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式柔性挡水坝.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61782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53723.0

申请日:

2016.08.08

公开号:

CN205907651U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10

主分类号:

E02B3/10

申请人: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发明人:

黄朝煊; 郑雄伟; 方咏来; 石磊

地址:

310002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抚宁巷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智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代理人:

姜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兜式柔性挡水坝,它主要包括底板、支墩、坝兜,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墩,所述坝兜为柔性布兜状,坝兜的主体为兜布面,兜布面的四边分别为兜顶边、兜底边和两个兜侧边,兜底边通过底部锚固件锚固于底板的上表面,两个兜侧边分别与布置在坝兜两侧的支墩内的侧向止水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廉、施工期短、管理维修方便等优点,且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可降低坝高行洪,不阻水,可用于城区园林美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底板(1)、支墩(2)、坝兜(3),所述底板(1)
上设置有支墩(2),所述坝兜(3)为柔性布兜状,坝兜(3)的主体为兜布面(31),兜布面(31)
的四边分别为兜顶边(33)、兜底边(34)和两个兜侧边(32),兜底边(34)通过底部锚固件(4)
锚固于底板(1)的上表面,两个兜侧边(32)分别与布置在坝兜(3)两侧的支墩(2)内的侧向
止水结构(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2)上设置有柱状孔
洞(21)和设备槽(23),柱状孔洞(21)设有朝向坝体的开口;所述侧向止水结构(5)包括柱状
止水橡胶棒(51)、侧向底部止水(52)和侧向止水顶锚固件(53),柱状止水橡胶棒(51)的上
端与侧向止水顶锚固件(53)连接,柱状止水橡胶棒(51)的下端与侧向底部止水(52)连接,
侧向底部止水(52)锚固于柱状孔洞(21)的底面上,柱状止水橡胶棒(51)置于柱状孔洞内,
侧向止水顶锚固件(53)锚固于柱状孔洞(21)的顶部侧壁上;所述两个兜侧边(32)分别对应
连接在两侧侧向止水结构(5)的柱状止水橡胶棒(5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兜侧边(32)的顶端分
别与布置在两侧支墩(2)内的升降设备(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兜顶边(33)连接有加筋索
(6),加筋索(6)的两端分别与布置在两侧支墩(2)内的升降设备(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2)上设置有柱状孔
洞(21)和设备槽(23),柱状孔洞(21)设有朝向坝体的开口;所述升降设备(7)包括升降挂点
(71)、传动带(72)、侧向滑块(73)和动力设备(74),升降挂点(71)、传动带(72)、侧向滑块
(73)布置于支墩(2)的柱状孔洞(21)的内侧壁,动力设备(74)布置于支墩(2)的设备槽(23)
中;升降挂点(71)与侧向滑块(73)连接并固定在传动带(72)上,传动带(72)连接在动力设
备(74)上;所述两个兜侧边(32)的顶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升降挂点(71)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2)上设置有柱状孔
洞(21)和设备槽(23),柱状孔洞(21)设有朝向坝体的开口;所述升降设备(7)包括升降挂点
(71)、传动带(72)、侧向滑块(73)和动力设备(74),升降挂点(71)、传动带(72)、侧向滑块
(73)布置于支墩(2)的柱状孔洞(21)的内侧壁,动力设备(74)布置于支墩(2)的设备槽(23)
中,升降挂点(71)与侧向滑块(73)连接并固定在传动带(72)上,传动带(72)连接在动力设
备(74)上;所述加筋索(6)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 升降挂点(71)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兜侧边(32)为套边结
构,分别套接在对应侧的侧向止水结构(5)的柱状止水橡胶棒(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兜顶边(33)为套边结构,
兜顶边(33)套接在加筋索(6)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2)上还设置有安装
拦污栅的拦污栅插槽(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式柔性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两个以上
支墩(2),所述兜式柔性挡水坝为连续多跨布置。

说明书

兜式柔性挡水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水坝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兜式柔性挡水坝,结构简单实用,
造价低,施工期短,管理维修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防洪、城市河道景观等海绵
城市建设中。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提出,以及城市防洪建设、生态河道建设及
滨水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挡水坝的类型也越来越多,通常有重力式挡水坝、水闸结构、翻
板闸门、橡胶坝以及卧倒式挡水结构等,其中较为新颖的为翻板闸门和橡胶坝,并在目前生
态河道的挡水坝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翻板闸门是我国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历经几十年的艰
苦奋斗,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发出来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挡水结构,至今已有多种
改动型;而橡胶坝最早于1957年首先诞生于美国洛杉矶,此后橡胶坝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
行,而我国于1966年6月建成我国第一座橡胶坝。

但经过我国水利人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挡水坝结构均存在一定缺点,
如重力式挡水坝整体结构笨重并且结构不可变,洪水期阻水严重,而翻板闸门和橡胶坝虽
较重力式挡水坝有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先天性的不可避免的缺点,如翻板闸门存在
造价高、运行中易卡轴、不利于管理运行控制等缺点,橡胶坝存在充气(充水)时间长、设备
泵运行管理复杂、维修检修不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兜式柔性挡水坝,具
有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廉、施工期短、管理维修方便等优点,且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
可降低坝高行洪,不阻水,可用于城区园林美化工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兜式柔性挡水坝,它主要包括底板、支墩、坝兜,所
述底板上设有支墩,所述坝兜为布兜状,坝兜的主体为兜布面,采用防渗挡水、抗拉强度高
的柔性材料,兜布面的四边分别为兜顶边、兜底边和两个兜侧边,兜底边通过底部锚固件锚
固于底板的上表面,两个兜侧边分别与布置在坝兜两侧的支墩内的侧向止水结构连接。

所述支墩上设置有柱状孔洞和设备槽,柱状孔洞设有朝向坝体的开口;所述侧向
止水结构包括柱状止水橡胶棒、侧向底部止水和侧向止水顶锚固件,柱状止水橡胶棒的上
端与侧向止水顶锚固件连接,柱状止水橡胶棒的下端与侧向底部止水连接,侧向底部止水
锚固于柱状孔洞的底面上,柱状止水橡胶棒置于柱状孔洞内,侧向止水顶锚固件锚固于柱
状孔洞的顶部侧壁上;通过水压力产生的拉力作用,将柱状止水橡胶棒与支墩的柱状孔洞
的侧壁挤压,进而达到侧向止水效果,水压力越大,其止水效果越好。所述两个兜侧边分别
对应连接在两侧侧向止水结构的柱状止水橡胶棒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兜侧边的顶端分别与布置在两侧支墩内的升降设备连接,或
者在所述兜顶边连接有加筋索,加筋索采用高强度抗拉材料如悬链线状钢绞线或铁链,加
筋索可以减小坝兜的厚度,以便于坝兜的两个兜侧边与侧向止水结构更好地连接,保证止
水效果,加筋索的两端分别与布置在两侧支墩内的升降设备连接,升降设备可控制挡水坝
的挡水高度。

所述支墩上设置有柱状孔洞和设备槽,柱状孔洞设有朝向坝体的开口;所述升降
设备包括升降挂点、传动带、侧向滑块和动力设备,升降挂点、传动带、侧向滑块布置于支墩
的柱状孔洞的内侧壁,动力设备布置于支墩的设备槽中;升降挂点与侧向滑块连接并固定
在传动带上,传动带连接在动力设备上;所述两个兜侧边的顶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升降挂点
固接,或者所述加筋索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升降挂点固接。

所述两个兜侧边为套边结构,分别套接在对应侧的侧向止水结构的柱状止水橡胶
棒上。

所述兜顶边为套边结构,兜顶边套接在加筋索上。

所述柱状孔洞的横断面为“Ω”形。

所述支墩上还设置有安装拦污栅的拦污栅插槽。

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支墩,所述兜式柔性挡水坝为连续多跨布置。

所述坝兜采用耐风化、耐臭氧、耐紫外光,在极端温度下有显著特性的柔性特种材
料,具有拉伸强度高、显著的还原形状优势,在长期的使用中不变形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廉、施工期短、管理维修方便等优点,缩
短工程建设工期,节省工程投资。

(2)本实用新型具有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可降低坝高行洪,不阻水,此外具有
可调性并且优雅美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而能大量节省国家海绵
城市建设投资。

(3)本实用新型的坝兜采用柔性材料,外形曲面流畅,具有缓坡式跌水消能效果,
减少水流对下游河道的冲刷影响,有利于河道的生态环保效果。

(4)本实用新型升降设备具有自动式和手动调式两种,升降动力较为灵活,采用手
动式调节时则能进一步优化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剖视图。

图中:1-底板;2-支墩;3-坝兜;4-底部锚固件;5-侧向止水结构;6-加筋索;7-升降
设备;21-柱状孔洞;22-拦污插槽;23-设备槽;31-兜布面;32-兜侧边;33-兜顶边;34-兜底
边;51-柱状止水橡胶棒;52-侧向底部止水;53-侧向止水顶锚固件;71-升降挂点;72-传动
带;73-侧向滑块;74-动力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兜式柔性挡水坝,它包括底板1、支墩2、坝兜3、底部
锚固件4、侧向止水结构5、升降设备7。

底板1上设置有两个支墩2,底板1、支墩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
及受力条件计算确定结构尺寸。支墩2设有横断面为“Ω”形的开口朝向坝体的柱状孔洞21、
拦污栅插槽22和设备槽23。

坝兜3为柔性布兜状,具有防渗挡水、抗拉强度高等效果,坝兜3由兜布面31、两个
兜侧边32、兜顶边33以及兜底边34组成,兜布面31的四边分别为两个兜侧边32、兜顶边33以
及兜底边34。兜布面31采用耐风化、耐臭氧、耐紫外光,在极端温度下有显著特性的特种橡
胶,一般为高强度的涤纶织物,使其坝带拉伸强度高,具有显著的还原形状优势,在长期的
使用中不变形。兜底边34通过底部锚固件4锚固于底板1的上表面,锚固方法一般比较简单,
易于安装,主要是密闭、防水密封,根据上游水位等因素的不同,可采用单锚固或双锚线来
固定兜底边34。

侧向止水结构5包括柱状止水橡胶棒51、侧向底部止水52以及侧向止水顶锚固件
53;坝兜3的侧套边32套接于柱状止水橡胶棒51的外周,柱状止水橡胶棒51的上端与侧向止
水顶锚固件53连接,柱状止水橡胶棒51的下端与侧向底部止水52连接,侧向底部止水52锚
固于“Ω”形的柱状孔洞21的底面上,柱状止水橡胶棒51置于柱状孔洞内,侧向止水顶锚固
件53与“Ω”形的柱状孔洞21的顶部侧壁锚接。两个兜侧边33为套边结构,套接在两侧支墩2
中的侧向止水结构5的柱状止水橡胶棒51上。通过水压力产生的拉力作用,将柱状止水橡胶
棒51与支墩2的“Ω”形的柱状孔洞21的侧壁挤压,进而达到侧向止水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在对支墩2的“Ω”形的柱状孔洞21的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检修工况的影响。

升降设备7包括升降挂点71、传动带72、侧向滑块73和动力设备74,升降挂点71、传
动带72、侧向滑块73布置于支墩2的柱状孔洞21的内侧壁,动力设备74布置于支墩2的设备
槽23中。动力设备74控制调节挡水坝的挡水高度,采用步进式电机控制,升降设备7在自动
化要求不高情况下简化为手动调节控制,以进一步优化工程投资。升降挂点71与侧向滑块
73连接并固定在传动带72上,传动带72连接在动力设备74上;坝兜3的两个兜侧边32的顶端
分别与对应侧的升降挂点71连接。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当单孔跨度较大时,为了控制坝兜3的厚度,对坝兜3进行加
筋设计,坝兜3的兜顶边33为套边结构,兜顶边33套接在加筋索6上,加筋索6的两端分别与
对应侧的升降挂点71连接。加筋索采用直径为7mm的预应力钢绞线,加筋索6可以增强坝兜3
的整体抗拉强度,进而减小坝兜3的厚度,以便于两个兜侧边32与侧向止水结构5更好地连
接,保证止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兜式柔性挡水坝可单跨或多跨连续布置。

本实用新型兜式柔性挡水坝,具有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廉、施工期短、管理维修
方便等优点,缩短工程建设工期,节省投资;并且止水效果好,汛期可降低坝高行洪,不阻
水,此外具有可调性并且优雅美观等优点,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而能
大量节省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投资。最后本实用新型具有背水面曲面线条流畅,其具有缓坡
式跌水消能效果,减少水流对下游河道的冲刷影响,有利于河道的生态环保效果。

上述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兜式柔性挡水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兜式柔性挡水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兜式柔性挡水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兜式柔性挡水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兜式柔性挡水坝.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兜式柔性挡水坝,它主要包括底板、支墩、坝兜,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墩,所述坝兜为柔性布兜状,坝兜的主体为兜布面,兜布面的四边分别为兜顶边、兜底边和两个兜侧边,兜底边通过底部锚固件锚固于底板的上表面,两个兜侧边分别与布置在坝兜两侧的支墩内的侧向止水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廉、施工期短、管理维修方便等优点,且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可降低坝高行洪,不阻水,可用于城区园林美化,在海绵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