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61770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78241.6

申请日:

2016.06.30

公开号:

CN205907846U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00

主分类号:

E04B2/00

申请人: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乐园; 刘杰; 杨虹轶; 邢永博; 刘子旭; 何震; 邓应平; 杨月胜; 曹军; 庞福泉; 梁书新; 张妍妍

地址:

300170 天津市河东区八纬北路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赵美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由位于为一次结构的剪力墙与为二次结构的填充墙交接处加设的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砌筑在为二次结构的填充墙墙体两侧的留置马牙槎和预埋拉结钢筋组成,其中所述加设的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其外形结构形状呈马牙槎形状。所述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的宽度设计为200mm~300mm。沿马牙槎高每200mm~500mm处设置2根Φ6水平拉结钢筋,埋入墙体内拉结钢筋的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1000mm。本实用新型构造安全实用,加设的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为在执行地方标准时,提供墙拉筋一个过渡区域,顺利深入墙体灰缝当中。加设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的马牙槎形式达到了构造柱的作用,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增强砌体的强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结构
(3)和二次结构(1)分别为剪力墙和填充墙,所述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
的构造,由位于为一次结构(3)的剪力墙与为二次结构(1)的填充墙交接处加设的的C20微
膨混凝土过渡带(2),砌筑在为二次结构(1)的填充墙墙体两侧的留置马牙槎和预埋拉结钢
筋(4)组成,其中所述加设的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2),其外形结构形状呈马牙槎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2),其宽度设计为200mm~300mm,所述宽度设计不得小于
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埋拉结钢筋(4),沿马牙槎高每200mm~500mm处设置2根Φ6水平拉结钢筋(4),每边
伸入墙体内拉结钢筋(4)的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宜小于1000mm。

说明书

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属于建筑
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次结构指主体结构部分,为剪力墙结构,是承重构件,先完成。随后进行的一些
非承重的砌体,构造柱,过梁等一些在装饰前需要完成的部分一般称为二次结构(The two
structure)。之所以称二次结构,是因为它的工序进行时间是在那些承重构件施工完毕以
后才施工的。二次结构是相对于主体结构而言的,为非承重结构,比如构造柱、圈梁、止水反
梁、女儿墙、压顶、填充墙、隔墙等等。

近几年商品住宅楼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作为住宅楼的主要承重结构形式的砌体
结构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墙体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砌体裂缝的产生导致墙体
渗漏,有的危及结构安全,从外观上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可见预防砌体裂缝的产生是一个急
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现有技术中,预防砌体裂缝的几种方法,但不太理想或
有不足之处:

1.玻纤网格带,一般加了两层,出现裂缝的时间只能说是推迟了,不能杜绝。

2.抹灰中加钢板网,局部仍然出现,只是延缓了出现的时间。

3.抹聚合物抗裂砂浆,效果比以上都好一些,但少量还可以,大面积使用,成本太
高。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建质安[2010〕1208号]要求,自2011年1月1日
起,新建工程墙体拉结筋、构造柱钢筋、梁钢筋的设置应采用预留、预埋方式。而采取在一次
结构上预留拉结筋的方式对墙拉筋的位置准确性 要求很高,一次结构支模也不宜施工,极
易出现以下问题:

1)一次结构支模不便,模板损耗较大;

2)墙拉筋位置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很难保证,极易出现位置不准确的情况,墙
拉筋位置不对,无法深入到填充墙灰缝当中;

3)墙面抹灰后,一次结构(剪力墙)与二次结构(填充墙)交接处容易产生裂缝。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次结构(剪力墙)与二次结构(填充墙)交接处
容易产生裂缝问题,成为建筑业界工程技术人员极其关注的问题,亦是建筑施工工程技术
人员亟待开发和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安
全,实用性强的一种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结
构和二次结构分别为剪力墙和填充墙,所述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
造,由位于为一次结构的剪力墙与为二次结构的填充墙交接处加设的的C20微膨混凝土过
渡带,砌筑在为二次结构的填充墙墙体两侧的留置马牙槎和预埋拉结钢筋组成,其中所述
加设的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其外形结构形状呈马牙槎形状。

所述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其宽度设计为200mm~300mm,所述宽度设计不得小于
200mm。

所述预埋拉结钢筋,沿马牙槎高每200mm~500mm处设置2根Φ6水平拉结钢筋,每
边伸入墙体内拉结钢筋的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宜小于 1000mm。

有益效果

1、加设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为在执行地方标准时,提供墙拉筋一个过渡区域,
顺利深入墙体灰缝当中。

2、加设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的马牙槎形式达到了构造柱的作用,减少、控制墙体
的裂缝产生,增强砌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1中:1为二次结构;2为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3为一次结构;4为拉结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如图1所示,所述一次结构
3和二次结构1分别为剪力墙和填充墙,所述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
造,由位于为一次结构3的剪力墙与为二次结构1的填充墙交接处加设的的C20微膨混凝土
过渡带2,砌筑在为二次结构1的填充墙墙体两侧的留置马牙槎和预埋拉结钢筋4组成,其中
所述加设的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2,其外形结构形状呈马牙槎形状。

所述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2,其宽度设计为200mm~300mm,所述宽度设计不得小
于200mm,本实用新型过渡带2的宽度设计为200mm。

所述预埋拉结钢筋4,沿马牙槎高每200mm~500mm处设置2根Φ6水平拉结钢筋4,
每边伸入墙体内拉结钢筋4的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宜小于1000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2,是指过渡带为混凝土强 度等级为
C20的微膨混凝土。所述微膨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来保证混凝土的无收缩或微
膨胀,减小了混凝土硬化后的体积变化。微硬化混凝土具有无收缩或微膨胀的性能,一般要
求14d限制膨胀率≥1.5×10E-4。混凝土限制膨胀率测定方法GBJ1 19—88。微膨胀混凝土
过渡带混凝土结构不仅能减少空洞、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而且提高过渡带混凝土结构密
实性,避免产生裂缝。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二次结构1的填充墙砌筑两侧需留置马牙槎,支模时不允许对
拉螺栓穿砌体墙过。

在本实用新型中,预埋拉结钢筋4达到减少一次结构3与二次结构1交接处产生裂
缝的效果,并避免预埋墙拉筋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交接处产生裂缝的构造,由位于为一次结构的剪力墙与为二次结构的填充墙交接处加设的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砌筑在为二次结构的填充墙墙体两侧的留置马牙槎和预埋拉结钢筋组成,其中所述加设的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其外形结构形状呈马牙槎形状。所述C20微膨混凝土过渡带的宽度设计为200mm300mm。沿马牙槎高每200mm500mm处设置2根6水平拉结钢筋,埋入墙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