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盘片记录介质的夹具机构和带有其的盘片驱动器.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211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3509.3

申请日:

2004.10.08

公开号:

CN1606083A

公开日:

2005.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11B 17/028公开日:2005041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1B17/028

主分类号:

G11B17/028

申请人:

索尼株式会社;

发明人:

柴田圭一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3.10.08 JP 349451/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明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薄外形的夹具机构将一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上。该转盘具有多个第一接合齿和多个第二接合齿。当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第一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当第一接合齿移动时,第二接合齿以与第一接合齿保持联动的关系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被偏置,并接合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的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加压和保持盘片记录介质抵靠在盘片支承表面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夹具机构,它包括:
一盘片记录介质支承,其用来在其上放置具有一中心圆孔的一盘片记录介质;
一中心块,其沿盘片记录介质的转动轴线突出,并与盘片记录介质支承的转动轴线同中心,用来配装在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内;
安装在所述中心块上的一第一接合齿,用来沿盘片记录介质的所述转动轴线的径向突出,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放置在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时,通过与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所述第一接合齿移入所述中心块内;以及
安装在所述中心块上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接合齿的位置的一位置处的一第二接合齿,用来沿盘片记录介质的所述转动轴线的径向突出,以推压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抵靠在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

2.
  一夹具机构,其用来将具有一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其包括:
多个安装在所述转盘上的第一接合齿,用来大致沿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放置在转盘的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所述第一接合齿可移动;以及
多个安装在所述转盘上的第二接合齿,用来大致沿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放置在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时,通过与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在与所述第一接合齿的运动联动的关系中,所述第二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可移动,以便加压和保持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抵靠在转盘的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

3.
  一夹具机构,其用来将具有一中心圆孔的一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其包括:
多个安装在所述转盘上的第一接合齿,用来大致沿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所述第一接合齿具有与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可接合的径向外端,所述第一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被推动;以及
多个安装在所述转盘上的第二接合齿,用来大致沿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所述第二接合齿具有与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可接合的径向外端,当所述第一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径向朝内地被推动时,在与所述第一接合齿的运动联动的关系中,所述第二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面地可移动;
所述第一接合齿在其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径向向内推动所述第一接合齿的力;
所述第二接合齿在其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已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的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加压和保持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抵靠所述转盘的所述盘片支承表面;
其中,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所述第一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径向朝内地被推动,而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已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所述第二接合齿将所述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所述转盘的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

4.
  一夹具机构,其用来将具有一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其包括:
多个安装在所述转盘上的第一接合齿,用来大致沿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所述第一接合齿具有与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可接合的径向外端;
多个安装在所述转盘上的第二接合齿,用来大致沿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所述第二接合齿具有与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可接合的径向外端;
所述第一接合齿在其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径向向内推动所述第一接合齿的力;
所述第二接合齿在其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已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的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加压和保持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抵靠所述转盘的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以及
一偏置机构,用来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偏置所述第一接合齿;以及
一联动的偏置机构,用来保持所述第一接合齿和所述第二接合齿处于联动的关系,当所述第一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径向朝内地被推动时,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偏置所述第二接合齿;
其中,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所述第一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而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已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所述第二接合齿将所述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所述转盘的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

5.
  一夹具机构,其用来将具有一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其包括:
一中心块中心地设置在所述转盘上,与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同中心,以配装入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内;以及
多个摆动件,其可摆动地支承在所述中心块上,并以沿转盘的圆周方向角度地间隔开的距离,设置在与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等距离的位置处;
各个所述摆动件包括一中心枢转的支承,通过第一臂连接到所述中心枢转支承的一第一接合齿,以及通过第二臂连接到所述中心枢转支承的一第二接合齿,所述摆动件支承在所述中心枢转支承上,以便围绕平行于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一摆动轴线作摆动运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齿位于跨越所述中心枢转支承分开的、沿着围绕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上;
所述摆动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臂中的至少一个臂可弯曲,以当所述摆动件摆动或所述第一臂弯曲时,允许所述第一接合齿基本上沿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移动,还当所述摆动件摆动或所述第二臂弯曲时,允许所述第二接合齿基本上沿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移动;
各个所述摆动件还包括一偏置机构,通过沿一个摆动方向偏置所述摆动件,用来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偏置所述第一接合齿,这样,所述偏置机构保持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齿处于联动的关系中,当所述第一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时,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偏置所述第二接合齿;
所述第一接合齿具有一径向外端,其能从所述中心块的外圆周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并与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接合,所述第一接合齿在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径向向内地推动所述第一接合齿;
所述第二接合齿具有一径向外端,其能从所述中心块的外圆周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并与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可接合,所述第二接合齿在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已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的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加压和保持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抵靠所述转盘的所述盘片支承表面;
其中,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所述第一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朝内地被推动,而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已安装在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时,所述第二接合齿将所述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所述转盘的所述盘片支承表面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摆动件包括一单件的树脂模制件,其包括所述中心枢转支承、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所述第一接合齿,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齿,它们彼此一体地形成。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摆动件还包括一弹簧机构,其用来设定一偏置力的大小,当所述第一接合齿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时,该偏置力用来沿着所述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偏置所述第二接合齿。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机构包括一螺旋扭转弹簧,其保持与所述摆动件合作。

9.
  一包括一夹具机构的盘片驱动器,其包括:
一盘片记录介质支承,用来在其上放置具有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
一中心块,其沿盘片记录介质的转动轴线突出,并与盘片记录介质支承的转动轴线同中心,以配装入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内;
安装在所述中心块上的一第一接合齿,用来沿着盘片记录介质的所述转动轴线的径向突出,当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放置在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时,通过与所述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所述第一接合齿移入所述中心块内;以及
安装在所述中心块上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接合齿的位置的一位置处的一第二接合齿,用来沿着盘片记录介质的转动轴线的径向突出,以推压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抵靠在所述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

说明书

用于盘片记录介质的夹具机构和带有其的盘片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夹具机构和包含这样一夹具机构的盘片驱动器,夹具机构用来将诸如致密光盘(CD)或数字多用光盘(DVD)那样的具有一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盘片驱动器的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
背景技术
CD和DVD是可移动的盘片记录介质,其用来放置在盘片驱动器的转盘上,并具有用来将其自身安装在盘片驱动器上的中心圆孔。盘片驱动器具有带一盘片支承表面的一转盘和用来将加载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盘片支承表面上的一保持机构。
关于CD和DVD兼容的盘片驱动器,都要求便携式CD播放机和DVD播放机以及用于笔记本个人电脑的盘片驱动器有一薄的外形。人们已作出种种努力来减小这些盘片驱动器的厚度,那怕是1mm的几分之一。确定盘片驱动器的厚度的主要因素是转动盘片记录介质的驱动电机的厚度,以及将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转盘上的保持机构的厚度。
在本技术领域内提供有各种类型的保持机构。从低外形设计的观点来看,最理想类型的保持机构包括和转盘组合的一夹具机构,其具有可移动的齿,用来加压和保持一盘片记录介质抵靠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附图中的图6至8示出上述类型的传统的夹具机构。
如图6所示,一转盘62连接到一平的盘片形心轴电机60的输出轴上。与形成在诸如CD或诸如此类的光盘记录介质内的一中心圆孔相配合的中心块64中心地设置在转盘62的上表面上。中心块64的形状象一平的盘片形的盖状的零件,其与转盘62的转动轴线同中心地固定到转盘62上。中心块64具有的外径与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见图8)的内径匹配。待安装的盘片记录介质16通过中心块64与转盘62的转动轴线对齐地定位。转盘62具有三个接合齿66,它们基本上沿径向移动,移入和移出中心块64的外圆周表面。
图7示出示于图6中的中心块64的反面的立体图,以显示中心块64内的内部零件。中心块64具有支承在其上的三个滑动块68,以作径向的滑动,并通常被对应的螺旋弹簧70推压而沿径向向外地移动。接合齿66安装在滑动块68的对应的径向外端。当滑动块68沿径向滑动时,接合齿66沿径向移动,移入和移出中心块64的外圆周表面。
图8以放大的比例示出图示在图6和7中的各接合齿66。如图8所示,接合齿66在其远端上具有一面向上倾斜的第一接合表面72和一面向下倾斜的第二接合表面74。为将盘片记录介质16安装在转盘62上,使用者用手拿住盘片记录介质16,并将盘片记录介质16压向转盘62,以使转盘62的中心块64配装入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内。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下表面处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接合和向下加压接合齿66的第一接合表面72。因此,当使用者向下加压盘片记录介质16时,接合齿66被强制地抵抗螺旋弹簧70的偏压沿径向朝内移动。
当使用者连续地向下加压盘片记录介质16、直到盘片记录介质16地下表面邻接抵靠转盘62的上表面时,接合齿66的远端的尖的边缘,从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向上位移。接合齿66的第二接合表面74现在与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上表面处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接合,由此,接合齿66将盘片记录介质16保持在转盘62上。此时各部分的位置示于图8中。从图8中可见,接合齿66的厚度大约是安装的盘片记录介质16厚度的三倍。接合齿66的厚度之大,是因为第一接合表面72和第二接合表面74垂直地并置。因此,传统的夹具机构的厚度不能做得比接合齿66的厚度小。
例如,另一传统的夹具机构公开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0-182305中。然而,公开的传统的夹具机构具有的厚度大于上述传统的夹具机构。
在众多的用来将可移动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到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的传统的机构中,以上参照图6至8所述的传统的夹具机构显现为一最低的外形。然而,传统夹具机构的厚度需要是约为盘片记录介质厚度的三倍。用来播放可移动的盘片记录介质的包含有盘片驱动器的许多的装置,例如,便携式CD播放机和DVD播放机以及用于笔记本个人电脑中的盘片驱动器,它们具有的商业价值直接地因其厚度的减小而递增,那怕甚至只有1mm。鉴于这种倾向,显然,迫切需要一种低外形的夹具机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改进的低外形的夹具机构,其用来将具有一中心圆孔的一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包含有这样的夹具机构的盘片驱动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夹具机构,其包括:
一盘片记录介质支承,其用来放置一其上具有一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
一中心块,其沿盘片记录介质的转动轴线突出,并与盘片记录介质支承的转动轴线同中心,用来配装在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内;
安装在中心块上的一第一接合齿,用来沿盘片记录介质的转动轴线的径向突出,当盘片记录介质放置在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时,通过与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第一接合齿移入中心块内;以及
安装在中心块上的不同于第一接合齿的位置的一位置处的一第二接合齿,用来沿盘片记录介质的转动轴线的径向突出,以推压盘片记录介质抵靠在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夹具机构,其用来将具有一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其包括:
多个安装在转盘上的第一接合齿,用来大致沿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当盘片记录介质放置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第一接合齿可移动;以及
多个安装在转盘上的第二接合齿,用来大致沿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当盘片记录介质放置在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时,通过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在与第一接合齿的运动联动的关系中,第二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可移动,以便加压和保持盘片记录介质抵靠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夹具机构,其用来将具有一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其包括:
多个安装在转盘上的第一接合齿,用来大致沿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第一接合齿具有与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的径向的外端,第一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被推动;以及
多个安装在转盘上的第二接合齿,用来大致沿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第二接合齿具有与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的径向的外端,当第一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时,在与第一接合齿的运动联动的关系中,第二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可移动;
第一接合齿在其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当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时,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径向向内地推动第一接合齿;
第二接合齿在其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已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的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加压和保持盘片记录介质抵靠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
其中,当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第一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而当盘片记录介质已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时,第二接合齿将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夹具机构,其用来将具有一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其包括:
多个安装在转盘上的第一接合齿,用来大致沿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第一接合齿具有与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接合的径向外端;
多个安装在转盘上的第二接合齿,用来大致沿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运动,第二接合齿具有与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接合的径向外端;
第一接合齿在其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当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时,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径向向内地推动第一接合齿;
第二接合齿在其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已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的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加压和保持盘片记录介质抵靠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以及
一偏置机构,用来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偏置第一接合齿;以及
一联动的偏置机构,用来保持第一接合齿和第二接合齿处于联动的关系,当第一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时,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偏置第二接合齿;
其中,当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第一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而当盘片记录介质已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时,第二接合齿将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夹具机构,其用来将具有一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其包括:
中心地设置在转盘上的一中心块,与转盘的转动轴线同中心,以配装入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内;以及
多个摆动件,其摆动地支承在中心块上,并以沿转盘的圆周方向角度地间隔开的距离,设置在与转盘的转动轴线等距离的位置处;
各个摆动件包括一中心枢转的支承,通过第一臂连接到中心枢转支承的一第一接合齿,以及通过第二臂连接到中心枢转支承的一第二接合齿,摆动件支承在中心枢转支承上,以便围绕平行于转盘的转动轴线的摆动轴线作摆动运动,第一和第二接合齿位于跨越中心枢转支承分开的、沿着围绕转盘转动轴线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上;
摆动件的第一和第二臂中的至少一个臂可弯曲,以当摆动件摆动或第一臂弯曲时,允许第一接合齿基本上沿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移动,还当摆动件摆动或第二臂弯曲时,允许第二接合齿基本上沿转盘的转动轴线的径向移动;
各个摆动件还包括一偏置机构,通过沿一个摆动方向偏置摆动件,用来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偏置第一接合齿,这样,偏置机构保持第一和第二接合齿处于联动的关系中,当第一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时,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偏置第二接合齿;
第一接合齿具有一径向外端,其能从中心块的外圆周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并与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接合,第一接合齿在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当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时,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径向向内地推动第一接合齿;
第二接合齿具有一径向外端,其能从中心块的外圆周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并与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接合,第二接合齿在径向外端上具有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用来接合已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的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由此,产生力,用于加压和保持盘片记录介质抵靠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
其中,当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第一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而当盘片记录介质已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时,第二接合齿将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包括一夹具机构的盘片驱动器,其包括:
一盘片记录介质支承,用来其上放置具有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
一中心块,其沿盘片记录介质的转动轴线突出,并与盘片记录介质支承的转动轴线同中心,以配装入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内;
一安装在中心块上的第一接合齿,用来沿着盘片记录介质的转动轴线的径向突出,当盘片记录介质放置在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时,通过与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第一接合齿移入中心块内;以及
安装在中心块上的不同于第一接合齿的位置的一位置处的一第二接合齿,用来朝向盘片记录介质的转动轴线的径向突出,以推压盘片记录介质抵靠在盘片记录介质支承上。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用来将具有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的夹具机构可以构造成一非常薄的外形,包含夹具机构的盘片驱动器也可构造成一非常薄的外形。
当结合以实例方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诸附图时,从以下的描述中,将会明白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用来将具有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的夹具机构的转盘的立体图;
图2A是示于图1中的一中心块、一第一接合齿,以及一第二接合齿,并连同一盘片记录介质的剖面图。盘片记录介质显示为安装到转盘上之前的一状态;
图2B是示于图1中的一中心块、一第一接合齿,以及一第二接合齿,并连同一盘片记录介质的剖面图。盘片记录介质显示为就在位于到转盘上之前的一状态;
图2C是示于图1中的一中心块、一第一接合齿,以及一第二接合齿,并连同一盘片记录介质的剖面图。盘片记录介质显示为安装在转盘上的一状态;
图3是示于图1中的中心块的反面的立体图,示出中心孔内的内部零件;
图4是取自图3中所示的中心块的一摆动件的立体图;
图5A是示出设置在中心孔内的摆动件的视图,诸摆动件处于的一种状态对应于图2A中所示的状态;
图5B是示出设置在中心孔内的摆动件的视图,诸摆动件处于的一种状态对应于图2B中所示的状态;
图5C是示出设置在中心孔内的摆动件的视图,诸摆动件处于的一种状态对应于图2C中所示的状态;
图6是传统夹具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于图6中的中心块的反面的立体图,示出中心孔内的内部零件;以及
图8是示于图6中的中心块和接合齿,连同盘片记录介质的局部的剖面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用来将具有中心圆孔的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的夹具机构10的转盘12的立体图。夹具机构10和转盘12用于盘片驱动器内,以便播放光盘。根据本发明的夹具机构不局限于用于CD的盘片驱动器中,还可用于任何盘片记录介质的盘片驱动器内,只要盘片记录介质具有一中心圆孔,并通过接合中心圆孔的边缘的接合齿,可保持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这些盘片记录介质例如包括数字化多用途盘。
如图1所示,夹具机构10设置在盘片驱动器的转盘12上。盘片驱动器具有一用来转动转盘12的平的盘形的心轴电机(未示出)。转盘12连接到心轴电机的输出轴,由此可进行驱动。心轴电机基本上全部地容纳在转盘12内。心轴电机和转盘12联合地组成包含在盘片驱动器内的一单元。
在图1中,转盘12具有一转动轴线,其用中心线AX表示。在下面的描述中,所有的方向均参照转盘12的转动轴线AX,除非另有注明。例如,一“径向方向”意指相对于转动轴线AX延伸的一方向。转盘12实际上可沿有别于图1中所示的方向进行定向。然而,为了图示的目的,图1中的向上和向下方向将指相对于转盘12的向上和向下方向。因此,当从转盘12上方倾斜观察时,图1在立体图中示出了转盘12。也将类似地涉及其它零件的向上和向下方向。
转盘12在其上表面的周缘部分上具有一圆形的盘片支承表面18。盘片支承表面18邻接围绕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下表面的中心圆孔14的周缘区域(见图2A至4),由此,在其上支承盘片记录介质16。
用来配装入形成在盘片记录介质16内的中心圆孔内的中心块20中心地设置在转盘12的上表面上。中心块20的形状如一平的盘形的盖样零件,并与转盘12的转动轴线AX同中心地固定到转盘12。中心块20具有一外径,其与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的内径匹配。将要安装的盘片记录介质16通过中心块20与转盘12的转动轴线AX对齐地定位。中心块20具有的厚度基本上等于和略大于待安装在其上的盘片记录介质16的厚度(见图2A至4)。
转盘12具有三个第一接合齿22和三个第二接合齿24,它们基本上可沿径向移动,移入和移出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第一和第二接合齿22、24以基本上相等的60°的角度间距,交替地定位在中心块20的周缘上。
第一和第二接合齿22、24具有对应的远端(径向的外端),它们可从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径向向外地突出,以便与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接合。当盘片记录介质16不安装在转盘12上时,第一接合齿22径向向外地偏置,以便从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突出某一距离。其间,第二接合齿24仍旧相对于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的径向向内地被定位。当使用者意图将盘片记录介质16放置在转盘12的盘片支承表面18上时,第一接合齿22被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接合和移动。当第一接合齿22移动时,第二接合齿24以与第一接合齿22联动的关系移动,径向向外地与安装在转盘12的盘片支承表面18上的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接合,由此,将盘片记录介质16加压和保持在转盘12的盘片支承表面18。
下面将参照图2A至2C来描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齿22、24的工作,各图示出中心块20、第一接合齿22、第二接合齿24,以及盘片记录介质16。图2A示出盘片记录介质16安装到转盘12上之前的一状态,其中,第一接合齿22的远端从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径向向外地突出,而第二接合齿24的远端相对于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的径向向内地保持着。图2B示出盘片记录介质16就在坐落到转盘12上之前的一状态,其中,第一接合齿22被推入中心块20内,而第一和第二接合齿22、24的远端接合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的内圆周表面。图2C示出盘片记录介质16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18上转盘并被第二接合齿24保持住,其中,第一接合齿22被推入中心块20内,而第二接合齿24的远端从中心块20外圆周表面径向向外地突出,第二接合齿24具有一接合表面30,其接合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上表面上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
在图2A-2C中,第一接合齿22通常被一偏置机构(将在下面描述)如箭头22a所示径向向外地偏置,如图2A所示,它被一阻挡机构(将在下面描述)限制在一限制的位置,阻止作进一步沿径向向外的运动。当第一接合齿22抵抗偏置机构的偏置通过一联动的偏置机构(将在下面描述)而径向向内推时,第二接合齿24以与第一接合齿22的运动保持联动的关系受到径向向外的偏置。
如图1和2A至2C所示,第一接合齿22在其远端上(径向的外端)具有一面向上倾斜的接合表面28。接合表面28接合由使用者将安装在转盘12的盘片支承表面18上的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产生抵抗偏置机构的偏置而推第一接合齿22径向向内的力。第二接合齿24在其远端上(径向的外端)具有一面向下倾斜的接合表面30。接合表面30接合安装在转盘12的盘片支承表面18上的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产生抵靠着盘片支承表面18加压盘片记录介质16的力。
为了将盘片记录介质16安装在转盘12上,使用者用手拿住盘片记录介质16,并将盘片记录介质16压向转盘12,以使转盘12的中心块20配装入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内。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下表面处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接合第一接合齿22的接合表面28。因此,使用者可用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抵抗偏置机构的偏置,沿径向向内地推第一接合齿22。由此被径向向内推的第一接合齿22示于图3中。在图3中,第二接合齿24以与被径向向内推的第一接合齿22联动的关系被径向向外地偏置。然而,由于第二接合齿24的远端邻接抵靠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的内圆周表面,所以,第二接合齿24基本上不从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突出。
当使用者连续地压盘片记录介质16向下,直到盘片记录介质16安装在转盘12上,第二接合齿24的远端从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中心圆孔14向上位移。第二接合齿24的接合表面30现与盘片记录介质16的上表面处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接合,由此,第二接合齿24将盘片记录介质16保持在转盘12的支承表面18上。此时各部分的位置示于图2C中。从图2A至2C中可见,根据本发明的夹具机构非常薄,并基本上与盘片记录介质16一样厚,以及略为厚于盘片记录介质16。
用来偏置第一接合齿22的偏置机构、用来将第一接合齿22限制到一限制的位置而阻止其进一步径向向外运动的阻挡机构,以及当第一接合齿22抵抗偏置装置的偏置而沿径向被推向内时、以与第一接合齿22联动的关系用来偏置第二接合齿24径向向外的联动的偏置机构将在下面予以描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些机构组合到使用一独特构造的摆动件的简单结构的一机构中。该机构示于图3、4和5A至5C中。
图3在立体图中示出图1所示的中心块20的反面,示出中心块20内的内部零件。呈一盖形式的中心块20其内容纳三个摆动件32,它们可摆动地支承在中心块20内。摆动件32设置在与转盘12的转动轴线AX(见图1)等距离间隔的位置处,并沿圆周方向以基本上相等的角度间隔的间距设置。
图4在立体图中示出取自中心块20的形状相同的诸摆动件32中的一个。摆动件32包括一中心枢转的支承34,一通过第一臂36连接到中心枢转支承34的第一接合齿22,以及一通过第二臂38连接到中心枢转支承34的第二接合齿24。中心枢转支承34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孔40,其配合在与中心块20一体地形成的一枢转轴42(见图3)上。摆动件32由此支承在中心枢转支承34内的枢转轴42上,以便围绕平行于转盘12的转动轴线AX的摆动轴线BX作摆动运动。第一接合齿22和第二接合齿24位于跨越中心枢转支承34、围绕转盘12的转动轴线AX沿圆周方向间隔开的相对位置上。摆动件32还具有一在中心枢转支承34的边缘上的一弹簧接合突出42、在第一接合齿22侧上的一第一阻挡突出44、在第二接合齿24侧上的一第二阻挡突出46,以及在第一接合齿22后端上的一弹簧突出48。这些突出件的功能将在下面描述。摆动件32包括一单一件的树脂模制件,其包括中心枢转支承34、一第一臂36、一第二臂38、第一接合齿22、第二接合齿24、弹簧接合突出42、第一阻挡突出44、第二阻挡突出46,以及弹簧突出48,它们彼此一体地形成。摆动件32由具有足够强度和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
第一臂36包括一足够厚和大致刚性的臂,而第二臂38包括一细长、弯曲、柔性的和弹性的臂。第一接合齿22和第二接合齿24容纳在对应的槽内,这些槽形成在中心块20内并在其中沿径向延伸。特别是,容纳第二接合齿24的槽起到沿径向导向第二接合齿24的导向槽的作用。摆动件32的形状如一跷跷板型的杠杆,这样,当摆动件32摆动时,第一和第二接合齿22、24中的一个沿径向向外移动,而另一个沿径向向内移动。此外,由于第二臂38是柔性的,所以,当第二臂38弯曲时,第一和第二接合齿22、24中的一个不沿径向向外移动,而另一个沿径向移动。为了允许第一和第二接合齿22、24中仅一个移动,第一和第二臂36、3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柔性的,而不是图示的那种结构,其中,第一臂36是刚性臂,而第二臂38是柔性臂。因此,当摆动件32摆动或第一臂36弯曲时,第一接合齿22基本上沿径向移动,而当摆动件32摆动或第二臂38弯曲时,第二接合齿24基本上沿径向移动。
弹簧突出48具有一远端部分,其始终保持在弯曲状态中,邻接抵靠形成在中心块20上的一突出50(见图3)。通过沿一个摆动方向始终偏置摆动件32,弹簧突出48起到始终径向向外地偏置第一接合齿22的作用。第一阻挡突出44起到邻接抵靠中心块20的圆周壁的内表面的作用,以形成第一接合齿22的一限制位置,阻止其在弹簧突出48的偏置下进一步沿径向向外运动。第二阻挡突出46也起到邻接抵靠中心块20的圆周壁的内表面的作用,以形成第二接合齿24的一限制位置,阻止其进一步沿径向向外运动。
采用以上的结构,摆动件32保持第一和第二接合齿22、24处于彼此联动的关系,当第一接合齿22沿径向向内被推动时,用来偏置第二接合齿24沿径向向外移动。
各个摆动件32与一螺旋扭转弹簧52组合,弹簧52与摆动件32合作(见图3,其中,三个螺旋扭转弹簧52中仅示出一个)。螺旋扭转弹簧52起作一弹簧机构的功能,用来设定一偏置力的大小,当第一接合齿22沿径向被推向内时,该偏置力用来偏置第二接合齿24沿径向向外移动。通过合适地设计第二臂38的尺寸和形状,以确定第二臂38的弹性力,偏置力的大小也可设定到一要求的值。因此,螺旋扭转弹簧52可以省却。然而,螺旋扭转弹簧52最好还是包括在内,这是因为它们使得设定第二接合齿24的偏置力较为容易。
各个螺旋扭转弹簧52配装在形成在摆动件32的中心枢转支承34上的一凸台上。螺旋扭转弹簧52具有接合第一接合齿22的径向内端的一臂,以及接合弹簧接合突出42的另一臂。螺旋扭转弹簧52进行预加载和安装在摆动件32上。预加载的螺旋扭转弹簧52通常偏置第一接合齿22和弹簧接合突出42沿径向向外。当第一接合齿22沿径向被推向内而致使摆动件32摆动时,螺旋扭转弹簧52的另一臂移动而脱出与弹簧接合突出42的接合,进入与第二接合齿24的径向内端的接合,偏置第二接合齿24沿径向向外。
图5A至5C示出摆动件32的不同的状态,它们分别地对应于图2A至2C中所示的各种状态。图5A示出盘片记录介质16安装到转盘12上之前的摆动件32的状态。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中,第一接合齿22的远端从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径向向外地突出,而第二接合齿24的远端保持定位在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的径向向内。图5B示出就在盘片记录介质16坐落到转盘12的盘片支承表面18上之前的摆动件32的状态。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中,第一接合齿22被推入在中心块20内,而第一和第二接合齿22、24的远端接合盘片记录介质16(见图2B)的中心圆孔14的内圆周表面。图5C示出当盘片记录介质16安装到转盘12上并被第二接合齿24保持在其上时的摆动件32的状态。在图5C所示的状态中,第一接合齿22被推入在中心块20内,而第二接合齿24的远端从中心块20的外圆周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使第二接合齿24的接合表面30接合盘片记录介质16(见图2C)的上表面上的中心圆孔14的边缘。
如图2C和5C所示,当第二接合齿24保持盘片记录介质16时,螺旋扭转弹簧52的另一臂接合第二接合齿24,不是弹簧接合突出42,因此,第二接合齿24保持盘片记录介质16所用的力由螺旋扭转弹簧52的弹性力和摆动件32的第二臂38的弹性力所产生。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特别是,使前者的弹性力大于后者的弹性力,以确定第二接合齿24保持盘片记录介质16所用的力,主要根据螺旋扭转弹簧52的弹性力。
尽管已经详细地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一优选的实施例,但应该认识到,在不脱离附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前提下,可在实施例中作出各种变化和改型。

用于盘片记录介质的夹具机构和带有其的盘片驱动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用于盘片记录介质的夹具机构和带有其的盘片驱动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用于盘片记录介质的夹具机构和带有其的盘片驱动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盘片记录介质的夹具机构和带有其的盘片驱动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盘片记录介质的夹具机构和带有其的盘片驱动器.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薄外形的夹具机构将一盘片记录介质保持在一转盘上。该转盘具有多个第一接合齿和多个第二接合齿。当盘片记录介质将安装在转盘的盘片支承表面上时,通过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第一接合齿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内地被推动。当第一接合齿移动时,第二接合齿以与第一接合齿保持联动的关系沿着转盘转动轴线的径向朝外地被偏置,并接合安装在盘片支承表面上的盘片记录介质的中心圆孔的边缘,加压和保持盘片记录介质抵靠在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