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及设备.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306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06857.2

申请日:

1999.05.18

公开号:

CN1274031A

公开日:

2000.11.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8.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5.18|||公开

IPC分类号:

E01F9/00; E01F9/011

主分类号:

E01F9/00; E01F9/011

申请人:

伦玉民;

发明人:

伦玉民

地址: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陇海中路90号付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君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同时包括这种方法中所用设备,这种方法是在施工区段外围设立安全防护设备,并把施工区除外剩余的路宽分为两等份,供两个流向的车辆行驶,并加用套绳界桩和可移动标志,因此使得在该区内相对行驶车流从容有序,完全避免了“顶牛”和“死结”现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施工区段 外圈设立安全防护设备,把施工区除外剩余的路宽分为相等的两等份,分别供 两个流向的车辆行驶,每个等份中的2/3宽度作机动车行驶道,1/3宽度做非 机动车行驶道,且非机动车行驶道,分别在靠近施工区及道边线,在每种行车 道之间设置套绳界桩,套绳界桩两端设置加重套绳界桩,套绳界桩与加重套绳 界桩的交接点距施工区邻近边的安全防护设备3~60米,非机动车道上的加重 套绳的终点距公路边沿的宽度与正常非机动车道宽度相同,机动车道上的加重 套绳的终点距非机动车加重套绳的距离等于
2: 5个正常机动车道宽,靠近加重套 绳处放置标志。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区外圈设立的安 全防护设备,白天采用界桩和指示标志,晚上加用红灯和反光指示标志,所采 用的标志为可移摆动式标志。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交通堵塞的方法中所用的可移摆动式标志,其 特征在于:其支架为下宽上窄的两个三角形,由上、下连接杆连结标志牌(或 指示牌)由装在上连接杆上的挂链装在上连接杆上。

说明书


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属于交通,尤其涉及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的交通及该区段所用的设备。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也迅猛发展,由于铺装路面的沥青周期性老化或其他原因,致使路面需要修整,在大流量公路若遇到施工修理就会引起重大的交通堵塞,目前,为了解决堵塞,要在施工区段围设界桩、红灯、标志和增设交通指挥人员,这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而且指挥人员站立在来往的车流中是极危险的,并且无法克服在施工区段相对车流“顶牛”、“死结”现象,从而引发高级别的交通堵塞。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止交通堵塞保障交通畅通的技术及其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在施工区段外圈设立安全防护设备,把施工区除外剩余的路宽分为相等的两等份,分别供两个流向的车辆行驶,每个等份中的2/3宽度作机动车行驶道,1/3宽度做非机动车行驶道,且非机动车行驶道分别在靠近施工区及道边线,每种行车道之间设置套绳界桩,在套绳界桩两端设置加重套绳界桩,两者地交接点距施工区边沿30~60米,非机动车道上的加重套绳的终点距公路边沿的宽度与原非机动车道宽度相等,机动车道上的加重套绳的终点距非机动车加重套绳的距离等于2.5个正常车道宽,靠近加重套绳处放置标志。

    施工区外圈设立的安全防护设备,白天采用界桩夜晚加用红灯,标志为可移摆动式标志。

    在本发明中所用的可移摆动式标志是由支架和标志牌或指示牌组成支架为下宽上窄的两个三角形由上、下连接杆连结,标志牌(或指示牌)由装在上连接杆上的挂链挂在上连接杆上。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增设了在施工区段前端相对车流的变道导流设置,使车辆在远离施工区的一段距离内已通过标志使车流渠化,并且在每种行车道之间行驶,实现行驶车流从容有序,完全避免了相对行驶的“顶牛”、“死结”现象,实现了无堵塞或降低两个以上堵车级别。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可移摆动式标志,可根据需要随意搬动,又因采用三角形支架,因此即便较大的风也不会将其吹倒,使司机在大风情况下均可看到指示,保证了行驶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图;

    图2为可移摆动式标志的主视图;

    图3为可移摆动式标志的侧视图。

    实施例:中心黄线1两边依次排列有机动车小车道2、机动车大车道3和非机动车道4,每种车道正常宽度为m,在中心黄线1的一边有施工区10,施工区10的外圈加有安全防护设备9,这种安全防护设备9白天用界桩,夜晚加用红灯,在安全防护设备9以外的路面分为a和b两等份,a与b宽度相等分别供两个流向的车辆使用,每个等份中的2/3宽度做机动车行驶道,该种行驶道称为C,各份剩余部分为非机动车行驶道称为d,两个流向的非机动车行驶道d分别靠近道边线11和施工区的安全防护设备9,在每种行驶道之间设置带套绳的界桩6,所用的套绳为白色,界桩为反光桩,在套绳界桩6的两端设置加重套绳界桩13,这种加重套绳界桩5中界桩密度大于套绳界桩6,套绳界桩与加重套绳界桩的交接点分别距施工区段10邻近边的安全防护设备9的距离h为30~60米,加重界桩5的最后一个界桩Q和Q’距同一道边的距离l和L分别为m和3.5m。在靠近机动车道加重套绳处放置文字提示标志7和行车指示标志8,在靠近非机动车加重套绳处放置文字提示标志,这种标志均采用反光形,并按国标制造。

    在本发明中采用的可移摆动式标志,结构如图2图3所示。

    该可移摆动式标志有两个三角形支架12和上连接杆13和下连杆13’,上连杆13上装有挂链14,标志牌15靠挂链14挂在上连杆13上。这种三角支架12上所挂的标志牌15可为文字提示标志,也可为行进指示标志。

    可移摆动式标志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根据需要摆放在一定位置。

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及设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大流量公路施工区段防交通堵塞的方法同时包括这种方法中所用设备,这种方法是在施工区段外围设立安全防护设备,并把施工区除外剩余的路宽分为两等份,供两个流向的车辆行驶,并加用套绳界桩和可移动标志,因此使得在该区内相对行驶车流从容有序,完全避免了“顶牛”和“死结”现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