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0854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8CN104350854A(21)申请号 201410650433.1(22)申请日 2014.11.08A01C 21/00(2006.01)C05F 3/00(2006.01)(71)申请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地址 010018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申请人内蒙古恒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72)发明人杨树青 史海滨 刘德平 扎力根马金慧 刘瑞敏 常春龙 符鲜苏瑞东 唐秀楠 柴慧祥 马璐瑶张华(54) 发明名称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
2、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年初,在春小麦种前撒施45kg/hm2的保水剂于耕地表层,用机器翻耕,使表层土壤与保水剂充分混合,播种小麦的同时,每平方公顷施入984.4kg的过磷酸钙及195.7kg的尿素;小麦一水前,每平方公顷施入195.7kg的尿素;在秋浇前每平方公顷施入13500kg有机肥,机器翻耕,混匀,随后进行秋浇;第二年,每平方公顷施入984.4kg的过磷酸钙,小麦一水前每平方公顷施入195.7kg的尿素;第三年施肥与第二年相同,至此一周期结束。本发明能够满足春小麦生育期对水分及肥料的需求,同时进一步增加肥料的长效性,减轻农业面源污染。(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0854 ACN 104350854 A1/1页21.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第一年初,在春小麦种前撒施45kg/hm2的保水剂于耕地表层,用机器翻耕,使表层土壤与保水剂充分混合,播种小麦的同时,每平方公顷施入984.4kg的过磷酸钙及195.7kg的尿素;S2、小麦一水前,每平方公顷施入195.7kg的尿素;S3、在秋浇前,每平方公顷施入13500kg有机肥,机器翻耕,混匀,随后进行秋浇;S4、第二年,每平方公顷施入984.4kg的。
4、过磷酸钙,小麦一水前每平方公顷施入195.7kg的尿素;第三年施肥与第二年相同,至此一周期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类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含微量氮、磷、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为腐熟羊圈厩肥。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以下组分构成: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中的氮浓度为。
5、46。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磷酸钙中P2O5的浓度为16。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50854 A1/4页3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施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背景技术0002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土壤盐渍化发育的典型地区,轻度盐渍化土壤占耕地面积49.5左右,中、重度盐碱化土壤占耕地面积31左右,由于长时间的不恰当灌溉及施肥措施,使得土壤次生盐渍化变得尤为严重。同时,在灌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用量呈逐年增大趋势,肥料利用效率却得不到提高,施入的化肥只有少部。
6、分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都在农田灌溉、降水等过程中流失,使得各排干沟污染物含量超过了农业灌溉水源所能承受的环境容量,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黄河上游灌区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0003 目前,在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机肥料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施用方便、易吸收等特点,但随着化肥的长期过量施用,造成作物增产缓慢、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生态污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表明,作物所吸收的氮主要来自土壤中的原有氮素,来自化肥的仅占2324,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保水剂等能够有效解决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物的生产潜能,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削减硝态氮的淋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是弥补化肥长。
7、期使用缺陷的较好办法。因此,针对当地施肥结构单一、过量施肥、忽视土壤和环境养分的利用等问题,合理调整、优化当地的施肥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及长效性,使得土壤养分供给与作物养分需求之间达到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春小麦作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施肥模式已经长时间没有更新,优化其施肥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发明内容0004 针对内蒙古盐渍化灌区常规粮食作物小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使之能够满足春小麦生育期对水分及肥料的需求,提高其水、肥利用效率,促进产量增长,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进一步增加肥料的长效性,减轻农业面源污染。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00。
8、06 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7 S1、第一年初,在春小麦种前撒施45kg/hm2的保水剂于耕地表层,用机器翻耕(深度为25cm左右),使表层土壤与保水剂充分混合,播种小麦的同时,每平方公顷施入984.4kg的过磷酸钙及195.7kg的尿素;0008 S2、小麦一水前,(拔节期)每平方公顷施入195.7kg的尿素;0009 S3、在秋浇前(10月1日左右)每平方公顷施入13500kg有机肥,机器翻耕,混匀,随后进行秋浇;0010 S4、第二年,每平方公顷施入984.4kg的过磷酸钙,小麦一水前(拔节期)每平方公顷施入195.7kg的尿素;第三年施肥与第二年相同。
9、,至此一周期结束(三年一周期)。说 明 书CN 104350854 A2/4页40011 其中,所述保水剂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类物质。0012 其中,所述保水剂含微量氮、磷、钾。0013 其中,所述有机肥为腐熟羊圈厩肥。0014 其中,所述有机肥由以下组分构成:0015 0016 其中,所述尿素中的氮浓度为46。0017 其中,所述过磷酸钙中P2O5的浓度为16。0018 本发明能够满足春小麦生育期对水分及肥料的需求,提高其水、肥利用效率,促进产量增长,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进一步增加肥料的长效性,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
10、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于盐渍化耕地春小麦的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21 S1、第一年初,在春小麦种前撒施45kg/hm2的保水剂于耕地表层,用机器翻耕(深度为25cm左右),使表层土壤与保水剂充分混合,播种小麦的同时,每平方公顷施入984.4kg的过磷酸钙及195.7kg的尿素;0022 S2、小麦一水前,(拔节期)每平方公顷施入195.7kg的尿素;0023 S3、在秋浇前(10月1日左右)每平方公顷施入13500kg有机肥,机器翻耕,混匀,随后进行秋浇;0024 S4、第二年,每平。
11、方公顷施入984.4kg的过磷酸钙,小麦一水前(拔节期)每平方公顷施入195.7kg的尿素;第三年施肥与第二年相同,至此一周期结束(三年一周期)。0025 所述保水剂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类物质;所述保水剂含微量氮、磷、钾;所述有机肥为腐熟羊圈厩肥;所述有机肥由以下组分构成:水分52.8;有机质32.35;全氮1.01;全磷0.26;全钾0.65。所述尿素中的氮浓度为46;所述过磷酸钙中P2O5的浓度为16。0026 以下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0027 试验地点:试验区位于内蒙古河套灌区上游巴彦淖尔市磴口县10705,北纬4013,试验示范区以引黄自流灌溉为主;0028 在试验开始之前进行。
12、平整土地,试验小区面积6m12m72m2,设3次重复,小区四周用埋深1.2m的聚乙烯塑料膜隔开,顶部留30cm,防止各小区肥水互窜,田间管理与当说 明 书CN 104350854 A3/4页5地农户管理一致。0029 实施例10030 根据保水剂在当地的多年施用试验结果,采用45kg/hm2作为本试验施用量。第一年,在小麦种前撒施45kg/hm2的保水剂于耕地表层,用机器翻耕,使表层土壤与保水剂充分混合。0031 处理1(空白):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0kg/hm2及磷素0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氮素0kg/hm2;0032 处理2: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0kg/hm2及。
13、磷素157.5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氮素0kg/hm2;0033 处理3: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45kg/hm2及磷素157.5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氮素45kg/hm2;0034 处理4: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90kg/hm2及磷素0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氮素90kg/hm2;0035 处理5: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90kg/hm2及磷素78.75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氮素90kg/hm2;0036 处理6: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90kg/hm2及磷素157.5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
14、节前)追施氮素90kg/hm2;0037 处理7: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90kg/hm2及磷素236.25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氮素90kg/hm2;0038 处理8: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135kg/hm2及磷素157.5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氮素135kg/hm2;0039 处理9: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45kg/hm2及磷素78.75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氮素45kg/hm2;0040 处理10(当地习惯):施入氮素120kg/hm2及磷素230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120kg/hm2的氮素;。
15、0041 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变化如下表,其中,处理6(N180P157.5)产量最高,相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增产6.24,其中施氮量削减25,施磷量削减31.5,能够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0042 说 明 书CN 104350854 A4/4页60043 实施例20044 在第一年小麦收获后,秋浇前(10月1日左右)每平方公顷施入13500kg有机肥,机器翻耕,混匀,随后进行秋浇;0045 处理1:在第一年小麦收获后,秋浇前(10月1日左右)每平方公顷施入13500kg有机肥,机器翻耕,混匀,随后进行秋浇;第二年,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入氮素0kg/hm2及磷素157。
16、.5kg/hm2作为基肥,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氮素90kg/hm2;第三年施肥同第二年。0046 处理2(当地习惯):基肥施入120kg/hm2的氮素及230kg/hm2的磷素,一水前(小麦拔节前)追施120kg/hm2的氮素;0047 其中,处理1相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二年平均增产率为9.75。0048 通过三年施肥试验(实例1、实例2),每年平均施氮量为165kg/hm2,相比习惯施肥处理削减了31.3,施磷量为169kg/hm2,削减了26.5。可见,这种针对盐渍化耕地的春小麦施肥方法能够从源头上进一步削减氮、磷施用量,为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004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435085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