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散热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75734.X(22)申请日 2014.11.21G06F 1/20(2006.01)(71)申请人常州市培洁电器配件有限公司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魏村新华村(72)发明人陶建洪(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代理人何学成(54) 发明名称一种散热器(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包括置物板和回形散热管,所述的置物板一侧设有凹槽,回形散热管回形设置在置物板的凹槽中,置物板的另一侧设有支撑脚,支撑脚个数为4个,均布于置物板的四周,置物板前端的两个支撑脚为前脚,置物板后端的两个支撑脚。
2、为后脚,后脚比前脚高。所述的置物板的前端设有挡板,挡板与置物板之间活动连接,且置物板上开有与挡板相配合的凹槽。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热管本身的特性进行降温,且散热速度块,散热效果好,提高了电脑的使用寿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07686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1CN 104407686 A1/1页2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板(4)和回形散热管(3),所述的置物板(4)一侧设有凹槽(2),另一侧设有支撑脚(1),所述的回形散热管(3)回形设置在。
3、置物板(4)的凹槽(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板(4)的前端设有挡板(5),所述挡板(5)与置物板(4)之间活动连接,且所述置物板(4)上开有与挡板(5)相配合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脚(1)个数为4个,均布于置物板(4)的四周,置物板(4)前端的两个支撑脚(1)为前脚,置物板(4)后端的两个支撑脚(1)为后脚,所述后脚比前脚高。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07686 A1/2页3一种散热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背景技术0002 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电脑,电。
4、脑的散热性能将大大降低,进而会导致电脑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出现电脑烧损的情况。电脑散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脑的使用寿命。针对电脑的散热问题,人们设计出散热器用以帮助电脑散热。现有的电脑散热器结构多以风扇为主,需要通电使风扇转动进而对电脑进行降热,散热速度较慢,且当了也不均匀,另外,其外露的接线也对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发明内容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0004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 一种散热器,包括置物板和回形散热管,所述的置物板一侧设有凹槽,另一侧设有支撑脚,所述的回形散热管回形设置在置物板的凹槽中。0006 进一步地,所述的置物板的前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
5、与置物板之间活动连接,且所述置物板上开有与挡板相配合的凹槽。0007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脚个数为4个,均布于置物板的四周,置物板前端的两个支撑脚为前脚,置物板后端的两个支撑脚为后脚,所述后脚比前脚高0008 采用了上述的方案,使得散热速度块,散热效果好,电脑的使用寿命也得到提高。附图说明0009 图1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0010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侧视图;0011 图中,1为支撑脚,2为凹槽,3为回形散热管,4为置物板,5为档板。具体实施方式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3 如图1、2,一种散热器,包括置物板4和回形散热管3,所述的置物板4一侧设有凹槽2,另一侧。
6、设有支撑脚1,所述的回形散热管3回形设置在置物板4的凹槽2中。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置物板4的前端设有挡板5,所述挡板5与置物板4之间活动连接,且所述置物板4上开有与挡板5相配合的凹槽。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脚1个数为4个,均布于置物板4的四周,置物板4前端的两个支撑脚1为前脚,置物板4后端的两个支撑脚1为后脚,所述后脚比前脚高。0016 工作原理: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被抽成负压状态,并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端说 明 书CN 104407686 A2/2页4为蒸发端,另外一端为冷凝端,当热管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汽化,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并且释放出热量,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0017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热管本身的特性进行降温,且散热速度块,散热效果好,提高了电脑的使用寿命。0018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说 明 书CN 104407686 A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0768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