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终端层出不穷,逐步出现了双显示屏的
终端。例如,翻盖的手机具有两个显示屏,当翻开手机盖时,屏幕面积扩大了一倍,增强了用
户的体验,且可控制其中一个显示屏显示键盘以供用户输入,另一个显示屏显示画面以供
用户观看。又如,直板手机的正反两面分别有一个显示屏,正面为彩色显示屏,反面为黑白
电子墨水屏,当用户需要阅读电子书时,使用黑白电子墨水屏能够保护用户的眼睛。
智能终端的双显示屏可同时亮屏使用,也可以在两个显示屏之间进行切换工作,
即当其中一个显示屏亮屏的时候另一个显示屏处于待机状态。
但是当双显示屏同时工作时,容易产生误触屏操作,且消耗很多电量,减少终端待
机时间;当双显示屏切换工作时,需要用户点击两个显示屏用户界面设置的屏幕切换开关
或者通过外部的物理按键进行切换,需要用户自行控制,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以实现双显示屏间的自
动切换,避免误操作的产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屏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智能终端是否为开启状态;
若所述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则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
的面积;
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控制第一显示屏和/或第二
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智能终端是否为开启状态;
面积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则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二
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状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控制第
一显示屏和/或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当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时,
分别获取智能终端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
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控制第一显示屏和/或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例如,设置
被遮挡区域面积大的显示屏为待机状态,设置被遮挡区域面积小的显示屏为亮屏状态,实
现了智能终端双屏之间的自动切换,同时避免了用户对不需要的显示屏产生误操作的情
况,而且减少终端消耗的电量,增长智能终端的待机时间,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
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彩色显示屏侧的结构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黑白电子墨水屏侧的结构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方法第二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屏的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位置点分布
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屏的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位置点分布
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
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
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
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
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
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
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请参考图1a,其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
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由双屏显示控制装置来执行,所述装置可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
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于智能终端中。如图1a所示,该双屏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S110、判断智能终端是否为开启状态。
在对智能终端的终端屏幕进行显示控制之前,智能终端首先要判断自身的状态是
否为开启状态,即智能终端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若智能终端处于开启状态,才执行后续进行
双屏显示控制的步骤,因为若智能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或者处于关机状态,控制终端屏幕进
行显示是没有意义的,且执行后续步骤会浪费电量,影响终端的待机时间。
S120、若所述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则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
挡区域的面积。
现有的智能终端很多都是有两个显示屏,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
戏机等,例如,翻盖或滑盖的手机,或者平板手机的正面或反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显示屏,两
个显示屏可以同时亮屏进行显示,则对于翻盖或滑盖的手机或游戏机使显示屏面积增大一
般,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或者利用其中一个显示屏作为输入键盘,另一个显示屏作为观看
界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屏为彩色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为黑白电子墨水屏,此处
也可以为第一显示屏为黑白电子墨水屏,第二显示屏为彩色显示屏,本实施例对其不进行
限定。例如,现有的双屏智能手机,其中一面的显示屏一般为彩色显示屏,另一面的显示屏
一般为黑白电子墨水屏。
彩色显示屏为智能终端常用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
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用于用户对视频软
件、聊天软件或者游戏软件等应用软件进行操作。
黑白电子墨水屏是由两片基板组成,上面涂有一种由无数微小透明颗粒组成的电
子墨水,颗粒由带正、负电的许多黑色和白色粒子密封于内部液态微胶囊内形成,不同颜色
的带电粒子会因施加电场的不同,而朝不同的方向运动,在显示屏表面呈现出黑或白的效
果。这样,在“电子纸”的表面就可以显示出如同印物的黑白图案和文字,看起来与纸张极为
类似,在阳光下没有传统液晶显示的反光现象。同时只有画素颜色变化时(例如从黑转到
白)才耗电,关电源后显示屏上画面仍可保留,因此非常省电。最主要的是,黑白电子墨水屏
不伤害用户的眼睛,用户可以使用黑白电子墨水屏阅读电子书籍等。例如,参考图1b和图
1c,图1b和图1c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彩色显示屏侧和黑白电子墨水屏侧
的结构图,彩色显示屏和黑白电子墨水屏分别位于智能终端的两侧,当用户进行阅读时往
往会需要图1c所示的黑白电子墨水屏。
当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时,智能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
区域的面积来自动控制显示屏之间的切换。如图1b和1c所示的双屏终端,若用户拿起来使
用,必定会面对其中一个显示屏,而看不到另一个显示屏。另一个显示屏与用户的手掌相接
触,若两个显示屏同时亮屏,则与用户手掌相接触的显示屏容易被误操作,且浪费智能终端
的电量,一般情况下与手掌接触的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会很大,则被遮挡面积越大的
显示屏为用户目前不需要的显示屏,所以通过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来判断需要切换的显示
屏。例如,可以比较两个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将被遮挡区域面积大的显示屏作
为可以设置为黑屏(即待机状态)的显示屏;或者,将被遮挡区域面积大于某一阈值的显示
屏作为可以设置为黑屏的显示屏,因为若被遮挡区域面积大于设定阈值,则用户无法对其
进行观看和操作,则说明用户当前不需要使用该屏幕。
值得注意的是,当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下,才进行两个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的获取,若智能终端关机或处于待机状态,则不进行被遮挡区域面积的获取,以节省智能终
端的电量,增强待机时间。
可选的,通过设置在显示屏各个边缘的光感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
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当判断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时,被遮挡区域的光线亮度要暗于未被遮挡区域
的光线亮度,可通过设置在显示屏边缘的光感传感器检测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
挡区域的面积。
光感传感器是由两个组件即投光器及受光器所组成,利用投光器将光线由透镜将
之聚焦,经传输而至受光器之透镜,再至接收感应器,接收感应器将收到之光线讯号转变成
电信号,此电信号更可进一步作各种不同的开关及控制动作,本实施例中,利用此电信号来
标识光感传感器所在位置点是否被遮挡。
S130、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控制第一显示屏和/或
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示例性的,可在各自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后,比较第
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并将被遮挡区域大的显示屏设置为待机
状态;或者设置某一阈值,显示屏被遮挡面积大于该阈值时,设置该显示屏为待机状态。
综上,当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时,分别获取智能终端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控制第一显示
屏和/或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例如,设置被遮挡区域面积大的显示屏为待机状态,设置
被遮挡区域面积小的显示屏为亮屏状态,实现了智能终端双屏之间的自动切换,同时避免
了用户对不需要的显示屏产生误操作的情况,而且减少终端消耗的电量,增长智能终端的
待机时间,增强了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2a,其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方法第二个实施例的方法流
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通过光感传感器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二
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的过程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该双屏显示控制方法,包
括:
S210、判断智能终端是否为开启状态。
S220、若所述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则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个边缘等
距分布的多个光感传感器测量光线亮度。
所述光感传感器可测得该光感传感器所在位置点的光线亮度,则在智能终端的两
个显示屏的边缘处等距地设置多个光感传感器,在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时,来测量边缘的
某些位置点的光线亮度,从而对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进行获取。
S230、获取所述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所述光感传感器的位置点。
设置设定阈值,若所述光感传感器测得的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则说明所述光
感传感器所在位置点被遮挡了,若光感传感器测得的光线亮度大于设定阈值,则说明光感
传感器所在位置点未被遮挡。控制各个光感传感器对光线亮度进行测量,并获取光线亮度
小于设定阈值的光感传感器的位置点,示例性的,参考图2b和2c,图2b和图2c分别为第一显
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位置点,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都等
距的分布着18个光感传感器,将光感传感器所在位置点用圆点来代替,则参考图2b或图2c,
则显示屏边缘标注着18个圆点,图中黑点22表示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位置点,白点21
表示光线亮度大于设定阈值的位置点(图中仅对一个白点和一个黑点进行标注,其他未被
标注的白点和黑点分别同标注的白点和黑点一样,具有相同的含义),获取光线亮度小于设
定阈值的位置点,即图中黑点所示的位置。
S240、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边缘的所述位置点的个数。
S250、将所述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的位置点的个数分别作为所述被遮挡区域
的面积。
若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所述光感传感器的位置点越多,则说明显示屏被遮挡
区域越大。如上述示例所述,参考图2b和图2c,第一显示屏边缘的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
位置点的个数为8个,第二显示屏边缘的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位置点的个数为3个。
因为上述位置点越多,代表显示屏被遮挡的区域越大,则将第一显示屏的位置点
的个数8作为第一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将第二显示屏的位置点的个数3作为第二显示
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S260、判断第一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是否大于第二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
积,若是则执行S270,若否则执行S280。
S270、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亮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待机状态。
若第一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屏,则说明用户不需要使用第一显
示屏,则控制第二显示屏亮屏供用户使用,控制第一显示屏处于待机状态,避免用户误触发
第一显示屏的情况,并且节省电量,提高终端待机时间。
S280、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亮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待机状态。
若第一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小于第二显示屏,则说明书用户不需要第二显示
屏。则控制第一显示屏亮屏供用户使用,控制第二显示屏处于待机状态。
参考上述示例,第一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为8,第二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为3,则第一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屏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则控制第一显示
屏进入待机状态,控制第二显示屏亮屏。本实施例中的方案控制终端自动进行双屏之间的
转换,不需用户手动调节,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综上,通过设置在显示屏边缘的光感传感器感应光线亮度,获取所述光线亮度小
于设定阈值的光感传感器的位置点,并分别计算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位置点的个
数,将位置点的个数作为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将位置点个数多的显示屏设置为待机状态,另
一显示屏设置为亮屏状态。则智能终端自动控制双屏之间的切换,避免误操作的产生,并提
高用户的体验。
以下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双屏显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双屏显示
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基于前述的双屏显示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实现,在双屏显示控制装置的实
施例中未尽的描述,请参考前述的双屏显示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3,其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方
框图,该装置可配置于智能终端中,如图3所示,该双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状态判断模块
31、面积获取模块32和状态控制模块33。
其中,状态判断模块31,用于判断智能终端是否为开启状态;
面积获取模块32,用于若所述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则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
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状态控制模块33,用于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控制
第一显示屏和/或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综上,当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时,分别获取智能终端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控制第一显示
屏和/或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例如,设置被遮挡区域面积大的显示屏为待机状态,设置
被遮挡区域面积小的显示屏为亮屏状态,实现了智能终端双屏之间的自动切换,同时避免
了用户对不需要的显示屏产生误操作的情况,而且减少终端消耗的电量,增长智能终端的
待机时间,增强了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4,其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方
框图。如图4所示,该双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状态判断模块41、面积获取模块42和状态控
制模块43。
其中,状态判断模块41,用于判断智能终端是否为开启状态;
面积获取模块42,用于若所述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则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
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状态控制模块43,用于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控制
第一显示屏和/或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状态控制模块43,可以包括:
第一状态控制单元431,用于若所述第一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
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则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亮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待机状
态;
第二状态控制单元432,用于若所述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
一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则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亮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待机状
态。
可选的,面积获取模块42,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设置在显示屏各个边缘的光感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
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可选的,面积获取模块42,可以包括:
亮度测量单元421,用于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个边缘等距分布的多个
光感传感器测量光线亮度;
位置获取单元422,用于获取所述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所述光感传感器的位
置点;
个数获取单元423,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边缘的所述位
置点的个数;
面积获取单元424,用于将所述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的位置点的个数分别作
为所述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屏为彩色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为黑白电子墨水屏。
综上,通过设置在显示屏边缘的光感传感器感应光线亮度,获取所述光线亮度小
于设定阈值的光感传感器的位置点,并分别计算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位置点的个
数,将位置点的个数作为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将位置点个数多的显示屏设置为待机状态,另
一显示屏设置为亮屏状态。则智能终端自动控制双屏之间的切换,避免误操作的产生,并提
高用户的体验。
上述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屏显示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
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请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
例中的智能终端可以是任何具备双显示屏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掌上游戏机、车载
设备等。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例如CPU,至少一
个接收器53,至少一个存储器54,至少一个发送器5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2。其中,通信总线
5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的接收器53和发送器55
可以是有线发送端口,也可以为无线设备,例如包括天线装置,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
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5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
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54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
离前述处理器5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54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51可通过通信
总线52,调用存储器54中存储的代码以执行相关的功能。
所述处理器51,用于判断智能终端是否为开启状态;若所述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
则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控制第一显示屏和/或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在用于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
积,控制第一显示屏和/或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时,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显示屏的被遮挡
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则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亮屏,所述
第一显示屏处于待机状态;若所述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
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则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亮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待机状态。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51,在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
的面积时,具体用于通过设置在显示屏各个边缘的光感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
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在用于通过设置在显示屏各个边缘的光感传感器检测所
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时,具体用于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
屏各个边缘等距分布的多个光感传感器测量光线亮度;获取所述光线亮度小于设定阈值的
所述光感传感器的位置点;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边缘的所述位置点的
个数;将所述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的位置点的个数分别作为所述被遮挡区域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屏为彩色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为黑白电子墨水屏。
具体的,上述方案具体实现可参考图1a和图2a对应实施例中相关步骤的描述,在
此不赘述。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当智能终端为开启状态时,分别获取智能终
端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根据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被遮
挡区域的面积,控制第一显示屏和/或第二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例如,设置被遮挡区域面积
大的显示屏为待机状态,设置被遮挡区域面积小的显示屏为亮屏状态,实现了智能终端双
屏之间的自动切换,同时避免了用户对不需要的显示屏产生误操作的情况,而且减少终端
消耗的电量,增长智能终端的待机时间,增强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
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双屏显示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
步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
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
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
(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
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
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
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
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
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