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630357.3
2013.11.29
CN104667769A
2015.06.0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B01F 3/04申请公布日:20150603|||公开
B01F3/04; B01F5/02
B01F3/04
托客乐思股份有限公司
上川秀哉; 北川昭宏; 松井淳
日本静冈县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梁海莲; 余明伟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整体长度缩短来实现小型化且能够生成足够的微细气泡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该装置是具有通过通液来吸气并能够在液体中形成气泡的气泡形成器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吸气部件(21)具有:气体导入流路(24)、以使液体并排地流动的方式设置的多个具有文丘里结构的分割通液路(25)、以及连通气体导入流路(24)与多个分割通液路(25)的分配用通气流路(26)。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具备能够通过通液 来吸气并在液体中形成气泡的吸气部件, 所述吸气部件包括:以使所述液体并排地流动的方式设置的多个具有文丘里结构的分割 通液路、气体导入流路、以及连通所述气体导入流路和所述多个分割通液路的分配用通气流 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文丘里结构的分 割通液路具有配置于上游侧且截面积沿着流动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部、以及配置于下游侧且 截面积沿着流动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部,通过使所述扩大部的上游侧端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 缩小部的下游侧端部的截面积,来在所述缩小部和所述扩大部之间形成台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用通气流路在所述 扩大部开口。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分 割通液路的下游侧设有网状部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部件设置有多个, 且所述多个网状部件以相互分离的方式被配置。
说明书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通液来吸引气体由此在液体中生成微细气泡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通液来吸引气体并在液体中生成微细气泡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公知有采用文 丘里结构的通液路的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1-245406号公报)中,在液体流路设置对大气开 放的空气导入流路,在通液时从空气导入通路吸引了空气后,使液体通过并排设置有多根文 丘里管的压破喷嘴,由此进行压破来使气泡细微化,然后再使其通过多个网板来抑制液流的 紊乱并抑制气泡结合为一体。 根据该专利文献1,记载有能够生成包含具有0.1μm至1000μm的气泡直径的微细气泡 的液体。此外,还记载有,与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8-149038号公报)所记载的将气 体加压溶解在液体中且在流路中生成微细气泡的装置相比较,专利文献1的装置能够实现小 型化。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采用了文丘里管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中,在上游侧的液体 流路集中吸引气体后,使其反复通过压破喷嘴和网板将气泡微细化。因此,必须沿着流动方 向多层次地配置压破喷嘴或网板,导致结构复杂并且装置的整体长度变长。 而且,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由于相比较于上游侧,在下游侧文丘里管变小,且 数量和配置范围增加,因此,将在上游侧形成的气泡均等地供给下游侧的多条文丘里管并不 容易。因此,通过每个文丘里管能够细微化的气泡的量存在偏差。其结果是,微细气泡的生 成量不均衡,整体来讲微细气泡的生成量变少。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使整体长度变短来实现小型化,仍然能够生成足 够量的微细气泡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具备能够通过通液来吸气并在液体中 形成气泡的吸气部件,该吸气部件包括:气体导入流路、以使液体并排地流动的方式设置的 多个具有文丘里结构的分割通液路、以及连通气体导入流路和多个分割通液路的分配用通气 流路。 所述的具有文丘里结构的分割通液路具有配置于上游侧且截面积沿着流动方向逐渐缩 小的缩小部、以及配置于下游侧且截面积沿着流动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部,优选的是,通过 使所述扩大部的上游侧端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缩小部的下游侧端部的截面积,由此在该缩小 部和扩大部之间形成台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分配用通气流路在所述扩大部开 口。 优选的是,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具有网状部件,该网状部件具有多个微细开口,且供来自 多个分割通液路流出的液体及气泡通过。在具有多个网状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网状 部件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通过在吸气部件设置多个分割通液路来使液体并排地 流动,由此能够将气体导入至各分割通液路,因此能够使吸气部件沿流动方向的长度缩短。 从而,能够使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自上游侧一直到下游侧的整体长度缩短来实现小型化。 采用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多个文丘里结构的分割通液路,能够从气体导入流路以及分配 用通气流路将气体吸引到各分割通液路,因此能够在各个多个分割通液路充分地形成气泡, 且能够生成更多的微细气泡。 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使整体长度缩短来实现小型化,并能生成足够的微细气泡的微 细气泡发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了第1实施方式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水龙头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水龙头配件的吐出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水龙头结构的阀门附近的剖视图。 图4(a)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吸气部件的一部分以剖面来表示的放大立体图,图4(b) 是将该吸气部件的分割体的一部分以剖面来表示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安装了第2实施方式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淋浴喷头的分解主视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安装了第3实施方式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淋浴喷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说明吸气部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吸气部件的其它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0是进一步说明吸气部件的其它变形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水龙头配件 12 供水管 13 阀门 14 开关 16 吐出口 16a 吐水部 17 通液路 17a 通液室 18 收容部 18a 按压部件 20、30、40 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21 吸气部件 21a、21b 分割体 21c 嵌合突起 21d 嵌合凹部 22 网状部件 22a 框 23 气体导入管 23a 吸入口 24 气体导入流路 24a 导入室 24b 嵌合孔 25 分割通液路 25a 流入口 25b 流出口 25c 缩小部 25d 扩大部 26 分配用通气流路 26a 槽部 27 凹凸部 28 间隙 31 喷淋软管 32 连结部件 33 淋浴喷头 33a 吐出孔 35 套管 36 收容部 36a 按压部件 51 嵌合管 52 避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为将本发明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应用于厨房柜台(Kitchen Counter)、洗漱 梳妆台等的水龙头结构的示例。 如图1所示,在该水龙头结构中,在水槽或洗脸盆附近配置有水龙头配件11,来自未图 示的供水设备配管的供水管12连接于水龙头配件11。在水龙头配件11或供水管12设置有 能够关闭通液路的阀门13。在该例中,能够由设置在水龙头配件11的开关14操作的电磁阀 被设置在供水管12。 如图2及图3所示,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安装于水龙头配件11及供水管12。该装置具 有:配置于吐出口16的吐水部16a的吸气部件21;配置于吐水部16a的吸气部件21的下游 的网状部件22;以及配置在比吸气部件21更靠上游的通液路17的气体导入管23,该气体导 入管23用于从外部将气体导入吸气部件21。 (吸气部件) 吸气部件21是在通液的情况下,从外部将气体导入并在液体中形成气泡的部件。如图2 及图4(a)、4(b)所示,该吸气部件21具有:气体导入流路24、多个具有文丘里(Venturi) 结构的分割通液路25、以及连通气体导入流路24和多个分割通液路25的分配用通气流路26。 为了将吸气部件21收纳在设置于吐出口16的吐水部16a的收容部18,吸气部件21形成为 与收容部18相对应的形状。该吸气部件21形成为两端面略平坦、侧周面为截面呈圆形的圆 柱形。另外,该吸气部件还形成为轴向长度比径向长度短的扁平形状。 在吸气部件21已被安装在吐出口16的状态下,吸气部件21与网状部件22一起被按压 部件18a固定于收容部18内,吸气部件21的周缘部以不透液的方式被夹持。 由于在吐出口16的吐水部16a附近设置有与上游的通液路17相比截面积增大的通液室 17a,因此,使吸气部件21的端面以与通液室17a大范围地邻接的方式被配置。 气体导入流路24围绕着吸气部件21的轴形成。气体导入流路24是将来自气体导入管 23的气体导入吸气部件21,并将气体分配到分配用通气流路26的空间。气体导入管23与吸 气部件21的连接结构为任意的结构。也可以将气体导入管23插入吸气部件21的内部。在本 实施方式中,气体导入流路24具有:导入室24a,其设置于吸气部件21内;嵌合孔24b,其 与导入室24a连通且供气体导入管23以气密的方式嵌合;以及凹凸部27,其与气体导入管 23的端部在离开导入室24a的底面的位置相抵接。 吸气部件21的多个分割通液路25是将来自上游的通液路17的液体分开且并排地使其 通过的通液路。各分割通液路25以贯通吸气部件21的方式设置,分别在上游侧开设有流入 口25a、以及在下游侧开设有流出口25b。 各分割通液路25分别具有文丘里结构。文丘里结构只要是在使用水龙头结构时的通液 状态下得到能够吸引气体的流速以及负压的结构即可。就该文丘里结构而言,优选的是,以 使与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积在中间部分为最小的方式,在流入口25a侧设置有截面积 沿着流动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部25c,且在流出口25b侧设置有截面积沿着流动方向逐渐扩 大的扩大部25d。 各分割通液路25形成为其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在整个长度上形成为大致圆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分割通液路25的轴线相互大致平行。因此,能够减小各分割通液路25 的流动阻力。另外,各分割通液路25被等间隔地配置在以吸气部件21的轴为中心的第1假 想圆的圆周上。这里是以45度的间隔配置。由此能够防止在各分割通液路25中流动的液体 的偏差,因此能够在各分割通液路25中均等地生成微细气泡。 另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与第1假想圆为同心圆的、与第1假想圆直径不同的第2 假想圆的圆周上配置分割通液路25。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配置在第1假想圆的分割通液 路25和配置在第2假想圆的分割通液路25以等角度间隔配置。第2假想圆的直径被设定在 配置于第1假想圆上的分割通液路25与配置于第2假想圆上的分割通液路25不会相交的范 围内。 各分割通液路25的扩大部以及缩小部的锥度均相同地形成。另外,各分割通液路25的 轴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使在各分割通液路25并排地流动的液体的流速大致均 等,能够使气体的吸引力均等。各分割通液路25也可以被设置成以使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地 扩大或缩小的方式相互倾斜。另外,也可以使各扩大部的锥度及各缩小部的锥度互不相同。 吸气部件21的分配用通气流路26是用于将自气体导入流路24导入的气体分配到各分 割通液路25的通气流路。 各分配用通气流路26形成为一侧的端部在气体导入流路24开口且另一侧的端部在1个 分割通液路25开口的呈直线状的流路。分配用通气流路26只要是一侧的端部在气体导入流 路24开口且另一侧的端部在1个分割通液路25开口即可,也可以是折线状、曲线状的流路。 另外,也可以是一端部在气体导入流路24开口而被分支的另一侧的端部分别在其他的分割通 液路25开口的方式。 分配用通气流路26的各开口的大小和位置被形成在能够将气体从气体导入流路24导入 到各分割通液路25的范围内。 当分配用通气流路26的分割通液路25侧的开口过大时,在各分割通液路25形成的气泡 容易变大,因此,优选的是,可以将开口的面积形成得比设置有该开口的部位的分割通液路 的截面积小。另一方面,当分配用通气流路26的分割通液路25侧的开口过小时,气泡的生 成量低。 优选的是,分配用通气流路26的分割通液路25侧的开口被设置在能够获得更强吸引力 的位置。例如,与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积在中间部分为最小的分割通液路25的情况下, 优选地,将所述开口以靠近截面积为最小的中间部分的方式设置在下游侧。 如图4(a)、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气部件21包括以沿着流动方向相互邻接 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分割体21a、21b。 多个分割体21a、21b的相向的面彼此能够相互紧贴。在该相向的面,设置有能够相互嵌 合的嵌合突起21c和嵌合凹部21d。通过使嵌合突起21c和嵌合凹部21d嵌合且紧贴,使一 侧的分割体21a和另一侧的分割体21b在规定的相向位置结合为一体。 在一方的分割体21a,设置有用于形成多个缩小部25c的锥形孔、以及气体导入管23的 嵌合孔24b。在另一方的分割体21b,设置有用于形成多个扩大部25d的锥形孔、气体导入流 路24的导入室24a、以及自导入室24a呈放射状延伸至各锥形孔的槽部26a。在导入室24a 的底面的四周,设置有包括分割体21b的端面和多个槽部26a的凹凸部27。 根据这样的多个分割体21a、21b,通过使嵌合突起21c和嵌合凹部21d嵌合且使分割体 21a、21b彼此紧贴,由此将缩小部25c的锥形孔和扩大部25d的锥形孔以同轴的方式组合来 形成分割通液路25,且通过分割体21a堵塞各槽部26a的上部开口来形成分配用通气流路26。 也就是说,在分割通液路25的扩大部25d的上游侧端部附近,分配用通气流路26开口。 (气体导入管) 气体导入管23是用于将气体导入吸气部件21的气体导入流路24的通气流路。如图2以 及图3所示,该气体导入管23被收纳在形成上游的通液路17的吐出口16以及供水管12的 内部。在该气体导入管23中,一方的端部与气体导入流路24连接,另一方的端部的吸入口 23a以在阀门13的下游朝向供水管12的外部以与大气连通的方式开口。也可以在气体导入 管23的吸入口23a安装具有止回功能的吸气阀、过滤装置等。 (网状部件) 如图2所示,网状部件22是配置在吸气部件21的下游且供自吸气部件21流出的液体以 及气泡通过的部件。该网状部件22通过使来自多个分割通液路25的液体及气泡通过,能够 使气泡分裂来进一步缩小气泡直径。网状部件22是筛网状的金属网,适宜选择网眼为0.01mm 至0.02mm的金属网来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网状部件22,使用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的框22a保持有格 子状的不锈钢制成的金属网的部件。网状部件22可以配置1层,也可以叠加地配置多层。网 状部件能够形成为斜纹织(Twilled Weave)状、斜纹荷兰织(Twilled Dutch Weave)状等, 也可以使用不锈钢制的金属网。 网状部件22与吸气部件21一起被收纳在吐出口16的吐水部16a的收容部18,通过按 压部件18a以不透液的方式夹持周缘部。在安装状态下,网状部件22以其通过面与液体及气 泡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式被配置,且将吸气部件21的下游侧整体覆盖。 在吸气部件21和与吸气部件21最接近的网状部件22之间,设置有间隙28,多个分割 通液路25的流出口25b以与该间隙28面对面的方式配置。间隙28形成为能够使从多个分割 通液路25流出的液体及气泡进入吸气部件21的端面和网状部件22的通过面之间。因此,自 各分割通液路25流出的液体以及气泡不是通过与分割通液路25的流出口25b对应的面积的 网状部件22,而是能够利用网状部件的整个大范围来使所述液体以及气泡通过。 在因弹性变形或膨胀等产生变形的网状部件22的情况下,较佳的是,即使变形也能保 持吸气部件21的端面与网状部件22的通过面之间分离的状态。 当该间隙28过大时,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的整体长度就会变长。吸气部件21的端面与 网状部件22的通过面之间的间隙28为10mm以下,优选5mm以下。 在采用多个的网状部件22情况下,以使自多个分割通液路25流出的液体及气泡依次通 过多个网状部件22的方式配置为佳。也就是说,使各网状部件22的通过面具有与液体及气 泡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朝向,且将各网状部件22配置在液体及气泡的流动方向上的相互不同的 位置为佳。 这样的话,在通过上游侧的网状部件22使气泡微细化后,在气泡彼此附着并被大径化的 情况下,能够通过下游侧的网状部件22被再次分裂而微细化。 在采用多个网状部件22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多个网状部件22以相互间隔开的方式 配置。这是因为在多个网状部件22的通过面彼此相互接触时,在接触部分的湿润性和表面张 力等的影响下,液体滞留在多个的网状部件22间,且气泡无法通过。 (动作) 接着,对使用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生成微细气泡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水龙头配件11的开关14对阀门13进行操作,使来自供水设备配管的液体流 入供水管12及吐出口16内的上游的通液路17,并被供给至吸气部件21。 在吸气部件21,液流被分割且并排地流向具有文丘里结构的多个分割通液路25。在各分 割通液路25产生吸引力,且从在供水管12的阀门13附近开口的气体导入管23的吸入口23a 吸引外部气体。所吸引的气体经由气体导入管23及气体导入流路24被分配给多个分配用通 气流路26。被分配后的气体被吸引到在分割通液路25中流动的液体中,形成含有微细气泡 的大量气泡,并与液体一起从流出口25b流出。 自各流出口25b流出的液体及气泡流入吸气部件21和网状部件22之间的间隙28,并被 供给网状部件22。该液体及气泡通过网状部件22,由此使气泡直径大的气泡分裂并被微细化。 因此,含有大量微细气泡的液体自吐出口16的吐水部16a被吐出。 在由此形成的微细气泡的含有液中,含有大量例如平均气泡直径为0.1μm至1000μm 的微细气泡(micro bubble)。对该微细气泡的含有液的白浊状态以如下方法进行测量。在 将硬币沉入平面为150mm×350mm的水槽,并注入直至水深为250mm左右的微细气泡的含有液 后,检测是否形成为这样的液体,即在从上方观察时,能够维持白浊到看不到硬币的程度的 状态60秒以上的、悬浊有微细气泡的液体。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通过在吸气部件21设置多个分割通液路25来使 液体并排地流动,能够将气体导入各分割通液路25。因此,能够缩短吸气部件21的沿流动 方向的长度,且能够缩短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的整体长度来实现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具有文丘里结构的分割通液路25,并从气体导入流 路24及分配用通气流路26将气体导入至各分割通液路25。因此,在多个分割通液路25中 均能够生成更多的微细气泡。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分配用通气流路26连通气体导入流路24和多个分割通液 路25,通过多个分割通液路25均能够将气体导入,因此,不管分割通液路25的数目如何, 都能够将气体汇集并导入气体导入流路24。因此,能够将用于导入气体的路径简化,且能够 使微细气泡发生装置易于制造,也易于设置。 进一步,由于能够通过各分割通液路25均能够从气体导入流路24将气体导入,因此能 够将多个分割通液路25分散配置在与液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大的范围内。因此,能 够在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的出口的在与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各位置使气泡的存在量增 多,并能够使各位置之间的气泡存在量的偏差减小。 在该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中,具备多个网状部件22,该多个网状部件22具有多个的微 细开口且供从多个分割通液路25流出的液体及气泡通过,各网状部件22以在流动方向上相 互分离的方式被配置。因此,多个网状部件22互不接触。因此,不存在滞留液体而阻碍气泡 通过的情况,能够防止流动阻力的增大。进一步,能够确保较大的网状部件22的通过面积, 且能够防止出现在网状部件22的面上的一部分微细气泡的流出量低的情况。 另外,通过将多个的网状部件22以在流动方向上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通过上游侧的网 状部件22将气泡微细化后,即使气泡再次附着而大型化,也能够可靠地通过下游侧的网状部 件22使气泡分裂,能够生成更多的微细气泡。 根据该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在吸气部件21和与吸气部件21最接近的网状部件22之 间设置有间隙28,多个分割通液路25的流出口25b以与间隙28面对面的方式开口。因此, 自各分割通液路25流出的液体及气泡不是通过与分割通液路25的流出口25b对应的面积的 网状部件22,而是能够利用网状部件的整个大范围使所述液体及气泡通过。因此,能够减小 通过阻力且使多个分割通液路25的压力损失大致均等。由此,能够防止以下情况:难以通过 一部分的分割通液路25将气体导入,或者在分割通液路25中流动的液体向分配用通气流路 26逆流的情况。 根据该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吸气部件21具有以在流动方向上相互邻接的方式配置的 多个分割体21a,分配用通气流路26被设置在多个分割体21a的相向部分。因此,能够在分 割体21a的端面侧形成分配用通气流路26。 根据该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在形成多个的分割通液路25的内壁面设置的分配用通气 流路26的开口的面积,比分割通液路25的设置有开口的部位的截面积更小,因此,能够在 各分割通液路25形成更小的气泡。 根据该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以使气体导入管23的一侧的端部与气体导入流路24连接 而另一侧的端部与大气连通的方式配置气体导入管23。因此,能够通过气体导入管23将大 气作为被导入到多个的分割通液路25的气体汇集并导入,能够使结构简单化。 而且,由于该气体导入管23设置在阀门13的下游侧的形成上游通液路的吐出口16及供 水管12的内部,因此,能够提高吐出口16的外观品质。另外,在自吐水部16a分离的部位 配置有气体导入管23的吸入口,因此,能够防止吐出的液体被导入吸气部件21,形成更多 的气泡。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是将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安装在淋浴装置的示例。 如图5及图6所示,在该淋浴装置中,经由连结部件32将淋浴喷头33与淋浴软管31的 端部连接。本实施方式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30配置在设置有多个吐出孔33a的喷头主体33b 与连结部件32之间。 微细气泡发生装置30设置在能够分别与淋浴喷头主体33b和连结部件32螺纹连接的大 致圆筒形状的套管35。在套管35的内部设置有通液室17a及收容部36,在收容部36收纳有 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吸气部件21及网状部件22。吸气部件21及网状部件22通过与套管 35的内部螺纹连接的按压部件36a被固定。在固定状态下,吸气部件21及网状部件22的缘 部以不透液的方式被夹持在收容部36的缘部与按压部件18a之间。 另外,气体导入管23连接于吸气部件21的气体导入流路24并被收纳在套管35内。气 体导入管23以与贯通套管35的侧周壁的孔连接且从面与外部气体连通的方式被配置。 除此之外,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从淋浴喷头33的多个吐出孔喷射含有微细气泡的液体,并且 还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是将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安装在淋浴装置的示例。 如图7所示,在淋浴装置中,微细气泡发生装置40安装于淋浴喷头33的前端。在该实 施方式中,无需安装网状部件22,采用吸气部件21的分割通液路25形成多个吐出孔33a。 在图中,虽然省略了气体导入管23的详细图示,但气体导入管23能够自淋浴喷头33的 一部分向外部开口,并被收纳在上游的通液路17内且在上游侧朝向外部气体开口。 除此之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3实施方式中,包含在分割通液路25生成的微细气泡的大量的气泡与液体一起被 喷射。即使在为该实施方式情况下,也能够获得除了基于网状部件22产生的微细化的效果之 外的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利用该结构,能够将形成淋浴装置的多个吐出孔33a的部件与微细气泡发生装置40共通 化,能够减少可喷射微细气泡的淋浴装置的部件件数,因此能够使结构简化。 (变形例) 上述第1至第3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将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安装到吐出口16或者淋浴喷头33等吐水结构体 的示例,但是,安装对象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是其他的通液结构体。例如也可以是向 浴槽中供给含有气泡的热水这样的结构体。 作为供给至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液体及气体,并不限定为自来水及空气等例,可以有各 种选择。例如作为液体,也可以是贮留水、废水、热水、溶液、分散液等其他液体,作为气 体,也可以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其他气体。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吸气部件21的气体导入流路24设置有气体导入管23的嵌合 孔24b,但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吸气部件21设置嵌合到气体导入管23的内部的嵌合管51。 在图8所示的吸气部件20中,与形成上游侧的分割体21a的缩小部25c的锥形孔的端部 相比,形成下游侧的分割体21b的扩大部25d的锥形孔的端部被形成得更大,在使分割体21a 与分割体21b紧贴时,在缩小部25c和扩大部25d之间就会形成台阶。而且,通过在与缩小 部25c邻接的位置的扩大部25d使分配用通气流路26开口,由此能够使通液时的吸引力提高。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吸气部件21和网状部件22之间的间隙28也可以不采用网状部 件22的框22a形成,如图9所示,而是通过在吸气部件21的下游侧端面设置自周缘凹进的 避让部52来形成间隙28。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网状部件22与端面的周缘直接接合。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上游侧的缩小部25c和下游侧的扩大部25d之间设置台阶 29,在吸气部件21的下游侧配置网状部件22。 如图10所示,在液体流入该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时,因气泡直径大而没有通过网状部 件22的气泡B滞留在间隙28。另一方面,由于在台阶29液流自壁面产生层剥离(layer separation),因此,在扩大部25d的壁面侧形成负压区域S,且在该负压区域S产生漩涡。 因此,滞留在间隙28的直径大的气泡B会被吸入该漩涡且被分裂,成为微细气泡。另外,由 于分配用通气流路26在扩大部25d开口,因此,能够向负压区域S供给更多的气体。因此能 够有望生成更多的微细气泡。 分配用通气流路26和气体导入流路24等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 在多个分割体21a、21b分别设置槽部26a,或者也可以代替槽部26a而设置其他的凹凸形状 或者别的形状部分,由此形成分配用通气流路26或者气体导入流路2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气体导入管23被设置于吸气部件21的上游侧,但也可以将气体 导入管23设置于吸气部件21的下游侧。
《微细气泡发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细气泡发生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整体长度缩短来实现小型化且能够生成足够的微细气泡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该装置是具有通过通液来吸气并能够在液体中形成气泡的气泡形成器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20),吸气部件(21)具有:气体导入流路(24)、以使液体并排地流动的方式设置的多个具有文丘里结构的分割通液路(25)、以及连通气体导入流路(24)与多个分割通液路(25)的分配用通气流路(26)。。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