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室内显示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36543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4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6262.7

申请日:

2015.03.05

公开号:

CN104637413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9F 9/33申请公布日:201505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F 9/33申请日:20150305|||公开

IPC分类号:

G09F9/33

主分类号:

G09F9/33

申请人:

矽照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小和

地址:

361006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火炬高新区软件园创新大厦A区202-2单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室内显示器,其包括显示区、多个LED灯点以及若干光纤;每一所述LED灯点连接至少一所述光纤的始端部;各所述光纤的末端部规则排列为点阵分布的显示像素点;各所述末端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区。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巧妙利用光纤进行显示,相较于LED灯,光纤自身具有较小的宽度,使得显示器的点间距能够远远低于目前LED灯点自身宽度,不受LED灯点自身宽度的限制,从而可以做成点间距小于1毫米的超清晰LED室内显示器,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制备厚度小于1毫米的LED室内显示器,配合控制系统,还能够实现裸眼3D显示效果,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多个LED灯 点以及若干光纤;
每一所述LED灯点连接至少一所述光纤的始端部;
各所述光纤的末端部规则排列为点阵分布的显示像素点;
各所述末端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 区具有内凹弧面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 弧面的弦线水平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 区具有外凸弧面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 区设置双层面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 面板中,第一层面板与第二层面板的间距为0.1至1.5毫米。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层面板与所述第二层面板相同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层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面板的斜下方。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层面板与所述第二层面板之间还设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控制第二层面板 与第一层面板的相对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LED室内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若干显示模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LED室内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LED室内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LED室内显示器已经应用在室内,其具有亮度高、 色度丰满等效果。
例如,申请号为20101014536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ED显示屏, 具有若干LED像素模组,所述LED像素模组具有线路板和焊接于线路板的 若干LED单体,所述LED单体分为红绿LED单体和红蓝LED单体两种, 所述红绿LED单体为内部封装有红色发光芯片和绿色发光芯片的LED单 体,所述红蓝LED单体为内部封装有红色发光芯片和蓝色发光芯片的LED 单体,在显示流水文字和简单徽标时,交替的颜色能够有彩色的效果,比 较适用于小型LED显示屏,由于采用了红绿LED单体和红蓝LED单体较 之传统全部采用3528 RGB LED要节省很多发光芯片,进而也节省了用于 控制发光芯片的恒流驱动IC,而且发光芯片少了可以提高在制程中的良率, 使得成本得以降低。
又如,申请号为20121050188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ED室内显 示器。其中,该显示器包括:LED显示面板;显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 电路以及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以及 第三恒流通道组,其中,第一恒流通道组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红色灯管的 显示;第二恒流通道组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绿色灯管的显示;第三恒流通 道组控制LED显示面板的蓝色灯管的显示;控制电路包括:驱动控制电路, 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驱动电路的导通或截止。通过本发明的LED室内显 示器,将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中,并且驱动电路包括 三个恒流通道组,分别控制LED颗粒阵列中的三基色的有序显示,实现了 LED室内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占用面板的面积小、设计简单、刷新率高且功 耗小的效果。
又如,申请号为20121018986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其包 括壳体、装设于壳体上的屏幕、影像单元、测距单元,以及收容于壳体内 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发光单元及微控制单元。该微控制单元包括识 别模块及反射处理模块。该识别模块与影像单元及测距单元电性连接,用 于接收影像单元获取的影像数据以识别眼睛位置,并发送测距指令给测距 单元。该反射处理模块与测距单元电性连接,以及与发光单元或微反射单 元其中之一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测距单元量测到的观看者眼睛部位距离显 示模组的距离数据并进行处理,以控制该微反射单元相对该发光单元转动, 从而将该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反射到观看者眼睛中。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器 其能够根据观看者眼睛所在位置实时将输出的光线反射到眼睛中,提升了 观看者体验。
但是,这些LED室内显示器,其像素点为LED灯点,受到LED灯点 自身物理体积的限制,其点间距不能低于目前LED灯点自身宽度,很难做 成点间距小于1毫米的LED显示屏。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LED室内显示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ED室内显示器,其包括显示区、多个 LED灯点以及若干光纤;每一所述LED灯点连接至少一所述光纤的始端部; 各所述光纤的末端部规则排列为点阵分布的显示像素点;各所述末端部固 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区。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显示区具有内凹弧面形状。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内凹弧面的弦线水平设置。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显示区具有外凸弧面形状。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显示区设置双层面板。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双层面板中,第一层面板与第二层面板的 间距为0.1至1.5毫米。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层面板与所述第二层面板相同设置。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层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面板的斜下 方。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层面板与所述第二层面板之间还设置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控制第二层面板与第一层面板的相对位置。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显示区包括若干显示模组。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巧妙利用光纤进行显示,相较于LED灯,光纤 自身具有较小的宽度,使得显示器的点间距能够远远低于目前LED灯点自 身宽度,不受LED灯点自身宽度的限制,从而可以做成点间距小于1毫米 的超清晰LED室内显示器,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制备厚度小于1毫米的LED 室内显示器,配合控制系统,还能够实现裸眼3D显示效果,具有很高的市 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多孔支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 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 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 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 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 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 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 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 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 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LED室内显示器,其包括显示区、多个 LED灯点以及若干光纤;每一所述LED灯点连接至少一所述光纤的始端部; 各所述光纤的末端部规则排列为点阵分布的显示像素点;各所述末端部固 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区。如图1所示,LED室内显示器包括多个LED灯点200 以及若干光纤300;每一所述LED灯点连接至少一所述光纤的始端部310; 如图3所示,各所述光纤的末端部320规则排列为点阵分布的显示像素点, 各所述末端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区600;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所示仅为 一个简化的示意图,实际应用中,显示像素点密集点阵排布。例如,各末 端部规则排列为1024*768、1280*800、1680*1050或者2000*1200等点阵, 即该显示器具有1024*768、1280*800、1680*1050或者2000*1200等分辨 率。例如,所述LED室内显示器还设置控制系统,其控制各所述LED灯点, 例如,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图像数据,控制各所述LED灯点的发光与熄灭, 从而在点阵分布的显示像素点处显示目标图像,包括静态的图形和/或动态 的视频。其中,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控制系统或者发送至所述控制系 统。例如,所述LED灯点为三合一LED灯,其具有三色LED芯片,能够 发出全彩光,此时,每一所述光纤的末端部,作为一个独立的像素点。又 如,所述LED灯点为单色LED灯,其具有单色LED芯片,能够发出单色 光,此时,每一所述光纤的末端部,作为一个单色光输出,三个末端部作 为一个独立的像素点。
为了便于安装LED室内显示器及显示图像,其中一个实施例是,所述 显示区包括若干显示模组。例如,各显示模组规则排列为所述显示区;又 如,所述显示区包括固定框,各显示模组规则排列安装于所述固定框。又 一个实施例是,各所述光纤的末端部规则排列为点阵分布的显示像素点, 分别规则设置于各所述显示模组。又如,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卡匣,各所述 光纤分别设置于卡匣中的槽道,各所述光纤的末端部在对应的所述显示模 组规则排列为点阵分布的显示像素点。为了提升用户观赏体验,其中一个 实施例是,所述显示区具有内凹弧面形状,这样,可以实现室内大屏幕的 观赏效果,使得屏幕的各显示像素点与某一最佳观赏位置的距离基本相同; 又如,根据预设观赏位置,设置所述显示区的内凹弧度。其中一个实施例 是,所述内凹弧面的弦线水平设置。例如,采用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平面, 将其与所述显示区相交,得到一个弧线,这样,该弧线的弦线与水平面相 平行。或者,所述显示区具有外凸弧面形状。
为了配合实现裸眼3D显示效果,其中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显示区设置 双层面板。例如,所述双层面板中,第一层面板与第二层面板的间距为0.1 至1.5毫米。例如,所述双层面板中,第一层面板与第二层面板的间距为 0.2至1.2毫米。又如,所述双层面板中,第一层面板与第二层面板的间距 为0.4至1.0毫米。
为了控制输出效果,其中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第一层面板与所述第二 层面板相同设置,即,两者可以完全重合,例如,所述第一层面板与所述 第二层面板相同设置且在调整位置后完全重合。又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第 二层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面板的斜下方。
为了调整第二层面板与第一层面板的相对位置,其中一个实施例是, 所述第一层面板与所述第二层面板之间还设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控制第 二层面板与第一层面板的相对位置。例如,还设置控制装置,其连接所述 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控制第二层面板与第一层面板的相 对位置,例如,调节两者之间的间距,这样,可以实现动态调整第二层面 板与第一层面板的相对位置。
例如,所述显示区设置若干显示模组,每一显示模组固定安装规则排 列为点阵分布的若干末端部,各显示模组规则排列,例如排列为矩形,又 如排列为弧面形状以实现大屏幕显示效果,例如,各显示模组排列为内凹 弧面形状。为了在小点间距大显示器实现更精致的图像显示效果,例如, 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双层面板,第一层面板与第二层面板的间距为0.1至1.5 毫米,并且,第一层面板设置若干第一固定孔,各第一固定孔规则排列为 第一点阵分布,第二层面板设置若干第二固定孔,各第二固定孔也规则排 列为第二点阵分布,所述第一点阵与所述第二点阵重合设置,即两者具有 相同的行点间距与列点间距。每一固定孔固定设置一所述末端部。又如, 第二层面板设置于第一层面板的下方,例如,第二层面板设置于第一层面 板的斜下方,每一第二固定孔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固定孔的偏移角度为30至 60度,偏移距离为0.1至0.5毫米,例如,每一第二固定孔与对应的一个第 一固定孔的偏移角度为50度,偏移距离为0.35毫米。这样,配合现有的3 维显示控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无需三维眼镜的裸眼3D显示效 果。一个较好的例子是,第一层面板与第二层面板之间还设置驱动装置, 用于驱动控制第二层面板与第一层面板的相对位置,包括相对间距、相对 偏移角度以及相对偏移距离等,例如,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微处理器、驱动 器以及驱动臂。又如,所述驱动器为滚轴件或者气缸件。例如,所述驱动 装置用于驱动控制第二层面板与第一层面板的相对间距为0.1至1.5毫米, 相对偏移角度为30至60度,相对偏移距离为0.1至0.5毫米,这样,在观 赏时呈现给用户的是一个动态的屏幕,特别适合未来技术发展的主动式动 态播放技术,通过动态的屏幕播放浩大震撼的大场景。
为了便于控制输出,例如,每一所述LED灯点对应连接一所述光纤的 始端部。这样,可以实现两端一一对应,一个LED灯点对应一个光纤的末 端部,有利于输出控制,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控制系统实现。
为了便于布设光纤,例如,所述光纤设置至少一弯折部,例如,所述 光纤设置一个或多个弯折部;例如,其弯折的角度大于40度,这样,在布 线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设置各光纤。又如,所述光纤在靠近其末端部 处设置一末端弯折部,这样,可以制备超薄的显示终端,较好的例子是, 所述末端弯折部弯折的角度为90度;这样,就能够制备厚度小于1毫米的 LED室内显示器;例如,整个显示终端为一个安装框,其上弯折安装规则 点阵排列的各光纤的末端部,整体的厚度可以做到小于0.5毫米,这是现有 任何产品都无法做到的。
为了解决大量LED灯点的集聚发热问题,例如,所述LED灯点与所述 光纤的末端部远距离设置,例如,所述LED灯点与所述光纤的末端部,两 者的间距大于2米,又如,间距大于5米或10米等。这样,在用于显示的 显示终端处,只有光没有热,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又如,所述LED灯点 与所述光纤的末端部远距离设置,并且,在靠近所述LED灯点的位置设置 散热装置,例如,所述LED灯点设置于金属基板上,所述金属基板延伸连 接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散热风扇与若干散热片。如图1所示,LED 灯点200设置于金属基板100上。又如,所述散热装置还设置空调器。又 一个例子是,所述LED灯点与其所连接的所述光纤的始端部的连接处设置 导光部,所述导光部为圆台形或者圆锥形,其较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LED 灯点,较小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光纤的始端部,这样,可以牢固安装所述 LED灯点与其所连接的所述光纤。为了增强散热效果,例如,所述导光部 设置金属壁部,在金属壁部上还向外延伸设置散热条。例如,所述导光部 为铝合金制件或者铜制件。为了便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例如,还设置 导光板,其具有若干安装孔,各所述导光部分别过盈配合安装于一个对应 的安装孔,每一所述安装孔固定一所述导光部。
为了增强基板电路的安全性,所述金属基板在其两面分别设有电极组, 其中一面为正电极组,另一面为负电极组;正电极组中设置若干正电极, 负电极组中设置若干负电极;所述金属基板上的各LED灯分别连接一正电 极与一负电极;为了进一步增强基板电路的安全性,所述金属基板还设置 绝缘层,其覆盖于所述金属基板的两面。又如,绝缘层覆盖各LED灯与各 正电极或各负电极的连接位置。一个较好的例子是,所述金属基板为圆筒 形,现有技术的通常设计为平面形状,这是为了配合平面点阵发光的需要, 而本发明及其各实施例,无需在LED灯处考虑平面点阵发光,通过设计金 属基板为圆筒形,能够增强散热效果,并且,这样的设计极大降低了产品 的LED密度,避免了局部过热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又如,金属基板上还凸 出设置若干散热枝,其为圆柱体结构。
为了解决大量LED灯点的集聚发热问题,例如,各所述LED灯点分离 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大量LED位于一处而导致热量难以散发的问题,实 现了有效散热效果,实用性强。例如,各所述LED灯点的间距大于1厘米, 又如,各所述LED灯点的间距大于3厘米,又如,各所述LED灯点的间距 大于10厘米,这样,与现有产品相比较,极大降低了产品的LED密度, 避免了局部过热所导致的安全隐患。
为了便于生产制造,例如,若干LED灯点集成设置为一LED模组。为 了解决大量LED模组的集聚发热问题,例如,各所述LED模组分离设置。 为了便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例如,每一所述LED模组还设置一导光板, 其具有若干安装孔,各所述导光部分别过盈配合安装于一个对应的安装孔, 每一所述安装孔固定一所述导光部。例如,所述导光板套置于所述LED模 组外,例如,所述导光板套置于所述LED模组外壁部,这样,可以达到快 速安装、整体出货的效果。例如,所述LED模组的发光面设置若干安装凹 槽,所述导光板适配设置若干安装插件,每一安装插件插接固定一个对应 的安装凹槽中。又如,所述LED模组还设置两对卡扣件,用于在所述导光 板套置于所述LED模组,卡扣固定所述导光板,以保持其位置,避免发生 位移。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安装与拆卸,有利于后续的维修工作。
例如,多根光纤集成设置为一光纤套件,每一所述LED模组连接一所 述光纤套件。例如,每一光纤套件连接一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导光板连 接一所述LED模组。例如,所述光纤套件包括多根光纤,例如,所述光纤 套件包括多根光纤所组成的光纤束。为了便于固定安装所述光纤套件中的 多根光纤,又如,所述光纤套件还设置多孔支架,其中设置若干孔位,每 一所述孔位穿设固定一所述光纤。如图2所示,多孔支架400设置若干孔 位500,每一所述孔位穿设固定一所述光纤。例如,所述多孔支架设置若干 定位插头,所述LED模组对应设置若干定位插孔,定位插头与定位插孔相 配合,用于将所述光纤套件插接固定于所述LED模组。又如,所述定位插 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所述多孔支架设置若干定位插头,所述导光板对应 设置若干定位插孔,定位插头与定位插孔相配合,用于将所述光纤套件插 接固定于所述导光板。
为了便于有序放置各光纤套件,例如,所述光纤套件设置集束部,在 各所述集束部集束设置各所述光纤套件。例如,所述集束部包括套环,各 套环套置所述光纤套件,多个套环相互套接。例如,所述套环设置相互嵌 套的套接部,用于与其它至少一集束部相互嵌套。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相 互组合形成的LED室内显示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 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LED室内显示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LED室内显示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LED室内显示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LED室内显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LED室内显示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室内显示器,其包括显示区、多个LED灯点以及若干光纤;每一所述LED灯点连接至少一所述光纤的始端部;各所述光纤的末端部规则排列为点阵分布的显示像素点;各所述末端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区。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巧妙利用光纤进行显示,相较于LED灯,光纤自身具有较小的宽度,使得显示器的点间距能够远远低于目前LED灯点自身宽度,不受LED灯点自身宽度的限制,从而可以做成点间距小于1毫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