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629901.2
2013.11.29
CN104678478A
2015.06.0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2B 6/00申请公布日:2015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6/00申请日:20131129|||公开
G02B6/00; F21V8/00; F21Y101/02(2006.01)N
G02B6/0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杨柏村
201114上海市闵行区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浦星路789号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梁挥; 常大军
一种导光结构,包含一导光板以及二导光柱。导光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上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下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二导光柱设置于导光板上,且至少部分的第一凹槽及至少部分的第二凹槽位于二导光柱之间,第一凹槽的深度及第二凹槽的深度的总合大于等于导光板的厚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上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该 下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以及 二导光柱,设置于该导光板上,且至少部分的该至少一第一凹槽及至少部 分的该至少一第二凹槽位于该二导光柱之间,该第一凹槽的深度及该第二凹槽 的深度的总合大于等于该导光板的厚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导光柱的相对 两端分别突出该导光板的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凹槽环 绕该二导光柱之一。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凹槽环 绕该二导光柱之一。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凹槽与 该至少一第一凹槽环绕相同的一该导光柱。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凹槽的 数量为二,且该二第二凹槽分别环绕该二导光柱。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凹槽的 数量为二,且该二第一凹槽分别环绕该二导光柱。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 凹槽均为圆环型槽体,且该第一凹槽的圆环型槽体半径大于该第二凹槽的圆环 型槽体半径。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 凹槽均为圆环型槽体,且该第一凹槽的圆环型槽体半径小于该第二凹槽的圆环 型槽体半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导光柱为四角柱 体。
说明书导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勾槽的防漏光导光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的发展,各式光学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其中需多的显示器皆采用导光结构来导引光源。光源提供的光线射入导光结构后,藉由导光结构的导引而朝特定方向射出。在产品小型化的趋势下,采用细长的导光柱作为导光结构的一部分已成为一项技术发展趋势。 导光结构通常会包含多个导光柱,且多个导光柱的入光面上分别设有发光源。而在目前的导光结构中,为了避免发光源彼此干扰,常常会使用泡棉或防水薄膜来阻挡光线,以避免单一发光源所产生的光线在导光结构内经过传递及反射后,从其他出光面上射出。然而,增设泡棉或防水薄膜于导光结构上导致物料成本及人力成本的增加,且还增加了制造时间。因此,如何减少防漏光导光结构的物料及人力成本,为目前业界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导光结构,藉以减少防漏光导光结构的物料及人力成本。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光结构,包含一导光板以及二导光柱。导光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上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下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二导光柱设置于导光板上,且至少一第一凹槽及至少一第二凹槽位于二导光柱之间,第一凹槽的深度及第二凹槽的深度的总合大于等于导光板的厚度。 本发明的导光结构,由于至少部分第一凹槽及至少部分第二凹槽位于二导光柱之间,且第一凹槽的深度及第二凹槽的深度的总合大于等于导光板的厚度,使得于其中一导光柱内传递的光线不易传递至另一导光柱,以达到防漏光或防混光的效果。是以这样的设计,不需额外设置泡棉或防水薄膜,达到节省 物料成本及人力成本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光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 图2为图1B沿A-A连线的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导光结构 110 导光板 111 上表面 112 下表面 120 导光柱 121 入光面 122 出光面 200 第一凹槽 300 第二凹槽 500 发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照图1A、图1B、图2及图3。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光结构的结构立体图。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图2为图1B沿A-A连线的剖视图。 一种导光结构10,包含一导光板110以及二导光柱120。 导光板110具有一上表面111、一下表面112。上表面111具有二第一凹槽200,下表面112具有二第二凹槽300。需注意的是,第一凹槽200及第二凹槽300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00及第二凹槽 300的数量可以分别为一或大于等于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00及第二凹槽300的宽度为1毫米,但此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二导光柱120设置于导光板110上,且本实施例的导光柱120的相对两端分别突出导光板110的上表面111及下表面112。且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柱120突出上表面111的部分的宽度为2.2毫米,而导光柱120突出下表面112的部分的宽度为2.9毫米,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柱120与导光板110为一体成形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柱120的形状为四角柱体。导光柱120具有一入光面121及一出光面122,入光面121及出光面122位于导光板110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入光面121上设有一发光源500,且本实施例的发光源500为发光二极管。各发光源500所发出的光线从入光面121射入导光柱120是由对应的出光面122射出,而此过程容后详述。 每一第一凹槽200的至少局部槽体以及每一第二凹槽300的至少局部槽体位于二导光柱之间。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00及第二凹槽300均为圆环型槽体,且二第一凹槽200及二第二凹槽300均分别环绕二导光柱120。此外,第一凹槽200的圆环型槽体半径L1大于第二凹槽300的圆环型槽体半径L2,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凹槽200的深度D1及第二凹槽300的深度D2的总合大于等于导光板110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的导光结构10中,由于第一凹槽200的深度D1及第二凹槽300的深度D2的总合大于等于导光板110的厚度,当其中一发光源500所发出的光线N在导光板110以及导光柱120内部传递的过程中,藉由第一凹槽200及第二凹槽300的阻挡,光线N不会射入另一发光源500的导光柱120,以达到防漏光或防混光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导光结构10并不需要额外设置泡棉或防水薄膜于导光结构上,藉此避免物料成本及人力成本的增加。 又,本发明的导光结构还能有另一种结构设计。请参考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结构的剖视图。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结构10’与前述的导光结构10类似,其差别在于,导光板110的上表面111具有二第一凹槽200’,下表面112具有二第二凹槽300’。第一凹槽200’及第二凹槽300’均为圆环型槽体,且第一凹槽200’的圆环型槽体半径L2小于第二凹槽300’的圆环型槽体半径L1。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导光结构,由于至少部分第一凹槽及至少部分第二凹槽 位于二导光柱之间,且第一凹槽的深度及第二凹槽的深度的总合大于等于导光板的厚度,使得于其中一导光柱内传递的光线不易传递至另一导光柱,以达到防漏光或防混光的效果。是以这样的设计,不需额外设置泡棉或防水薄膜,达到节省物料成本及人力成本的功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导光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光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导光结构,包含一导光板以及二导光柱。导光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上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下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二导光柱设置于导光板上,且至少部分的第一凹槽及至少部分的第二凹槽位于二导光柱之间,第一凹槽的深度及第二凹槽的深度的总合大于等于导光板的厚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