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635265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68555.3

申请日:

2013.12.18

公开号:

CN104884015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13/496申请日:20131218|||公开

IPC分类号:

A61F13/496; A61F13/15; A61F13/49; A61F13/551

主分类号:

A61F13/496

申请人:

花王株式会社

发明人:

铃木大也; 浜本伸二; 今井康至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2-284061 2012.12.27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代理人:

龙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本发明的尿布(50B)包括吸收性主体(2)和配置于该吸收性主体(2)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固定该吸收性主体(2)的外装体(3),且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将前身(F)的外装体(3)的左右两侧缘部和后身(R)的外装体(3)的左右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一对侧封部(4,4)、腰部开口部(8)及一对腿部开口部(9,9)。侧封部(4)在尿布(50B)穿着时通过目视的可视性低,在侧封部(4)的附近具有提高侧封部(4)的目视的可视性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高低差)(53)。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包括吸收性主体和配置于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固定该吸收性主体的外装体,
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将前身的该外装体的左右两侧缘部和后身的该外装体的左右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一对侧封部、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
所述侧封部在所述尿布穿着时目视的可视性低,在该侧封部的附近具有能够提高该侧封部的目视的可视性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封部在所述尿布的自然状态下目视的可视性低。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封部在所述尿布穿着时不比该侧封部的周边部向尿布外侧突出。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封部是通过对所述前身用的带状的所述外装体和所述后身用的带状的所述外装体的层叠体照射激光而将该层叠体切断所形成的两外装体的切断缘部。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位于所述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或其附近。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封部的附近且为所述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或其附近,形成有在厚度方向接合所述前身的所述外装体和所述后身的该外装体的接合部,并且形成该侧封部的该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的部分在所述尿布穿着时与其周边部相比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突出部,该突出部作为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的、所述前身的所述外装体的端缘和所述后身的该外装体的端缘在所述尿布的上下方向错开,在所述侧封部的上方产生由所述错开引起的两端缘间的高低差,该高低差作为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身的所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且为所述侧封部的附近,或者在所述后身的该外装体的外表面且为该侧封部的附近,形成有通过目视能够识别的标记,该标记作为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封部的外缘形成为向所述外装体的内侧凸的弧形状,且在包括该外缘并比其靠该外装体的内侧的位置形成有构成该外装体的多个片彼此之间的熔接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接部在沿着所述尿布的横向的剖视图中,在厚度方向朝向中央部去该熔接部的宽度渐渐变宽。

11.  如权利要求9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尿布穿着时所述腰部开口部被展开的状态下,腹侧部侧的所述外装体的侧缘部的角部和背侧部侧的所述外装体的侧缘部的角部接近,两角部间的分离距离缩小,位于两角部间的所述熔接部因位于比该熔接部靠所述尿布的外侧的位置的、相互接近的两角部,用手难以触摸且为从外部难以看见的状态。

12.  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固定工序,将所述吸收性主体固定在带状的所述外装体;
重合加压工序,使固定有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带状的所述外装体的前身侧和后身侧重叠,使重叠的该外装体的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成为加压状态;和
侧封部形成工序,切断处于加压状态的所述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同时使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处于加压状态的多个所述外装体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而形成所述侧封部,
从所述主体固定工序结束后至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结束前为止,在所述外装体设置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中的所述外装体的切断是通过用热源使该外装体熔融来而实施的。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热源的所述外装体的溶融,是通过对该外装体照射激光、进行该外装体的加热压接、或者对该外装体施加超声波振动而实施的。

15.  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造权利要求6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
通过用热源使该外装体熔融来实施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中的所述外装体的切断和所述接合部的形成,通过该接合部的形成而使所述尿布穿着时的所述突出部能够形成。

16.  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造权利要求7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
在所述重合加压工序中,重叠所述外装体的前身侧和后身侧时使沿着该外装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缘彼此不一致而有意地错开。

17.  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造权利要求8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
在所述重合加压工序,重叠所述外装体的前身侧和后身侧之前,通过压花加工或印刷在该外装体的规定部位形成所述标记。

说明书

说明书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侧封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广泛应用如下所述的尿布,即:包括吸收性主体和配置于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并固定该吸收性主体的外装体,且接合前身的左右两侧缘和后身的左右两侧缘而形成一对侧封部、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
通常,在从穿着者的身体摘下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时,在侧封部将该尿布撕破为前身和后身,在尿布使用后更换时为了不在穿着者的身体上附着排泄物等污物,需要迅速从身体上摘下使用后的尿布,因此,优选侧封部在纵向能够容易撕破。关于侧封部的撕破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从兼顾尿布穿着中不脱落的程度的足够的接合强度和提高撕破性这两者等观点出发,使在侧封部存在3级接合强度。
另外历来,在一次性尿布和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的制造工序中,重叠的片彼此接合时广泛应用热辊装置,通常,侧封部如后述使用热辊装置形成。另外,作为其它的接合方法,还已知使用激光进行熔接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使重叠了多个片的片层叠体变形为沿着在周面具有激光透过性部的旋转辊的该周面的形状来进行输送,并且从该旋转辊的内侧对该片层叠体照射激光,使该片层叠体内的片彼此熔接的方法。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通常经如下的工序制造。即,制造多个尿布在一个方向(输送方向)相连的尿布连续体(例如,图5的符号10所示的尿布连续体),通过热辊装置等接合装置将该尿布连续体的在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相互重叠的前身(形成前身的外装体)和后身(形成后身的外装体)后相互接合,之后通过用切割机等切断装置切断该接合部,而切断成各个尿布,经过上述工序制造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这样制造的现有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侧封部(通过用上述切断装置进行的切断而产生的上述接合部的切断缘部),前身的左右两侧缘和后身的左右两侧缘重叠形成为人字形(合掌状),该人字形部分的顶部与周边部相比向外侧突出,所以通过目视能够容易地识别。
上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中,在使用激光、加热压接法等热源实施尿布连续体的切断的情况下,尿布连续体被切断(熔断)成各个单体,同时通过该切断产生的多个外装体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而连续地制造具有一对侧封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经过同时实施这样的切断和熔接的工序而得到的侧封部,与经过上述的制造工序而得到的人字形的侧封部相比,外装体彼此之间的接合宽度窄,所以提高尿布的穿着感,另一方面,如人字形的侧封部,因没有向尿布的外侧突出地形成,所以在尿布的穿着状态或自然状态(收缩状态)下目视的可视性低,具有难以通过目视识别其存在的情况。特别是,尿布穿着时,如果侧封部的目视的可视性低,则例如尿布使用后,作为穿着者的婴幼儿的保护者(例如母亲)从婴幼儿摘下尿布时,难以找到侧封部,在尿布摘下操作时可能花费时间。专利文献1和2中没有记载这种经过同时实施切断和熔接的工序而得到的侧封部和其中固有的课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05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886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包括吸收性主体和配置于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并固定该吸收性主体的外装体,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将前身的该外装体的左右两侧缘部和后身的该外装体的左右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所述侧封部,在该侧封部的附近具有在所述尿布穿着时目视的可视性低、能够提高该侧封部的目视的可视性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主体固定工序,在带状的所述外装体固定所述吸收性主体;重合加压工序,使固定了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带状的所述外装体的前身侧和后身侧重叠,使重叠的该外装体的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成为加压状态;和侧封部形成工序,切割处于加压状态的所述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同时使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处于加压状态的多个所述外装体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来形成所述侧封部。从所述主体固定工序结束后至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结束前为止,在所述外装体设置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适用的、使用了激光式接合装置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通过图1所示的制造方法的实施而制造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本发明的范围外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图2的I-I线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图2所示的尿布的展开且伸长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连续体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6是平面展开并示意地表示尿布连续体被导入图1所示的激光式接合装置的状态的图,图6(a)是剖开表示按压部件的一部分的仰视图,图6(b)是图6(a)的II-II线剖视图。
图7(a)~图7(c)分别是说明使用图1所示的激光式接合装置切断尿布连续体(带状的片层叠体)的同时形成侧封部(封合缘部)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8是将图3所示的尿布的腰部开口部扩大了的状态的单侧的侧封部和其附近的剖视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即接合部和突出部(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以及它们的附近的图,图9(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的自然状态(收缩状态)的俯视图,图9(b)是扩大了该尿布的腰部开口部 的状态(穿着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图(示意地表示从尿布的前身侧观察尿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a)~图11(c)分别是图10所示的尿布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用图11(a)和图11(c)表示一个工序(方法a),用图11(b)和图11(c)表示另外一个工序(方法b)。
图12是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即标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和其附近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在图12所示的尿布中作为外装体使用的复合伸缩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标记的形成工序的说明图。
图15(a)~图15(d)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即标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的其他例子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侧封部的目视的可视性高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吸收性主体和配置于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并固定该吸收性主体的外装体,并且将前身的左右两侧缘和后身的左右两侧缘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其中,采用能够提高侧封部的目视的可视性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该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的采用在下述情况下特别有效,即:如上述,在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中,在尿布连续体(带状的外装体)的规定部位(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例如照射激光等,将尿布连续体(带状的外装体)切断为各个单体,同时将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多个外装体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而形成一对侧封部。这种“经过同时实施外装体的切断和熔接的工序而得到的侧封部”,在尿布穿着时(穿着状态)目视的可视性低,特别是,从为了摘下尿布而撕破该侧封部的观点出发,采用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提高尿布穿着时的该侧封部的目视的可视性是有 效的。另外,这样的侧封部在尿布的自然状态(收缩状态)下也是目视的可视性低的侧封部,所以为了看清穿着时的尿布的前后和左右,采用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来提高尿布的自然状态(穿着前的收缩状态)下的该侧封部的目视的可视性是有效的。以下,首先,对能够采用本发明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的基本技术进行说明,接着,对该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进行说明。作为基本技术进行说明的后述的尿布1不具有本发明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是本发明的范围外的尿布。
(基本技术)
图1表示能够适用于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使用了激光式接合装置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概略。作为使用了该激光式接合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制造目的物的尿布1,如图2~图4所示,包括吸收性主体2和配置于该吸收性主体2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并固定该吸收性主体2的外装体3,并且将前身F(腹侧部1A)的沿着外装体3的纵向X的左右两侧缘部A1、A1和后身R(背侧部1B)的沿着外装体3的纵向X的左右两侧缘部B1、B1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4、4、腰部开口部8和一对腿部开口部9、9。侧封部4是多个外装体3的缘部在重叠的状态下熔接而形成的。侧封部的宽度为5mm以下,或为3mm以下,或为2mm以下。
尿布1在如图4所示展开且伸长状态的俯视图中,具有相当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纵向X和与其正交的横向Y。尿布1能够分为穿着时配置于裆部的裆部1C和位于上述纵向X的前后的腹侧部1A及背侧部1B。裆部1C是在沿着该纵向X的左右两侧缘部形成有腿部开口部9、9形成用的缺口部的区域。另外,尿布1如图4所示,以将尿布1沿纵向X一分为二的假想中心线CL为边界,能够区分为前身F和后身R。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肌肤抵接面是一次性尿布或其构成部件(例如吸收性主体2)的在一次性尿布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面,非肌肤抵接面是一次性尿布或其构成部件的在一次性尿布穿着时朝向肌肤侧的相反侧(穿衣侧)的面。另外,纵向X与沿着一次性尿布或作为其构成部件的吸收性主体2的长边的方向(长度方向)一致,横向Y 与一次性尿布或作为其构成部件的吸收性主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
如图4所示,吸收性主体2具有一个方向(纵向X)相对长的纵长的形状,并且包括:形成肌肤抵接面的正面片(未图示);形成非肌肤抵接面的背面片(未图示);和在这两片间配置的液保持性的吸收体(未图示),该吸收体具有在与纵向X相同的方向上长的形状。吸收性主体2使其长度方向与展开且伸长状态(图4所示的状态)下的尿布1的纵向X一致,而通过公知的接合措施(粘接剂等)接合在外装体3的中央部。在此,展开且伸长状态是剥下侧封部而使尿布为展开状态,将该展开状态的尿布扩展为使各部的弹性部件伸长而成为设计尺寸(与在排除了一切弹性部件的影响的状态下平面状地扩展后的尺寸相同)的状态。
如图2~图4所示,外装体3包括:形成尿布1的外表面(外装体3的非肌肤抵接面)的外层片35;配置于该外层片35的内表面侧的形成尿布1的内表面(外装体3的肌肤抵接面)的内层片36;和在两片35、36间通过粘接剂(未图示)固定的多个丝状或带状的弹性部件5、6、7。两片35、36之间在规定部位通过粘接剂或热封等(未图示)接合。
外装体3(外层片35、内层片36)包括树脂材料,以该树脂材料为主要成分形成。作为外装体3(外层片35、内层片36)的一例,列举有作为树脂材料包括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丙烯等热熔接性的合成树脂,并且由无纺布、薄膜、无纺布和薄膜的层压片等构成的部件。作为无纺布列举有热风无纺布、热辊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喷熔无纺布等。
尿布1的制造方法包括:主体固定工序,将吸收性主体2固定在带状的外装体3(外层片35、内层片36);重合加压工序,使固定有吸收性主体2的带状的外装体3的前身侧和后身侧重叠(使沿着带状的外装体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缘侧和另一侧缘侧重叠),使重叠的外装体3的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成为加压状态;和侧封部形成工序,切断处于加压状态的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同时使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处于加压状态的多个外装体3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而形成侧封部4。即,侧封部4是通过对前身F用的带状的外装体3和后身R用的带状的外 装体3的层叠体照射激光来切断该层叠体而形成的两外装体3、3的切断缘部。
更具体而言,在尿布1的制造方法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重合加压工序中通过将带状的外装体3(外层片35、内层片36)在其宽度方向折叠,使固定有吸收性主体2的带状的外装体3的前身侧和后身侧重叠,由此用另外的途径制造“没有形成侧封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前驱体在一个方向相连的尿布连续体10”。而且,在上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中,如图1所示通过激光30的照射将该尿布连续体10(带状的外装体3)切断(熔断)为各个单体,同时将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处于加压状态的多个外装体3(外层片35、内层片36)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而连续地制造包括具有一对侧封部4、4的外装体3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
首先,如图5所示,在从坯料辊(未图示)连续供给的带状的外层片35与从坯料辊(未图示)连续供给的带状的内层片36之间将形成腰褶皱的腰部弹性部件5、形成腰身褶皱的腰身部弹性部件6和形成腿褶皱的腿部弹性部件7以伸长为规定的伸长率的伸长状态下各配置多个。此时,腿部弹性部件7经由与片的输送方向正交地往复运动的公知的摇动引导件(未图示),形成并配置规定的腿围图形。另外,在使带状的外层片35和带状的内层片36重叠之前,在两片35、36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的相对的面的规定部位利用粘接剂涂敷机(未图示)涂敷热融型粘接剂。另外,在腰部弹性部件5、腰身部弹性部件6等弹性部件以跨两片35、36的被激光的照射切断的部分(形成侧封部4的预定部分)(图6中用符号10C所示的切断预定部分)的方式以伸长状态配置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该切断后的该弹性部件的大幅度的收缩和该弹性部件脱落等不良情况,优选在该部分和其附近涂敷粘接剂。在配置于两片35、36间之前,可以在腰部弹性部件5和腰身部弹性部件6上利用粘接剂涂敷机(未图示)断续地涂敷热融型粘接剂。
而且,如图5所示,在一对夹持辊11、11之间送入夹有伸长状态下的腰部弹性部件5、腰身部弹性部件6和腿部弹性部件7的带状的外层片35和带状的内层片36并进行加压,由此形成在带状片35、36间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多个弹性部件5、6、7的带状的外装体3。在该外装 体3的形成工序中,使用凸辊和与其对应的砧辊等接合装置(未图示)在相邻的2个腰身部弹性部件6、6间形成接合带状的外层片35和带状的内层片36的多个接合部(未图示)。之后,根据需要使用弹性部件预切装置(未图示),与配置后述的吸收性主体2的位置对应地按压多个腰身部弹性部件6和多个腿部弹性部件7,而切断为多个个体以使得不会体现收缩功能。作为上述弹性部件预切装置例如列举有日本特开2002-253605号公报记载的用于复合伸缩部件的制造方法的弹性部件切断部等。
接着,如图5所示,在由另外工序制造的吸收性主体2上预先涂敷热融粘接剂等粘接剂,使该吸收性主体2旋转90度,来断续地供给固定(主体固定工序)在构成带状的外装体3的内层片36上。另外,吸收性主体固定用的粘接剂也可以不涂敷在吸收性主体2上,而是预涂敷在内层片36的配置吸收性主体2的预定位置。
接着,如图5所示,在配置有吸收性主体2的带状的外装体3的由腿部弹性部件7环状包围的环状部的内侧形成腿部孔LO’。该腿部孔形成工序能够使用旋转切断机、激光切断机等历来与这种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技术相同的技术来实施。另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在带状的外装体3配置吸收性主体2后形成腿部孔,也可以在吸收性主体2的配置之前形成腿部孔。
接着,将带状的外装体3在其宽度方向(与外装体3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折叠。更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将带状的外装体3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3a、3a以覆盖吸收性主体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图4所示的吸收性主体2的纵向X的两端部)的方式折回,而将吸收性主体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固定,之后将外装体3与吸收性主体2一起在其宽度方向折两折(重合加压工序)。这样,得到尿布连续体10。
接着,如图1所示,使用激光式接合装置20对这样以另外途径制造的尿布连续体10照射激光,而形成一对侧封部4、4(侧封部形成工序),连续地制造包括具有一对该侧封部4的外装体3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
对激光式接合装置20进行说明,激光式接合装置20如图1所示,包括:中空的圆筒辊23,其具有在箭头A方向被旋转驱动的圆筒状的 支承部件21;和带式加压装置26,其具有环状的加压带24(按压部件)。激光式接合装置20包括能够对支承部件21(圆筒辊23的周面部)与加压带24的间隔进行增减调整的间隔调整机构(未图示),通过该间隔的调整,利用支承部件21和加压带24能够适当调整加在尿布连续体10上的压力。
支承部件21形成圆筒辊23的周面部(与被加工物的抵接部),被夹持固定于形成圆筒辊23的左右两侧缘部的一对环状的框体22、22之间。支承部件21由与环状的框体22的周长相同的长度的单一的环状部件构成,由铁、铝、不锈钢、铜等金属材料或陶瓷等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构成。
支承部件21具有激光能够通过的光通过部。支承部件21如图1和图6所示,作为光通过部具有在厚度方向贯通该支承部件21的隙缝状的开口部27。开口部27俯视时具有矩形形状,其长度方向与支承部件21的宽度方向(图6(a)中用符号X所示的方向。与圆筒辊23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一致,在圆筒状的支承部件21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支承部件21使激光在开口部27通过,另一方面,在开口部27以外的部分激光不能通过(透过)。作为在支承部件21形成开口部27的方法除了列举1)在支承部件21的规定部位通过蚀刻、冲孔、激光加工等穿通设置开口部27的方法之外,还能够列举2)作为支承部件21,代替单一的环状部件,而使用多个弯曲的矩形形状的部件,在一对框体22、22之间在该框体22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这些多个部件的方法。在上述2)的方法中,邻接的2个部件的间隔为隙缝状的开口部27。另外,图6(a)中用符号27A所示的部位(接合部形成用贯通孔)是在后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方式,在此不进行说明。
如图6(b)所示,支承部件21在其外表面(与被加工物的抵接面)具有凹部28。凹部28在圆筒状的支承部件21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位于邻接的2个凹部28、28间的区域(凸部)形成有隙缝状的开口部27。开口部27形成于上述凸部的圆筒状的支承部件21的周向的中央。
如此,通过在支承部件21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部28,在尿布连续体 10的厚度不均匀的情况下,能够以该尿布连续体10的相对的厚度大的部分(例如吸收性主体2的配置区域)被容纳在凹部28内的方式将该尿布连续体10导入支承部件21的外表面上。而且,将尿布连续体10以如此方式导入在支承部件21上时,如图6(b)所示,尿布连续体10的与加压带24(按压部件)的抵接面(另一个面10b)大体平坦,所以在将加压带24按压在尿布连续体10上时,尿布连续体10的位于形成有开口部27的上述凸部上的部分[图6中用符号10C所示的切断预定部分(形成侧封部4的预定部位)和其附近)整体,通过尿布连续体10以规定的张力卷绕在支承部件21上和加压带24,在规定的压力下在其厚度方向均匀地加压。这样,从通过激光照射而切断之前开始对在厚度方向上加压的该部分照射激光来切断该部分时,能够更可靠地使构成该被切断的该部分的多层片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能够实现侧封部4(封合缘部)的熔接强度进一步的提高。
带式加压装置26包括环状的加压带24(按压部件)和在架设有该加压带24的状态下旋转的三个辊25a、25b、25c。辊25a、25b、25c即可以是驱动辊,也可以是与圆筒辊23随动旋转的从动辊。加压带24对旋转辊25a、25b、25c中的任何1个以上进行旋转驱动,或与圆筒辊23随动旋转,而以与圆筒辊23(支承部件21)相同速度移动。支承部件21和加压带24优选通过空冷、水冷等将温度维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
作为加压带24(按压部件),能够使用具有耐加工时产生的热的耐热性的金属或树脂制的带,例如能够使用由铁、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的带。另外,作为加压带24通常使用不具有对被加工物(尿布连续体10)照射的激光的透过性的带,也可以使用具有该透过性的带。
如图1所示,在中空的圆筒辊23(支承部件21)的中空部设置有朝向形成该圆筒辊23的周面部的支承部件21照射激光30的照射头31。照射头31是能够自如扫描激光30的电流计扫描仪(在电动机轴上设置有镜子的装置),包括:使激光30在与圆筒辊23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图6(a)中用符号X表示的方向)进退的机构、使激光30与支承部件21上的尿布连续体10碰到的位置(照射点)在圆筒辊23的周向移动的机构、在圆筒辊23的周面上使激光30的点径一定的机 构等。照射头31不具有激光30的发生功能(光源),激光30由配置于圆筒辊23的外部的光源(未图示)产生,通过连结该光源和照射头31的光通路(未图示)而到达照射头31。激光照射机构通过具有这种结构,能够使激光30的照射点在圆筒辊23的周向和与该周向正交的方向(图6(a)中用符号X所示的方向。与圆筒辊23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两个方向任意移动。另外,图6中用符号X所示的与圆筒辊23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与圆筒辊23的周向正交的方向)是与图4中的尿布1(吸收性主体2)的纵向X相同的方向。
如图1所示,尿布连续体10通过未图示的引导辊等,在施加了规定的张力的状态下被导入形成向箭头A方向被旋转驱动的圆筒辊23的周面部的支承部件21的外表面上,卷绕于该支承部件21上,利用该圆筒辊23的旋转在向其周向被输送规定距离后,利用未图示的导出辊和夹持辊等从该支承部件21离开。如此,将尿布连续体10以规定的张力卷绕在形成圆筒辊23的周面部的支承部件21上且利用加压带24进行压接而进行输送,由此尿布连续体10的被支承部件21和加压带24夹着的部分和其附近,从通过激光照射而切断之前开始为在其厚度方向被加压(压缩)的状态。因此,在尿布连续体10包括无纺布的情况下,能够更高效地压缩该尿布连续体10,作为结果,在对该压缩中的尿布连续体10照射激光来将其切断时,能够使构成该被切断的部分的多个片(外装体3)的切断缘部彼此更可靠地熔接,能够实现侧封部4的熔接强度的进一步提高。
从尿布连续体10导入支承部件21上到从其离开为止的该支承部件21(圆筒辊23)的旋转角度能够为例如90度以上270度以下,优选为120度以上270度以下。另外,通过加压带24(按压部件)使尿布连续体10与支承部件21压接的角度(压接角度)的范围,在使遍及圆筒状的支承部件21(圆筒辊23)的周向的全周地进行压接的情况为360度的情况下,优选为90度以上270度以下,更优选为120度以上270度以下。
在图1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续输送尿布连续体10,并且使其一个面10a与形成圆筒辊23的周面部且具有激光30能够通过的隙缝状的开口部27(光通过部)的支承部件21的外表面抵接,从支承 部件21侧经由开口部27对因支承部件21和加压带24(按压部件)而成为加压状态的尿布连续体10(形成侧封部4的预定部位)照射激光30,由此在切断尿布连续体10的同时使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处于上述加压状态的多个片(外装体3)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形成侧封部4(侧封部形成工序)。
详细而言,如图1和图6所示,将加压带24(按压部件)按压在与支承部件21抵接的尿布连续体10的另一个面10b(与支承部件21的抵接面即一个面10a的相反侧的面)上,通过对该状态的尿布连续体10从支承部件21侧经由隙缝状的开口部27照射激光30,连续地制造包括具有一对侧封部4、4的外装体3的尿布1。这样,激光30的照射是对通过被支承部件21和加压带24夹着而处于加压状态(压缩状态)的尿布连续体10进行的,从使通过该照射而产生的多个片(外装体3)的切断缘部彼此可靠地熔接,来使侧封部4的熔接强度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
图7是说明使用激光式接合装置20切断尿布连续体10(带状的片层叠体)的同时形成侧封部4(封合缘部)的情形的图,图7(a)示意地表示尿布连续体10的由激光30进行切断的切断预定部分10C(形成侧封部4的预定部位)和其附近。图示的方式的尿布连续体10的切断预定部分10C如图6(a)所示是尿布连续体10的没有配置吸收性主体2的区域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A)的中央。该切断预定部分10C中,腰部开口部8(参照图2)的开口端部和其附近为重叠了8个片的8层结构部分,除此以外的部分为重叠了4个片的4层结构部分。4层结构部分如图7(a)所示包括构成腹侧部1A的1层外装体3的2个片(外层片35和内层片36)和与构成背侧部1B的1层外装体3相同的2个片35、36,是层叠这些4个片而构成的。另一方面,8层结构部分如上述是按照下述方式形成的:由于在尿布连续体10制造时以带状的外装体3的两侧部3a、3a覆盖吸收性主体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方式折回(参照图4和图5),在腹侧部1A和背侧部1B各自存在2层外装体3且层叠有这些计4层外装体3、3,所以作为结果8层结构部分是层叠8个片35、36而构成的。另外,在4层结构部分和8层结构部分各自,有时在相互重叠的片35、36之间配置有腰部弹性部件5、 腰身部弹性部件6等弹性部件,图7中从容易说明的观点出发,省略该弹性部件的图示。以下,主要对4层结构部分进行说明,只要没有特别说明,8层结构部分也与4层结构部分同样构成,形成侧封部4。
在尿布连续体10的4层构造的切断预定部分10C,构成尿布连续体10的一个面10a(与支承部件21的抵接面)的外层片35和构成一个面10a的片以外的片(内层片36)的任一者或两者是吸收激光30而发热的片。在图示的方式中,构成切断预定部分10C的4个片35、36全部是吸收激光30而发热的片(无纺布)。另外,切断预定部分10C和其附近的相互重叠的外层片35和内层片36这2片之间,在照射激光30前,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接合,也可以完全不接合。
尿布连续体10如图7(b)所示,以一个面10a与支承部件21抵接且切断预定部分10C(形成侧封部4的预定部位)位于隙缝状的开口部27上的方式被导入向箭头A方向旋转的支承部件21上,并且在另一个面10b上按压加压带24(按压部件),由此向箭头A方向输送并向厚度方向加压(压缩)。而且,从支承部件21侧经由开口部27对该输送中且加压状态的切断预定部分10C照射激光30。如上述,激光30的照射点在圆筒辊23的周向能够任意移动,设定为随着开口部27的沿着该周向的移动而移动,所以对位于该开口部27上的切断预定部分10C,在其输送中连续照射激光30一定时间。
在4层结构的切断预定部分10C照射激光30时,存在于该切断预定部分10C的片35、36的形成材料(纤维等)因激光30的直射所产生的发热而气化消失,存在于该切断预定部分10C的附近的该形成材料因激光30而间接地发热溶融。其结果是如图7(c)所示,4层结构的切断预定部分10C被熔断,而从尿布连续体10切出一个片状的片层叠体(尿布前驱体),以上述方式该尿布连续体10被切断,同时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该片状的片层叠体中的4个片35、36的切断缘部彼此、和切出的该尿布连续体10的4个片35、36的切断缘部彼此分别熔接。这些切断缘部彼此分别从其形成前(激光30的照射下的尿布连续体10的切断前),因被支承部件21和加压带24夹着而成为加压状态(压缩状态)。根据图示的方式的尿布的制造方法,这样以一次激光的照射同时实施带状的外装体3的切断和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2部位的处于加 压状态的外装体3的切断缘部彼此的熔接,因此与通过两次激光的照射熔接2部位的熔接部位的方法相比,能够以大概一半的激光输出在同一工序实施熔接和切断,能够高效地制造尿布1。另外,由于能够在同一工序进行熔接和切断,所以不产生片(外装体)的切断缘部彼此没有被熔接的非封合缘部,因此还具有削减材料的效果。
片35、36的切断缘部在激光30照射中和照射结束后发热而成为溶融状态,但通过激光30的照射而从尿布连续体10切出的一个片状的尿布前驱体和该尿布连续体10各自保持因支承部件21和加压带24而形成的加压状态,从照射结束后通过外气快速冷却固化,成为该切断缘部的形成材料(纤维等)溶融一体化而成的熔接部40。这样,通过形成熔接部40,形成1个尿布1的一对侧封部4、4中的一个。另外,根据需要,使用抽吸装置、排气装置等公知的冷却机构,强制冷却片35、36的切断缘部,也可以促进熔接部40的形成。
这样,1个部位的切断预定部分10C(形成侧封部4的预定部位)被切断时,激光30的照射点移动以使得在输送方向A的相反方向与邻接的另外的开口部27触碰,经由该另外的开口部27向位于其上的另外的切断预定部分10C照射。由此,另外的切断预定部分10C与上述同样地被切断·熔接,形成与之前形成的侧封部4成对的另一个侧封部4(熔接部40)。之后,通过反复同样的操作,连续制造包括具有一对侧封部4、4的外装体3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
作为这样制造的尿布1的主要的特征部分之一,能够列举侧封部4。如图7(c)所示,在与侧封部4延伸的方向(图1中用符号X所示的方向。与图4所示的尿布1的纵向X为相同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图4所示的尿布1的横向Y为相同方向)的剖视图中,通过上述切断而产生的侧封部4的外缘4a形成为向外装体3的内侧凸的弧状,且在包括外缘4a并且比其靠外装体3的内侧的位置形成有构成该外装体3的4个片35、36彼此的熔接部40,该熔接部40的该外装体3的厚度方向(图7(c)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与两端部(上端部和下端部)相比宽度宽。即,熔接部40在沿着尿布1的横向Y(与激光产生的切断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图中,在厚度方向朝向中央部去熔接部40的宽度渐渐变宽,形成所谓月牙形或半月形〔图7(c)所示的熔接部 40为月牙形〕。
侧封部4因片的形成材料溶融固化而成的熔接部40的存在,与尿布1的其它部位相比变硬而肌肤触感变差,是成为使尿布1的穿着感降低的原因的部位,这样熔接部40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剖视图中形成为月牙形或半月形时,与如现有的侧封部的熔接部(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1记载的用符号10表示的部位)那样在相同的剖视图中形成为矩形的情况相比,存在于构成侧封部4的外装体3的侧缘部的角部3S的熔接部40的比率减小,由此因难以损害角部3S原本所具有的柔软性、肌肤触感,所以与现有产品相比尿布的穿着感提高。另一方面,在对侧封部4的熔接强度带来大影响的部位、即外装体3的侧缘部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被外装体3的一面侧的角部3S和另一面侧的3S夹着的部分),存在足够量的熔接部40,所以侧封部4在实用上具有足够的熔接强度,在尿布1穿着中难以产生侧密封4破损等麻烦。
另外,特别是通过侧封部4的外缘4a形成为向外装体3的内侧凸的弧状,如图8所示,在尿布1穿着时扩展腰部开口部8的状态下,腹侧部1A侧的外装体3的侧缘部的角部3S和背侧部1B侧的外装体3的侧缘部的角部3S靠近,两角部3S、3S间的分离距离缩小,所以位于两角部3S、3S间的熔接部40因位于比该熔接部40靠尿布1的外侧的位置的、相互靠近的两角部3S、3S,成为用手难以触碰且从外部难看见的状态,由此尿布1不但穿着感而且外观也都提高。
这样,侧封部4的熔接部40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剖视图中形成为月牙形或半月形的理由推断,是因为如图7(b)和图7(c)所示,在激光30对尿布连续体10的切断预定部分10C的照射中和照射后,包括无纺布的尿布连续体10〔切断预定部分10C(形成侧封部4的预定部位)〕配置于包括金属材料的支承部件21和按压部件24之间。即,作为从上下夹着尿布连续体10(外层片35和内层片36)的支承部件21和按压部件24的主要的形成材料的金属材料,与作为片35、36的主要的形成材料的无纺布相比热传导率高,因此通过激光30的照射,在片35、36产生的热容易快速地被与该片35、36接触的支承部件21或按压部件24吸收,通过激光30的照射而尿布连续体10被切断形成的构成侧封部4的外装体3的侧缘部的角部3S,由于与热传导率比该 角部3S高的支承部件21或按压部件24接触,所以在该角部3S产生的热快速地被两部件21、24吸收,作为结果,该角部3S难以变成能够形成熔接部40程度的高温,因此成为熔接部40的比率极少的部位。另一方面,外装体3的侧缘部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被外装体3的一面侧的角部3S和另一面侧的3S夹着的部分)不与热传导率高的两部件21、24相接触,所以通过激光30的照射在该中央部产生的热留在该中央部而使该中央部溶融,结果是熔接部40在该中央部大多分布不均。
因此,为了将熔接部40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剖视图中形成为月牙形或半月形来起到上述的作用效果,支承部件21和按压部件24包括铁、铝、不锈钢、铜等金属材料或者陶瓷,并且构成外装体3的多个片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形成尿布1的外表面的外层片35),其一部分包括树脂材料,具体而言,例如优选包括无纺布。另外,优选在多个片35全部的片中包括树脂材料。作为无纺布,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在该技术领域通常所用的无纺布。
对激光进行说明,作为照射在尿布连续体10(带状的外装体3)的激光使用能够被构成外装体3的片(外层片35和内层片36)吸收且使该片发热的波长的激光。在此,“构成外装体的片”不限于构成外装体的一个面(与支承部件21的抵接面)的片(例如在上述的方式中的外层片35),只要是构成外装体的片,哪种都可以。照射在外装体的激光对于构成该外装体的各个片是否是被该片吸收而使该片发热的波长,根据片的材质和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长的关系决定。构成外装体的片是广泛用于一次性尿布或者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卫生用品)的制造的合成树脂制的无纺布或者膜的情况下,作为激光优选使用CO2激光、YAG激光、LD激光(半导体激光)、YVO4激光、光纤激光等。另外,构成外装体的片在作为合成树脂包括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丙烯等的情况下,作为被该片吸收而使该片良好地发热的波长例如优选使用8.0μm以上15.0μm以下,特别优选使用存在高输出的激光装置的CO2激光振荡波长9.0μm以上11.0μm以下。激光的点径、激光输出等考虑构成外装体的片的材质和厚度等能够适当选择。
(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
上述的使用了激光式接合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制造目的物即尿布1,包括经过同时实施外装体3的切断和熔接的工序而得到的一对侧封部4、4,侧封部4的柔软性、肌肤触感优异,尿布1的穿着感良好。另一方面,从图2和图8的记载等可知,至少在穿着时侧封部4在尿布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任一面都不比该侧封部4的周边部向外侧突出,尿布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状态跨侧封部4实质上没有变化,所以从外部难以认出侧封部4,侧封部4的目视的可视性低。
而且,如果侧封部4的目视的可视性低,例如在尿布1使用后,作为穿着者的婴幼儿的保护者(例如母亲)从穿着者摘下尿布1时,难以看到侧封部4,尿布1摘下操作时会费事。因此,本发明中以提高侧封部4的可视性的目的,使尿布1具有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如后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优选位于侧封部4的附近且为腰部开口部8的开口端部或者其附近。另外,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在上述的包括主体固定工序、重合加压工序和侧封部形成工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中,从该主体固定工序结束后至该侧封部形成工序结束前被设置在外装体3上。以下,本发明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和具有其的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中,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对后述的实施方式,以与上述“基本技术”不同的构成部分为主进行说明,同样的构成部分添加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没有特别说明的构成部分适当适用针对上述“基本技术”的说明。
图9表示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第一实施方式(短裤型一次性尿布50A)的主要部分即接合部51和突出部52(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以及它们附近。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50A除了在上述的尿布1上具有作为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的突出部52和形成其所需要的接合部51这点以外,与尿布1同样地构成。突出部52位于一对侧封部4、4各自的形成腰部开口部8的开口端部的部分,在图2所示的尿布1中形成于用点划线的圆包围的部分。
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50A进一步进行说明,在尿布50A中,如图9所示,在侧封部4的附近且为腰部开口部8的开口端部81或其附近,形成有在厚度方向将前身F(腹侧部1A)的外装体3(外层片 35和内层片36)和后身R(背侧部1B)的外装体3(外层片35和内层片36)接合的接合部51(参照图9(a)),并且形成侧封部4的开口端部81的部分(更具体而言,该部分的外装体3)在尿布50A穿着时比其周边部向外侧突出形成突出部52(参照图9(b)),该突出部52作为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即尿布50A中通过突出部52的存在,侧封部4的目视的可视性提高。
接合部51夹着侧封部4在两侧(前身F侧和后身R侧)分别逐个(相互)对称地形成。在上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中,在用于切断处于加压状态的外装体3的形成侧封部4的预定部位的激光的照射前后,使用相同的激光在外装体3形成接合部51,因此在照射激光时的外装体3(尿布连续体10)的上述加压状态下,接合部51具有圆形等规定的平面图形状,另外,也有采用包括在厚度方向贯通尿布50A(前身F的外装体3和后身R各自的外装体3)的贯通孔的结构的情况。接合部51在尿布1的自然状态或通常的使用状态下,因形成有该接合部51的部位的收缩等,成为目视时难以看到的状态(图9(a)中从说明容易的观点来看,图示有接合部51,但实际上这样通过目视不一定能够看到)。接合部51主要是为了形成突出部52而形成的,接合部51自身也可以不作为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另外,通过适当调整接合部51的形状或大小使接合部51通过目视可见,而使突出部52更显眼,也可以使侧封部4的目视的可视性提高。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50A的制造方法中,外装体3的切断和接合部51的形成是通过向该外装体3照射能够被构成外装体3的片(外层片35和内层片36)吸收使该片发热的波长的激光而实施的。更具体而言,如图6(a)所示,在激光式接合装置20的支承部件21的规定部位(隙缝状的开口部27的附近),预先穿通设置激光30能够通过的接合部形成用光透过部27A,在从支承部件21侧经由隙缝状的开口部27对上述加压状态的外装体3(尿布连续体10)照射激光30前或照射后,从支承部件21侧经由接合部形成用光透过部27A照射激光30。由此,在外装体3的与光透过部27A对应的部分存在的片35、36的形成材料(纤维等)因激光30的直射所产生的发热而溶融或汽化消失。因激光30的直射产生的发热,片35、36的形成材料没有消失而溶融 的情况下,该溶融部分成为接合部51,在上述加压状态下由该接合部51接合前身F的外装体3和后身R的外装体3。另外,在因激光30的直射产生的发热而片35、36的形成材料汽化消失的情况下,该消失部分为在厚度方向贯通前身F的外装体3和后身R的外装体3的贯通孔,并且在该贯通孔的开孔缘部存在的该形成材料因激光30而间接地发热溶融,该溶融部分(该贯通孔的开口缘部)成为接合部51,在上述加压状态下由该接合部51接合前身F的外装体3和后身R的外装体3。另外,光透过部27A的俯视时的形状如图6所示,不限于圆形状,可设定为例如矩形等各种形状。
这样,在尿布50A的侧封部4的附近且为腰部开口部8的开口端部81或其附近形成有接合部51,由该接合部51接合前身F的外装体3和后身R的外装体3时,外装体3(外层片35、内层片36)的位于接合部51的外侧(侧封部4侧)的部分在尿布1穿着时从形成为环状的腰部开口部8向外侧突出,形成突出部52。总之,在尿布50A穿着时,突出部52因不顺着穿着者的身体,所以通过目视能够看见。因此,即使尿布50A的侧封部4是通过目视的可视性低的部分,在尿布50A穿着时,因位于其附近的突出部52的存在,所以在将穿着状态的尿布50A从穿着者的身体摘下时,能够快速地确认侧封部4,之后如常法,在侧封部4能够将尿布50A撕破成前身F和后身R,能够将使用后的尿布快速地从身体上摘下。
从更可靠地形成突出部52(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的观点出发,接合部51与侧封部4的分离距离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而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2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15mm以下。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接合部51与位于正上方的腰部开口部8的开口端部81的端缘82的分离距离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而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15mm以下。另外,在此所说的“分离距离”是对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进行测定的距离,对于“展开且伸长状态”如上述。
另外,本发明中,上述侧封部形成工序的外装体的切断和接合部 的形成是通过使用热源溶融该外装体而实施的,通过该接合部的形成可进行尿布穿着时的突出部的形成即可,使用了热源的外装体的溶融如上述不限于对外装体照射激光,通过除此以外的其它的方法,例如使用了公知的热辊装置等的外装体的加热压接或使用了公知的超声波振动装置等的对外装体实施超声波振动等也能够实施。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第二实施方式(短裤型一次性尿布50B)。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50B除了使上述的尿布1具有作为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的高低差53的点以外与尿布1同样地构成。
进一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50B进行说明,在尿布50B中如图10所示,形成腰部开口部8的开口端部的前身F的外装体3的端缘82F和后身R的外装体3的端缘82R在尿布1的上下方向(图10的上下方向)不在相同位置而错开,在侧封部4的上方产生由该错开引起的两端缘82F、82R间的高低差53,该高低差53作为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即,在尿布50B中因高低差53的存在,侧封部4的目视的可视性提高。另外,在尿布50B中后身R的端缘82R位于比前身F的端缘82F靠上方的位置,与此相反,也可以前身F的端缘82F位于比后身R的端缘82R靠上方的位置。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50B的制造方法中,上述的尿布连续体10(带状的外装体3)制造中,在上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之前形成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高低差53)。详细而言,在上述重合加压工序中使外装体3的前身侧和后身侧重叠时,即如图11(a)或图11(b)所示,在将带状的外装体3在其宽度方向折叠时,不使该外装体3的沿着长度方向(图11的左右方向)的两端缘82F、82R彼此一致而有意地错开,由此如图11(c)所示形成高低差53。该错开量(一个端缘与另一个端缘的分离距离)相当于高低差53的高度t(参照图10)。作为在形成高低差53时的“外装体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缘彼此有意地错开”的方法,列举有例如图11(a)所示的下述方法a和图11(b)所示的下述方法b,使用哪种都可以。
·方法a:在以纵向将尿布X一分为二的假想中心线CL为界线,纵向X的长度在前身F和后身R相等的情况下,不将假想中心线CL作为折叠线,而将与假想中心线CL平行的另外的直线作为折叠线Q的 方法(参照图11(a))。在图11(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从如图10所示使后身R的端缘82R位于比前身F的端缘82F靠上方的位置的观点来看,折叠线Q比假想中心线CL向前身F(腹侧部1A)侧错开。即,图11(a)所示的实施方式(以纵向将尿布50B一分为二的假想中心线CL为界线,纵向X的长度在前身F和后身R相等的情况)中,带状的外装体3(尿布连续体10)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缘82F、82R彼此有意的错开,是通过将与假想中心线CL平行的另外的直线作为折叠线,将带状的该外装体3在该折叠线折叠而形成的。
·方法b:使纵向X的长度在腹侧部1A和背侧部1B不同,将裆部1C在纵向X一分为二的假想中心线CL’作为折叠线的方法(参照图11(b))。即,在图11(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带状的外装体3(尿布连续体10)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缘82F、82R彼此有意的错开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的,即:在尿布50B中使纵向X的长度在腹侧部1A和背侧部1B不同,以将尿布50B的裆部1C在纵向X一分为二的假想中心线CL’作为折叠线,将带状的该外装体3在该折叠线(假想中心线CL’)折叠。在图11(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从如图10所示使后身R的端缘82R位于比前身F的端缘82F靠上方的位置的观点来看,腹侧部1A与背侧部1B相比纵向X的长度短。另外,将裆部1C在纵向X一分为二的假想中心线CL’与将尿布1在纵向X一分为二的假想中心线一致。
从平衡侧封部4的目视的可视性提高和作为尿布1的形状维持的观点来看,高低差53的高度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而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2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15mm以下。另外,在此所说的“高低差的高度”是在对自然状态的尿布进行测定的高度。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第三实施方式(短裤型一次性尿布50C)的主要部分即标记54(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和其附近。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50C除了使上述的尿布1具有作为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的标记54这点以外与尿布1同样地构成。
进一步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50C进行说明,在尿布50C中如图12所示,在前身F(腹侧部1A)的外装体3的外表面(非肌肤抵接面) 且为侧封部4的附近,或在后身R(背侧部1B)的外装体3的外表面(非肌肤抵接面)且为侧封部4的附近,形成有通过目视能够识别的标记54,该标记54作为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即,在尿布50C中因标记54的存在,侧封部4的目视的可视性提高。
标记54如图12所示,在侧封部4的附近且为腰部开口部8的开口端部81或其附近夹着侧封部4在两侧(前身F侧和后身R侧)分别逐个对称地形成,俯视图中具有心形。从更可靠地提高通过标记54实现的侧封部4的目视的可视性的观点来看,标记54与侧封部4的分离距离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而且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mm以上3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25mm以下。另外,从同样的观点来看,标记54与位于正上方的腰部开口部8的开口端部81的端缘82的分离距离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而且优选为6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mm以上6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50mm以下。另外,在此所说的“分离距离”是在对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进行测定的距离,对于“展开且伸长状态”如上述。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50C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的尿布连续体10(带状的外装体3)的制造中,在上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之前形成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标记54)。详细而言,在上述重合加压工序中使外装体3的前身侧和后身侧重叠前,即,将带状的外装体3在其宽度方向折叠前,在该外装体3的规定部位通过压花加工或印刷形成标记54。压花加工方法和印刷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分别适当选择公知的方法。
在尿布50C中,作为外装体3使用图13所示的复合伸缩部件3A,如图14所示,在该复合伸缩部件3A的制造中利用的压花加工中形成标记54。复合伸缩部件3A具有下述结构1~结构3。作为复合伸缩部件3A,例如能够适用本申请人先申请的日本特开2009-118986号公报中记载的复合伸缩部件。另外,下述结构1~结构3的复合伸缩部件3A作为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外装体3也能够没有限制地使用。
·结构1:外层片35和内层片36在复合伸缩部件3A的伸缩方向 (横向Y)和与其正交的方向(纵向X)通过断续的多个接合部37相互接合。
·结构2:多个弹性部件5、6分别以不通过接合部37的方式配置,在除去弹性部件5、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侧封部4附近等)的部分没有固定在外层片35和内层片36。
·结构3:外层片35和内层片36分别在复合伸缩部件3A的自然状态下形成有跨各多个弹性部件5、6连续延伸的多个褶38。
图14表示在复合伸缩部件3A的制造中形成标记54的工序。该标记形成工序(复合伸缩部件的制造工序)在图5所示的尿布连续体10的制造工序中,在比一对夹持辊11、11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吸收性主体2配置前实施。更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使用配置于比一对夹持辊11、11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的压花辊12和承受它的砧辊13,将带状的外装体3导入两辊12、13间,在该外装体3形成接合部37,并且在形成该侧封部4的预定部分(切断预定部分)10C的附近形成标记54。带状的外装体3以构成该外装体3的外层片35与压花辊12接触的方式导入两辊12、13间。与带状的外装体3(内层片36)接触的砧辊13的周面是平滑的,与此相对,在与带状的外装体3(外层片35)接触的压花辊12的周面,与复合伸缩部件3A的接合部37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压花销14,并且与标记54对应地设置有具有与标记54俯视图形状(心型)相同形状的前端部的标记形成用销15,通过用这些销14、15的前端部从外层片35侧按压外装体3,形成接合部37和标记54。两销14、15即可以是加热压花销,也可以是超声波压花销。这样,通过在两辊12、13间导入带状的外装体3,得到由形成有标记54的复合伸缩部件3A构成的带状的外装体3。另外,从防止尿布50C穿着时在吸收性主体2产生皱等麻烦的观点来看,在弹性部件6、7的与吸收性主体2重叠的部分能够形成较细地切断该弹性部件6、7等来抑制其伸缩性的体现的非伸缩部。该弹性部件6、7的非伸缩部可以使用两辊12、13与接合部37和标记54的形成同时形成,或也可以在它们形成后使用与两辊12、13不同的切断辊(未图示)来形成。前者的情况下,在压花辊12的周面形成作为弹性部件6、7的非伸缩部形成机构的凸部、切割刀等。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的标记如图12所示,不限于心型,其俯视形状没有特别限制,能够由图形、记号、字符、图案或它们的组合等构成。例如,如图15(a)所示,尿布使用后从穿着者身体摘下时,应该明确作为被撕开的部位的侧封部4的位置,能够夹着侧封部4在两侧形成由记号(箭头)构成的标记54A。另外,本发明的标记如由图15(b)所示的记号构成的标记54A,也可以沿着侧封部4的全长形成多个。作为本发明的标记的其它具体例在图15(c)中表示有由字符构成的标记54B,另外,图15(d)中表示有由记号(箭头)构成的标记54A和由字符构成的标记54B的组合。
以上,针对本发明基于其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变更。例如,虽然片层叠体如图6(a)所示重叠了4个片,但是也可以重叠2个、3个或5个以上的片。另外,为了不产生皱褶、松驰地将尿布连续体10卷绕于圆筒辊23(支承部件21)上,也可以使激光式接合装置20具有控制尿布连续体10的张力的机构。另外,为了从开口部27除去因激光的照射而产生的气体,也可以使激光式接合装置20具有向该气体的排气机构或开口部27吹空气的机构。另外,激光式接合装置20也可以具有用于去除附着于按压部件24的与尿布连续体10的抵接面上的树脂等的机构。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外装体3如图4所示,没有按腹侧部1A和背侧部1B被分割,具有遍及腹侧部1A、裆部1C和背侧部1B的沙漏状等连续的形状,但是本发明的外装体不限于这种连续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分割为配置于穿着者的腹侧(前侧)的腹侧片部件和配置于穿着者背侧(后侧)的背侧片部件,吸收性主体架设固定在这两个片部件上。包括这种分割断型的外装体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上述重合加压工序,使固定有吸收性主体的带状的外装体的前身侧(带状的腹侧片部件)和后身侧(带状的背侧片部件)重叠,使重叠的该外装体(两个片部件)的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成为加压状态。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重合加压工序实施前如图5所示,将带状的外装体3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3a、3a、即带状的外层片35和带状的内层片36各自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以覆盖吸收性主体2 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方式折回,但作为带状的外层片35,使用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比带状的内层片36长的片,在使两个片35、36重叠时也可以将仅从内层片36的侧缘向外侧延伸的外层片35的延伸部以覆盖吸收性主体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方式折回。该情况下,尿布连续体10的切断预定部分10C的腰部开口部8的开口端部和其附近是重叠有6个片的6层结构部分,除此以外的部分是重叠了4个片的4层结构部分。另外,带状的外装体3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3a、3a即带状的外层片35和带状的内层片36各自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也可以不折叠。
另外,也可以组合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用于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上述的仅一实施方式具有的部分完全可以适当相互利用。
关于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以下的附记内容(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
(1)
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包括吸收性主体和配置于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固定该吸收性主体的外装体,
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将前身的该外装体的左右两侧缘部和后身的该外装体的左右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一对侧封部、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
所述侧封部在所述尿布穿着时目视的可视性低,在该侧封部的附近具有能够提高该侧封部的目视的可视性的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
(2)
上述(1)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侧封部在上述尿布的自然状态下目视的可视性低。
(3)
上述(1)或(2)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位于上述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或其附近。
(4)
上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所述侧 封部的附近且为所述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或其附近,形成有在厚度方向接合所述前身的所述外装体和所述后身的该外装体的接合部,并且形成该侧封部的该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的部分在所述尿布穿着时与其周边部相比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突出部,该突出部作为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
(5)
上述(4)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接合部与上述侧封部的分离距离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而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2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15mm以下,
上述接合部与上述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的端缘的分离距离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而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15mm以下。
(6)
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形成所述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的、所述前身的所述外装体的端缘和所述后身的该外装体的端缘在所述尿布的上下方向错开,在所述侧封部的上方产生由所述错开引起的两端缘间的高低差,该高低差作为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
(7)
上述(6)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后身的端缘位于比上述前身的端缘靠上方的位置。
(8)
上述(6)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前身的端缘位于比上述后身的端缘靠上方的位置。
(9)
上述(6)~(8)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高低差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而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2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15mm以下。
(10)
上述(1)~(9)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所述前身的所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且为所述侧封部的附近,或者在所述后身的该外装体的外表面且为该侧封部的附近,形成有通过目视能够识别的标记,该标记作为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发挥作用。
(11)
上述(10)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所述标记夹着所述侧封部在两侧(所述前身侧和所述后身侧)分别逐个对称地形成。
(12)
上述(10)或(11)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标记与上述侧封部的分离距离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而且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mm以上3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25mm以下。
(13)
上述(10)~(12)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标记与位于正上方的上述腰部开口部的开口端部的端缘的分离距离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而且优选为6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mm以上6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50mm以下。
(14)
上述(10)~(13)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标记是图形、记号、字符、图案或它们的组合。
(15)
上述(10)~(14)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上述标记沿着上述侧封部的全长形成有多个。
(16)
上述(1)~(14)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所述侧封部的外缘形成为向所述外装体的内侧凸的弧状,且在包括该外缘并比其靠该外装体的内侧的位置形成有构成该外装体的多个片彼此之间的熔接部。
(17)
上述(16)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所述熔接部在沿着所述尿布的横向的剖视图中,在厚度方向朝向中央部去该熔接部的宽度渐渐变宽。
(18)
上述(16)或(17)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所述熔接部在沿着所述尿布的横向的剖视图中,形成为月牙形或半月形。
(19)
上述(16)~(18)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所述尿布穿着时所述腰部开口部被展开的状态下,腹侧部侧的所述外装体的侧缘部的角部和背侧部侧的所述外装体的侧缘部的角部靠近,两角部间的分离距离缩小,位于两角部间的所述熔接部因位于比该熔接部靠所述尿布的外侧的位置的、相互靠近的两角部,用手难以触碰且为从外部难以看见的状态。
(20)
上述(1)~(19)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所述外装体包括:形成所述尿布的外表面的外层片;配置于该外层片的内表面侧、形成尿布的内表面的内层片;和固定于两片间的多个丝状或带状的弹性部件。
(21)
上述(1)~(20)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所述外装体,作为树脂材料包括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丙烯的熔接性的合成树脂,且所述外装体包括无纺布、膜或无纺布和薄膜的层压片,该无纺布是热风无纺布、热辊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或喷熔无纺布。
(22)
上述(1)~(21)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作为外装体使用复合伸缩部件,该复合伸缩部件包括:形成所述尿布的外表面的外层片;配置于该外层片的内表面侧、形成所述尿布的内表面的内层片;固定于两片间的多个丝状或带状的弹性部件,且该复合伸缩部件具有下述结构1~结构3:
·结构1: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在所述复合伸缩部件的伸缩方 向和与其正交的方向通过断续的多个接合部相互接合;
·结构2:多个所述弹性部件分别以不通过所述接合部的方式配置,在除去该弹性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部分,没有固定在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
·结构3: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分别在所述复合伸缩部件的自然状态下形成有跨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连续延伸的多个褶。
(23)
上述(1)~(22)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所述外装体没有按腹侧部和背侧部被分割,具有遍及腹侧部、裆部和背侧部的沙漏状等连续的形状。
(24)
上述(1)~(23)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所述外装体被分割为配置于穿着者的腹侧(前侧)的腹侧片部件和配置于穿着者的背侧(后侧)的背侧片部件,所述吸收性主体架设固定于这两个片部件上。
(25)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是上述(1)~(24)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包括:
主体固定工序,将所述吸收性主体固定在带状的所述外装体;
重合加压工序,使固定有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带状的所述外装体的前身侧和后身侧重叠,使重叠的该外装体的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成为加压状态;和
侧封部形成工序,切断处于加压状态的所述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同时使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处于加压状态的多个所述外装体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而形成所述侧封部,
从所述主体固定工序结束后至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结束前为止,在所述外装体设置所述侧封部可视性提高机构。
(26)
上述(25)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中的所述外装体的切断是通过用热源使该外装体熔融来而实施的。
(27)
上述(26)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使用所述热源的所述外装体的溶融,是通过对该外装体照射激光、进行该外装体的加热压接、或者对该外装体施加超声波振动而实施的。
(28)
上述(25)~(27)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在制造上述(4)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
通过用热源使该外装体熔融来实施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中的所述外装体的切断和所述接合部的形成,通过该接合部的形成而使所述尿布穿着时的所述突出部能够形成。
(29)
上述(25)~(28)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在制造上述(6)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
在所述重合加压工序中,重叠所述外装体的前身侧和后身侧时使沿着该外装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缘彼此不一致而有意地错开。
(30)
上述(29)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在以纵向将所述尿布一分为二的假想中心线CL为边界所述外装体纵向的长度在所述前身和所述后身相等的情况下,以与该假想中心线CL平行的另外的直线为折叠线,将带状的该外装体在该假想中心线CL(应该是“作为与该假想中心线CL平行的另外的直线的折叠线”的误记)折叠,从而使沿着所述外装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缘彼此之间有意地错开。
(31)
上述(29)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尿布中使所述外装体纵向的长度在腹侧部和背侧部不同,以将该尿布的裆部在该纵向一分为二的假想中心线CL’为折叠线,将带状的该外装体在该假想中心线CL’处折叠,从而使沿着所述外装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缘彼此之间有意地错开。
(32)
上述(25)~(31)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在制造上述(10)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
在所述重合加压工序,重叠所述外装体的前身侧和后身侧之前,通过压花加工或印刷在该外装体的规定部位形成所述标记。
(33)
上述(32)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使用配置于比用于形成所述外装体的一对夹持辊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的压花辊和支承其的砧辊,在两辊间导入通过了一对该夹持辊的带状的外装体,在该外装体上形成构成该外装体的片(外层片及内层片)彼此之间的接合部,并且在所述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分(切断预定部分)的附近形成所述标记。
(34)
上述(25)~(33)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在所述重合加压工序中,制造没有形成所述侧封部的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前驱体在一个方向相连的尿布连续体,在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中,通过激光照射将该尿布连续体(带状的上述外装体)切断(熔断)为各个独立体,同时将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处于加压状态的多个外装体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连续地制造包括具有一对所述侧封部的所述外装体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35)
上述(34)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使用激光式接合装置进行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该激光式接合装置包括具有激光能够通过的光通过部的支承部件和按压部件,
连续输送所述尿布连续体,并且使所述尿布连续体的一个面与具有所述光通过部的所述支承部件抵接,对因该支承部件和所述按压部件而成为加压状态的该尿布连续体从该支承部件侧经由该光通过部照射激光,由此切断该尿布连续体,同时使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处于加压状态的多个片的切断缘部彼此熔接,形成所述侧封部。
(36)
上述(35)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上述支承部件形成圆筒状,作为上述光通过部具有在厚度方向贯通该支承部件的隙缝状的开口部,该开口部在圆筒状的该支承部件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37)
上述(35)或(36)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上述激光式接合装置包括具有环状的加压带的带式加压装置,上述按压部件为该加压带。
(38)
上述(34)~(37)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作为所述激光,使用能被构成所述外装体的片(外层片及内层片)吸收并使该片发热的波长的激光。
(39)
上述(28)及上述(34)~(38)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在所述侧封部形成工序中,在照射用于将处于加压状态的所述外装体的所述形成侧封部的预定部位切断的激光前后,使用相同的激光在该外装体形成所述接合部。
(40)
上述(25)~(39)中任一项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激光式接合装置的所述支承部件的规定部位(作为上述光通过部在厚度方向贯通该支承部件的隙缝状的开口部的附近)预先贯通设置激光能够通过的接合部形成用光透过部,在从该支承部件侧经由隙缝状的该开口部对所述加压状态的所述外装体(尿布连续体)照射激光前或照射后,从该支承部件侧经由该接合部形成用光透过部照射激光,由此在所述加压状态下,在与该外装体的该接合部形成用光透过部对应的部分接合所述前身的该外装体和所述后身的该外装体。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侧封部的目视的可视性高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本发明的尿布(50B)包括吸收性主体(2)和配置于该吸收性主体(2)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固定该吸收性主体(2)的外装体(3),且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将前身(F)的外装体(3)的左右两侧缘部和后身(R)的外装体(3)的左右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一对侧封部(4,4)、腰部开口部(8)及一对腿部开口部(9,9)。侧封部(4)在尿布(50B)穿着时通过目视的可视性低,在侧封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