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635663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55441.8

申请日:

2013.12.28

公开号:

CN104747344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3B 3/00申请公布日:20150701|||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F03B 3/00收件人:李德国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3B 3/00申请日:20131228|||公开

IPC分类号:

F03B3/00; F03B11/00; F03B3/12; F03B11/02

主分类号:

F03B3/00

申请人:

李德国

发明人:

李德国

地址:

528401广东省中山市西区岐港路星晨广场缤城金晖阁7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包括由流体机叶轮、流体机外壳、流体机集流器、功能座组成,包括非金属双向叶轮、双向防腐蚀叶轮、双向金属叶轮、单向带导流锥叶轮,葫芦形外壳、烟斗形外壳、琵琶形外壳、“U”形外壳、月牙形外壳、前向出风外壳、后向出风外壳、三敞式方形外壳、双敞式方形外壳、百叶窗式方形外壳、圆形外壳、流体机集流器、功能机座,所述的功能机座,其特征在于其既是流体机的底座,也是流体机的开关控制室、变频器、无功补偿器、电容电路的放置室,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有门、门上设有门扣门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包括由流体机叶轮、流体机外壳、流体机集流器、功能机座组成,所述的流体机叶轮包括非金属双向叶轮1.0、双向防腐蚀叶轮2.0、双向金属叶轮3.0、单向带导流锥叶轮4.0,所述的流体机外壳包括葫芦形外壳6、烟斗形外壳7、琵琶形外壳9、“U”形外壳10、月牙外壳11、前向出风外壳12、后向出风外壳13、三敞式方形外壳14、双敞式方形外壳15、百叶窗式方形外壳17、圆形外壳20、集流器21、功能机座23,所述的功能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座上设有门23.2、门上设有门扣门锁23.1,机座是流体机的底座,其空间是流体机的开关控制室、变频器、无功补偿器、电容电路的放置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双向非金属叶轮1.0包括由叶片1、导流锥2、集流口3组成,叶片1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径向布置,内侧与导流锥连接,其特征在于,当叶轮沿A1所示的方向旋转,介质从A2所示的轴向吸入、从径向流出,当叶轮沿B1所示的方向旋转,介质从B2所示的径向吸入,从轴向流出,所述的导流锥2,为流线型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双向防耐腐蚀叶轮,包括由非金属叶片1.1、非风属导流锥2.1、非金属集流口3.1、螺栓4.1、非金属导流螺栓头4.2、金属轴套5组成,叶片1.1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1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径向布置,内侧与导流锥连接,,其特征在于,叶轮与介质按触面均为耐腐蚀非金属材料,与轴连接部分为金属轴套,金属轴套其外表面完全被非金属覆盖,导流锥2.1与导流螺栓头均为流线型,面对集流口叶轮顺时钟旋转时,介质从径向吸入,沿B3所示的方向从轴向流出,叶轮逆向旋转时,介质从轴向吸入沿A3所示的方向从径向流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双向金属叶轮3.0,包括金属叶片1.2、金属导流锥2.2、金属集流口3.2、螺栓4.3、金属螺栓头4.4,叶片1.2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2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径向布置,内侧与导流锥连接,面对集流口叶轮顺时钟旋转时,介质从径向吸入,沿B4所示的方向从轴向流出,叶轮逆向旋转时,介质从轴向吸入沿A4所示的方向从径向流出,金属导流锥2.2与金属螺栓头4.3为流线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单向带导流锥叶轮,包括叶轮叶片1.3、导流锥2.3,其特征在于导流锥2.3为流线型,介质从轴向吸入,从径向流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三敞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外壳A、B、C三向的钢丝网14.1及其将钢丝网压紧固定的压条15.1,A、B、C三向敞开,采用钢丝网14.1包裹防护,介质可以从A、B、C三个方向吸入,反转则从A、B、C三个方向流出。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双敞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D、E两向的钢丝网14.1及其压条15.1、上方钢板16,D、E两向敞开、采用钢丝网14.1包裹防护,介质可以从D、E两侧吸入,反转则从D、E两侧流出。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百叶窗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盖板18、两侧叶片19,介质可以从G、F向吸入,反转则从G、E向流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圆形外壳包括外壳本体20以及本体上的防护钢丝网14.1、压条15.1、介质可以从径向吸入,反转则从径向流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流体机集流器,包括集流器本体21、密封法兰22,其特征在于安装时密封法兰2.2与叶轮2.5的间隙通过增加或减少垫片2.3的数量,使叶轮与集流器的间隙BB最佳。

说明书

说明书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既可以是于风机,也可以是水泵。
风机、水泵占我国电网耗电的25~30%,然而,我国的风机水泵在技术上一直没有多少进步,特别是风机,一直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二元流设计理论,风机应用实际最高效率也低于80%。
图1所示的风机是当今应用最普遍的离心风机、水泵的结构模型,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旋转方向为左旋(站在叶轮背面一端看),这种离心风机、水泵外壳尤如蜗牛,故人们习惯把这种风机、水泵外壳叫蜗壳,这种风机、水泵叶轮与蜗壳采用偏心单向流道结构,流道L1和L2出来的介质只有很少一部分从K所示的方向流出,大部分是沿K所示的方向先运动,然后返回,这样以来,从流道L1出来的介质a、b返回后不可避免与前一个流道L2出来的介质c、d发生碰撞,e、f与g、h碰撞,如此以来消耗了大量的动能,降低了风机、水泵的效率,同时,由于采用偏心结构,方向性强,购买时如果方向误判,将无法安装。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现在市面流通的风机、水泵技术亟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流道短、内阻小、方便安装的高效风机、水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包括由流体机叶轮、流体机外壳、流体机集流器、功能机座组成,所述的流体机叶轮包括非金属双向叶轮1.0、双向防腐蚀叶轮2.0、双向金属叶轮3.0、单向带导流锥叶轮4.0,所述的流体机外壳包括葫芦形外壳6、烟斗形外壳7、琵琶形外壳9、“U”形外壳10、月牙外壳11、前向出风外壳12、后向出风外壳13、三敞式方形外壳14、双敞式方形外壳15、百叶窗式方形外壳17、圆形外壳20、集流器21、功能机座23,所述的功能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座上设有门23.2、门上设有门扣门锁23.1,机座是流体机的底座,其空间是流体机的开关控制室、变频器、无功补偿器、电容电路的放置室。
如上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双向非金属叶轮1.0包括由叶片1、导流锥2、集流口3组成,叶片1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径向布置, 内侧与导流锥连接,其特征在于,当叶轮沿A1所示的方向旋转,介质从A2所示的轴向吸入、从径向流出,当叶轮沿B1所示的方向旋转,介质从B2所示的径向吸入,从轴向流出,所述的导流锥2,为流线型结构。
如上所述的双向防耐腐蚀叶轮,包括由非金属叶片1.1、非风属导流锥2.1、非金属集流口3.1、螺栓4.1、非金属导流螺栓头4.2、金属轴套5组成,叶片1.1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1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径向布置,内侧与导流锥连接,,其特征在于,叶轮与介质按触面均为耐腐蚀非金属材料,与轴连接部分为金属轴套,金属轴套其外表面完全被非金属覆盖,导流锥2.1与导流螺栓头均为流线型,面对集流口叶轮顺时钟旋转时,介质从径向吸入,沿B3所示的方向从轴向流出,叶轮逆向旋转时,介质从轴向吸入沿A3所示的方向从径向流出。
如上所述的双向金属叶轮3.0,包括金属叶片1.2、金属导流锥2.2、金属集流口3.2、螺栓4.3、金属螺栓头4.4,叶片1.2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2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径向布置,内侧与导流锥连接,面对集流口叶轮顺时钟旋转时,介质从径向吸入,沿B4所示的方向从轴向流出,叶轮逆向旋转时,介质从轴向吸入沿A4所示的方向从径向流出,金属导流锥2.2与金属螺栓头4.3为流线型。
如述的单向带导流锥叶轮,包括叶轮叶片1.3、导流锥2.3,其特征在于导流锥2.3为流线型,介质只能从轴向吸入,从径向流出。
所述的三敞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外壳A、B、C三向的钢丝网14.1及其将钢丝网压紧固定的压条15.1,A、B、C三向敞开,采用钢丝网14.1包裹防护,介质可以从A、B、C三个方向吸入,反转则从A、B、C三个方向流出。
所述的双敞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D、E两向的钢丝网14.1及其压条15.1、上方钢板16,D、E两向敞开、采用钢丝网14.1包裹防护,介质可以从D、E两侧吸入,反转则从D、E两侧流出。
所述的百叶窗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盖板18、两侧叶片19,介质可以从G、F向吸入,反转则从G、E向流出。
所述的圆形外壳包括外壳本体20以及本体上的防护钢丝网14.1、压条15.1、介质可以从径向吸入,反转则从径向流出。
所述的流体机集流器,包括集流器本体21、密封法兰22,其特征在于安装时密封法兰2.2与叶轮2.5的间隙通过增加或减少垫片2.3的数量,可以使叶轮与集流器的间隙BB最佳。
【附图说明】
图1传统风机示意图;
图2双向非金属叶轮示意图
图3双向非金属叶轮剖视图
图4双向非金属叶轮三维图
图5双向非金属叶轮实施例示意图
图6耐腐蚀双向叶轮示意图
图7双向金属叶轮示意图
图8双向金属叶轮三维图
图9金属双向叶轮实施例
图10单向带导流锥叶轮示意图
图11单向带导流锥叶轮实施例
图12葫芦形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13烟斗形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14琵琶形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15“U”形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16月牙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17前向出风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18、后向出风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19三敞式方形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20双敞式方形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21百叶窗式方形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22圆形外壳风机示意图
图23流体机集流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包括由流体机叶轮、流体机外壳、流体机集流器、功能机座组成,所述的流体机叶轮包括非金属双向叶轮1.0、双向防腐蚀叶轮2.0、双向金属叶轮3.0、单向带导流锥叶轮4.0,所述的流体机外壳包括葫芦形外壳6、烟斗形外壳7、琵琶形外壳9、“U” 形外壳10、月牙外壳11、前向出风外壳12、后向出风外壳13、三敞式方形外壳14、双敞式方形外壳15、百叶窗式方形外壳17、圆形外壳20、集流器21、功能机座23,所述的功能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座上设有门23.2、门上设有门扣门锁23.1,机座是流体机的底座,其空间是流体机的开关控制室、变频器、无功补偿器、电容电路的放置室。
如上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中低压双向非金属叶轮1.0包括由叶片1、导流锥2、集流口3组成,叶片1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征向布置,其特征在于,当叶轮沿A1所示的方向旋转,介质从A2所示的轴向吸入、从径向流出,当叶轮沿B1所示的方向旋转,介质从B2所示的径向吸入,从轴向流出,所述的导流锥2,为流线型结构。
如上所述的中高压双向防耐腐蚀叶轮,包括由非金属叶片1.1、非风属导流锥2.1、非金属集流口3.1、螺栓4.1、非金属导流螺栓头4.2、金属轴套5组成,其特征在于,叶轮与介质按触面均为耐腐蚀非金属材料,与轴连接部分为金属轴套,金属轴套其外表面完全被非金属覆盖,导流锥2.1与导流螺栓头均为流体型,面对集流口顺时钟旋转时,介质从径向吸入,沿B3所示的方向从轴向流出,逆向旋转时,介质从轴向吸入沿A3所示的方向从径向流出。
如上所述的中高压双向叶轮3.0,包括金属叶片1.2、金属导流锥2.2、金属集流口3.2、螺栓4.3、金属螺栓头4.4,面对集流口顺时钟旋转时,介质从径向吸入,沿B4所示的方向从轴向流出,逆向旋转时,介质从轴向吸入沿A4所示的方向从径向流出,金属导流锥2.2与金属螺栓头4.3为流线型。
如述的单向带导流锥叶轮,包括叶轮叶片1.3、导流锥2.3,其特征在于导流锥2.3为流线型,叶轮只能从轴向吸入,从径向流出。
所述的三敞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外壳A、B、C三向的钢丝网14.1及其将钢丝网压紧固定的压条15.1,A、B、C三向敞开,采用钢丝网14.1包裹防护,介质可以从A、B、C三个方向吸入,反转则从A、B、C三个方向流出。
所述的双敞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D、E两向的钢丝网14.1及其压条15.1、上方钢板16,D、E两向敞开、采用钢丝网14.1包裹防护,介质可以从D、E两侧吸入,反转则从D、E两侧流出。
所述的百叶窗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盖板18、两侧叶片19,介质可以从G、F向吸入,反转则从G、E向流出。
所述的圆形外壳包括外壳本体20以及本体上的防护钢丝网14.1、压条15.1、介质可以从 径向吸入,反转则从径向流出。
所述的流体机集流器,包括集流器本体21、密封法兰22,其特征在于安装时密封法兰2.2与叶轮2.5的间隙通过增加或减少垫片2.3的数量,可以使叶轮与集流器的间隙BB最小配合。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高效低内阻双向流体机,在机座上设有电机2.7、电机法兰与流体机外壳连接,电机轴与双向叶轮2.9通过螺栓4.2固定,叶轮设于外壳之内,叶轮集流口3.0与集流器连接配合,集流器固定在外壳上,为了使叶轮与集流器配合间隙BB尽可能小,减少流体机自身反向损失,轴与叶轮前端的配合腔内设有垫片2.3、增加或减少垫片可以调节间隙大小,在机座上设有门23、门上设有门扣门锁23.1,其空间是流体机的开关控制室、变频器、无功补偿器、电容电路的放置室,故取名功能机座,面对集流器,当流体机叶轮顺时钟旋转时,介质从H1所示的径向吸入,从H2所示的轴向流出,当流体机逆时钟旋转时,介质从J2所示的轴向吸入,J1所示的径向流出。
由上所述的结构,实现了流体机可以正反S向旋转工作,实现了内阻小,效率高、易安装的目的。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包括由流体机叶轮、流体机外壳、流体机集流器、功能座组成,包括非金属双向叶轮、双向防腐蚀叶轮、双向金属叶轮、单向带导流锥叶轮,葫芦形外壳、烟斗形外壳、琵琶形外壳、“U”形外壳、月牙形外壳、前向出风外壳、后向出风外壳、三敞式方形外壳、双敞式方形外壳、百叶窗式方形外壳、圆形外壳、流体机集流器、功能机座,所述的功能机座,其特征在于其既是流体机的底座,也是流体机的开关控制室、变频器、无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