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亭.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633272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188279.5

申请日:

2009.10.15

公开号:

CN201531131U

公开日:

2010.07.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6/06申请日:20091015授权公告日:20100721终止日期:20131015|||授权

IPC分类号:

E04H6/06; E04H6/42

主分类号:

E04H6/06

申请人:

孙勇庆

发明人:

孙勇庆

地址:

215600 江苏省张家港市民丰苑西区19幢1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代理人:

黄春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亭,包括:固定设置在绿化带内的立柱,在立柱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支架,在遮阳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板,在遮阳支架的顶部两端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起吊自锁电机,起吊自锁电机分别通过钢丝绳与起吊横梁的两端相连接,起吊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起吊转臂的上端上,起吊转臂的下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立柱上,在起吊横梁上固定设置有起吊架,在起吊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起吊平台。其优点是:解决了居民小区内停车难问题,由于立体停车亭是设置在绿化带上方闲置的空间上既不影响绿化,又不影响市容,同时还可以起到美化市容的作用,具有经济、实用、环保、防盗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立体停车亭,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绿化带(1)内的第一主立柱(2)、第二主立柱(3)、第一副立柱(4)以及第二副立柱(5),在第一主立柱(2)与第一副立柱(4)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立柱(6),在第二主立柱(3)与第二副立柱(5)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立柱,第一主立柱(2)与第二主立柱(3)的上端通过主横梁(7)相互连接,第一副立柱(4)与第二副立柱(5)的上端通过副横梁(8)相互连接,在第一主立柱(2)与第二主立柱(3)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支架(9),在遮阳支架(9)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板(10),在遮阳支架(9)的顶部两端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起吊自锁电机(11),起吊自锁电机(11)与电器控制系统相连接,起吊自锁电机(11)分别通过钢丝绳(12)与起吊横梁(13)的两端相连接,起吊横梁(1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起吊转臂(14)和第二起吊转臂(15)的上端上,第一起吊转臂(14)和第二起吊转臂(15)的下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第一主立柱(2)和第二主立柱(3)上,在起吊横梁(13)上固定设置有起吊架(16),在起吊架(1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起吊平台(17)。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起吊平台(17)上设置有与车轮(18)相互配合的凹槽(19)。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停车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起吊架(16)设置有安全警示灯(20)和上、下限位开关,安全警示灯(20)和上、下限位开关与电器控制系统相连接。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主立柱(2)与第一副立柱(4)外侧设置有广告灯箱(21),在所述的第二主立柱(3)与第二副立柱(5)外侧也设置有广告灯箱。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停车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遮阳支架(9)的前端设置有文字横幅(22)。

说明书

说明书立体停车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在居民小区绿化带上使用的立体停车亭。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私人轿车、面包车,特别是城市居民私人轿车拥有量快速增加,而这些车在夜间绝大多数都停放在居民小区里。其中一小部分的汽车停在私人车库里,但私人车库的数量有限,大多数停放在市政、物业规划的停车位置,而还有一部分找不到停车位的只能停在路边或人行道上,甚至停放在马路边上,如此给行人造成了不便,给交通造成了拥堵,给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而对于已建成使用的居民小区而言,土路面积不会增加,可规划的停车位数量有限,新车又不断的涌入,使停车难难上加难,要解决只能向地下加空间发展,而地下停车工程量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立体停车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体停车亭,包括:固定设置在绿化带内的第一主立柱、第二主立柱、第一副立柱以及第二副立柱,在第一主立柱与第一副立柱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立柱,在第二主立柱与第二副立柱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立柱,第一主立柱与第二主立柱的上端通过主横梁相互连接,第一副立柱与第二副立柱的上端通过副横梁相互连接,在第一主立柱与第二主立柱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支架,在遮阳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板,在遮阳支架的顶部两端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起吊自锁电机,起吊自锁电机与电器控制系统相连接,起吊自锁电机分别通过钢丝绳与起吊横梁的两端相连接,起吊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起吊转臂和第二起吊转臂的上端上,第一起吊转臂和第二起吊转臂的下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第一主立柱和第二主立柱上,在起吊横梁上固定设置有起吊架,在起吊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起吊平台。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起吊平台上设置有与车轮相互配合的凹槽。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起吊架设置有安全警示灯和上、下限位开关,安全警示灯和上、下限位开关与电器控制系统相连接。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第一主立柱与第一副立柱外侧设置有广告灯箱,在所述的第二主立柱与第二副立柱外侧也设置有广告灯箱。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遮阳支架的前端设置有文字横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结构的立体停车亭解决了居民小区内停车难的问题,由于立体停车亭是设置在绿化带上方闲置的空间上即不影响绿化,又不影响市容,同时还可以起到美化市容的作用,具有经济、实用、环保、防盗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停车亭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汽车被吊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停车亭使用效果图。
图5为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绿化带,2、第一主立柱,3、第二主立柱,4、第一副立柱,5、第二副立柱,6、第一支撑立柱,7、主横梁,8、副横梁,9、遮阳支架,10、遮阳板,11、起吊自锁电机,12、钢丝绳,13、起吊横梁,14、第一起吊转臂,15、第二起吊转臂,16、起吊架,17、起吊平台,18、车轮,19、凹槽,20、安全警示灯,21、广告灯箱,22、文字横幅,23、路面,24、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图3所示,立体停车亭,包括:固定设置在绿化带1内的第一主立柱2、第二主立柱3、第一副立柱4以及第二副立柱5,在第一主立柱2与第一副立柱4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立柱6,在第二主立柱3与第二副立柱5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立柱。如图5所示,在第一主立柱2与第一副立柱4外侧设置有广告灯箱21,在所述的第二主立柱3与第二副立柱5外侧也设置有广告灯箱。如图2、图3所示,第一主立柱2与第二主立柱3的上端通过主横梁7相互连接,第一副立柱4与第二副立柱5的上端通过副横梁8相互连接。如图1所示,在第一主立柱2与第二主立柱3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支架9,在遮阳支架9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板10。如图4所示,在遮阳支架9的前端设置有文字横幅22。如图1所示,在遮阳支架9的顶部两端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起吊自锁电机11,起吊自锁电机11与电器控制系统相连接,起吊自锁电机11分别通过钢丝绳12与起吊横梁13的两端相连接,起吊横梁1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起吊转臂14和第二起吊转臂15的上端上,第一起吊转臂14和第二起吊转臂15的下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第一主立柱2和第二主立柱3上,在起吊横梁13上固定设置有起吊架16,在起吊架16设置有安全警示灯20和上、下限位开关,安全警示灯20和上、下限位开关与电器控制系统相连接,在起吊架1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起吊平台17,在起吊平台17上设置有与车轮18相互配合的凹槽19。
上述结构的立体停车亭的工作原理是:正常情况下,起吊平台17在起吊自锁电机11和钢丝绳12的作用下处在起吊的上限位置。
当需要存车时,控制起吊自锁电机11反转,钢丝绳12被放长,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起吊转臂14和第二起吊转臂15的下端分别绕着第一主立柱2和第二主立柱3上的支点向下摆动,从而带动起吊横梁13、起吊架16和起吊平台17按圆弧轨迹下落至路面23,起吊自锁电机11在下限位开关的作用下停止转动并锁紧。如图1、图2所示,将需要停放的汽车24开到起吊平台17上,使汽车24的前车轮18进入到与其相互配合的凹槽19内,将汽车24熄火、断电,拉好手刹车后并关好车窗后,驾驶员离开车并锁好车门。如图3所示,然后控制起吊自锁电机11正转,钢丝绳12内收卷,在钢丝绳12拉力的作用下,第一起吊转臂14和第二起吊转臂15的下端分别绕着第一主立柱2和第二主立柱3上的支点向上摆动,从而带动起吊横梁13、起吊架16和起吊平台17按圆弧轨迹上升至上限位置,起吊自锁电机11在上限位开关的作用下停止转动并锁紧。
当需要取车时:其操作步骤与存车时的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在起吊平台17下落至路面23后将汽车24从起吊平台17上开出,再将起吊平台17按上述步骤提升到上限位置。
上述结构的立体停车亭解决了居民小区内停车难的问题,由于立体停车亭是设置在绿化带上方闲置的空间上即不影响绿化,又不影响市容,同时还可以起到美化市容的作用,具有经济、实用、环保、防盗等特点,集存车、绿化、遮荫、防盗于一身,兼具户外广告、美化环境为一体,如图4、图5所示,停车亭可做成单体,也可做成联体的,必要时也可设计成双层立体停车亭。
在实际使用时,立体停车亭控制方面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设计成以下三种控制方式:
第一种普通型:多为统一规划建造,私人购买。可通过按钮开关控制起吊自锁电机11实现正转和反转,从而实现起吊平台17的升降,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安全防盗性较差;
第二种遥控型:多为统一规划建造,私人购买。通过远红外线遥控控起吊自锁电机11实现正转和反转,从而实现起吊平台17的升降,其特点是:操作方便灵活,同时安装防盗报警装置以提高其安全性;
第三种IC卡型:多为统一规划建造,物业统一管理型,利用非接触IC卡刷卡实现汽车存取,适合于非永久性居住的经商族、打工族等人员使用。
另外,如图2所示,在立体停车亭的起吊架16上设置有四个安全警示灯20,当起吊平台17离开上限位置时,安全警示灯20即闪亮,可以警示站在起吊平台17周围的人,特别是儿童,注意离开危险区域,同时也警示过往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交通事故。起吊平台17下落至路面23后可引导汽车24开上停车平台17,以免偏离正确位置,起吊时,只有起吊平台17到达上限位置时,安全警示灯20才关闭,以免起吊不到位,为事故埋下隐患。
在实际使用时,立体停车亭的供电方面,一般设计为交流220V 50HZ居民用电,有条件的可利用太阳能供电(但对高层建筑小区某些阳光不足的地方不太适用),即在遮阳板10上安装太阳能板,用蓄电池储存电能,供起吊电机、警示灯及灯箱使用。
在实际使用时,立体停车亭的结构方面:该立体停车亭主要是针对家用私人轿车及中小型面包车,车身长在5m以内,车体重量2.5吨以下,车高1.9m以下车型设计的(特殊车型需另外设计)。
在起吊平台17中间不影响停车的情况下可设计为空漏型,使白天不存车时,阳光可通过空漏孔照射绿化带1上,起吊平台17前部设计有凹槽19,停车时汽车24的前轮胎18位于凹槽19内,以防风大或手刹车未杀紧时汽车24滑行,起吊架16设计成梯形斜拉结构,利用三角固定原理,防止风大时车身前后摆动,第一起吊转臂14和第二起吊转臂15支撑起吊平台17为偏心悬挂,以确保起吊平台17能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放下,在第一起吊转臂14和第二起吊转臂15上设计有限位挡销,在限位挡销外包有橡胶,以防止上位限位开关失灵时,起吊平台17不会超过上极限位量而反向坠落。立体停车亭整体结构设计精巧、牢固,立柱支撑采用三角固定原理,使整体结构更牢固,各承载连接的螺栓、销柱强度(拉伸及剪切强度)均在车身最大重量(2.5吨)的十倍左右,钢丝绳12拉伸强度十吨,2根二十吨,而且并非垂直起吊,所以其拉伸强度也在拉力的十倍左右。如图4、图5所示,在立体停车亭的两侧及正面上方留有足够空间,可用于安装广告灯箱21和文字横幅22,以美化城市环境。

立体停车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立体停车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立体停车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体停车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停车亭.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亭,包括:固定设置在绿化带内的立柱,在立柱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支架,在遮阳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遮阳板,在遮阳支架的顶部两端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起吊自锁电机,起吊自锁电机分别通过钢丝绳与起吊横梁的两端相连接,起吊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起吊转臂的上端上,起吊转臂的下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立柱上,在起吊横梁上固定设置有起吊架,在起吊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起吊平台。其优点是:解决了居民小区内停车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