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362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9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06241.7

申请日:

2000.04.26

公开号:

CN1320747A

公开日:

2001.11.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1/02

主分类号:

E02D31/02

申请人:

龚兰英;

发明人:

龚兰英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曹广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能节省人工与产生更好导通地下水的方式。它的步骤是:首先,在一建物的基地设有连续壁,完成大地的开挖后,再整平基地底部的地面,并施作间隔壁以区隔有数分隔的室;在各室的地面上以底面设有纵横贯通槽道的隔板铺满一层;再进行灌浆,以填满各室。从而,可提高结合的稳定性与快速性,还能形成支脚直接与地面接触,达到固定与支持的功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的步骤是: 1)首先,在一建物的基地设有连续壁,完成大地的开挖后,再整平基地 底部的地面,并施作间隔壁以区隔有数分隔的室; 2)在各室的地面上以底面设有纵横贯通槽道的隔板铺满一层; 3)再进行灌浆,以填满各室。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 室底面间隔墙面间设有导水槽,使地下水有溢流的空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 板料件为一平板,在四角落与四边中间处与中央处的九个位置设有架高的支 脚,在两支脚间形成贯通槽道,且各产生二条纵与二条横的槽道,又在各支脚 处形成上下贯通的形状,让混凝土浆通过,并成形于地面处。

说明书


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能节省人工与产生更好导通地下水的方式。

    习知的建物,指的是大楼,无论是钢骨大楼或是钢筋混凝土式的大楼,都需要施作基地,该基地可大可小,依上面的建物主体的大小而定,一般基地的范围都略大于建地的范围,首先,进行连续壁的打设与施筑,由于连续壁施工法与本案无关连,且因应地质有许多种施工方式,不再说明,如图7、8图所示,在连续壁完成建构与灌浆固定完成后,将连续壁内范围内的土方全部挖除,以形成广大的地基施工空间,将地面3整平后,这时需施行间隔房室的工程,以许多的房室区分成许多的方块空间,传统上的工法,在地面上铺设鹅卵石8,这层鹅卵石8为一层,但是,因为是一层,无法使用机械施工,完全靠人力,实际要求上地鹅卵石要差不多的大小,以方便排列,这时产生施工上的问题为,在政府严禁盗采砂石,特别是这些较大的石材,取得更是不易,除了河川地带取出这些石材,会加速河川的不稳定,更产生一连串的水患水灾与桥梁的保固安全等问题,此外,实际采回石头后,由路面将石材倒入基地中,需要卡车相当小心地倾倒,也因为路面与底面的落差高达一二十公尺,石头8的倒入,相当危险,又常会因控制不好,将间隔壁上预留的钢筋损坏、或是撞坏,且积成一座小山丘,再用人工一一处理,多余的石材,再一一装好吊出,这样,不仅是石材取得的成本高,运用的人力成本亦高、且施工的速度慢,效率与效果都很差,因石头排列完成后,需加盖一层防水胶布9,以提供与石材间的分隔作用,最后在胶布上灌浆,于石材的鹅卵石间由于没有混凝土浆的存在,形成与地面间的空隙,这是为了提供地下的溢流空间,让地下水的水位高时,能包含住地基,而不会产生对地基的顶持,能让地基更平稳定躺在大地之上,以卵石间的间隙让水流动,可是其间隙太小,所能达到的效用,仅仅是微量而已,但实际上如此的方法有两害而无一利,不仅成本高、施工慢,更伤害了河川,为了提供更好更快的施工品质与速度,更符合实际需求,发明人乃进行研发,以解决习知的各种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快速的铺平效果可以节省施工的时间,而所需的铺平料件(隔板),采用预先制作的方式,形成更可按各室的设计大小,仅吊置入适用的数量,能于短时间内完成铺设;还运用铺平料件(隔板)的预铸式结构,各料件底面有纵横贯通的槽道,而且相邻的料件的槽道是相互连通。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的步骤是:

    1)首先,在一建物的基地设有连续壁,完成大地的开挖后,再整平基地底部的地面,并施作间隔壁以区隔有数分隔的室;

    2)在各室的地面上以底面设有纵横贯通槽道的隔板铺满一层;

    3)再进行灌浆,以填满各室。

    所述各室底面间隔墙面间设有导水槽,使地下水有溢流的空间。

    所述隔板料件为一平板,在四角落与四边中间处与中央处的九个位置设有架高的支脚,在两支脚间形成贯通槽道,且各产生二条纵与二条横的槽道,又在各支脚处形成上下贯通的形状,让混凝土浆通过,并成形于地面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提高结合的稳定性与快速性,还能形成支脚直接与地面接触,达到固定与支持的功能。

    以下所述为本发明的说明与图示并不是用来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有关的图式为: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份实施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隔板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隔板底视立体图。

    图7为习知的侧视图。

    图8为图7的部份放大图。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当于建筑的基地1完成大地工程的连续壁2后,将基地1内的上方挖除后,先整平地面3,并施作间隔壁4,以区隔有数分隔的室5,于各室5的地面3上以底面设有纵横的贯通槽道61的隔板6铺满一层,再进行灌浆7,以填满各室5,且于各室5地面3间隔的墙面4间,设有导水槽41,使地下水有溢流的空间。且在隔板6的底面设有密布的支撑格63。

    综上所述的施工程序,本发明运用隔板结构,以取代在室内地面排设鹅卵石与铺设防水胶布的过程,仅以板状的隔板平铺于地面,其施工过程比较简便,而且无需运用铲土机于河川或山中寻找石块,无需一一搬至大卡车上,再经过许多路程运至建筑的工地,然后运用人工去进行种种的施工模式,除了人工的成本高外,运输的成本也很高,若路途长远,更会提高基地的建造成本,当有本发明所采用隔板时,该隔板的型式可以如图5、6所示,具有一方状的平板,在四角落与四边中间处与中央处的九个位置设有架高的支脚,两支脚间形成贯通槽道,各产生二条纵与二条横的槽道,让与地面的支撑面积降低,但是接触的稳固面提高,与习用的鹅卵石状的凹凸面不同也有一个不同的结构处,那就是习知可以说完全不与地面相接,但本发明能透过支脚处所形成的上下贯通支脚62提供与地面相接触的表面,每一位置都是平置地面上,可以同时承受来至上方灌浆所形成的混凝土柱的重量,这是将本发明的单一隔板作为分析的表示方式,但整体实施时,则是一整体的一个密闭体结构,也产生类似的功用,但并不以上述的隔板形状为限,只要产生类似功能者均可,所以,本发明的隔板可以依实际需要于工厂中制成,可以依各室的面积切割好,直接进行组装配合即可,若设有预定的柱时,则让过其空间或以盖板盖住,于是,本发明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尤其是其成本低廉,组装排列简单,都能减少使用的重复工序,增快建造的速度。故为与习知方法完全不同施工方法。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作用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所有范围应以下述的专利范围为准,凡专利范围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与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中。

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物基地底层的施工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能节省人工与产生更好导通地下水的方式。它的步骤是:首先,在一建物的基地设有连续壁,完成大地的开挖后,再整平基地底部的地面,并施作间隔壁以区隔有数分隔的室;在各室的地面上以底面设有纵横贯通槽道的隔板铺满一层;再进行灌浆,以填满各室。从而,可提高结合的稳定性与快速性,还能形成支脚直接与地面接触,达到固定与支持的功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