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38358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42202.0

申请日:

2014.12.30

公开号:

CN104881245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3/06登记生效日:201708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飞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北京华胜天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8号(科技财富中心)A座2层变更后权利人: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8号(科技财富中心)A座10层A01室|||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6申请日:20141230|||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6

主分类号:

G06F3/06

申请人:

北京飞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杰; 沈伟亮; 马晓飞

地址:

100192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8号(科技财富中心)A座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代理人:

贾满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所述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判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若是,则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若否,则返回所述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的步骤。所述配置装置包括信息确定模块、计算模块和配置模块。本发明不需用户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仅需用户提供简易的存储需求,便可达到较佳的数据存储配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
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
判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若是,则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若否,则返回所述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的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第二业务类型和第三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第一可用性参数和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第二可用性参数和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对应第三可用性参数和第三性能参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
在所述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第二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2;
在所述第二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2;
在所述第三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2;
N为所述存储系统中初始块的数量,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的步骤之后,所述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还包括:
显示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可用性参数、容量需求值、与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性能参数和所计算出的最大可用容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
根据所确定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选择优化方案并完成配置;
所述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下的剩余最大容量并显示;
所述剩余最大容量等于所述最大可用容量与所述容量需求值的差值。

7.  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确定模块、计算模块和配置模块;其中:
所述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并在所述最大可用容量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时,根据所述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且在所述最大可用容量小于所述容量需求值时,转向所述信息确定模块。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第二业务类型和第三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第一可用性参数和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第二可用性参数和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对应第三可用性参数和第三性能参数。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 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
所述信息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2;
在所述第二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2;
在所述第三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2;
N为所述存储系统中初始块的数量,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可用性参数、容量需求值、与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性能参数和所计算出的最大可用容量。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剩余最大容量;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出的剩余最大容量;
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初始块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
优化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业务类型选择优化方案并完成配置。

说明书

说明书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的存储系统配置,使用者或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了解存储系统的复杂架构、拓朴结构、整体存储系统的指令和参数等内容,才能设定成最佳化参数,使存储系统达到尽可能优化的配置。
因此目前的存储系统配置比较复杂,很可能因为使用者或管理者的设定不当或错误而造成存储系统性能降低或不可用的问题,在配置操作上较为麻烦与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和配置装置,以解决现有存储系统的配置操作比较麻烦与不便的问题。
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
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
判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若是,则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若否,则返回所述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第二业务类型和第三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第一可用性参数和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第二可用性参数和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对应第三可用性参数和第三性能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一加强可用性参 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
在所述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第二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2;
在所述第二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2;
在所述第三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2;
N为所述存储系统中初始块的数量,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的步骤之后,所述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还包括:
显示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可用性参数、容量需求值、与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性能参数和所计算出的最大可用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
根据所确定的业务类型选择优化方案并完成配置;
所述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剩余最大容量并显示;
所述剩余最大容量等于所述最大可用容量与所述容量需求值的差值。
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包括信息确定模块、计算模块和配置;其中:
所述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 型和容量需求值;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并在所述最大可用容量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时,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且在所述最大可用容量小于所述容量需求值时,转向所述信息确定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第二业务类型和第三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第一可用性参数和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第二可用性参数和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对应第三可用性参数和第三性能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
所述信息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2;
在所述第二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2;
在所述第三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2;
N为所述存储系统中初始块的数量,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 显示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可用性参数、容量需求值、与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性能参数和所计算出的最大可用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剩余最大容量;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出的剩余最大容量;
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初始块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
优化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业务类型选择优化方案并完成配置。
上述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不需用户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仅需用户提供简易的存储需求,便可达到较佳的数据存储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输入的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一个实施例的配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该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
所述容量需求值为用户此次存储所需要的存储空间大小值。
所述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第二业务类型和第三业务类型。
具体的,所述第一业务类型,适用于数据吞吐量大,延时低,数据安全性 较高的存储需求,如数据库应用、EFP等场景。所述第二业务类型,适用于性能和安全性以及容量需求较平衡的存储需求,如企业云平台、虚拟桌面、文件服务器等场景。所述第三业务类型,适用于容量要求较高的存储需求,如视频监控、数据离线备份、视频点播等场景。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应用,参照所述业务类型的说明来选择所需要的业务类型。
用户根据自己的具体存储需要,参照所述业务类型的说明,选择输入合适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用户输入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构成所述第一输入信息。本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要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第一可用性参数和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第二可用性参数和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对应第三可用性参数和第三性能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表示在所述第一可用性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副本。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表示在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副本。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表示在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副本。用于提高存储要求,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存储需求。
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第二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在所输入的业务类型下,用户可根据存储需求,在对应可用性参数和对应加强可用性参数中选择合适的一个可用性参数输入。此次输入的与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构成所述第二输入信息。本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根据所述第二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具体的,若用户选择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则用户还能够在所述第一可用性 参数和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之间选择一个可用性参数输入。同理,对于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和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输入合适的可用性参数。
S120,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
所述存储系统完成初始化后,将物理磁盘分割成多个固定大小的初始块。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初始块的大小为100MB。初始块数量N由所述物理磁盘数、每个所述物理磁盘的大小以及所述初始块的大小而定,且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由于不同的业务类型对所述存储系统的配置要求一般不同,因此每个业务类型计算存储系统最大可用容量的方法不同。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磁盘阵列主模式Raid10。在所述第一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在所述第一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2,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
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磁盘阵列主模式Raid60,且在该业务类型下,所述初始块以8为单位分组。在所述第二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在所述第二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2,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
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对应磁盘阵列主模式Raid60,且在该业务类型下,所述初始块以40为单位分组。在所述第三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在所述第三业务类型下,若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2,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
其中,计算最大可用容量公式中的“100”为初始块的大小。
优选的,该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在步骤S120之后,还包括:显示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可用性参数、容量需求值、与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性能参数和所计算出的最大可用容量。向用户显示上述信息,可以方便用户实时掌握所输入的信息和存储系统的相应情况。
S130,判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若是,则进行S140;否则返回S110。
S140,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
参见图2,步骤S140具体可包括:
S141,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
本实施例中,存储系统将物理磁盘分割成多个固定大小的初始块。本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将所述初始块进行分配,以满足此次存储需求。
S142,根据所确定的业务类型选择优化方案并完成配置。
本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在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之后,还会根据所确定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优化方案,然后完成配置。可优化的因素包括条带化块大小、闪存工作方式、精简配置等。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条带化块大小、闪存工作方式和精简配置的不同组合。所述优化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化的使用效果,但不会影响存储系统在用户输入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
优选的,该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在步骤S140之后,还包括: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下的剩余最大容量并显示。所述剩余最大容量等于所述最大可用容量与所述容量需求值的差值。
另外,用户可以在物件化的亲和界面内输入业务类型、可用性参数和容量需求值。最大可用容量和剩余最大容量也均通过该物件化的亲和界面显示给用户。所述物件化的亲和界面可以为图形用户界面或简单的数字界面等形式。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进行详细阐述。本实施例中,用户的业务为音频视频点播服务,容量需求值为50TB。
首先,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根据第 二输入信息确定该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用户根据自己的业务及所述业务类型的介绍,选择输入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为第三业务类型。而且用户希望增强所述存储系统的可用性,因此选择输入与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对应的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以及输入此次存储需求的容量需求值为50TB。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入信息包括:第三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50TB,第二输入信息包括: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
其次,计算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系统将物理磁盘分割成800000个大小为100MB的初始块。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的计算公式为(100*N*48/50)/2,其中N=800000,单位为MB。经计算,所述存储系统的最大可用容量为38400000MB,约为36.6TB。
然后,显示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可用性参数、容量需求值、与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性能参数和所计算出的最大可用容量。
显示的内容具体为:第三业务类型、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第三性能参数、容量需求值50TB、最大可用容量36.6TB。
接着,判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若是,则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选择相应的优化方案完成配置;否则返回所述确定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该业务类型下的可用性参数和容量需求值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小于用户输入的容量需求值,提示用户存储空间不足。用户需根据具体需求,重新输入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该业务类型下的可用性参数和用户的容量需求值。
具体的,用户选择不对已输入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做改变,而将已输入的可用性参数由之前的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调整为第三可用性参数。根据用户更改可用性参数后输入的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从新确定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容量需求值和与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并计算最大可用容量。调整后的最大可用容量的计算公式为100*N*48/50,其中N=800000,单位为MB。经计算,所述存储系统的最大可用容量为76800000MB,约为73.2TB。
对重新确定的业务类型、可用性参数、容量需求值、与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性能参数和所计算出的最大可用容量进行显示。显示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三业务类型、第三可用性参数、第三性能参数、容量需求值50TB、最大可用容量73.2TB。
调整后的最大可用容量不小于所输入的容量需求值,因此根据所输入的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选择相应的优化方案完成配置。
最后,计算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剩余最大容量并显示。
本实施例中,最大可用容量为73.2TB,容量需求值为50TB,剩余最大容量为最大可用容量和容量需求值的差值,显示结果为23.2TB。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由于此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按照前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实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3,本发明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包括信息确定模块110、计算模块120和配置模块130。
信息确定模块110,用于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
所述容量需求值为用户此次存储所需要的存储空间大小值。
所述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第二业务类型和第三业务类型。
具体的,所述第一业务类型,适用于数据吞吐量大,延时低,数据安全性较高的存储需求,如数据库应用、EFP等场景。所述第二业务类型,适用于性能和安全性以及容量需求较平衡的存储需求,如企业云平台、虚拟桌面、文件服务器等场景。所述第三业务类型,适用于容量要求较高的存储需求,如视频监控、数据离线备份、视频点播等场景。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应用,参照所述业务类型的说明来选择所需要的业务类型。
用户根据自己的具体存储需要,参照所述业务类型的说明,选择输入合适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用户输入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构成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信息确定模块110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要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第一可用性参数和第一性能参数,所 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第二可用性参数和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对应第三可用性参数和第三性能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二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所述第三业务类型还包括对应的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表示在所述第一可用性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副本。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表示在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副本。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表示在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副本。用于提高存储要求,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存储需求。
进一步地,信息确定模块110还用于根据第二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在所输入的业务类型下,用户可根据存储需求,在对应可用性参数和对应加强可用性参数中选择输入合适的一个可用性参数输入。此次输入的与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构成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信息确定模块110根据所述第二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具体的,若用户输入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则用户还能够在所述第一可用性参数和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之间选择一个可用性参数输入。同理,对于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和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可根据具体需求输入更为合适的可用性参数。
计算模块120,用于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
所述存储系统完成初始化后,将物理磁盘分割成多个固定大小的初始块。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初始块的大小为100MB。初始块数量N由所述物理磁盘数、每个所述物理磁盘的大小以及所述初始块的大小而定。且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由于不同的业务类型对所述存储系统的配置要求不同,因此每个业务类型计算存储系统最大可用容量的方法不同。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磁盘阵列主模式Raid10。在所述第一业务类型下, 若信息确定模块110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在所述第一业务类型下,若信息确定模块110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一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2)/2,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
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磁盘阵列主模式Raid60,且在该业务类型下,所述初始块以8为单位分组。在所述第二业务类型下,若信息确定模块110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在所述第二业务类型下,若信息确定模块110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二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6/8)/2,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
所述第三业务类型对应磁盘阵列主模式Raid60,且在该业务类型下,所述初始块以40为单位分组。在所述第三业务类型下,若信息确定模块110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在所述第三业务类型下,若信息确定模块110确定的可用性参数为所述第三加强可用性参数,则对应的最大可用容量为(100*N*48/50)/2,单位与所述初始块的单位相同。
其中,最大可用容量计算公式中的“100”为初始块的大小。
计算模块120根据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和可用性参数,选择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最大可用容量。
配置模块130,用于判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并在所述最大可用容量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时,根据信息确定模块110确定的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且在所述最大可用容量小于所述容量需求值时,转向信息确定模块110。
另外,计算模块120还用于计算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剩余最大容量。所述剩余最大容量为计算模块120计算出的最大可用容量与信息确定模块110确定的容量需求值的差值。
进一步的,该存储系统的配置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40。显示模块140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确定的业务类型、所确定的可用性参数、 与所确定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性能参数、所确定的容量需求值、所计算出的最大可用容量和所计算出的剩余最大容量。
另外,信息确定模块110,还用于在所述最大可用容量小于所述容量需求值时,再次从用户输入的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中确定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容量需求值和与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可用性参数。
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配置模块130包括初始块分配单元131和优化配置单元132。
初始块分配单元131用于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
本实施例中,存储系统将物理磁盘分割成多个固定大小的初始块。初始分配单元131根据信息确定模块110所确定的容量需求值,将所述初始块进行分配,以满足此次存储需求。
优化配置单元132用于根据所确定的业务类型选择优化方案并完成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优化方案为条带化块大小、闪存工作方式和精简配置的组合。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条带化块大小、闪存工作方式和精简配置的不同组合。所述优化方案所述优化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化的使用效果,但不影响所述存储系统在用户输入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
上述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对用户或者使用者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低,仅需用户提供简易的存储需求,便可达到较佳的数据存储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程序可存储于存储系统的存储介质中,并被该存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 权利要求为准。

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存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所述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计算所述存储系统在所确定的业务类型下的最大可用容量;判断所述最大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容量需求值,若是,则根据所述容量需求值分配初始块并完成配置;若否,则返回所述根据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所需的存储系统的业务类型和容量需求值的步骤。所述配置装置包括信息确定模块、计算模块和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