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6290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5586.5

申请日:

2000.05.01

公开号:

CN1274790A

公开日:

2000.11.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3.5|||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黄湘炼文件名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黄湘炼文件名称:发明专利证书;发明专利说明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黄湘炼文件名称: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5.1

IPC分类号:

E05B59/00

主分类号:

E05B59/00

申请人:

黄湘炼;

发明人:

黄湘炼

地址: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小南路荷花小楼1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其特征是带异形通孔的主动半齿轮错位层叠在斜舌拨片上,并由复位弹簧拉紧,异形通孔同时内套多角方杆套,主动半齿轮与被动半齿轮相咬合,被动半齿轮的一端铰接拨爪,拨爪由扭簧定位,推动片的另一侧边上设有拨齿,拨齿与拨爪相配合,主动半齿轮及推动片同时与防误操作保险机构相连接。上述技术克服了普通执手门锁锁合装置必须通过钥匙进行反锁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的缺陷,可以通过门外执手直接进行反锁,具有操作方便快捷,防误动性能强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包括边框、基扳、斜舌、斜舌拨片、多角方杆套、方舌、 推动片、锁头和锁头拨爪、斜舌和斜舌拨片连动,斜舌拨片中的异形通孔内套多角方杆套 ,方舌与推动片相固接,推动片上设有滑槽与固定在基板上的滑柱形成滑动配合,锁头上的 锁头拨爪与推动片一侧的内凹壁相配合,其特征是:同样带异形通孔(14)的主动半齿轮(15) 错位层叠在斜舌拨片(4)上,并由复位弹簧(16)拉紧,异形通孔(14)同时内套多角方杆套(5) ,主动半齿轮(15)与被动半齿轮(17)相咬合,被动半齿轮(17)的一端铰接拨爪(18),拨爪 (18)由拉簧(19)定位,推动片(7)的另一侧边上设有拨齿(20),拨齿(20)与拨爪(18)相配合 ,两端设有定位缺口的跳板(21)铰接在定轴(22)上,上端缺口(23)与主动半齿轮(15)配合, 下端缺口(24)与铰接在定轴(25)上的L形定位块(26)配合,L形定位块(26)同时与推动片(7) 上的限位块(29)相配合,跳板(21)上端及L形定位块(26)与边框(1)之间设置弹簧(27、28) ,保险压杆(30)的一端固定在边框(1)上,另一端在定轴(22)和L形定位块(26)之间顶住跳板 (21),保险压杆(30)上设置压簧(31)。

说明书


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

    公知的执手门锁锁合装置,都包括边框基板,、斜舌、斜舌拨片、多角方杆套、方舌、推动片、锁头和锁头拨爪,斜舌和斜舌拨片连动,斜舌拨片中的异型通孔内套多角方杆套,方舌与推动片相固接,推动片上设有滑槽与固定在基扳上的滑柱形面滑动配合,锁头上的锁头拨爪与推动片一侧的内凹壁相配合。这种普通的执手门锁锁合装置,当人们外出需反锁门时,必须在钥匙孔中插入钥匙转动才能使方舌锁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操作较为繁琐,如果是在夜间使用,就更显不便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过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通过转动门外执手就能使方舌直接锁合,同时能防止方舌执手锁合误操作的执手门锁锁合装置。

    本发明包括边框、基板、斜舌、斜舌拨片、多角方杆套、方舌、推动片、锁头和锁头拨爪,斜舌和斜舌拨片连动,斜舌拨片中的异形通孔内套多角方杆套,方舌与推动片相固接,推动片上设有滑槽与固定在基扳上的滑柱形成滑动配合,锁头上的锁头拨爪与推动片一侧的内凹壁相配合,同样带异形通孔的主动半齿轮错位层叠在斜舌拨片上,并由复位弹簧拉紧,异形通孔同时内套多角方杆套,主动半齿轮与被动半齿轮相咬合,被动半齿轮的一端铰接拨爪,拨爪由扭簧定位,推动片的另一侧边上设有拨齿,拨齿与拨爪相配合,两端设有定位缺口的跳板铰接在定轴上,上端缺口与主动半齿轮配合,下端缺口与铰接在定轴上的L形定位块配合,L形定位块同时与推动片上的限位块相配合,跳扳上端及L形定位块与边框之间设置弹簧,保险压杆的一端固定在边框上,另一端在定轴和L形定位块之间顶住跳板,保险压杆上设置压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发明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不装配斜舌拨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明不装配主动半齿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边框1、基扳2、斜舌3、斜舌拨片4、多角方杆套5、方舌6、推动片7、锁头8和锁头拨爪9,斜舌3和斜舌拨片4连动,斜舌拨片4中的异形通孔10内套多角方杆套5,方舌6与推动片7相固接,推动片上设有滑槽11与固定在基板上的滑柱形成滑动配合,锁头8上的锁头拨爪9与推动片7一侧的内凹壁13相配合,同样带异形通孔14的主动半齿轮15错位层叠在斜舌拨片4上,并由复位弹簧16拉紧,异形通孔14同时内套多角方杆套5,主动半齿轮(15与被动半齿轮17相咬合,被动半齿轮17的一端铰接拨爪18,拨爪18由扭簧19定位,推动片7的另一侧边上设有拨齿20,拨齿20与拨爪18相配合,两端设有定位缺口的跳板21铰接在定轴22上,上端缺口23与主动半齿轮15配合,下端缺口24与铰接在定轴25上的L形定位块26配合,L形定位块26同时与推动片7上的限位块29相配合,跳板21上端及L形定位块26与边框1之间设置弹簧27、28,保险压杆30的一端固定在边框1上,另一端在定轴22和L形定位块26之间顶住跳板21,保险压杆30上设置压31。在使用状态下,顺时针转动执手,方杆带动多角方杆套5和斜舌拨片4转动,使斜舌3开启。而需方舌闭锁时,需先按压保险压杆30使跳板21的上端缺口23与主动半齿轮15分离,L形定位块26在弹簧28的作用下与下端缺口24抵合,然后再逆时针转动执手,多角方杆套5带动主动半齿轮15及与主动半齿轮15相咬合的被动半齿轮17转动,被动半齿轮17上的拨爪18拨动推动片7一侧边上的拨齿20,使方舌6滑出锁合。此时,推动片7上的限位块29与L形定位块26相碰,L形定位块26与跳板21的下端缺口24分离,跳板21在弹簧27的作用下复位,上端缺口23与主动半齿轮15抵合。这种保险压杆30的设计,能有效防止方舌6执手锁合误操作的出现。开锁时,锁头8上的锁头拨爪9顺时针转动,与推动片7一侧的内凹壁13相配合,使方舌6反方向滑动,锁被开启。

    本发明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闭锁操作方便快捷,可靠性强的优点,同时还能防止方舌执手锁合误操作的出现,是一种理想的执手门锁锁合装置。

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手门锁锁合装置,其特征是带异形通孔的主动半齿轮错位层叠在斜舌拨片上,并由复位弹簧拉紧,异形通孔同时内套多角方杆套,主动半齿轮与被动半齿轮相咬合,被动半齿轮的一端铰接拨爪,拨爪由扭簧定位,推动片的另一侧边上设有拨齿,拨齿与拨爪相配合,主动半齿轮及推动片同时与防误操作保险机构相连接。上述技术克服了普通执手门锁锁合装置必须通过钥匙进行反锁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的缺陷,可以通过门外执手直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