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或外壳部及其制造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235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1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804449.8

申请日:

2003.02.19

公开号:

CN1640099A

公开日:

2005.07.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02; B29C65/08

主分类号:

H04M1/02; B29C65/08

申请人:

西门子公司;

发明人:

C·施拉克

地址:

德国慕尼黑

优先权:

2002.02.21 DE 10207289.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强;赵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描述一种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的上壳(10)或外壳,它包括一个第一部件(30)且尤其是具有透明区的窗口部件(30)和一个第二部件(20)且尤其是壳体部件(20),第一部件(30)和第二部件(20)能够通过或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相互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的的上壳(10)或外壳,它包括一个 第一部件(30)且特别是具有透明区(32)的窗口部件(30)和一个 第二部件(20)且尤其是壳体部件(20),在这里,第一部件(30) 和第二部件(20)能通过或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相互连结。
2: 一种制造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的的上壳(10)或外壳的成套装 置,该上壳或外壳包括一个第一部件(30)且特别是具有透明区(32) 的窗口部件(30)和一个第二部件(20)且尤其是壳体部件(20), 其中,第一部件(30)和第二部件(20)能通过或通过借助超声波的 焊接相互连结。
3: 一种制造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的的上壳(10)或外壳的方法, 该上壳或外壳包括一个第一部件(30)且特别是具有透明区(32)的 窗口部件(30)和一个第二部件(20)且尤其是壳体部件(20),其 中,第一部件(30)和第二部件(20)能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在一 个预定的终点位置相互连结。
4: 一种壳体部件(20,30),它包括至少一个销(36)或至少一 个适用于容纳一个销的孔(26)、至少一个肋(24)或适用于容纳一 个肋的槽(34),其中,该壳体部件(20,30)能够通过或通过借助 超声波的焊接并在使用该销(36)或该孔(26)并使用该肋(24)或 该槽(34)的情况下与一个第二壳体部件(20,30)连接在一起。
5: 一种装置,尤其是注塑模具,它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壳体部件(20,30)。
6: 一种外壳部(10)或外壳,它包括一个第一部件(20)和一个 第二部件(30),其中,该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在一个 预定的终点位置上能够通过或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相互连结,该外 壳部(10)在其中一个部件(30)里具有至少一个销(36)并且在另 一个部件(20)里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 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销(36)的对面的孔(26),该外 壳部(10)还在其中一个部件(20)里具有至少一个肋(24)并且在 另一部件(30)里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 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肋(24)的对面的槽(34)。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壳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部(10)被 设计成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且尤其是手机的上壳的形式。
8: 一种制造尤其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外壳部(10)或外壳的 成套装置,该外壳部或外壳包括一个第一部件(20)和一个第二部件 (30),其中,该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在一个预定的终 点位置上能够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相互连结,该外壳部(10)在其 中一个部件(30)里具有至少一个销(36)并且在另一个部件(20) 里具有至少一个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 至少一个销(36)的对面的孔(26),该外壳部(10)还在其中一个 部件(20)里具有至少一个肋(24)并且在另一部件(30)里具有至 少一个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 肋(24)的对面的槽(34)。
9: 一种制造尤其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外壳部(10)或外壳的 方法,该外壳部或外壳包括一个第一部件(20)和一个第二部件(30), 其中,该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在一个预定的终点位置上 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连结,该外壳部(10)在其中一个部件(30) 里具有至少一个销(36)并且在另一个部件(20)里具有至少一个形 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销(36) 的对面的孔(26),该外壳部(10)还在其中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 个肋(24)并且在另一部件(30)里具有至少一个形状互补地形成的 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肋(24)的对面的槽(34)。
10: 一种装置,尤其是注塑模具,它被设计用来制造如权利要求 6-9之一所述的第一或第二部件(20,30)。
11: 一种用于根据如权利要求3或9所述方法制造外壳或外壳部 (10)的超声波焊接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超声波发生源、一个用于 支持该外壳或外壳部的砧座、一个用于将超声波耦合输入该外壳或外 壳部(10)中的超声焊极,在这里,该超声焊极是这样构成的,即该 超声焊极的在超声波焊接中与该外壳或外壳部接触到的表面的轮廓基 本上对应于要借助超声波来焊接的该外壳或外壳部的区域的轮廓。

说明书


外壳或外壳部及其制造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外壳或外壳部以及制造这样的外壳或外壳部的制造方法。

    这样的外壳或外壳部已由现有技术公开了。因此,例如知道了用于手机外壳部即所谓的上壳,它由一个壳体部件和一个包括一透明区的窗口部件构成。为了制造出上壳成品,窗口部件和壳体部件被粘在一起。由于粘接作业的控制很复杂,所以,很难用粘接方法获得稳定的壳体部连接质量。这例如导致了在不同的上壳之间的连接强度可能有很大差异。尤其是,部件的连接可能不统一,这就意味着,连接在某个区域内可能不牢固,而在其它区域内又可能太牢固。此外,粘接剂的涂覆需要一个额外的加工步骤,这是的这样的外壳部的制造变得昂贵且复杂。由于粘接剂通常具有不同于外壳部的化学成分,所以在使用粘接技术制造的上壳中,可能在温度交变时和在含溶剂成分的环境(湿度,紫外照射)中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因为在这些情况下,粘接剂和外壳材料可能有着不同的行为。

    此外,从日本专利申请JP10021666-A中公开了由多个部件构成的磁存储载体(软盘)的塑料壳。该塑料壳包括两个部件,它们借助超声波焊相互连结。在这里,其中一个部件具有圆锥突起,而在另一部件中形成有圆形凹槽。当这两个部件连接时,其中一个部件的圆锥突起突入另一部件的圆形凹槽里,随后,开始进行超声波焊接作业。在这两个部件之间地连结出现在圆锥突起接触圆形凹槽的接触点上。该外壳的缺点是这两个外壳部的连接很不一致,因为突起或凹槽只位于外壳的角部里,在这些位置上,连接在某些点上相当强,而在连接点之间,这两个外壳部基本上没有相连。因此,这样的外壳不能承受很大的力,尤其是不能四面受力,因为这样的外壳例如由于在焊点区域里的非直接作用的负荷或力并因为这两个部件缺少大规模连接而可能受损。

    至少以上举例说明的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问题通过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的上壳或外壳而解决了,该外壳或外壳部包括一个第一部件且尤其是具有一透明区的窗口部件和第二部件且尤其是壳体部件,第一和第二部件通过超声波焊接相互连结或可以连接起来。

    为了借助本身已知的超声波焊方法(例如见海恩利希.库特卢夫的“超声波物理学和技术”,斯图加特赫泽尔出版社,第373页)来连接由两个部件构成的移动电讯发送机的外壳或上壳,首先使这两个部件相互接触。随后,上壳或外壳被安置到超声波焊接设备的一个所谓的超声焊极和砧座之间并且通过超声焊极将超声波输入上壳或外壳里。通过超声波,这两个部件在接触点上被加热并且至少局部熔化,这样就连结在一起。

    与目前用于制造移动电讯发送机的上壳或外壳的粘接技术相比,超声波焊接方法的优点是,需要更少的加工步骤。省去了粘接剂的涂覆。因此,制造方法更简单并且也容易自动化。另外,粘接剂涂覆过程本身容易受干扰,因为粘接剂的不均匀涂覆造成在上壳或外壳的部件之间的连接很不一致并且此外在某些薄弱点上很容易脱胶。

    通过使用超声波焊接方法来连接这两个部件,能够实现牢固并一致许多的连接,因为连接最后由该外壳或上壳的这两个部件相互接触的部位来定。这些连接点由这两个部件的几何形状产生,该几何形状例如在使用塑料注塑件时可以通过可使用的分割制造技术来很精确地确定和控制。

    两个部件的连结还可以通过将所谓的能量定向发送器整合到一个或两个部件中来加强。作为能量定向发送器,通常是指突起,该突起如此安置在一个部件上,即当组装要连结的部件时,在超声波焊接前的部件相互接触最好在能量定向发送器的表面上完成。此外,能量定向发送器的任务是更好地限定出超声波焊接的起始区并且由此改善这两个部件的连接质量。一个能量定向发送器例如具有传声性能,这造成被耦合输入有关部件里的超声波能量被传导入该结构的上部区域(即前端部或上边缘部)里并在那里集中。由此一来,焊接中的熔化最好在该区域里开始。

    这样的能量定向发送器可以形成在一个部件的一些部位上,但是,例如一个呈肋状或脊状突起形式的能量定向发送器构成一个本身封闭的突起结构。如果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连结应被密封如防灰尘或防水,则这样的封闭突起结构例如可能是有意义的。这样的实施例可能是尤其有利的,即其中一个部件具有一个开口并且相关的肋状结构或突起结构布置在该开口的周围。当带有开口的第一部件与覆盖该开口的第二部件组装时,在这里,通过超声波焊形成的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连结沿环状突起延伸并且密封这两个部件和进而该开口。或者,例如也可以在第二部件的一个相应位置上形成该环形突起,而不是在第一部件上。在两个部件借助超声波连结起来后,得到了等同的密封连接结构。

    如上所述,能量定向发送器可以成细长突起即所谓的肋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在纵向上将这些肋缩短成类似圆锥的或金字塔形的突起,即所谓的销状。如果由于几何形状复杂或外壳部件细分而没有为细长肋留下空间时,可能需要这样做。另外,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即这些肋改变外壳的外观。因此,一个由多个部件构成的外壳的直接借助肋相连的区域具有不同于非直接连接的外壳部的外观特性。例如在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外壳材料和外壳部中,情况就是这样。通过沿肋直接连接两个部件,则与非直接连接的区域相比,这些区域例如能被看透。通过将肋缩小成销,例如减轻或避免了这种效果。

    在说明书范围里,肋是指在表面上的细长突起,在这里,该突起的最大横向延伸长度明显大于该突起的最小横向延伸长度。尤其是,该突起的最大横向延伸长度应该比该突起的最小横向延伸长度大两倍。销应该是指在表面上的突起,其中,最大和最小的横向延伸长度应该在同一数量级里,尤其是至多为2∶1。在这里,横向延伸长度是指突起平行于突起所在表面的延伸长度。

    此外,通过一种制造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的外壳或上壳的模具解决了至少从以上举例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一些问题,该外壳或上壳包括第一部件且尤其是一个具有一透明区的窗口部件和第二部件且尤其是壳体部件,在这里,第一、第二部件能通过超声波焊接被连接起来。

    另外,通过一种制造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的外壳或上壳的方法解决了至少从以上举例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一些问题,该外壳或上壳包括第一部件且尤其是一个具有一透明区的窗口部件和第二部件且尤其是壳体部件,在这里,第一、第二部件能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个预定的终点位置上被连接起来。

    此外,通过一个外壳部件解决了至少从以上举例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一些问题,该外壳部件包括至少一个销或至少一个适用于容纳一销的孔和至少一个肋或至少一个适用于容纳一肋的槽,其中,该壳体部件能够通过超声波焊接并在使用该销或该孔和使用该肋或该槽的情况下与第二壳体部件连接在一起。

    另外,通过一个装置且尤其是注塑模具解决了至少从以上举例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一些问题,它被设计用来制造如上一段所述的壳体部件。

    通过使用多个连接件如肋和销的组合,进一步提高了两个壳体部件被连接成一个外壳或外壳部的稳定性。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连接的绝对强度,另一方面,这导致该连接能够四面受力。由于借助超声波焊接的壳体部件焊接过程通常在被设计用于超声波焊接的肋和/或销上开始,所以,这样的分布于部件上的大量连接件造成在这两个部件之间的均匀连接,这使得连接能够四面承载并且坚固耐用。

    这两个壳体部件组装成一个外壳或外壳部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还可以通过在其中一个部件里形成上述能量定向发送器并且在另一个部件中形成一个至少部分对应地成互补形状的结构来改善。在此,如果两个壳体部件被装入为超声波焊接而预定的终点位置,则能量定向发送器和与之互补的结构至少局部接触。于是,一个壳体部件例如具有一个销,另一壳体部件具有一个适用于该销的孔,该孔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至少部分容纳该销,而且该销的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着该孔的表面的一部分。这样的结构导致了在其上开始和/或发生超声波焊的表面与只有一个销而没有对应的孔的情况相比增大了。其次,通过这样的部件实施形式,可以明显简化在超声波焊接前的部件定位,因为通过使其中一个部件的能量定向发送器锁入另一部件的至少部分形状互补地构成的结构中而限定出在超声波焊接之前的这两个部件的准确相对位置。这样一来,在将这两个部件带入为超声波焊而预定的终点位置中时的设备成本和劳动成本可以降低,这简化了部件的安装作业。

    通过与在上一段中例如用销和对应的孔来表示的类似的方式,当这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具有细长的肋而在另一个部件中设有一个用于容纳该肋的槽时,也可以改善和简化借助超声波焊接的连结,在这里,该肋在这些部件的在超声波焊接作业之前的预定终点位置上至少部分地容纳于该槽里,该肋和该槽的表面至少部分相互接触。与一个销和一个对应的孔相比,一个肋和一个所属槽通常具有高得多的接触面积,这在超声波焊接后导致能承载相当的负荷的连结。由于在其中一个部件中使用如一个肋并在另一部件中使用一个对应布置的槽,其中这两个部件能连接成一个外壳或外壳部,所以,这两个部件在超声波焊接之前的定位可以与使用销和类似孔时相似地变简单。

    尤其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销或至少一个适用于容纳一销的孔和至少一个肋或至少一个用于容纳一肋的槽的组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部件的连接强度、在超声波焊接前的相对定位精度和该连接的可四面承载性能被有利地网罗在一起。通常,在连接前组装部件时的定位精度以及超声波焊接的均匀性和承载性能随着所用结构数量和其延伸尺寸而增大。采用多个肋与槽和/或多个销与孔是尤其有利的。这些在所述部件的不同适当位置上的肋/槽用于很牢固的连接,而在其销/孔可以形成于尤其例如不适用于肋/槽的其它位置上,因为这样的位置例如很窄、带花纹和/或是修长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一个外壳或外壳部来解决至少从以上举例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一些问题,该外壳或外壳部包括一个第一部件和一个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一个预定的终点位置上能够通过或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被连接起来,另外,该外壳部在其中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销并且在另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销的对面的孔,该外壳部还在其中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肋并且在另一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肋的对面的槽。

    在通过超声波焊接将两个部件连接起来后,在一个被用于形成一个外壳或外壳部的部件中使用至少一个销并在制造该外壳或外壳部所需的第二部件中采用一个对应的孔以及同时在其中一个部件中使用至少一个肋并在另一部件中使用一个对应的槽用于非常均匀坚固地连接这两个部件。另外,这样的结构导致这两个部件在真正的超声波焊接之前的定位变简单了,因为肋和对应的槽或者销和对应的孔近似相互嵌接。在嵌接位置上,这两个部件只能做最小移动,至少平行于这样的表面,即两者沿该表面相互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里,在部件中可以有多于一个的肋-槽组合和/或多于一个的销-孔组合。这个实施例的优点是,每个其它的这样结构提高了这两个部件在超声波焊接前的定位精度并且在焊接后提高了连接的强度和均匀性。

    此外,上述的肋/槽和销/孔结构可以与在其中一个部件的表面上的肋形或销状突起即上述能量定向发送器组合。对于这样的能量定向发送器,不一定要在各自的另一部件中设有形状互补地构成的结构。在超声波焊接过程中,这些突起和各另一部件的接触突起的区域连接。这种结构造成连接成一个外壳或外壳部的这两个部件的连接的进一步加强和均匀化。

    如果这样的能量定向发送器与销/孔或肋/槽结构如此组合,即例如多个销通过细长的能量定向发送器连接,则这可能是有利的。另外,这些销或孔和肋/槽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里,一个外壳或外壳部的第一部件包括一个开口,该开口被该外壳或外壳部的第二部件的一个区域盖住。如果这两个部件被带到为超声波焊接而预定的终点位置上,则出现了一个连接区,在该连接区里,其中一个部件的表面位于另一部件的表面的对面。在这个连接面上,有利地形成了上述的肋/槽和销/孔结构。另外,例如其中一个部件可以具有一些突起结构,这些突起结构例如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按照闭合线包围第一部件的开口。这样一来,在超声波焊接后,就能获得对在第一部件中的开口的密封的如防水或防尘的封盖。另外,第二部件至少在第一部件的开口区域里能具有一个透明区(在预定的终点位置上)。

    另外,在一个能借助超声波焊接与第二部件连接的第一部件中形成有一个凹面,该凹面的形状至少部分与第二部件的外形互补。这样一来,这两个部件的在超声波焊接之前的定位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因为第二部件在被带入预定的终点位置中时至少部分地被移入第一部件的对应形成的凹面里。

    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外壳部例如被设计成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且尤其是手机的上壳的形式。另外,一个用于该上壳的第一部件可以是一个壳体部件,它具有用于按钮和显示器的开口,而第二部件可以是一个具有一透明区的窗口部件,利用该窗口部件来覆盖在第一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尤其用于显示器的开口。由于移动电讯发送机且尤其是手机但也可以是移动无线电通讯的个人数字助理或其它移动无线电通讯的数据处理装置是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所以,它们收到非常高的负荷。因此坚固的可承载的装置外壳是必备的。这样的外壳或外壳部可以有利地通过上述方法在把销/孔和肋/槽结构设置该外壳的部件中的情况下借助超声波焊接来制成。由于这样的装置可能是在低价位或中价位销售的电器,所以,还必须注意有效的制造方法。在这里,上述借助销/孔和肋/槽的超声波焊接法与例如粘接法相比的优点是,可以省去涂胶安装步骤。另外,采用销/孔和肋/槽有助于在超声波焊接前将部件带到预定的终点位置时获得高的定位精度,结果,在制造这样的上壳时得到了简单但质量更高的安装作业。

    此外,通过一个用于制造一个外壳或外壳部的成套装置来解决至少从以上举例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一些问题,该外壳或外壳部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和第二部件在一个预定的终点位置上能够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来连接,该外壳部在其中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销并且在另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销的对面的孔,该外壳部还在其中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肋并且在另一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肋的对面的槽。

    另外,通过一种制造外壳或外壳部的方法来解决至少从以上举例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一些问题,该外壳或外壳部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一个预定的终点位置上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被连接起来,在这里,该外壳部在其中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销并且在另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销的对面的孔,该外壳部还在其中一个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肋并且在另一部件里具有至少一个形状互补地形成的并在该预定的终点位置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肋的对面的槽。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根据以上段落所述方法来制造外壳或外壳部的超声波焊接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超声波发生源、一个用于支持该外壳或外壳部的砧座、一个用于将超声波耦合输入该外壳或外壳部中的超声焊极,在这里,该超声焊极是这样构成的,即该超声焊极的在超声波焊接中与该外壳或外壳部接触到的表面的轮廓基本上对应于要通过以上段落所述方法并借助超声波来焊接的该外壳或外壳部的区域的轮廓。

    在是本身封闭的焊缝或一个独立的焊点的情况下,主要完成该外壳的两个部件的焊接的区域例如可以是关系简单区域。不过,例如在有多个独立的焊点的情况下,焊接区也可以由多个不连接的局部区组成。这样选择超声焊极的接触面的形状是有利的,因为由此是耦合输入的声音能量只到达与焊接相关的区域并且没有声音能量进入不是为焊接而设的区域。因此,焊接设备可以节能地工作并且此外避免了因错误输入声音能量而在外壳或外壳部上产生不希望有的损伤。

    也通过这样一种装置且尤其是注塑模具来解决从以上举例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一些问题,即它被设计用来制造如以上12段所述的部件。

    以下,结合附图来举例描述本发明。附图所示为:

    图1以前视图表示用于手机的本发明上壳的窗口部件和壳体部件;

    图2以后视图表示手机上壳的窗口部件和壳体部件;

    图3a以前视图表示在安装状态下的由窗口部件和壳体部件构成的本发明的手机上壳;

    图3b与图3a一样,但它是沿剖面线A1-A1的侧视图;

    图3c放大表示图3b中所标区域Y;

    图4a以前视图表示窗口部件;

    图4b以侧视图表示窗口部件;

    图4c以后视图表示窗口部件;

    图5a是沿图4c的剖面线A-A的侧视图;

    图5b是沿图4c的剖面线B-B的侧视图;

    图5c是图4c所示区域Z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手机的本发明上壳的两个按照本发明部件20、30。手机的整个外壳包括上壳10和未示出的下壳。上壳包括壳体部件20,它具有一些用于手机操作所需的按钮的开口21。为了一目了然起见,不是所有开口21都用标记表示。此外,壳体部件20具有一个用于观察显示器的开口22。在用于显示器22的开口之上和之下,壳体部件具有肋状突起24。此外,示出了一些孔26。在这里,不是所有在图1中示出的空26都用标记表示了,这样作是为了使图面简明。图1还示出了上壳10的窗口部件30,它包括一个透明区32。

    在图2里以后视图示出了手机的上壳10的窗口部件30和壳体部件20。在这里能看到在壳体部件20里的孔26以及观察显示器所需的自由区22。在窗口部件30的背面,除了透明区32外还示出了凹面或槽34,它们至少部分地与壳体部件20的肋24是互补的。还示出了销36,它们至少部分地与壳体部件20的孔26的形状是互补的。为了简明起见,在这里,不是所有示出的销36都用标记表示。另外,在窗口部件30上形成肋状突起38,即所谓的能量定向发送器。对于这些能量定向发送器38,壳体部件20没有形状相应互补的结构。能量定向发送器38与一些销36和槽34一起构成一个本身封闭的结构。

    在组装窗口部件30和壳体部件20时,这些销34至少部分进入这些孔26里,而这些肋24至少部分进入这些槽34里。此时,该销36的表面的一部分接触到该孔26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该肋24的表面的一部分接触到该槽34的表面的一部分。在外壳部20、30组装在一起后,在一个未示出的超声波焊接设备里通过超声焊极把超声波输入组装在一起的部件中。在销36和孔26的接触面以及该肋24和槽34的接触面上开始,窗口部件30和壳体部件20至少部分熔化。连接结构24、26、34、36的熔化在超声波焊接过程里导致窗口部件30和壳体部件20大致接近。最迟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窗口部件30的能量定向发送器38就接触到壳体部件20的区域,随后,这些接触点也被连接起来。这导致壳体部件20和窗口部件30进一步接近,直到通过超声波焊接产生完全的连接。

    这样一来,在壳体部件20和窗口部件30之间出现了防灰尘的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水的连接。通过多个销36-孔26组合和肋34-槽24组合,形成了这两个部件的很牢固的且能四面受力的连接。此时,肋34-槽24组合尤其用于获得主要的高连接强度,而多个销36-孔26组合尤其是保证了连接的均匀性和安装时的定位精度。

    图3a示出了组装起来的上壳的前视图。此时,能看到壳体部件20和窗口部件30。此外,示出了用于按钮21的开口和用于观察显示器22的开口以及窗口部件的透明区32。另外,可以看到在窗口部件30里的一些开口40,它们位于手机扬声器区域里并且使得声音穿透外壳变得简单了。

    图3b表示图3a所示上壳的沿剖面线A1-A1的横截面。在此也能看到窗口部件30和壳体部件20。

    在图3c中,放大示出了在图3b中用Y标记的上壳10区域。在这里,又能看到窗口部件30和壳体部件20的一部分。还示出了其中一个透声开口40以及沿窗口部件30的外周延伸的能量定向发送器38。在中心能看到在壳体部件20的窗口区中延伸的肋24,所述肋被容纳在该窗口部件30的形状相应互补地构成的槽34中。

    图4a以前视图表示带有透明区32的窗口部件30。在图4b中以侧视图示出了带有透明区32的窗口部件30。在这里,以侧视图示出了位于窗口部件30外周上的各销36。

    图4c表示带有透明区32的窗口部件30的后视图。尤其是能看到销36和槽34。在这里,如图2所示,其中一些销36或者槽34通过能量定向发送器38连接并且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结构。图4c也示出了如何有利地设置一个适用于使窗口部件30与壳体部件20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的超声焊极。象在能量定向发送器38、销36和槽34的分布中看到的那样,焊接区基本上沿窗口部件30的边缘延伸,它具有一个从窗口部件30的左边缘到右边缘地分布于在透明区32内的肋34上的横接部。与上壳接触的超声焊极表面的外轮廓因此大致对应于窗口部件30的轮廓。另外,超声焊极可以如此构成,即它没有在窗口32区域里和具有透声开口40的D形区域里直接接触上壳,该D形区形成在窗口和位于那里的槽34之上。此时,可以使超声焊极接触面的轮廓几乎仿照窗口部件30以及窗口和在窗口32之上的D形区的轮廓。重要的是,超声焊极的形状匹配于焊点几何形状。

    图5a表示窗口部件30的销36的沿图4c的横剖线A-A的横截面。在这里,尤其是能看到销36的截头圆锥形形状。

    图5b表示窗口部件30的销36的沿图4c的剖面线B-B的横截面。该销36也具有截头圆锥形状。

    图5c放大表示窗口部件30的在图4c里用Z表示的区域。尤其是能看到借助能量定向发送器38连接的销36。此外,示出了其中两个透声开口40。

    本发明示出了借助超声波焊接制造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的外壳或上壳的可行方式。此外,通过超声波焊制造外壳或外壳部的可行方式也摆在了人们眼前,其中,通过使该外壳或外壳部的一些部件形成有销和形状互补的孔或者肋和形状互补的槽,可以产生很牢固的连接。此外,具有这样结构的实施方案导致了更简单的超声波焊制造方法,因为通过这些结构的相互锁定,不同的部件在焊接前容易被带入正确的位置中。

                        附图标记一览表

    10-上壳;20-壳体部件;21-按钮开口;22-显示器的开口;24-肋;26-孔;30-窗口部件;32-透明区;34-槽;36-销;38-能量定向发送器;40-透声开口;

外壳或外壳部及其制造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壳或外壳部及其制造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壳或外壳部及其制造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壳或外壳部及其制造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壳或外壳部及其制造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描述一种用于移动电讯发送机的上壳(10)或外壳,它包括一个第一部件(30)且尤其是具有透明区的窗口部件(30)和一个第二部件(20)且尤其是壳体部件(20),第一部件(30)和第二部件(20)能够通过或通过借助超声波的焊接相互连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