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6220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0869.8

申请日:

2004.10.09

公开号:

CN1606329A

公开日:

2005.04.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N 1/40申请日:20041009授权公告日:20070425终止日期:201410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N1/40; B41J2/00; G06F3/12

主分类号:

H04N1/40; B41J2/00; G06F3/12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内田达郎; 大村宏; 鲸井康弘; 高木义博; 有富雅规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3.10.10 JP 352982/20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季向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即使在打印输出图像上附加底纹图像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打印输出图像。为此,分割作为打印用纸的可打印区域的物理页,在该分割的各个区域(逻辑页)上进行打印,且仅在该物理页内不属于任何逻辑页的区域打印底纹图像。这样,在所谓的N-up打印的情况下,利用产生空白,在该空白处打印底纹图像,从而不管打印的图像是什么图像,都能在与其不相干的位置上打印底纹图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生成打印输出的第一图像和包含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第二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其中,上述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打印数据,使得在打印介质的可打印区域内的第一区域中配置上述第一图像,并且在上述可打印区域内且在上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中配置上述第二图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生成将上述第二图像的由上述第一区域所排除的部分空白化了的图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在上述第一区域中配置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具有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并且所述第三图像与用于在上述第二区域打印的上述第二图像不同。

4.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生成打印输出的第一图像和包含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第二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其中,上述打印数据生成单元根据上述第二图像的最大浓度值变更上述第一图像的浓度值,使得其处于高于比该最大浓度值高预定值的浓度值的浓度范围,并且生成打印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在上述第一图像浓度值具有低于比上述最大浓度值高预定值的浓度值的浓度范围时,校正该第一图像的浓度值。

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具有生成打印输出的第一图像和包含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第二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步骤,其中,上述打印数据生成步骤生成打印数据,使得在打印介质的可打印区域内的第一区域中配置上述第一图像,并且在上述可打印区域内且在上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中配置上述第二图像。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数据生成步骤生成将上述第二图像的由上述第一区域所排除的部分空白化了的图像。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数据生成步骤在上述第一区域中配置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具有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并且所述第三图像与用于在上述第二区域打印的上述第二图像不同。

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具有生成打印输出的第一图像和包含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第二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步骤,其中,上述打印数据生成步骤根据上述第二图像的最大浓度值变更上述第一图像的浓度值,使得其处于高于比该最大浓度值高预定值的浓度值的浓度范围,并且生成打印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数据生成步骤,在上述第一图像浓度值具有低于比上述最大浓度值高预定值的浓度值的浓度范围时,校正该第一图像的浓度值。

11.
  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发挥功能。

说明书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具体说,涉及在具有个人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打印机等的打印装置的系统中,打印包含了抑制复印物的使用等的底纹图像的图像之际的处理。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禁止或抑制票据、居民卡等的复制,使用叫作防伪用纸的实施了特殊打印的用纸。该防伪用纸是在原件上不能被人类观察到、但在使用复印机等进行复印时会在复印出的纸张上浮现出“COPY”的字符等的用纸。由此,可在视觉上容易识别出作为原件的打印件和复制原件的复印件。由于利用该防伪用纸,使得复印的人对该复印件的使用等有所顾忌。此外,具有抑制复印行为本身这样的心理牵制作用。使得在防伪用纸的原件上字符串难以被人类观察到,是为了能够明确区别原件和复印件。如果在原件中能看见“COPY”等的字符串使得人们能够明确识别出来,那么就可能被识别为复印件,就失去了作为防伪用纸的意义。
Wicker(USP5788285)、Mowry et al.(USP6000728)中公开了这种防伪用纸的制作的技术。
但是,由于这种防伪用纸运用特殊的打印技术来制作,因此存在与通常的用纸相比成本增高的问题。此外,仅仅能够使防伪用纸制造时设定的字符等浮现出来。因此,防伪用纸的用途和设定的字符串受到限制。即,现有的防伪用纸由于其制造中的原因,在用途方面而存在缺乏灵活性的部分。
另一方面,各种内容的数字数据化正在发展,票据、居民卡等的内容也同样被数字数据化。但是,像这些票据、居民卡的利用等那样的,关于其处理的数字化还处于过渡期。结果,多是使用打印机等将利用计算机生成的数字数据的内容打印到纸上来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也因为近年来打印机性能的飞越性提高,根据需求使用计算机和打印机打印具有与现有的防伪用纸相同的效果的用纸的技术备受关注。日本特开2001-197297号公报和特开2001-23807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在使用打印机打印输出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内容数据时,在内容数据的背景中重叠称为底纹的图像来进行输出。底纹图像是在原件(打印机输出的打印物)中使人类的眼睛而言只能看到图样或背景色等、但在复制原件时,在复印件上浮现出预定的字符等的图像。因此,能够对复印者产生与防伪用纸同样的牵制作用。
在重叠输出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底纹图像时,当然能使用通常的打印用的纸等。因此,与防伪用纸相比,在成本方面是有利的。而且,能在打印输出内容时,生成底纹图像。由此,能自由地设定复印时显现出来的字符等。或者说,具有能使实施打印的用户名、输出时间等的动态信息作为字符串浮现出来的优点。
如上所述,底纹图像实现的效果是:在进行了复印时,复印前不能识别出的预定字符等在复印件上被显现出来,抑制使用该复印件等行为,容易在视觉上识别出是复印件,换言之,并非原件。为实现该效果,底纹图像基本上由2个区域构成,一个区域是复印时在复印件中残留(显现)图像的区域,另一个区域是复印件中图像消失或与上述残留的区域相比因为变淡而难以识别出的区域。这2个区域在打印后的状态下基本为相同浓度,宏观上,乍一看不能分辨出隐藏(埋置)了“COPY”等的通过复印显现出来的字符等。但是,微观上,例如在打印的墨点的水平上,如下所示,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
以后将通过复印显现的图像简称为潜像,将通过复印消失或变淡的图像简称为背景。并且,底纹图像基本上由该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构成。也有还包含后述的伪装图像的情况。作为用户界面类的用语,有时将潜像称为前景。
但是,底纹打印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只要构成为在复印件上显现(显影)人类可识别地“COPY”等的字符串、标识、图样等即可。即,即使在复印件中“COPY”这样的字符串以露白的状态表示,也作为底纹打印实现其目的。此时,显然“COPY”这样的字符串作为背景图像生成。
此外,在电摄影、喷墨等的点式打印机的情况下,复印件中残余图像的区域(潜像部或前景部)由集中的点的块集合构成。复印件中图像消失或与图像残余区域的图像浓度相比以淡的浓度再现的区域(背景部)由分散的点的集合构成。还有,在打印了底纹图像的状态下,各个区域的浓度几乎相同地构成,因此底纹图像整体的浓度大致均匀。
图24是表示该2个区域的图。如该图所示,由点被分散配置的背景部和配置集中的点块的潜像部构成底纹图像。该2个区域可分别由不同的网点处理和不同的抖动处理生成。在使用网点处理生成底纹图像的情况下,潜像部适合低线数的网点处理,背景部适合高线数的网点处理。在使用抖动处理生成底纹图像的情况下,潜像部适合使用点集中型抖动矩阵的抖动处理,背景部适合使用点分散型抖动矩阵的抖动处理。
一般地,复印机中存在依赖于读取原稿的微小的点的输入分辨率和再现微小的点的输出分辨率的再现能力的界限点。在底纹图像的背景部的点形成得比能用复印机再现的点的界限点更小,潜像部的点块形成得比界限点大的情况下,通过复印在复印件上再现由底纹图像的大的点块构成的图像,由小的点构成的图像不在复印件上再现。结果将潜像显现出来。此外,即使通过复印分散的小点没有完全消失,在与集中的点块相比,复印后的浓度低的情况下,潜像能相对显著地识别出来。
图25A和25B是表示潜像的显现的图。图25A相当于打印了底纹图像的状态。图25B相当于用复印机复印了图25A的情况下得到的复印件。通过图25A和25B,可以理解由集中的点的块的集合构成的潜像被显现出来,由分散的点构成的背景消失。
在底纹图像中适用使得更难以识别在原件中埋置了潜像图像的所谓的“伪装”的技术是众所周知的。伪装是将与潜像部和背景部浓度不同的图样重叠配置在底纹图像上的技术。适用伪装的底纹图像具有的效果是,在原件中与潜像部和背景部浓度不同的伪装图像醒目,潜像不那么醒目。伪装图像也具有对打印件提供装饰印象的效果。
图26A表示未施加伪装图像的底纹图像。图26B表示施加了伪装图像的底纹图像。该伪装图像,希望构成伪装图像的点在复印件中不再现出来,以使得复印后在复印件中显现出来的潜像容易识别。这可通过例如图26B所示,将伪装图像作成露白图像来实现。
但是,在进行实施了以上的底纹打印的打印的情况下,底纹图像的浓度和要打印内容,即打印输出的图像(下面叫打印对象)的浓度相同或接近时,根据底纹图像的打印,有难以识别打印对象的情况。
如上所述,底纹图像的打印的基本结构,在图17,18,19中如后述那样,用水印打印或重叠打印的形式在打印用纸的整个可打印区域(下面叫物理页)上来打印底纹图像。其理由之一,是沿袭了与上述的预先打印禁止复印等的字符的防伪用纸相同的考虑方式,所打印的图像相对于打印用纸无论以怎样的位置关系打印,在复印的情况下,潜像的显影出来的像都与打印图像的复印像在位置上无相干地显现出来。其结果是,打印输出图像将其整体与底纹图像重叠打印,在该情况下,打印输出图像与底纹图像整体地或部分地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浓度时,有难以识别打印输出图像的情况。详细地说,能考虑有以下的情况,打印输出图像和与该图像相邻的部分的底纹图像的浓度值接近时,难以判别打印输出图像的轮廓,或者,打印输出图像和重叠在打印输出图像的部分的底纹图像的浓度值相近时,难以判别打印输出图像自身的内容。
图27A和27B,是说明上述的打印输出图像和底纹图像中的浓度的干涉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7A表示不实施底纹处理而进行了打印的情况的打印输出例子。由于不实施底纹处理,背景512是打印用纸的底色,根据与其相对的打印对象的中央的椭圆511的浓度差能容易地识别出对象。与此相对,图27B表示实施了底纹处理的情况的打印输出例子,中央的椭圆511的浓度和底纹图像513的浓度接近,难以识别出椭圆5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即使在进行底纹图像的打印的情况下,也能容易地识别出打印输出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生成打印输出的第一图像和包含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第二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其中,上述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打印数据,使得在打印介质的可打印区域内的第一区域中配置上述第一图像,并且在上述可打印区域内且在上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中配置上述第二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生成打印输出的第一图像和包含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第二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其中,上述打印数据生成单元根据上述第二图像的最大浓度值变更上述第一图像的浓度值,使得其处于高于比该最大浓度值高预定值的浓度值的浓度范围,并且生成打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具有生成打印输出的第一图像和包含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第二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步骤,其中,上述打印数据生成步骤生成打印数据,使得在打印介质的可打印区域内的第一区域中配置上述第一图像,并且在上述可打印区域内且在上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中配置上述第二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具有生成打印输出的第一图像和包含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第二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步骤,其中,上述打印数据生成步骤根据上述第二图像的最大浓度值变更上述第一图像的浓度值,使得其处于高于比该最大浓度值高预定值的浓度值的浓度范围,并且生成打印数据。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缩小打印、N-up打印等的打印介质的可打印区域中,在控制含有打印要打印输出图像的第一区域和此外的第二区域的打印的情况下,由于使对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底纹图像的打印形式不同,所以,在上述第一区域中,能够打印与要打印输出图像不相干的底纹图像。例如,在上述第一区域中,可以是使得不打印底纹图像的形式,也可以是使得打印底纹图像,但按照要打印输出图像生成与该图像不相干的底纹图像而与第二区域的底纹图像不同的形式。
另外,在其他形式中,由于根据要打印的底纹图像的最大浓度,在比该最大浓度只高出预定值的浓度更高的浓度范围内打印应打印输出图像,因此要打印输出的图像根据浓度差能够与底纹图像区分开来。另外,即使在底纹图像重叠打印的部分,也能够明确判别其内容。
其结果是,即使在进行底纹图像的打印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打印输出图像。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效果、特征及优点将得以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关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用于图1所示的主计算机3000中的打印处理的一个结构的图;
图3是用于主计算机3000中的打印处理的结构的另一个例子,是表示扩展了图2所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假脱机程序302中的、假脱机文件303的生成中页单位保存步骤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的假脱机文件303生成过程和以后说明的打印数据生成过程之间的控制细节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的打印数据的生成过程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打印设定输入对话框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对于打印作业的输出目的地的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从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对假脱机析取程序305要求物理页打印时传递的数据形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字段1002中所示的作业设定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从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对假脱机析取程序305要求物理页打印时传递的数据形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1202的物理页设定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从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对假脱机析取程序305要求物理页打印时传递的数据形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图12的附加打印信息1304的数据形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底纹打印功能的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A和图16B是表示编辑底纹打印的各个详细设定的对话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底纹图案的描绘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底纹图案的描绘处理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底纹图案的描绘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底纹图像打印的图;
图21是表示关于图20所示的底纹打印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指定“重叠打印”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3A和图23B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浓度校正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4是表示作为底纹图像的2个区域的潜像部和背景部的图;
图25A和图25B是说明底纹图像的显影的图;
图26A和图26B是表示底纹图像的伪装的图;
图27A和图27B是说明底纹图像的浓度干涉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19是说明包含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主计算机和作为打印装置的打印机来构成的系统中的,关于打印处理和与其相随的底纹图像的基本描绘数据的生成的结构的图。
本实施例中,复印时,在复印件中显现的部分称为潜像部或前景部。复印时,在复印件中消失或与潜像部相比变淡的部分称为背景部。并且,在潜像部中输入“COPY”、“VOID”等的文本信息。但是,本发明的底纹图像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复印件中,文本信息相对周围图像表现(显现)为露白的字符。此时,潜像部和背景部的上述点的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当然是与非露白的情况相反的关系。本发明不由底纹图像的种类、生成处理、颜色、形状、大小等来规定。
打印系统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只要能执行本发明的功能,无论是单体的设备还是多个设备构成的系统,或者是经LAN,WAN等的网络连接进行处理的系统,都能适用本发明。
该图中,主计算机3000包含CPU1,其根据ROM3的程序用ROM或外部存储器11中存储的文件处理程序等,控制包含图20以后所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处理的混合了图形、图像、字符、表(含表计算等)等的文件处理及基于此的打印处理的执行。该CPU1总管连接于系统总线4的各设备的控制。ROM3的程序用ROM或外部存储器11存储作为CPU1的控制程序的操作系统程序(下面叫OS)等。ROM3的字体用ROM或外部存储器11存储上述文件处理时使用的字体数据等。ROM3的数据用ROM或外部存储器11存储进行上述文件处理等时使用的各种数据。RAM2具有用作CPU1的主存储器、工作区等的功能。
键盘控制器(KBC)5控制来自键盘9、未示出的定位设备的键输入。CRT控制器(CRTC)6控制包含底纹图像的显示的CRT显示器(CRT)10的显示。7表示盘控制器(DKC),控制存储引导程序、各种应用程序、字体数据、用户文件、编辑文件、打印机控制命令生成程序(下面叫打印机驱动器)等的硬盘(HD)和软盘(floppy注册商标)(FD)等的外部存储器11的访问。打印机控制器(PRTC)8经双向接口(接口)21连接到打印机1500,执行与打印机1500的通信控制处理。
此外,CPU1执行例如对RAM2上设定的显示信息RAM的轮廓字体的展开(格栅化)处理。并且,使得CRT10上的WYSIWYG成为可能。CPU1根据CRT10上的未示出的鼠标光标等指示的命令打开已登录的种种窗口执行各种数据处理。当用户进行打印时,打开关于打印设定的窗口,能进行包含打印机的设定、打印模式的选择的对打印机驱动器的打印处理方法的设定。
打印机1500由打印机1500上设置的CPU12控制。打印机CPU12根据ROM13的程序用ROM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等或外部存储器14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等,向连接在系统总线15的打印部(打印机引擎)17输出作为打印输出信息的图像信号。该ROM13的程序ROM存储CPU12的控制程序等。ROM13的字体用ROM存储生成上述打印输出信息时使用的字体数据等。ROM13的数据用ROM在没有硬盘等的外部存储器14的打印机的情况下存储主计算机上使用的信息等。
CPU12可经由输入部18与主计算机进行通信处理,能将打印机内的信息等通知主计算机3000。RAM19是用作CPU12的主存储器、工作区等的RAM,构成为可通过连接未示出的增设端口的选择RAM来扩大存储器容量。RAM19用于输出信息展开区域、环境数据存储区域、NVRAM等。上述的硬盘(HD)、IC卡等的外部存储器14由存储区域控制器(MC)20控制其访问。外部存储器14作为任选(设备)而连接,存储字体数据、仿真程序、表格数据等。1501配置用于在上述操作屏上进行操作的开关和LED显示器等。
上述的外部存储器14不限于1个,也可以配备多个,使得能够连接内置字体之外的选择存储卡、和存储了解释语系不同的打印机控制语言的程序的多个外部存储器。而且,也可以是具有未示出的NVRAM,存储来自操作屏1501的打印机模式设定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部17包括电摄影方式的引擎。因此,图像的打印和伴随其的底纹图像,利用根据这些打印数据形成的色剂的点进行打印。本发明在方面,打印的方式当然不限于这种电摄影方式,例如在喷墨方式等形成点进行打印的任一方式的打印装置中都可应用本发明。
图2是表示用于图1所示的主计算机3000的打印处理的一个结构的图。应用程序201、图形引擎202、打印机驱动器203以及系统假脱机程序204作为在外部存储器11中保存的文件存在,是在执行的情况下通过OS或利用其模块的模块装载到RAM2中来执行的程序模块。应用程序201和打印机驱动器203可经由外部存储器11的FD和未示出的CD-ROM或未示出的网络追加到外部存储器11的HD中。在外部存储器11中保存的应用程序201装载到RAM2中来执行。从该应用程序201向打印机1500进行打印时,同样利用在RAM2中装载并且可执行的图形引擎202进行输出(描绘)。
图形引擎202同样将对打印机等的每个打印装置准备的打印机驱动器203从外部存储器11装载到RAM2中,将应用程序201的输出设定给打印机驱动器203。然后,把从应用程序201接收的GDI(图形设备接口)函数变换为DDI(设备驱动器接口)函数,向打印机驱动器203输出DDI函数。
打印机驱动器203根据从图形引擎202接收的DDI函数变换为打印机可识别的控制命令,例如PDL(页描述语言)。变换后的打印机控制命令,其结构是通过OS,装载在RAM2中的系统假脱机程序204,经由接口21,作为打印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500中。
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在打印机驱动器203内具有底纹处理部205。底纹处理部205可以是打印机驱动器203的内装模块,也可以是通过另外的安装追加的库模块的形式。关于底纹图像的打印,打印机驱动器203通过执行该底纹处理部205进行后述的底纹图像的命令生成等的处理。
底纹层决定部308(参考图3)是设置在底纹处理部205的模块,执行第二实施例的底纹图像的打印顺序的自动决定处理。
与打印相关的软件模块
图3涉及主计算机3000的打印处理的结构的另一例子,是表示扩大了图2所示结构的结构框图。该结构是从图形引擎202向打印机驱动器203发送打印命令时暂时生成由中间码构成的假脱机文件303的结构。图2的结构中,应用程序201从打印处理开放,是在打印机驱动器203将来自图形引擎202的全部打印命令变换为打印机的控制命令的时刻,与此不同,图3的结构中,是假脱机程序302将全部打印命令变换为中间码数据,输出到假脱机文件303的时刻。通常,后者在短时间可完成。图3所示结构中,可对假脱机文件303的内容进行加工。由此,对于来自应用程序的打印数据,可实现放大缩小、将多页缩小为1页打印等的应用程序不具有的功能。
为了这些目的,对于图2的结构,如图3所示,进行系统扩张使得用中间码数据进行假脱机。此外,为进行打印数据的加工,通常从打印机驱动器203提供的窗口进行设定,打印机驱动器203将其设定内容保管在RAM2上或外部存储器11上。
下面详细说明图3所示结构。如图所示,在该扩张的处理方式中,作为来自图形引擎202的打印命令的DDI函数由调度程序301接收。在调度程序301从图形引擎202接收的打印命令(DDI函数)是基于从应用程序201向图形引擎202发出的打印命令(GDI函数)的情况下,调度程序301将外部存储器11中存储的假脱机程序302装载到RAM2中,向假脱机程序302发送打印命令(DDI函数)而不是向打印机驱动器203。
假脱机程序302分析接收的打印命令,按页单位变换为中间码,输出到假脱机文件303。该按页单位存储的中间码的假脱机文件叫做页描绘文件(PDF)。假脱机程序302从打印机驱动器203取得关于对打印机驱动器203设定的打印数据的加工设定(Nup、两面、装订线、彩色/单色指定等),作为作业单位的文件保存到假脱机文件303。按该作业单位存储的设定文件叫作作业设定文件(也简称SDF)。后面说明该作业设定文件。假脱机文件303作为文件在外部存储器11上生成,但也可以在RAM2上生成。而且,假脱机程序302将外部存储器11存储的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装载到RAM2,向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通知假脱机文件303的生成状况。之后,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根据假脱机文件303保存的关于打印数据的加工设定的内容判定能否打印。
当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判定为可利用图形引擎202进行打印时,向RAM2装载外部存储器11存储的假脱机析取程序305。并且,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对假脱机析取程序305,指示根据假脱机文件303中记述的中间码的页描绘文件进行控制命令生成处理。
假脱机析取程序305根据含有在假脱机文件303中所包含的加工设定信息的作业设定文件,来加工假脱机文件303中所包含的中间码的页描绘文件,再生成GDI函数,再度经由图形引擎202输出GDI函数。此时,关于底纹图像打印的命令生成,装载底纹处理部205来进行处理。
在调度程序301从图形引擎202接收的打印命令(DDI函数)是基于从假脱机析取程序305向图形引擎202发出的打印命令(GDI函数)的情况下,调度程序301向打印机驱动器203发送打印命令而不向假脱机程序302。打印机驱动器203根据从图形引擎202接收的DDI函数生成由页描述语言等构成的打印机控制命令,经由系统假脱机文件204输出到打印机1500中。
此外,如图3所示,表示除上述扩展系统外,还配置预览器306、设定变更编辑器307,可进行包含底纹图像的预览的预览、打印设定变更、多个作业的结合的例子。为进行打印预览、打印设定变更、多个作业的结合,首先,用户需要在图8所示的打印机驱动器的特性中,在作为进行“输出目的地的指定”的装置的下拉菜单901中指定“存储”。此外,在仅要看预览时,作为输出目的地的指定,也可通过选择“预览”来实现。
这样,在打印机驱动器的性能中设定的内容被作为设定文件存储在由OS提供的结构体(在Windows(注册商标)OS中,称为DEVMODE)中。在该结构体中,包含例如在假脱机文件303中所包含的加工设定中是否对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进行存储的设定。在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经打印机驱动器读入加工设定、进行了存储指定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假脱机文件303中生成存储页描绘文件和作业设定文件。另外假脱机文件管理器的窗口画面被弹出,在假脱机文件303中列表显示被假脱机了的作业。
当在假脱机文件管理器的窗口画面上进行某单个作业或结合作业的预览指定时,将外部存储器11中存储的预览器306装载到RAM2中,对预览器306指示进行假脱机文件3303中记述的中间码的作业的预览处理。
打印用中间数据的保存处理
图4是表示假脱机程序302中的假脱机文件303的生成中的页单位保存步骤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该图中,首先,在步骤501中,假脱机程序302从应用程序经图形引擎202接收打印请求。在应用程序中,显示输入如图7所示的打印设定的对话框,从该对话框输入的打印设定由打印机驱动器传递到假脱机文件303。在图7所示的设定输入对话框中,包含符号由801表示的决定在1个物理页上布置的逻辑页的数的设定项目等。
在步骤502中,假脱机程序302判定接收的打印请求是否为作业开始要求。这里,当在步骤502判定为是作业开始要求时,进入步骤503,假脱机程序302生成用于暂时保存中间数据的假脱机文件303。
接着,在步骤504中,假脱机程序302通知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打印处理的进展。接着,在步骤505中,将假脱机程序302的页数计数器初始化为1。这里,在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中,从假脱机文件303读入、存储对打印开始的作业的作业信息和加工设定等。
另一方面,在步骤502中,判定并非作业开始要求时,进入步骤506。在该步骤506中,假脱机程序302判定接收的要求是否为作业结束要求。当判定为并非作业结束要求时,进入步骤507,判定是否换页。当在步骤507中判定为换页时,进入步骤508,通知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打印处理的进展。然后,递增页数计数器,关闭存储中间码的页描绘文件,生成下一页描绘文件。在步骤507中,判定为接收的打印请求并非换页时,进入步骤509,假脱机程序302准备中间码向页描绘文件的写出。
接着,在步骤510中,由于向假脱机文件303存储打印请求,假脱机程序302进行打印请求的从DDI函数向中间码的变换处理。在步骤511中,假脱机程序302将在步骤510中变换为可存储的形式的打印请求(中间码)写入到假脱机文件303的页描绘文件中。之后返回步骤510,再次从应用程序接收打印请求。继续该一连串的从步骤501到步骤511的处理,直到从应用程序接收作业结束要求。假脱机程序302同时从打印机驱动器203取得存储在DEVMODE结构体中的加工设定等的信息,作为作业设定文件存储到假脱机文件303。
另一方面,在步骤506中,假脱机程序302判定为来自应用程序的打印请求为作业结束时,来自应用程序的打印请求全部结束,因此进入步骤512,通知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打印处理的进展,结束处理。
假脱机文件的生成
图5是表示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中的假脱机文件303的生成过程和打印数据生成过程之间的控制细节的流程图。
在步骤601中,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接收来自假脱机程序302或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的打印处理的进展通知。然后,在步骤602中,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判定进展通知是否为在上述步骤504中通知的来自假脱机程序302的打印开始通知。如果是打印开始通知,进入步骤603,从假脱机文件303读入打印的加工设定,开始作业管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602中,如果并非来自假脱机程序302的打印开始通知,进入步骤604。在步骤604中,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判定进展通知是否为在上述步骤508中通知的来自假脱机程序302的一个逻辑页的打印结束通知。这里,如果是一个逻辑页的打印结束通知,则进入步骤605,存储对在该逻辑页的逻辑页信息。并且,在接续的步骤606中,在对该时刻结束了假脱机的n逻辑页,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判定可否开始1个物理页的打印。这里,在可打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607,由对打印的1个物理页分配的逻辑数决定物理页序号。
关于物理页的计算,例如在加工设定是在1个物理页上配置4个逻辑页的设定的情况下,第一物理页可在第四逻辑页被假脱机的时刻进行打印,成为第一物理页。接着,第二物理页可在第八逻辑页被假脱机的时刻进行打印。另外,逻辑页数的总数可以不是在1个物理页上配置的逻辑页数的倍数,可由步骤512中的假脱机程序结束通知决定1个物理页上配置的逻辑页。
然后,在步骤608中,构成可打印的物理页的逻辑页序号和该物理页序号等的信息保存到作业输出用设定文件(包含物理页信息的文件)。保存形式如图9所示。将物理页信息被追加1个物理页大小的情况通知给假脱机析取程序305。之后,返回步骤601,等待下一通知。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构成打印数据1页,即1个物理页的逻辑页被假脱机的时刻,打印作业的假脱机并未全部结束,也可进行打印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604中,当进展通知并非来自假脱机程序302的一个逻辑页的打印结束通知时,进入步骤609,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判定是否为在上述步骤512中通知的来自假脱机程序302的作业结束通知。这里,如果是作业结束通知,则进入上述步骤606。另一方面,当并非作业结束通知时,进入步骤610,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判定接收的通知是否为来自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的1个物理页的打印结束通知。这里,当是1个物理页的打印结束通知时,进入步骤612,判定加工设定的处理是否全部结束了。在处理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612,向假脱机析取程序305通知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对加工设定的处理尚未结束的情况下,进入上述步骤606。本实施例的假脱机析取程序305将1个物理页数假定为进行打印处理的单位。在步骤608中,将进行1个物理页的打印处理需要的信息逐一保存到文件中,为可再利用的形式,但在不再利用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共用存储器等的高速介质,进行按1个物理页单位逐一写入的安装,成为可节约速度和资源的安装形式。另外,当与假脱机析取程序的进展相比,假脱机程序快的情况下,或者全部页的假脱机结束后开始假脱机析取的情况下,在步骤608中不按每个物理页通知页可以打印,而是依照假脱机析取程序侧的进展,做成多个物理页或全部物理页可进行打印这样的通知内容,能够节约通知次数。
在步骤610中,判定通知并非为来自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的1个物理页的打印结束通知时,进入步骤613,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判定是否为来自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的打印结束通知。当判定为通知是来自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的打印结束通知时,进入步骤614,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结束删除假脱机文件303的对应的页描绘文件处理。另一方面,当并非来自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的打印结束通知时,进入步骤615,进行其它的通常处理,等待下一通知。
假脱机文件的输出
图6是表示假脱机析取程序305中的打印数据生成过程的细节的流程图。
假脱机析取程序305根据来自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的打印请求,从假脱机文件303读出必要的信息(页描绘文件和作业设定文件),生成打印数据。关于生成的打印数据向打印机的输送方法,如图3所述。打印数据为PDL,也如前所述。
在打印数据的生成中,首先,在步骤701中输入来自上述的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的通知。在接着的步骤702中,假脱机析取程序305判定输入的通知是否为作业的结束通知,如果是作业结束通知则进入步骤703,设置结束标记,进入步骤705。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702中并非作业结束通知时,进入步骤704,判定是否通知了上述步骤608的1个物理页的打印开始要求。当在步骤704中未判定为开始要求时,进入步骤710,进行其他的错误处理,返回步骤701中,等待下一通知。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704中判定为1个物理页的打印开始要求时,进入步骤705,假脱机析取程序305保存在步骤704中接收了通知的可打印处理的物理页的ID。在接着的步骤706中,假脱机析取程序305对在步骤705中保存的物理页ID的全部页判定是否完成打印处理。这里,当全部物理页的处理完成时进入步骤707,判定是否在上述步骤703设定了结束标记。在设立结束标记的情况下,视为结束作业的打印,向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通知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的处理结束通知,结束处理。当在步骤707中判定为未设立结束标记时,返回步骤701,等待下一通知。
另一方面,在步骤706中判定为剩余可打印的物理页时,进入步骤708,假脱机析取程序305从保存的物理页ID依次读出未处理的物理页ID,读入与所读出的物理页ID对应的物理页的打印数据生成中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打印处理。打印处理将假脱机文件303中存储的打印命令要求变换为在假脱机析取程序305中可由图形引擎202可识别的形式(GDI函数),并传送。关于本实施例这种将多个逻辑页面布局在1个物理页上的加工设定(下面叫N页打印),在该步骤中可考虑缩小配置,来进行变换。
如果必要的打印处理结束,则假脱机析取程序305在接着的步骤709中对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通知1个物理页的打印数据生成结束。并且再返回步骤706中,反复处理,直到在步骤705保存的可打印的物理页ID全部都进行了打印处理。
以上是使用调度程序301、假脱机程序302、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如上所述,通过处理,假脱机程序302生成中间码,按存储在假脱机文件303中的定时将应用程序201从打印处理放开,因此,可在比向打印机驱动器203直接输出打印数据更短的时间里结束处理。在假脱机文件303中暂时保存依据打印机驱动器的打印设定的中间文件(页描绘文件、作业设定文件),因此实际要打印的打印预览可由用户识别出来。此外,通过保持中间文件,可进行由多个应用程序生成的打印作业的结合或替换,在进行打印设定的变更时,也不用再次打开应用程序并打印就可执行。
这里,在使用假脱机程序302的打印处理中,在对图形引擎202有打印请求时,生成作业输出用设定文件,但在进行预览、作业结合等的情况下,也可生成作业输出用设定文件。作业输出用设定文件,在单个作业的情况下与作业设定文件同样,在结合作业的情况下,是根据多个作业设定信息生成的。这里,说明作业输出用设定文件。
作业输出用设定文件的结构
图9表示在步骤608中保存构成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生成的可打印的物理页的信息的作业输出用设定文件的例子。字段1001是用于识别作业的ID,可按保存有本信息的文件名、共用存储器名称这样的形式保持。字段1002是作业设定信息。在作业设定信息中包含对图形引擎202开始作业打印所需要的结构体、N页打印的指定、页边框等的添加描绘的指定、份数、装订线等的后处理指定等仅可对1个作业进行设定的信息。在作业设定信息1002中仅保存对应作业的功能所必要的信息。字段1003是作业的物理页数,表示本字段以后保存有该数字量的物理页信息。本实施例中,由于是通知可打印的物理页数的方式,因此没有该字段也可动作。其后,从字段1004到最后,只存储字段1003的数进行的物理页信息。关于物理页信息,用图12说明。
图10是表示在图9的字段1002中所示的作业设定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字段1101是全部物理页数。字段1102是全部逻辑页数。字段1101和1102,在追加于打印数据将页数信息等作为附加信息进行打印等情况下使用。在继续打印时,两个字段为暂定的值,或者在结束打印之前,假脱机文件管理器304延迟可打印的物理页的信息的生成。字段1103是指定打印几份本打印作业的份数信息。字段1104是在字段1103设定多份打印的情况下是否按份单位打印的指定。字段1105是装订线、打孔、打Z折等的装订信息,在打印机本身或外部具有装订器的情况下被指定。字段1106是附加打印信息,除了本发明的底纹打印之外,保存页边框等的装饰、日期等的附加信息、用户名、页数、水印打印等的对作业附加的信息。随着功能的增加,本作业设定信息包含的字段数也增加,例如在可双面打印的情况下,追加保存双面打印的指定的字段。
图11是表示在图9的字段1004中所示出的物理页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最初的字段1201是物理页序号,是在打印顺序的管理、追加打印物理页序号时使用的值。字段1202是物理页设定信息,在可按每个物理页指定布局、彩色·单色时,保存布局、彩色·单色的设定。字段1203是分配给本物理页的逻辑页数,在1个物理页上分配4个逻辑页时,保存4或表示4页打印的ID。在字段1204以后仅保存字段1203指定的数的逻辑页的信息。由于从应用程序201打印了的页数,有时与1203指定的页数相比,实际页数据数会减少。在该情况下,在逻辑页信息中保存表示空页的特别数据来对应。
图12是表示物理页设定信息1202的例子的图。字段1301保存按向物理页上的逻辑页的配置顺序,通过N页打印在物理页上配置逻辑页的次序(从左上向右、从左上向下)的指定。根据系统有时不按配置顺序、不按页序号顺序,而是以对应于配置顺序的顺序来配置字段1204以后的逻辑页信息的顺序,从而代用1301的设定。字段1302是双面打印的正反面信息,例如在正反两面对齐装订余白时使用。字段1303是彩色页或是单色页的指定,当打印机具有单色模式和彩色模式时,是在混合彩色页和单色页的文件中,以彩色模式打印彩色页、以单色模式打印单色页等情况下使用的值。字段1304是附加打印信息,在对物理页打印页数、日期等的附加信息时使用。物理页设定信息也根据系统功能追加字段。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图15以后说明的底纹图像打印是对物理页附加的信息,因此根据关于图10所示的字段1106中保持的底纹打印的信息,作为对各物理页的设定信息,也存储在字段1304内。存储关于对作业的附加打印信息1106和附加打印信息1304内的底纹打印的设定信息的数据形式的一个例子,在图14中在后面描述。
图13是表示字段1204所示的逻辑页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字段1401是逻辑页的ID,利用该ID,从假脱机文件303参照与逻辑页对应的页描绘文件的中间码。只要利用该ID可访问逻辑页的中间码即可,可以是文件、存储器指针,也可以是构成逻辑页的中间码本身。字段1402用于逻辑页序号,在将逻辑页序号作为附加信息打印的情况下使用,或用作逻辑页ID的辅助信息。在字段1403的格式信息中保存可按逻辑页单位指定的各种设定项目。例如,保存页边框等的附加打印信息、缩放率等的按逻辑页单位指定的各种设定的信息。另外,如果需要,也可保存逻辑页单位的彩色·单色信息等的对逻辑页的属性信息。相反,在不需要按逻辑页单位分切设定、逻辑页单位的属性信息的系统中,不需要字段1403。
作业输出用设定文件如上所述构成。作业设定文件也大致同样,作为作业,具有打印题材(单面、双面、装订打印)、打印布置(Nup、明信片打印)、附加信息(底纹打印信息、水印、日期、用户名等)、份数、用纸大小信息,按每个物理页,由逻辑页的配置顺序、双面打印的正面还是背面、彩色模式等构成。
而且,图3表示在至此说明的扩展系统之外,还配置具有作业设定变更功能的设定变更编辑器307的例子。设定变更编辑器307是可按对话方式变更上述的作业设定文件或作业输出用设定文件的编辑器。设定变更编辑器307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省略说明。
底纹图像打印数据生成处理的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用户任意选择底纹图像的水印打印或重叠打印的结构。具体说,通过用户经具有如图16所示的用于选择水印打印或重叠打印的单选(radio)按钮2210的用户界面选择水印打印或重叠打印之一,确定底纹图像数据和打印输出图像的数据(原稿数据)的最终的重叠顺序。并且,据此,进行在图17说明的底纹图像的水印打印或在图18说明的底纹图像的重叠打印。后面说明水印打印或重叠打印的具体内容。
图15到图16A,图16B是表示进行关于底纹图像打印的设定的用户界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在打印机驱动器203内配置的关于底纹打印的用户界面的初始画面的一个例子。该例子中,在对话框内的特性页面(sheet)2102中进行关于底纹打印的设定。
2102是指定是否对打印作业进行底纹打印(包含底纹图像的打印,下面相同)的复选框。该指定在图10的附加打印信息1106内作为是否进行底纹打印的设定被存储。2103表示用于使得可由1个识别符(样式)指定底纹打印的多个设定信息的样式信息。打印机驱动器203可选择多个样式,各样式和图14所示的底纹打印信息的关系登录在寄存器中。用户压下按钮2104显示图16A所示的样式编辑用对话框2201。2105是调整底纹打印的前景、背景的对比度时使用的复选框。用户按下按钮2106显示对比度调整用的画面(未表示)。
图16A是表示编辑底纹打印的各个详细设定的对话框的例子的图。
该图中,2201表示整个底纹图像信息编辑用对话框,在该区域中为了预览显示后述的各个底纹图像信息生成的底纹图像的结果。2202是显示可由图15的2103选择的样式的一览的区域。用户使用按钮2203和2204可新追加、删除样式。2205表示显示当前指定的样式名称的区域。
2206是选择底纹打印中使用的描绘对象的种类的单选按钮。当用户操作该单选按钮2206选择“字符串”时,使用文本对象,当选择“图像”时,使用以BMP等为代表的图像数据。在图16A和图16B中,由于选择了“字符串”,对话框2201中显示从符号2207到2209等表示的关于文本对象的设定信息,可进行编辑。另一方面,在区域2206中选择“图像”的情况下,不显示信息2207到2209,替代其,显示图16B所示的图像文件名称显示2215和用于显示未示出的文件选择对话框的按钮2216。
2207表示用于显示编辑作为底纹图像使用的字符串的区域。2208表示用于显示编辑字符串的字体信息的区域。本实施例中,仅示出了字体名称的选择画面,但也可以扩展为可选择字体的系列信息(粗体、斜体等)、装饰字符信息等。2209是用于显示设定作为底纹图案使用的字符串的字体大小的区域。本实施例中,假定了可按“大”、“中”、“小”的3个阶段指定的形式,但也可以采用点值的直接输入等一般使用的字体大小指定方法。2210是用于设定底纹图案和原稿数据的打印顺序的单选按钮。在指定“水印打印”的情况下,在打印机的位图存储器上最初描绘底纹图像后,对该底纹图像进行盖写那样地描绘原稿数据。另一方面,在指定“重叠打印”的情况下,最初描绘原稿数据后,对该原稿数据进行盖写那样地描绘底纹图像。描绘的具体处理在后面说明。
2211表示指定底纹图案的配置角度的单选按钮。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择“右上”、“右下”、“左右”的3个,但也可以配置能够任意指定角度的数值输入区域、可直觉感觉地来指定的滑动杆等,来扩展角度指定方法。2212用于表示显示指定底纹图案(前景图案、背景图案)中使用的色的区域。2213用于表示更换前景图案、背景图案的复选框。复选框被选中时,复印时复印件中浮现出前景图案。另一方面,在未选中的情况下复印时以背景图案浮现出来,前景图案露白地显现出来的方式进行打印。
2214表示指定用于使得难以识别原稿中埋入的底纹图案的伪装图像的区域,可从多个图案进行选择。也提供有不使用伪装图像这样的选择项。
底纹打印设定信息的数据形式
接着使用图14说明图16A和图16B中说明的关于底纹打印设定信息的附加信息1106和1304中所存储的数据形式。
在该图中,字段2001存储表示由图16A的区域2206指定的用底纹打印生成的描绘对象种类(文本形式或图像)的值。字段2002存储图16A的区域2207~2209或图16B指定的,对用字段2001的信息所指定的描绘对象的设定信息。在文本选择时存储字符串、字体名、大小信息,在图像选择时存储输入的图像文件的位置。字段2003存储由图16A的区域2210指定的,指定相对原稿数据是先描绘还是后描绘底纹图案(描绘顺序)的信息。字段2004存储图16A的区域2211指定的配置描绘对象的角度信息。字段2005存储图16A的区域2212指定的在底纹图案(前景图案、背景图案)中使用的色信息。字段2006存储图16A的复选框2213指定的是否更换前景图案、背景图案的信息。字段2007存储图16A的区域2214指定的伪装图像的图案附加信息。字段2008存储前景图案的浓度信息。字段2009存储背景图案的浓度信息。
底纹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处理
图17和图18是表示底纹打印中的底纹图像的打印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这些图分别对应于图16A说明的各个“水印打印”和“重叠打印”。这些处理在图6的步骤708的打印处理,即打印数据的生成处理的过程中进行。
首先,使用图17的流程图说明“水印打印”,即先生成底纹图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如上所述,“水印打印”是在打印机的位图存储器中在底纹图像数据上展开原稿数据的处理。因此,打印数据的生成顺序是在生成对应原稿数据的打印数据之前生成底纹图像的打印数据。
步骤1901中,根据图14所示的关于底纹的信息,由底纹生成部205进行底纹图像的生成。其具体处理用图19在后面说明。之后,进行原稿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处理。步骤1902中初始化计数器。步骤1903中判断计数器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每1个物理页的逻辑页数,如果成为等于逻辑页数,则结束本处理。如果不相等则进入步骤1904中。步骤1904中将计数器增加1。步骤1905中根据每1页的逻辑页数和计数器,计算对将要进行这些打印数据生成处理的逻辑页的有效打印区域。步骤1906中,以计数器为索引,根据图11那样的形式下通知的关于物理页的信息读取当前的逻辑页序号,将该逻辑页缩小使其容纳在有效打印区域内。但是,在未指定N页打印的情况下,当然不需要缩小。
接着使用图18的流程图说明“重叠打印”,即先生成原稿数据的打印数据的情况。如上所述,“重叠打印”是在打印机的位图存储器中在原稿数据上展开底纹图像的处理。因此,打印数据的生成顺序是在生成对应于底纹图像的打印数据之前生成对应于原稿数据的打印数据。
步骤1902中,初始化计数器。接着在步骤1903中判定计数器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每1个物理页的逻辑页数,如果等于逻辑页数,进入步骤1908,如果不相等则进入步骤1904中。步骤1904中将计数器增加1。步骤1905中根据每1页的逻辑页数和计数器,计算对将要生成的逻辑页的有效打印区域。步骤1906中,以计数器为索引,根据图11那样的形式下通知的关于物理页的信息读取当前的逻辑页序号,将该逻辑页缩小使其容纳在有效打印区域内。但是,在未指定N页打印的情况下,当然不需要缩小。作为1个物理页结束了与预定数的逻辑页对应的打印数据的生成后,进入步骤1908中。在步骤1908中根据从应程序取得的物理页的有效打印区域,并基于图14所示的关于底纹的信息,由底纹生成部205生成底纹图像。关于其详细处理,用图19在后面说明。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7所示的底纹图像生成处理和图18所示的步骤1908的底纹图像生成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下面参照图19说明底纹图像的生成处理。
首先,在步骤S2701开始底纹图像生成处理。具体说,底纹图像生成指示和上述的底纹打印设定信息输入到底纹生成部205中。接着在步骤S2702中底纹生成部205读入背景阈值图案、前景阈值图案、基础图像、伪装图像。另外,基础图像是成为用于生成底纹图像的基础的图像数据。这是基于图14所示的各种设定信息由假脱机析取程序305生成的图像。
此外,在步骤S2703中,底纹生成部205决定生成底纹图像时的初始像素。例如,在对A4用纸的整个可打印区域从左上到右下按栅扫描顺序进行图像处理来生成底纹图像的情况下,将可打印区域的左上作为初始位置。此时,可打印区域和底纹图像区域相等。
接着在S2704中,底纹生成部205通过基于下式(1)的计算进行从底纹图像区域的左上开始瓦片状地(平铺)配置背景阈值图案、前景阈值图案、基础图像、伪装图像的处理。通过该计算,判定在该像素位置上是否写入与打印时的点对应的像素值。此时,像素值对应于所输入的色信息。此外,这里,背景阈值图案和前景阈值图案是由对应于点的写入/不写入的“1”和“0”构成的图像数据,这些图像是通过适合于制作前景(潜像)图像和背景图像的各自的抖动矩阵进行了2值化的数据。
NWriteDotOn=nCamouflage×
(nSmallDotOn×﹁nHiddenMark+nLargeDotOn×nHiddenMark)式(1)
下面表示式(1)的构成要素。
nCamouflage:在伪装图像中,如果对象像素是构成伪装图样的像素则为0,否则为1。
nSmallDotOn:如果背景阈值图案的像素值为黑则为1,为白则为0(色不限定于此)。
nLargeDotOn:如果前景阈值图案的像素值为黑则为1,为白则为0(色不限定于此)。
nHiddenMark:在基础图像中,如果对象像素是构成潜像图像的像素,则为1,如果是构成背景图像的像素则为0。
﹁nHiddenMark:是nHiddenMark的否定。在前景部中为0、背景部中为1。
在各处理对象像素中不需要使用式(1)的全部要素来进行。通过省略不需要的计算能实现处理的高速化。
例如,如果nHiddenMark=1,则﹁nHiddenMark=0,如果nHiddenMark=0,则﹁nHiddenMark=1。因此,如果nHiddenMark=1,则将下面的式(2)的值作为nlargeDotOn的值,如果nHiddenMark=0,则将式(2)的值作为nSmallDotOn的值。
如式(1)所示,nCamouflage的值是对整体的相乘运算,如果nCamouflage=0,则nWriteDotOn=0。因此,在nCamouflage=0的情况下,能省略下式(2)的计算。
(nSmallDotOn×﹁nHiddenMark+nLargeDotOn×nHiddenMark)
                                              式(2)
在生成的底纹图像中,由于背景阈值图案、前景阈值图案、基础图像、伪装图像的纵横长度的最小公倍数的大小的图像为反复的最小单位,底纹处理部205中仅生成作为反复的最小单位的底纹图像的一部分,将该底纹图像的一部分按底纹图像区域的大小瓦片状地反复排列时,能缩短底纹图像生成所占用的处理时间。
接着在步骤S2705中,CPU1判定步骤S2704的计算结果(nWriteDotOn的值)。即,如果nWriteDotOn=1,进入步骤S2706,如果nWriteDotOn=0,则进入步骤S2707。
在步骤S2706中进行写入对应于打印时的点的像素值的处理。这里像素值能根据底纹图像的色改变。此外,通过适合打印机的色剂或墨水的色进行设定也能够做成彩色的底纹图像。此外,也能够利用组合了多色的色剂或墨水的二次色。
在步骤S2707中判定是否处理了处理对象区域的全部像素。在未处理处理对象区域的全部像素时进入步骤S2708,选择未处理的像素,再次执行步骤S2704~S2706的处理。
采用该实施例,用户可根据有无原稿数据的空白区域和由白图像涂满的区域、生成原稿数据的应用程序等决定是水印打印还是重叠打印。其结果,可作成关于底纹打印用户更容易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
此外,作为位图图像合成底纹图像数据和原稿图像数据的处理在打印机1500中进行。在打印机的合成处理中,在设定了重叠打印的情况下,首先,将原稿图像数据展开在位图存储器上,接着,进行栅格化展开使得底纹图像数据盖写到原稿图像数据上。此时,在简单地盖写底纹图像数据时,就看不到原稿图像了。因此,重叠打印设定的情况下,通过利用AND/OR这样的逻辑描绘避免底纹图像完全盖写原稿图像。例如,进行下面这样的处理,即在展开原稿图像数据得到的位图图像的像素为相当于白的值的情况下,将与该像素对应的底纹图像数据盖写到与该像素位置相当的位图存储器上,对于具有白以外的值的像素,不盖写底纹图像数据。
下面说明基于以上说明的系统的打印底纹图像的结构的几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2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底纹图像打印的图,涉及所谓的N-up打印中的底纹图像的打印。
图20所示例子表示进行N=4的N-up打印的情况,构成为不把底纹图像打印在打印用纸(打印介质)的4个打印区域(下面将其叫作逻辑页配置区域)内,而在这些打印区域外的空白部分进行。
具体说,5201表示进行N-up打印时的打印用纸的可打印区域(物理页),5211,5212,5213,5214分别表示作为由打印应用程序规定的打印区域的页配置区域(逻辑页配置区域)。在这种N-up打印的设定位于作业设定文件(SDF)中时,假脱机析取程序305(图3),向图像引擎发出指示,以分割物理页在该分割的各个区域中缩小并移动地打印由缩小应用程序发行的各个页。
并且,仅在该物理页内不属于任何逻辑页配置区域的区域,即图20中灰色表示的区域5220中打印底纹图像。
图21是表示关于图20所示的底纹打印的处理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本处理是对图17所示的“水印打印”的基本结构在步骤S1905的计算“对逻辑页配置区域的有效打印区域”后,在步骤S1910对逻辑页配置区域进行使有效打印区域空白化的处理,即,在生成上述区域的像素值为零的描绘数据后,在步骤S1906进行逻辑页配置区域内的描绘。即,在步骤S1910中,进行删除布置在逻辑页配置区域5211,5212,5213,5214内的在步骤S1901描绘的底纹图案数据的处理。然后,这些区域中在后述的步骤S1906进行打印输出图像的描绘。作为其结果,在步骤S1901描绘的底纹图像打印仅打印在空白区域5220中。虽然在图17中表示了“水印打印”的例子,图18中表示了“重叠打印”的例子,但本实施例不在打印底纹图像的区域5220中打印其他对象,因此在“水印打印”和“重叠打印”中可进行上述同样的处理。
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那样规定了说明对逻辑页配置区域的逻辑页数据的描绘和底纹图像的删除定时,但本发明不由这样的处理流程限定,只要控制为最终仅在空白区域上形成底纹图像即可。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N-up打印的情况下,利用产生空白,并通过在该空白处打印底纹图像,无论打印的图像是什么,都可在不与其相干涉的位置上打印底纹图案。并且结果是即使在底纹图像的浓度和打印输出图像的浓度相近时也能良好地识别打印输出图像,同时能防止由于底纹打印使得其品质降低。由于在上述的逻辑页上打印的图像是被缩小的图像,因此本来就难以视觉地辨认。这样,通过在另外区域中打印底纹图像,可防止使得本来难以辨认的图像更加难以观察。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是在进行上述N-up打印这样的具有多个逻辑页配置区域和此外的空白区域的打印的情况下,在逻辑页配置区域也进行底纹打印,但使其为与在空白区域打印的底纹图像不同的底纹图像。即,使在逻辑页配置区域打印的底纹图像,与在空白区域打印的底纹图像其字符、图样等不同而成为不同的底纹图像,从而使得能够识别出在该逻辑页配置区域打印输出的图像。
具体结构是变更图16A和图16B所示的用户界面,在图14所示的底纹打印的数据结构内分别保持对物理页的底纹设定和对逻辑页配置区域的底纹设定。由此,在物理页(即上述空白区域)和逻辑页配置区域中能分别进行不同的底纹的打印。
图22是表示指定“重叠打印”的情况下的本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相对于如前面图21所示的处理,不同之处是在步骤S1906的“逻辑页描绘”后在步骤S1907进行对逻辑页配置区域的底纹图案的描绘。
此外,在指定“水印打印”的情况下的本实施例的处理如下所述。该处理与图21所示处理的不同点是在步骤S1910中从逻辑页配置区域删除底纹图像后,在逻辑页配置区域进行与空白区域不同的空白化的数据(像素值为零)以外的底纹图像的描绘,之后,在步骤S1906中进行逻辑页配置区域的描绘。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即便在底纹图像的浓度和打印输出图像的浓度相近时也能良好地识别打印输出图像,并且通过也在逻辑页配置区域内打印底纹图像,在整个物理页打印底纹图像,因此与通过不在逻辑页配置区域形成底纹图像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比,可生成进一步提高了打印件整体的印象和美感的打印件。
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规定了对逻辑页配置区域的逻辑页数据的描绘和底纹图像的删除定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处理流程,只要控制为最终在空白区域和逻辑页配置区域上分别形成不同的底纹图像即可。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进行浓度校正使得打印输出图像的浓度相对于底纹图像的浓度高出至少一定值的结构。具体说,根据底纹中的潜像图像的浓度、背景图像的浓度、和除此之外的根据机型设定的浓度裕度等预先决定不用于打印的浓度范围,检测从应用程序指示的各个打印对象的浓度,进行打印图像的浓度校正,使得其不会重叠在上述所决定的不用于打印的浓度范围上。
图23A和23B是说明该浓度校正的一个例子的图。
潜像图像的浓度和背景图像的浓度理论上是相同的浓度,但实际上由于打印输出设备的特性、状态,其未必是一致的。如图23A和23B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潜像图像(前景图案)的浓度(Df)是23、背景图像(背景图案)的浓度(Db)是20。与此不同,为将打印输出图像(打印对象)的浓度提高至少一定值而设定浓度裕度(Dm)。在图示的例子中该值为13。此外,由于该浓度裕度随着输出设备的机型、状态等因素而变化,因此可以对每一设备可使其不同,或者即便设备相同,每经过一定时间也使其不同。
并且,通过设定浓度裕度,打印中不使用的浓度范围的最大浓度(Dx)由下式求出:
Dx=max(Df,Db)+Dm
这里,max(Df,Db)指Df,Db中大的一方的值。在图示的例子中,Dx求出为36。并且,打印输出按在该最大浓度(Dx)到最大浓度(Dmax)之间的范围的浓度进行。具体说,进行下面的浓度校正。
根据从应用程序指示的对象的浓度(D-in)按下式求出指示打印的浓度(D-out)。即,在图23B所示的直线c表示的关系中,按下式进行“从应用程序指示的浓度”的校正。
D-out=(Dmax-Dx)/Dmax×D-in+Dx
如上所示的浓度校正具体可由假脱机析取程序305实施并反映在打印中。当然,对于通过预览器306、设定变更编辑器307等进行同样校正并输出到画面上的图像也可适用。
此外,在从应用程序指示的对象的浓度(D-in)高于按上述浓度裕度设定的最大浓度Dx时,不进行上述校正,而按原来浓度进行打印。
根据以上的实施例,由于相对底纹图像,打印输出的图像浓度提高至少一定值,因此能防止底纹图像和打印图像的浓度接近,容易识别打印图像。也能防止由于与底纹图像浓度接近引起的图像轮廓模糊等的打印图像的品质降低。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即便是在打印的图像有灰度等级时,也可以根据上式校正打印图像的各个浓度,由此能基本维持原来的灰度等级性。
(又一实施例)
也可以是组合上述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实施例。即,当然可以对在逻辑页上打印的底纹图像的潜像浓度和背景浓度设定上述浓度裕度。
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以所谓的N-up打印为例作了说明,但如上所述可知,也可以例如像简单的缩小打印那样,在可打印区域产生打印区域和其空白区域的打印形式中采用本发明。
(再一实施例)
本发明适用于由多个设备(例如主计算机、接口设备、读出器、打印件等)构成的系统,也可适用于由1个设备构成的装置(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装置等)。
本发明的目的也可通过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实现各图所示的流程图的顺序的程序码存储在存储介质,通过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MPU)读出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码并执行来实现。
此时,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码本身实现上述的实施例的功能,存储该程序码的存储介质即构成本发明。
作为用于供给程序码的存储介质,可使用例如软盘(注册商标)、硬盘、光盘、光磁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等。
还包括如下情况:通过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码,不仅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根据该程序码的指示,还由计算机上运转的OS(操作系统)等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还包括如下情况: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码写入插入于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卡、连接于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上装备的存储器后,根据该程序码的指示,由该功能扩展卡、功能扩展单元上装备的CPU等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参考优选实施例具体描述了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从前面描述中显然可以理解,在其更广义上讲,不背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因此意在由后附的权利要求来覆盖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其同样落入本发明的真正精神之下。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pdf(6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即使在打印输出图像上附加底纹图像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打印输出图像。为此,分割作为打印用纸的可打印区域的物理页,在该分割的各个区域(逻辑页)上进行打印,且仅在该物理页内不属于任何逻辑页的区域打印底纹图像。这样,在所谓的Nup打印的情况下,利用产生空白,在该空白处打印底纹图像,从而不管打印的图像是什么图像,都能在与其不相干的位置上打印底纹图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