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36314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26755.8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号:

CN104681262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F 38/26申请公布日:2015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F 38/26申请日:20131128|||公开

IPC分类号:

H01F38/26; H01F27/14

主分类号:

H01F38/26

申请人:

特变电工康嘉(沈阳)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晓锋; 滕晓红; 盛超; 谢艳娟; 张建

地址:

110144辽宁省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路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

代理人:

张志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注油工具具有注油缸,其下部通过电容分压器上的端板与电容分压器内腔连通;注油缸的上盖板上设有抽空口、注油口以及液位计连接口,抽空口与真空管路相连,注油口通过注油管路连接外部储油箱,液位计的电信号送至工控机的输入端,工控机的输出端接至设于注油管上的注油阀门的控制回路中;方法包括:将真空注油工具连接在电容分压器上并密封;连接液位计、抽真空管路及注油管路;关闭炉门,启动加热程序,启动抽真空管路的真空泵;启动注油程序进行真空注油;抽空过程不间断进行。本发明可与设备的真空管路及注油管路快速可靠连接,保证了有效抽空面积,保持了对产品的抽空处理,提高了油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注油缸,其 下部通过电容分压器上的端板与电容分压器内腔连通;注油缸的上盖 板(5)上设有抽空口(4)、注油口(2)以及液位计连接口(10),抽空 口(4)与真空管路相连,注油口(2)通过注油管路连接外部储油箱, 液位计(8)的电信号送至工控机的输入端,工控机的输出端接至设于注油 管上的注油阀门的控制回路中。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注油缸包括有机玻璃管(7)、上盖板(5)以及下盖板,上盖板(5) 和下盖板在有机玻璃管(7)的上、下两端部密封连接。

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下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管(9)与电容分压器的端板密封连接,螺纹连 接管(9)的根部结构与电容分压器的端板密封结构相吻合。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注油口(2)向注油缸内下部延伸有内部注油管(1),内部注油管(1) 的出油口与有机玻璃管(7)内壁抵接。

5.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其特征在于:内 部注油管(1)为铜管,其末端开口为可与有机玻璃管(7)内壁平行抵 接的斜口。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注 油口(2)与注油管路连接处设有限流环(3)。

7.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抽空口(4)和注油口(2)均为快接法兰结构。

8.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其特征在于:在 注油缸外侧、上盖板(5)及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固定连接杆。

9.  一种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真空注油工具连接在电容分压器的盖板上,并可靠密封;
用快接夹子依次连接液位计、抽真空管路及注油管路;
检查连接状况无问题后关闭炉门,启动加热程序,启动抽真空管路的 真空泵;
加热过程结束后,启动注油程序,开始对电容分压器进行真空注油; 抽空过程不间断进行。

10.  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注油程序为:
采集电容分压器的液位计信号;
当电容分压器内的油面达到规定高度时,工控机自动关闭注油阀门;
当电容分压器内的油面下降到规定高度时,工控机发出指令打开注油 阀门,再次对电容分压器进行注油;
如此循环进行,直至油面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生变化,系统认定注油过 程结束。

说明书

说明书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分压器制造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容分压器 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分压器在干燥过程结束后,要在真空条件下对其进行注油。电容 分压器内部是电容器纸、聚酯薄膜、绝缘纸板、木板及铝箔等,真空注油 前必须去除以上材料内所含水分。而由于电容分压器的结构所限,电容分 压器与外界仅通过一个M20×1.5的螺纹孔相通,有效联通面积仅有 200mm2。通过该孔要对电容分压器进行抽空和注油,如何在保证干燥质量 的前提下提高抽空效率,便于操作控制,抽空注油工具的结构就显得尤为 重要。目前行业上常用的真空注油工具为三通结构,在干燥结束后对电容 分压器注油前必须关闭真空管路的阀门,注油结束后再关闭注油阀门,之 后再对电容分压器进行一定时间的抽空处理。由于此时油已经充满了电容 分压器顶部M20×1.5的螺纹孔,抽空效率极低,无法彻底抽出注油过程中 产生的气泡,更不能实现注油过程中进一步排除油中的水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过程抽空效率极低,无法彻底抽 出注油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和进一步排除油中的水分等不足,本发明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产品干燥、抽空及注油过程中持续抽空的工 艺要求的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具有注油缸,其下部通过电 容分压器上的端板与电容分压器内腔连通;注油缸的上盖板上设有抽 空口、注油口以及液位计连接口,抽空口与真空管路相连,注油口通过注 油管路连接外部储油箱,液位计的电信号送至工控机的输入端,工控机的 输出端接至设于注油管上的注油阀门的控制回路中。
所述注油缸包括有机玻璃管、上盖板以及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 板在有机玻璃管的上、下两端部密封连接。
所述下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管与电容分压器的端板密封连接,螺纹 连接管的根部结构与电容分压器的端板密封结构相吻合。
所述注油口向注油缸内下部延伸有内部注油管,内部注油管的出油 口与有机玻璃管内壁抵接。
内部注油管为铜管,其末端开口为可与有机玻璃管内壁平行抵接的 斜口。
注油口与注油管路连接处设有限流环。
所述抽空口和注油口均为快接法兰结构。
在注油缸外侧、上盖板及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固定连接杆。
本发明一种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真空注油工具连接在电容分压器的盖板上,并可靠密封;
用快接夹子依次连接液位计8、抽真空管路及注油管路;
检查连接状况无问题后关闭炉门,启动加热程序,启动抽真空管路的 真空泵;
加热过程结束后,启动注油程序,开始对电容分压器进行真空注油; 而抽空过程不间断进行。
所述注油程序为:
采集电容分压器的液位计信号;
当电容分压器内的油面达到规定高度时,工控机自动关闭注油阀门;
当电容分压器内的油面下降到规定高度时,工控机发出指令打开注油 阀门,再次对电容分压器进行注油;
如此循环进行,直至油面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生变化,系统认定注油过 程结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工具适应计算机控制的干燥注油系统,干燥真空注油全过 程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以有机玻璃管作为主体,上下盖板之间采用硅氟橡 胶作为密封,可以耐受160℃的高温,在工作条件为100℃的环境下,确 保了密封效果。
2.本发明工具顶部设有抽空口、注油口及液位计连接口,其中抽空口 和注油口均为快接法兰结构,可与设备的真空管路及注油管路快速可靠连 接。
3.本发明注油口与系统中油管路连接法兰之间设置了限流环,严格控 制了产品的注油速度,同时液位计采用音叉液位计,与工控机相连,有效 控制了注油工具内的油量,保证了注油过程的可靠性,彻底杜绝了由于油 量失控进入真空管路的事故。
4.本发明下盖板设置有不锈钢材质螺纹连接管,管壁仅有2mm,根部 结构与产品盖板的密封结构相吻合,既保证了连接强度,满足了密封要求, 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有效抽空面积。
5.本发明工具内部设置铜质注油管,延伸至有机玻璃体的下部,远离 了上盖板的抽空口,保证了油流稳定,同时在注油过程中,保持了对产品 的抽空处理,由于注油过程中,油流是沿着有机玻璃管的内壁流下,又经 过了下盖板的拉稀,因此在注油过程中对油中所含气体及水分进一步进行 了处理,提高了油的质量。
6.本发明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实现了产品干燥、抽空及注油过程 中持续抽空的工艺要求,安装过程方便快捷,处理过程控制可靠,具有很 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1为内部注油管,2为注油口,3为限流环,4为抽空口,5为 上盖板,6为密封垫,7为有机玻璃管,8为液位计,9为螺纹连接管, 10为液位计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电容分压器在干燥处理炉内进行干燥抽空及注油处理,真空注油工具 必须满足同时对电容分压器进行抽空、注油、注油速度及油位控制的要求,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特设计了该组合式真空注油工具。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具有注油缸,其下部 通过电容分压器上的端板与电容分压器内腔连通;注油缸的上盖板5 上设有抽空口4、注油口2以及液位计连接口10(如图2所示),抽空口4 与外部抽真空管路相连;注油口2通过注油管路连接外部储油箱;液位 计8的电信号送至工控机的输入端,工控机的输出端接至设于注油管路上 的注油阀门的控制回路中。
注油缸包括有机玻璃管7、上盖板5以及下盖板,上盖板5和下 盖板在有机玻璃管7的上、下两端部密封连接;注油口2底部设有内部 注油管1,其出口处与有机玻璃罩7内壁抵接。本实施例中,内部注油 管1为铜管,其末端开口为可与有机玻璃罩7内壁平行抵接的斜口。
本实施例中,真空注油工具用有机玻璃管7作为主体,上盖板5与下 盖板之间用硅氟橡胶作为密封件,可以耐受160℃的高温,在工作条件为 100℃的环境下,确保了密封效果。真空注油工具的顶部设有抽空口4、注 油口2及液位计连接口10,其中抽空口4和注油口2均为快接法兰结构, 可以与设备的真空管路及注油管路快速可靠连接。注油口2与系统中油管 路的连接法兰之间设置了限流环3,严格控制了电容分压器的注油速度。 液位计连接口10安装的是音叉液位计,该液位计8的信号线与系统工控机 相连,有效控制了注油工具内的油量,保证了注油过程的可靠性,彻底杜 绝了由于油量失控进入真空管路的事故。下盖板设置有不锈钢材质的 M20×1.5螺纹连接管9,管壁仅有2mm,由于电容分压器结构所限,仅有 一个M20×1.5螺纹孔与外界连通。此螺纹连接管9即为真空注油工具的唯 一连接点,根部结构与电容分压器端板的密封结构相吻合,既保证了连接 强度,满足了密封要求,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有效抽空面积。真空注油工 具内部设置了直径为5mm的铜质注油管,延伸至有机玻璃管7的下部,远 离了上盖板5的抽空口,保证了油流稳定,同时在注油过程中,保持了对 电容分压器的抽空处理,由于注油过程中,油流是沿着有机玻璃管的内壁 流下,又经过了下盖板的拉稀,因此在注油过程中对油中所含气体及水分 进一步进行了处理,提高了油的质量。
为了实现注油过程中对电容分压器不间断抽空,必须能够控制油面的 位置,否则会造成油被抽到真空管路的事故,因此设置液位计8是本发明 的关键。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电容分压器入炉干燥前,将工具清理干净,平稳地拧在电容分压器 的盖板上,确认工具与电容分压器的密封可靠。用快接夹子依次连接液位 计8、真空管路及注油管路,连接注油管路时必须加垫限流环3,检查连接 状况无问题后即可关闭炉门,启动加热程序,开始对电容分压器进行干燥 抽空及注油过程。
当电容分压器内的油面达到一定高度时,液位计会发出信号给工控机, 然后工控机会发送控制指令,自动关闭注油阀门,而抽空过程可以实现不 间断进行,随着浸油过程的进行,电容分压器内油面会逐渐下降,工控机 会适时发送控制指令,打开注油阀门,再次对电容分压器进行注油。如此 循环进行,直至油面3小时内不发生变化,系统认定注油过程结束。
本发明工具的结构使内部注油管没有伸入电容分压器内部,没有占用 有效的抽空空间,最大限度提高了电容分压器的抽空效率。

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分压器真空注油工具及注油方法,注油工具具有注油缸,其下部通过电容分压器上的端板与电容分压器内腔连通;注油缸的上盖板上设有抽空口、注油口以及液位计连接口,抽空口与真空管路相连,注油口通过注油管路连接外部储油箱,液位计的电信号送至工控机的输入端,工控机的输出端接至设于注油管上的注油阀门的控制回路中;方法包括:将真空注油工具连接在电容分压器上并密封;连接液位计、抽真空管路及注油管路;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