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637901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81380.5

申请日:

2013.12.13

公开号:

CN104710479A

公开日:

2015.06.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F 15/00申请公布日:201506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F 15/00申请日:20131213|||公开

IPC分类号:

C07F15/00; C09K11/06

主分类号:

C07F15/00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张松林; 范慧军; 张冬辉; 丁玉强

地址:

214122江苏省无锡市滨湖蠡湖大道18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其结构特征是:(1)两个苯基吡啶配体;(2)一个N-对甲氧基苯基乙酰胺;(3)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是过渡金属铱;(4)它具有正八面体的配合物构型,其中2个苯基吡啶的碳原子呈顺位,两个氮原子也处于顺位;(5)酰胺与金属铱中心形成O,Ir,N,C四元环;(6)苯基吡啶配体与金属铱中兴形成五元环结构。该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3大步:苯基吡啶二氯桥的合成;N-对甲氧基苯基乙酰胺;以及利用前两个物质来合成目标配合物。该目标配合物的结构得到明确确认,包括核磁,红外以及晶体结构表征。该目标配合物在紫外区和可见光区具有显著的吸收。该目标配合物具有显著的绿色磷光发射性质,具有在OLED中作为核心部件得到应用的前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其结构特征是包括以下部分: 

(1)两个苯基吡啶配体; 
(2)一个N-对甲氧基苯基乙酰胺; 
(3)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是过渡金属铱; 
(4)它具有正八面体的配合物构型,其中2个苯基吡啶的碳原子呈顺位,两个氮原子也处于顺位; 
(5)酰胺配体与金属铱中心形成四元环状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其特征是,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苯基吡啶铱二氯桥的合成; 
(2)对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3)目标配合物的生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其特征是,紫外吸收光谱具有在338,355nm处有明显吸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其特征是,磷光谱图发绿光,最大发射波长在508n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其特征是,磷光量子产率为0.15。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其特征是,磷光寿命为1.15μs。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特殊的OLED发光材料,有望作为OLED器件的核心部分得到应用。
背景技术
OLED技术在家用电器、计算机、通讯设备、数码仪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7年,等人首先发现了电致磷光现象,突破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仅为25%的限制,使理论量子效率达到了100%,自此奠定了研究有机电致磷光的理论基础。有机金属配合物既具有无机物的稳定性,又兼具了有机物的高效荧光量子效率,因此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发光材料。Ir(III)和Pt(II)配合物由于具有显著的荧光量子效率、相对较短的荧光寿命以及可调节的发光范围等特点,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配体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通过对环金属配体也就是主配体的结构进行修饰或改变,可以调节发光波长,使发光覆盖整个可见光的范围,常用的主配体主要有ppy、dfppy等。在这些配体上引入氟原子会有以下优势:(1)C-H键的存在对激发态的无辐射跃迁起促进作用,而C-F键具有较低的振动频率,对无辐射跃迁速率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磷光发光效率。(2)氟化物对薄膜沉积有更好的升华作用(can be sublimed better for thin film deposition)。(3)C-F键的引入可以改变分子的填充形式,减少分子自猝灭。(4)氟化作用可以提高电子迁移率。(5)氟化作用能优化HOMO和LUMO的能级,提高载流子注入率,从而调节发光颜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Firppy[Lamansky S,Kwong R C,Nugent M,Djurovich P I,Thompson M E.Molecularly doped 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s utilizing phosphorescent Pt(II)and Ir(III)dopants[J].Organic Electronics,2001,2:53.]和Firpic[Adachi C,Kwong R C,Djurovich P,Adamovich V,Baldo M A.Thompson,M E,Forrest,S R.Endothermic energy transfer:A mechanism for generating very efficient high-energy phosphorescent emission in organic materials[J].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1,79:2082-2084.]在OLED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是2,4-二氟苯基吡啶类配体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些金属铱配合物基本上都是蓝光发射体。本专利我们将公开一个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包括它的详细制备过程,各种具体的表征数据,紫外光谱性质和磷光发射谱图,量子产率等。该目标配合物具有的磷光性质使得它在OLED等领域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发射绿光的含甲氧基金属铱酰胺配合物,该配合物热力学稳定,且甲氧基的给电子性质使得发射波长红移。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具有发射绿光性能的含甲氧基金属铱酰胺配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该目标配合物,其特征是:(1)两个苯基吡啶配体;(2)一个N-对甲氧基苯基乙酰胺;(3)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是过渡金属铱;(4)它具有正八面体的配合物构型,其中2个苯基吡啶的碳原子呈顺位,两个氮原子处于反位;(5)酰胺配体与金属铱中心形成四元环状结构。
该目标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含3步反应
(a)苯基吡啶铱二氯桥的合成
合成路线:

在100mL三口烧瓶内加入三氯化铱1.005g(3.3mmol)和2-苯基吡啶1.304g(8.4mmol),氮气保护下再加入乙二醇乙醚24mL、水8mL,加热至110℃回流,反应24小时,期间反应体系由黑色变为黄色。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抽滤,得到黄色固体。随后分别用大量去离子水、正己烷和乙醇等溶剂洗涤,之后真空干燥,得到黄色粉末1.485g(产率82.32%)。
(b)对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合成路线:

取100mL圆底烧瓶,依次加入对甲氧基苯胺(0.05mol,6.15g)、冰醋酸10mL,之后在搅拌下于通风橱内缓慢滴加乙酸酐(0.025mol,2.552g),滴加完成后,加热至120℃回流四小时。停止反应,待冷却后,将深紫色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析出沉淀,抽滤,将固体物质在乙醇中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产率78.1%,Mp=128~131℃)。
(c)目标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

在100ml的schlenk管内,加入二氯桥化合物(1eq)、酰胺2.5(eq)和甲醇钠10(eq),然后氮气保护下,继续加入除水后的二氯甲烷15ml作为溶剂进行溶解,常温搅拌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进行抽滤,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旋干,得到的固体粉末依次用正己烷和乙醚洗涤,之后将固体粉末溶解于CH2Cl2和等量的正己烷中,挥发结晶,最终得到目标配合物。
该目标配合物,其结构特征是:核磁表征的结果如下:1H NMR(400MHz,CD2Cl2),δ(ppm):8.97(d,J=5.7Hz,1H),8.83(d,J=5.1Hz,1H),7.97(dd,J=8.0,3.5Hz,2H),7.86(t,J=7.7Hz,2H),7.63(dd,J=10.7,4.0Hz,2H),7.34(ddd,J=7.3,5.8,1.4Hz,1H),7.27(ddd,J=7.3,5.8,1.4Hz,1H),6.92-6.86(m,1H),6.85-6.80(m,1H),6.73(td,J=7.5,1.3Hz,1H),6.66-6.58(m,3H),6.49-6.44(m,2H),6.21-6.15(m,2H),3.68(s,3H),2.11(s,3H).核磁图中显示目标配合物有26个氢原子,不同的是高场区的一个单峰移至3.68ppm处,这是由苯环对位甲氧基上的氧原子造成的影响。低场区的裂分也与文献报道一致,确定化合物为目标产物。该目标配合物,其结构特征是:红外表征IR(KBr压片,cm-1):3046w,2924w,1605m,1581m,1545w,1509m,1476s,1438m,1417s,1304w,1266m,1243s,755m,729m。红外图中,在1545和1509cm-1的位置出现了较强的吸收峰,为新化合物的特征出峰。
该目标配合物,其结构特征是:
表1主要的键长和键角

经单晶结构表征,实验合成的目标配合物是以金属铱为中心、由两个主配体环和一个酰胺环所构成的扭曲的八面体结构。作为辅助配体的酰胺,与中心原子构成的是一个近似于平面的四元环结构,主配体苯基吡啶与中心原子构成的是两个五元结构,这两个五元环与四元环所在的平面两两相互近似于垂直。主配体的两个苯基吡啶类环与中心原子螯合所采用的是cis-C,C′和cis-N,N′的构 型模式(参加配位的两个C原子在顺式方向,两个N原子在反式方向)。与未配位前的酰胺相比,构成四元环之后的酰胺C-O键变长了而C-N键却变短了。
该目标配合物,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是:以二氯甲烷溶液作参比,室温下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试。目标配合物的测试按照以下参数进行设置:光度方式:abs;扫描速度:快;扫描间隔:0.5nm;扫描方式:单次扫描。扫描波长起点:500nm,终点:235nm。得到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显示在338,355nm处有明显吸收。
该目标配合物,其磷光发射谱图特征是:目标化合物于室温中在荧光光谱仪上进行测试,参数设置如下:光谱类型:Emission;扫描速度:Super;光栅宽度:EX10,EM10;发射波长范围:400nm~700nm;激发波长:取决于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其余参数均为软件默认值。磷光发射谱图结果显示在508nm最大发射波长。进一步测得目标配合物的磷光寿命:1.15μs,发光量子产率:0.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在100mL三口烧瓶内加入三氯化铱1.005g(3.3mmol)和2-苯基吡啶1.304g(8.4mmol),氮气保护下再加入乙二醇乙醚24mL、水8mL,加热至110℃回流,反应24小时,期间反应体系由黑色变为黄色。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抽滤,得到黄色固体。随后分别用大量去离子水、正己烷和乙醇等溶剂洗涤,之后真空干燥,得到黄色粉末1.485g(产率82.32%)。
(2)取取100mL圆底烧瓶,依次加入对甲氧基苯胺(0.05mol,6.15g)、冰醋酸10mL,之后在搅拌下于通风橱内缓慢滴加乙酸酐(0.025mol,2.552g),滴加完成后,加热至120℃回流四小时。停止反应,待冷却后,将深紫色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析出沉淀,抽滤,将固体物质在乙醇中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产率78.1%,Mp=128~131℃)。
(3)在100ml的schlenk管内,加入二氯桥化合物(1eq)、酰胺2.5(eq)和甲醇钠10(eq),然后氮气保护下,继续加入除水后的二氯甲烷15ml作为溶剂进行溶解,常温搅拌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进行抽滤,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旋干,得到的固体粉末依次用正己烷和乙醚洗涤,之后将固体粉末溶解于CH2Cl2和等量的正己烷中,挥发结晶,最终得到目标配合物(产率:56%)。
实施例1得到的目标配合物其核磁谱图为:1H NMR(400MHz,CD2Cl2),δ(ppm):8.97(d,J=5.7Hz,1H),8.83(d,J=5.1Hz,1H),7.97(dd,J=8.0,3.5Hz,2H),7.86(t,J=7.7Hz,2H),7.63(dd,J=10.7,4.0Hz,2H),7.34(ddd,J=7.3,5.8,1.4Hz,1H),7.27(ddd,J=7.3,5.8,1.4Hz,1H),6.92-6.86(m,1H),6.85-6.80(m,1H),6.73(td,J=7.5,1.3Hz,1H),6.66-6.58(m,3H),6.49-6.44(m,2H),6.21-6.15(m,2H),3.68(s,3H),2.11(s,3H).红外表征IR(KBr压片,cm-1):3046w,2924w,1605m,1581m,1545w,1509m,1476s,1438m,1417s,1304w,1266m,1243s,755m,729m.确认是目标金属铱配合物。
实施例2: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在100mL三口烧瓶内加入三氯化铱1.005g(3.3mmol)和2-苯基吡啶1.304g(8.4mmol),氮气保护下再加入乙二醇乙醚24mL、水8mL,加热至90℃回流,反应24小时,期间反应体系由黑色变为黄色。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抽滤,得到黄色固体。随后分别用大量去离子水、正己烷和乙醇等溶剂洗涤,之后真空干燥,得到黄色粉末1.485g(产率70.0%)。
(2)取取100mL圆底烧瓶,依次加入对甲氧基苯胺(0.05mol,6.15g)、冰醋酸10mL,之后在搅拌下于通风橱内缓慢滴加乙酸酐(0.025mol,2.552g),滴加完成后,加热至100℃回流3小时。停止反应,待冷却后,将深紫色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析出沉淀,抽滤,将固体物质在乙醇中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产率60.5%,Mp=128~131℃)。
(3)在100ml的schlenk管内,加入二氯桥化合物(1eq)、酰胺2.5(eq)和甲醇钠8(eq),然后氮气保护下,继续加入除水后的二氯甲烷15ml作为溶剂进行溶解,常温搅拌2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进行抽滤,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旋干,得到的固体粉末依次用正己烷和乙醚洗涤,之后将固体粉末溶解于CH2Cl2和等量的正己烷中,挥发结晶,最终得到目标配合物(产率:40%)。
实施例3: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在100mL三口烧瓶内加入三氯化铱1.005g(3.3mmol)和2-苯基吡啶1.304g(8.4mmol),氮气保护下再加入乙二醇乙醚24mL、水8mL,加热至110℃回流,反应24小时,期间反应体系由黑色变为黄色。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抽滤,得到黄色固体。随后分别用大量去离子水、正己烷和乙醇等溶剂洗涤,之后真空干燥,得到黄色粉末1.485g(产率82.32%)。
(2)取取100mL圆底烧瓶,依次加入对甲氧基苯胺(0.05mol,6.15g)、冰醋酸10mL,之后在搅拌下于通风橱内缓慢滴加乙酸酐(0.025mol,2.552g),滴加完成后,加热至120℃回流1小时。停止反应,待冷却后,将深紫色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析出沉淀,抽滤,将固体物质在乙醇中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产率36.8%,Mp=128~131℃)。
(3)在100ml的schlenk管内,加入二氯桥化合物(1eq)、酰胺2.5(eq)和甲醇钠4(eq),然后氮气保护下,继续加入除水后的二氯甲烷15ml作为溶剂进行溶解,常温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进行抽滤,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旋干,得到的固体粉末依次用正己烷和乙醚洗涤,之后将固体粉末溶解于CH2Cl2和等量的正己烷中,挥发结晶,最终得到目标配合物(产率:26.4%)。
实施例4: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在100mL三口烧瓶内加入三氯化铱1.005g(3.3mmol)和2-苯基吡啶1.304g(8.4mmol),氮气保护下再加入乙二醇乙醚24mL、水8mL,加热至110℃回流,反应24小时,期间反应体系由黑色变为黄色。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将反应液抽滤,得到黄色固体。随后分别用大量去离子水、正己烷和乙醇等溶剂洗涤,之后真空干燥,得到黄色粉末1.485g(产率82.32%)。
(2)取取100mL圆底烧瓶,依次加入对甲氧基苯胺(0.05mol,6.15g)、冰醋酸10mL,之后在搅拌下于通风橱内缓慢滴加乙酸酐(0.025mol,2.552g),滴加完成后,加热至120℃回流四小时。停止反应,待冷却后,将深紫色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析出沉淀,抽滤,将固体物质在乙醇中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产率78.1%,Mp=128~131℃)。
(3)在100ml的schlenk管内,加入二氯桥化合物(1eq)、酰胺2.5(eq)和甲醇钠5(eq),然后氮气保护下,继续加入除水后的二氯甲烷15ml作为溶剂进行溶解,常温搅拌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进行抽滤,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旋干,得到的固体粉末依次用正己烷和乙醚洗涤,之后将固体粉末溶解于CH2Cl2和等量的正己烷中,挥发结晶,最终得到目标配合物(产率:30.0%)。
实施例5: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在100mL三口烧瓶内加入三氯化铱1.005g(3.3mmol)和2-苯基吡啶1.304g(8.4mmol),氮气保护下再加入乙二醇乙醚24mL、水8mL,加热至110℃回流,反应24小时,期间反应体系由黑色变为黄色。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抽滤,得到黄色固体。随后分别用大量去离子水、正己烷和乙醇等溶剂洗涤,之后真空干燥,得到黄色粉末1.485g(产率82.32%)。
(2)取取100mL圆底烧瓶,依次加入对甲氧基苯胺(0.05mol,6.15g)、冰醋酸10mL,之后在搅拌下于通风橱内缓慢滴加乙酸酐(0.025mol,2.552g),滴加完成后,加热至120℃回流1小时。停止反应,待冷却后,将深紫色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析出沉淀,抽滤,将固体物质在乙醇中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产率35%,Mp=128~131℃)。
(3)在100ml的schlenk管内,加入二氯桥化合物(1eq)、酰胺2.5(eq)和甲醇钠2(eq),然后氮气保护下,继续加入除水后的二氯甲烷15ml作为溶剂进行溶解,常温搅拌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进行抽滤,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旋干,得到的固体粉末依次用正己烷和乙醚洗涤,之后将固体粉末溶解于CH2Cl2和等量的正己烷中,挥发结晶,最终得到目标配合物(产率:10%)。

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甲氧基的绿色磷光铱酰胺配合物,其结构特征是:(1)两个苯基吡啶配体;(2)一个N-对甲氧基苯基乙酰胺;(3)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是过渡金属铱;(4)它具有正八面体的配合物构型,其中2个苯基吡啶的碳原子呈顺位,两个氮原子也处于顺位;(5)酰胺与金属铱中心形成O,Ir,N,C四元环;(6)苯基吡啶配体与金属铱中兴形成五元环结构。该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3大步:苯基吡啶二氯桥的合成;N-对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