸26,挤塞付甲22,挤塞付乙23,塞簧24,螺拴18,推塞21,推头25,插管16,弹簧7,内膜管20组成。两挤缸27串置于推缸26后部,挤缸与推缸同径为垂直通孔,挤缸口处壳体上下面回缩。螺拴18套塞簧24穿挤塞付甲22异径拴孔与挤塞付乙23螺接并配合于挤缸27被限制性滑动,由塞簧24撑紧。两对挤塞付正反使用,同侧盖沿焊连面6在无压状态时由塞簧24作用与壳体15回缩面吻合与上下面平。推缸26置壳体19前部与推塞21同径配合,推头25螺接于推塞21。内膜管20具有弹性强度,头部充塞于推缸26底部,中部环套螺拴18夹于两挤塞付甲、乙22、23间,尾部贴插管16接口17管内壁粘接于弯口。插管16与接口17滑动配合。尾串式挤推子有多种形式:图2a为双挤单推式,图2d为单挤双联式,图2e为双挤三联式,可依情变化采用。

    如图3所示,一挤缸27夹子两推缸26间为侧并式挤推子基本结构。挤缸27为截面两端半园中部长方形的垂直通孔,孔口壳面下凹,由两螺拴18套塞簧24穿两异径拴孔正反螺接对方,使挤塞付甲22和挤塞付乙23配合于挤缸27被限制性滑动,无压状态由塞簧24撑紧时,挤塞盖沿面6与壳体15凹面吻合与上下面平。内膜管20分三股充塞于两推缸26底部和环套螺拴18夹于挤塞付甲22和挤塞付乙23之间。插管16尾插于接口17为顺侧并挤推子33(图3a);插管16倒插于接口17为逆侧并式挤推子34,其推塞25加长至接触管框2并外套连接于管框2和推缸26端面的拉簧11而取代弹簧7。(图3b)图3所示为一挤二推式挤推子,还可以有二挤三推式等形式。

    如图4b所示,挤推子1在管框2的横梁3间往复运行。如图4c,横梁3由焊梁29,挡片28,螺拴12组成。焊梁29两端焊接于管A、B,焊梁29相间侧距为挤推子1宽度,上下两面低于管框上下面,中间有正反两组螺孔,孔口面下凹。两挡片28由螺拴12螺接于焊梁29上下面,对应的挡片28异径拴孔口面下凹与焊梁螺孔凹面吻合,且拧紧的螺拴12盖面与挡片面管框面均平。如图4a挡片28稍宽于焊梁29,边沿与挤推子1的凹角沿35相吻合。

    如图1,管框2两工作面均粘贴膜罩32于管框2,并留有排气管31,便于散热排气或输入润滑剂。

    当高压液作用于内膜管20时,挤塞付甲、乙(22、23)上下滑动超前于推塞21,其微小行程即使挤塞盖面6作用膜罩32紧挤于狭缝,摩擦力使挤推子1相对静止于狭缝与客体柔挤一体而获得推进依托。挤塞行程短暂即止,液压力集中推缸26作功。推塞21的推出使管框2负载于狭缝中推进,弹簧7被压缩。至一行程挤推子1触合行程电触开关,电磁换向阀改向,内膜管液回零排出,塞簧24反弹使挤塞付甲、乙(22、23)回缩复位,挤推子1于狭缝中松懈在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随之推塞21复位。

    如图1图6所示,转换阀36设三个挡位:零挡,左挡,右挡。零挡:旋扭E1`F1`与E1`、F1`重合,油槽14处于封闭,挡头E1`、F1`不接触各电触开关。左挡:旋扭E1`F1`从零挡开始逆时针左旋60°与A1`、B1`、重合,油槽14将E1与A1,F1与B1接通,管A、B工作,同时挡头E1`、F1`使电触开关A1`、B1`触合。右挡:旋扭E1`F1`从零挡开始顺时针右旋60°与C1`、D1`重合,油槽14将E1与C1,F1与D1接通,管C、D工作,同时挡头E1`、F1`将电触开关C1`、D1`触合。当旋扭拔至左挡,由于三位四通P型湿式电磁换向阀地接通,管A、B交替产生高压回液。当管A为高压液时,奇数间挤推子34组推进作功,弹簧7压缩,至一行程挤推子34触合行程电触开关B2,右电磁作用换向阀芯左推,经共压阶段,即A、B均为高压的过渡阶段,偶数间挤推子33挤紧并开始推进,然后管A回零排液,挤推子34松懈复位,管B完全处于高压推进作功,至一行程挤推子33触合行程电触开关A2左电磁作用右推换向,挤推子34工作,重复新的过程。如此连绵交替实现横向推进。同样旋扭拔至右挡进行纵深推进。

    依使用情况缸内膜挤推子1可以多推缸联并,如双挤三联尾串式,双挤三推侧并式等类形,均可有顺逆两式;管框2的纵深部与横推部亦可以多个联组应用。

    本发明缸内膜管20的采用,用使微小机件的容积变换无泄露运作,确保机械强度和强力推进;管框2兼供液框架两种功能为狭缝推进装置理想结构;膜罩32全封闭作业适应恶劣工况,对机件清洁、润滑、保护,增强挤压,有助复位具有特别性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涉及狭缝自动强力推进的课题将不断提出,缸内膜技术的应用也将延拓多种领域,本发明有着广阔久远的应用前景。

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缸内膜管框狭缝推进器,主要包括缸内膜挤推、管框液控及液压动力。缸内膜挤推由挤推子、横梁组成,管框液控由管框、转换阀、三位四通P型湿式电磁换向阀、调速阀、行程电触开关组成。本发明缸内膜挤推使微小机件的容积变换无泄露运作,以及管框液控的特别机能,实现了狭缝自动推进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强劲挤推,膜罩全封闭作业适应恶劣工况。本发明适宜于深长性切割的板架自动强力推进和应用于狭缝推进相关领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