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61770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02166.7

申请日:

2016.08.18

公开号:

CN205907856U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04B 2/56申请日:20160818授权公告日:20170125放弃生效日:20180518|||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56

主分类号:

E04B2/56

申请人:

戴欣旸

发明人:

戴旭谦; 戴欣旸

地址:

201199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水清路588弄13号3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代理人:

迟飞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所述拼装结构包括:一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拼装的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墙,所述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墙及/或现浇剪力墙,拼接处设有开口或临时开口的连接箍筋,所述连接箍筋与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通过平移等定位于预设安装位置,所述连接箍筋开口端通过所述拉筋及/或约束套箍或焊接紧固;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及/或现浇剪力墙区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加快了预制剪力墙吊装及竖缝连接钢筋施工速度,提高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及拼缝施工质量,方便了拼装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结构包括:一第一混
凝土剪力墙及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拼装的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所述第一混
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墙,所述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墙及/或现浇剪力墙,
至少一预制剪力墙包括一墙体及水平伸出所述墙体的闭口筋,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闭口筋内
靠近墙体侧面预设有若干第一竖向筋,所述现浇剪力墙包含若干水平筋及若干竖向筋;所
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与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之间形成有后浇混凝土拼接区及/或现浇
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设有第二竖
向筋,所述第二竖向筋位于预制剪力墙后浇拼接区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以内且
位于预制剪力墙闭口筋以外,以及位于现浇剪力墙紧靠后浇混凝土拼接段且影响所述连接
箍筋安装需要临时挪开的竖向筋;其中,所述拼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一连接箍筋,所述连接箍
筋设有用于供预设的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所述第二竖向筋相对移动进入连接箍筋内的开
口,所述连接箍筋的两端在后浇混凝土拼接区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内分别与闭
口筋及/或水平筋搭接;所述连接箍筋及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在连接箍筋内通
过平移定位于预设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与下层预留插筋连接,所述
第一竖向筋及第二竖向筋与闭口筋或水平筋的交接处通过绑扎固定;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
区及/或现浇剪力墙通过浇筑混凝土与所述预制剪力墙形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
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剪
力墙包括带模预制剪力墙或夹心复合预制剪力墙,所述带模预制剪力墙包括固定连接于所
述墙体的模体及由所述模体伸出的带模拉筋或拉箍;所述夹心复合预制剪力墙包括固定连
接于所述墙体的外叶墙、夹心保温材料层,以及端部设于外叶墙与墙体之间的所述拉筋或
拉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竖
向筋通过底部托板或绑扎铁丝临时固定在预制剪力墙的墙体侧面,所述底部托板包括底板
及由底板垂直延伸的两侧板及前挡板,所述两侧板固定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体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深
入墙体侧面且所述两侧板末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底部托板还包括用于卡入所述凹槽的构造
锚固筋,通过所述构造锚固筋与凹槽的配合使得底部托板固定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体侧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剪力
墙的闭口筋上设有预套拉筋,所述预套拉筋两端设有可相对钩紧的弯钩部,当连接箍筋内
部的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平移定位于预设安装位置后,所述预套拉筋紧靠所
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并通过其弯钩部钩紧连接箍筋或水平筋。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与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呈一字形、L形、T形或十字形拼接,所述第一
混凝土剪力墙与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的拼接夹角包括但并不限于直角,所述第一混凝
土剪力墙及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的墙身可为折线或曲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箍筋
包括闭口部、分别由所述闭口部两端同向延伸的第一直臂部、第二直臂部,所述第一直臂部
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弯臂部及/或第一闭合部,所述第二直臂部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弯臂
部及/或第二闭合部,所述第一弯臂部与第二弯臂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闭合部与第二闭合
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闭合部与第二闭合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闭合部与第二闭合
部之间可相对闭合并通过约束套箍进一步紧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箍筋
包括闭口部、分别由所述闭口部两端同向延伸的第一直臂部、第二直臂部,所述第一直臂部
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闭合部,所述第二直臂部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闭合部,所述第一闭合
部与第二闭合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闭合部与第二闭合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闭合
部与第二闭合部之间可通过对焊或搭焊闭合紧固。

说明书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拼装结
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剪力墙或抗震墙板(以下简称为“墙板”)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的抗侧力构
件,剪力墙及剪力墙之间连接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直接影响所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混
凝土预制墙板之间或混凝土预制墙与现浇混凝土墙之间的竖缝拼装结构及拼装方法一直
是建筑工程的难题。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现有预制剪力墙之间以及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剪力墙之
间拼缝处,及后浇边缘构件的钢筋连接普遍存在施工操作困难,而便于施工的设计做法又
普遍存在钢筋搭接长度不足和结构受力问题。其主要有:竖向筋放置在预制剪力墙伸出的
水平闭口筋内部,其施工难度大,竖向插筋施工方法容易引发施工安全问题并需要增加安
全措施费;尤其是局部带模或夹心复合墙板在转角及边缘构件连接处,缺乏连接可靠和方
便现场施工的连接结构及其设计、施工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拼装结构,其能够加快预
制剪力墙竖缝连接钢筋施工速度,提高预制剪力墙拼缝及边缘构件的施工质量,提高工作
效率。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包括:一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与所述第
一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拼装的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
墙,所述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墙及/或现浇剪力墙,至少一预制剪力墙包括
一墙体及水平伸出所述墙体的闭口筋,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闭口筋内靠近墙体侧面预设有若
干第一竖向筋,所述现浇剪力墙包含若干水平筋及若干竖向筋;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与
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之间形成有后浇混凝土拼接区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
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设有第二竖向筋,所述第二竖向筋
位于预制剪力墙后浇拼接区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以内且位于预制剪力墙闭口筋
以外,以及位于现浇剪力墙紧靠后浇混凝土拼接段且影响所述连接箍筋安装需要临时挪开
的竖向筋;其中,所述拼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一连接箍筋,所述连接箍筋设有用于供预设的所
述第一竖向筋及/或所述第二竖向筋相对移动进入连接箍筋内的开口,所述连接箍筋的两
端在后浇混凝土拼接区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内分别与闭口筋及/或水平筋搭接;
所述连接箍筋及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在连接箍筋内通过平移定位于预设安装
位置,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与下层预留插筋连接,所述第一竖向筋及第二竖向
筋与闭口筋或水平筋的交接处通过绑扎固定;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及/或现浇剪力墙通
过浇筑混凝土与所述预制剪力墙形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能够加快了预制剪力墙吊装及其
竖缝连接钢筋施工速度,提高预制剪力墙拼缝及后浇边缘构件的施工质量,从而大大简化
施工工序,方便了拼装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一整体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中预制剪力墙的一立体示
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中底部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中底部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中预制剪力墙一实施例的
平面图;

图2b是本发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中预制剪力墙另一实施例的平
面图;

图2c是本发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中预制剪力墙另一实施例的平
面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中预制剪力墙另一实施例
的平面图;

图2e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中预制剪力墙另一实施例
的平面图;

图2f是本发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中预制剪力墙另一实施例的平
面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剖面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一剖面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一剖面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一剖面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一剖面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一剖面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七实施例的一剖面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八实施例的一剖面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九实施例的一剖面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箍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箍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箍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d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箍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e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箍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a至图7h是图4a中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的拼装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
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a及图1b,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包
括:一第一混凝土剪力墙1及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拼装的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
墙2,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1为预制剪力墙,所述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2为预制剪力墙
及/或现浇剪力墙,至少一预制剪力墙包括一墙体101及水平伸出所述墙体101的闭口筋
102,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闭口筋102内靠近墙体101侧面预设有若干第一竖向筋103(见图1a
中13虚线部分为第一竖向筋随预制剪力墙吊装时的位置,13实线部分为第一竖向筋最终的
安装位置),所述现浇剪力墙由若干水平筋302及若干竖向筋304(请参阅图5a)组装;所述第
一混凝土剪力墙1与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2之间形成有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及/或现浇
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I’(请参阅图5a),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
接段I’设有第二竖向筋104(请参阅图4a);所述第二竖向筋104位于预制剪力墙后浇拼接区
I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I’以内且位于预制剪力墙1闭口筋102以外,以及位于现浇
剪力墙30紧靠后浇混凝土拼接段I’且影响所述连接箍筋20安装需要临时挪开的第二竖向
筋104(请参阅图5c)。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5a,所述拼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一连接箍筋20,所述连接箍筋20
设有用于供预设的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104相对平移或旋转进入连接箍筋内
的开口,所述连接箍筋20的两端在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及/或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I’内
分别与闭口筋102及/或水平筋302搭接;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在连接箍筋
20内通过平移定位于预设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与下层预留插筋
103’连接,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与闭口筋102或水平筋302的交接处通过绑扎
固定;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及/或现浇剪力墙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
力墙拼装结构。

其中,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闭口筋102上设有预套拉筋105(请参阅图4c),所述连接
箍筋安装过程中穿套所述预套拉筋105,所述预套拉筋105两端设有可相对钩紧的弯钩部,
当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平移定位于预设安装位置后,所述预套拉筋105紧
靠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并通过其弯钩部钩紧连接箍筋20或水平筋302。

可以理解,所述连接箍筋20可焊接封闭或弯钩封闭,其平面形状多为:四边形、三
角形多边形,及其直线边为曲线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剪力墙只要有一个包括一墙体101及水平伸
出所述墙体101的闭口筋102以及墙体101侧面预设有若干第一竖向筋103,其他预制剪力墙
可以有非预穿第一竖向筋的结构。

请参阅图1b至图1d,所述第一竖向筋103通过底部托板106或绑扎铁丝107临时固
定墙体101侧面,所述底部托板106包括底板1061及由底板1061垂直延伸的两侧板1062及前
挡板1063,所述两侧板1062固定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体侧面。所述第一竖向筋103的底端放置
于底板1061上并通过两侧板1062进行限位,以防止第一竖向筋103左右晃动。

所述两侧板1062深入墙体101侧面且所述两侧板1062末端开设有凹槽1064,所述
底部托板106还包括用于卡入所述凹槽1064的构造锚固筋1065,通过所述构造锚固筋1065
与凹槽1064的配合使得底部托板106固定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体101侧面。

优选的,所述前挡板1063外侧还设有用于避让第一竖向筋103的凹口1066。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还包括用于钩紧第一竖向
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的拼缝补强筋30(请参阅图3c)。

请参阅图2a至图2f,本实用新型中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中预制剪力墙包括三
种:普通预制剪力墙(见图2a)、带模预制剪力墙(见图2b及图2c)及夹心复合预制剪力墙(见
图2d、图2e及图2f),其中,所述普通预制剪力墙包括一墙体101及水平伸出所述墙体101的
闭口筋102,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闭口筋102内靠近墙体101侧面预设有若干第一竖向筋103,
所述第一竖向筋103通过底部托板106或绑扎铁丝107临时固定墙体侧面。

相比于普通预制剪力墙,所述带模预制剪力墙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墙体101的
模体108及由所述模体108伸出的带模拉筋或拉箍109(见图2b及图2c);所述夹心复合预制
剪力墙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墙体101的外叶墙101’、夹心保温材料层102’及以及端部设于
外叶墙101’与墙体101之间的所述拉筋或拉箍109’ (见图2d、图2e及图2f)。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闭口筋102呈矩型,两预制剪力墙之间通过连接箍
筋20与闭口筋102的相互搭接即满足强连接要求。可以理解,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闭口筋102
还可以三角形或短边形折线,以及带弧线段或曲线段的折线,只要所述闭口筋102与所述墙
体101围成一封闭空间即可。

请参考图3a,图3a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的一剖面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土剪力墙均为预制剪力墙,且
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土剪力墙呈一字形拼接。即,本发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
剪力墙拼装结构100包括:呈一字形拼接的两预制剪力墙10(均为普通预制剪力墙)及连接
箍筋20,所述预制剪力墙10包括一墙体101及水平伸出所述墙体101的闭口筋102, 所述预
制剪力墙10的闭口筋102内靠近墙体101侧面预设有若干第一竖向筋103,所述两预制剪力
墙10之间形成有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其中,所述连接箍筋20设有用于供预设的所述第一竖
向筋103相对平移或旋转进入连接箍筋20内的开口II,所述连接箍筋20的两端在后浇混凝
土拼接区I内分别与闭口筋102搭接;将所述连接箍筋20及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在连接箍筋
20内平移定位于预设安装位置,将所述第一竖向筋103与下层预留插筋进行连接,将所述第
一竖向筋103与闭口筋102的交接处进行绑扎固定;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通过浇筑混凝
土形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

其中,所述竖向筋103是通过临时固定装置预先设置于预制剪力墙1的墙体侧面,
所述竖向筋103在后面预制剪力墙拼装过程中随预制剪力墙吊装,通过平移调整至定位位
置。本实施例中,所述临时固定装置为底部托板106以及设于竖向筋103顶部或中部的绑扎
铁丝(图未示)。这样就能够保证临时固定的竖向筋在随预制剪力墙吊装时不发生坠落,同
时伸出预制剪力墙高度以外的长度非常有限而不会影响运输要求。竖向筋临时固定装置制
作加工成本不高,影响工程造价很少。

请参阅图6a,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箍筋20包括闭口部201、分别由所述闭口部201
两端同向延伸的第一直臂部202、第二直臂部203,所述第一直臂部202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
弯臂部204及第一闭合部205,所述第二直臂部203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弯臂部206及第二闭
合部207,所述第一弯臂部204与第二弯臂部20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
部207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之间形成开口II。这样,在预制剪
力墙拼装过程中,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可通过开口II平移进入连接箍
筋20内部,从而进一步移动定位于安装位置。

所述连接箍筋20的开口II用于供所述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平移进入连
接箍筋内部,所述开口II的开口宽度略大于需要穿越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的最
大直径,弯钩和搭接长度满足受力要求。

当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放置于安装位置后,所述第一闭合部
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之间可相对闭合并通过螺旋筋约束套箍208进行紧固,从而对竖向钢
筋起固定的限制作用。另,所述第一弯臂部204及第二弯臂部206的两端可设置用于钩紧于
第一弯臂部204及第二弯臂部206的拉筋209,以起到进一步紧固作用。

所述螺旋筋约束套箍208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可一圈或多圈。

请参阅图3b,图3b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的剖面图。相比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土
剪力墙均为夹心复合预制剪力墙,且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土剪力墙呈一字形
拼接。所述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100包括:呈一字形拼接的两夹心复合预制剪
力墙10及连接箍筋20。

请参阅图6b,所述连接箍筋20包括闭口部201、分别由所述闭口部201两端同向延
伸的第一直臂部202、第二直臂部203,所述第一直臂部202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闭合部205,
所述第二直臂部203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闭合部207,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
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之间形成开口II。这样,在预制剪力墙拼
装过程中,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可通过开口II平移进入连接箍筋20内
部,从而进一步移动定位于安装位置。

当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放置于安装位置后,所述第一闭合部
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之间可通过焊接闭合紧固,从而对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
104起固定的限制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对接之间
的距离,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焊接方式可为对焊或搭焊。另,当所述第一闭
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不进行焊接时,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两端可设置
用于钩紧于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的拉筋(图未示),以起到进一步紧固作用。

请参阅图3c,图3c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三实施例
的一剖面图。相比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
土剪力墙均为带模预制剪力墙,且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土剪力墙呈一字形拼
接。所述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100包括:呈一字形拼接的带模预制剪力墙10及
连接箍筋20。所述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100还包括:用于钩紧第一竖向筋103
及/或第二竖向筋104的拼缝补强筋30。

请参阅图6c,所述连接箍筋20包括闭口部201、分别由所述闭口部201两端同向延
伸的第一直臂部202、第二直臂部203,所述第一直臂部202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闭合部205,
所述第二直臂部203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闭合部207,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
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之间形成开口II。这样,在预制剪力墙拼
装过程中,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可通过开口II平移进入连接箍筋20内
部,从而进一步移动定位于安装位置。

当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放置于安装位置后,所述第一闭合部
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之间可相对闭合并通过螺旋筋约束套箍208进行紧固,从而对所述第
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起固定的限制作用。另,所述第一直臂部202、第二直臂部
203的两端可设置用于钩紧于第一直臂部202、第二直臂部203的拉筋209,以起到进一步紧
固作用。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还包括:所述第一混凝
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墙,所述第二混凝土剪力墙为现浇剪力墙,即一预制剪力墙与一现浇
剪力墙呈一字形拼接,其拼装结构与两个预制剪力墙的拼装结构类似,只是其浇注混凝土
区域除了连接箍筋与预制剪力墙的闭口筋搭接的后浇混凝土拼接区及现浇剪力墙水平筋
拼接段外,现浇剪力墙也需要进行浇注混凝土。

请参考图4a,图4a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四实施例
的一剖面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土剪力墙均为预制剪力墙,且
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土剪力墙呈L形拼接。即,本发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
墙拼装结构200包括:呈L形拼接的两夹心复合预制剪力墙10及两连接箍筋20,所述夹心复
合预制剪力墙10包括一墙体101及水平伸出所述墙体101的闭口筋102, 所述预制剪力墙10
的闭口筋102内靠近墙体101侧面预设有若干第一竖向筋103,所述两预制剪力墙10之间形
成有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设有非预设的第二竖向筋104(现场后安
装);其中,所述连接箍筋20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104相对平移或旋
转进入连接箍筋20内的开口II,所述连接箍筋20的两端在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内分别与闭
口筋102搭接;所述连接箍筋20的两端在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内分别与闭口筋102搭接;连接
箍筋20与另一个连接箍筋20搭接;将所述连接箍筋及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104
在连接箍筋20内,通过旋转、倾斜和平移定位于预设安装位置,预设的第一竖向筋103从连
接箍筋20的开口II进入并最终定位于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内且位于闭口筋102之内的区域;
而所述第二竖向筋104是在现场安装,即从连接箍筋20的开口II进入并最终定位于后浇混
凝土拼接区I内且位于闭口筋102之外的区域(见图4a的右上角4个实心点即为第二竖向筋
104最终安装位置);将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104与下层预留插筋进行连接,将
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104与闭口筋102的交接处进行绑扎固定;所述后浇混凝土拼
接区I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

请参阅图6d,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箍筋20包括闭口部201、分别由所述闭口部201
两端同向延伸的第一直臂部202、第二直臂部203,所述第一直臂部202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
弯臂部204及第一封口部205’,所述第二直臂部203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弯臂部206及第二
封口部207’,所述第一弯臂部204与第二弯臂部20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封口部205’与第二
封口部207’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闭合部第一封口部205’与第二封口部207’之间形成开口
II。这样,在预制剪力墙拼装过程中,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可通过开口
II平移进入连接箍筋内部,从而进一步移动定位于安装位置。

当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放置于安装位置后,所述第一封口部
205’与第二封口部207’之间通过两端带弯钩的拉筋208’进行紧固,从而对竖向钢筋起固定
的限制作用。另,所述第一弯臂部204及第二弯臂部206的两端可设置用于钩紧于第一弯臂
部204及第二弯臂部206的约束拉筋209’,以起到进一步紧固作用。

请参阅图4b,图4b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五实施例
的一剖面图。相比于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
土剪力墙均为普通预制剪力墙,且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土剪力墙呈L形拼接。
所述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200包括:呈L形拼接的两普通预制剪力墙10及两连
接箍筋20,所述第二竖向筋104从连接箍筋20的开口II进入并最终定位于后浇混凝土拼接
区I内且位于闭口筋102之外的区域。(见图4b的右上角6个实心点即为第二竖向筋104最终
安装位置);

请参阅图6e,所述连接箍筋20包括闭口部201、分别由所述闭口部201两端同向延
伸的第一直臂部202、第二直臂部203,所述第一直臂部202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闭合部205,
所述第二直臂部203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闭合部207,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
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之间形成开口II。这样,在预制剪力墙拼
装过程中,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可通过开口II平移进入连接箍筋内部,
从而进一步移动定位于安装位置。

当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或第二竖向筋104放置于安装位置后,所述第一闭合部
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之间可通过搭焊闭合紧固,从而对竖向钢筋起固定的限制作用。另当
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不进行焊接时,所述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
两端可设置用于钩紧于第一闭合部205与第二闭合部207的拉筋(图未示),以起到进一步紧
固作用。

请参阅图4c,图4c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六实施例
的一剖面图。相比于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
土剪力墙均为带模预制剪力墙,且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第二混凝土剪力墙呈L形拼接。
所述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200包括:呈L形拼接的两带模预制剪力墙10及两连
接箍筋20,所述第二竖向筋104是在现场安装,即从连接箍筋20的开口II进入并最终定位于
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内且位于闭口筋102之外的区域(见图4c的右上角4个实心点即为第二
竖向筋104最终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箍筋20与图6c中连接箍筋形状及作用均相同,在此就不再
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4a至图4c中,所述两连接箍筋的形状可以不同,只要满足前述连
接箍筋的条件特征即可。

请参考图5a,图5a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七实施例
的一剖面图。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墙,所述第二混凝土剪
力墙为一预制剪力墙及一现浇剪力墙,且所述两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剪力墙呈T形拼接。即,
本发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300包括:呈T形拼接的两预制剪力墙10(本实施
例均为普通预制剪力墙)、一现浇剪力墙30及两连接箍筋20,所述预制剪力墙10包括一墙体
101及水平伸出所述墙体101的闭口筋102, 所述预制剪力墙10的闭口筋102内靠近墙体101
侧面预设有若干第一竖向筋103,所述现浇剪力墙30由若干水平筋302及竖向筋304组成;所
述两预制剪力墙10与现浇剪力墙30之间形成有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及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
接段I’,所述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I’设有非预设的第二竖向筋104; 其中,所述连接箍
筋20设有用于供预设的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所述第二竖向筋104相对移动进入连接箍筋
20内的开口II,其中一个连接箍筋20的两端在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

分别与两预制剪力墙10的闭口筋102搭接,另一个连接箍筋20的两端在现浇剪力
墙水平筋拼接段I’分别与一预制剪力墙10的闭口筋102及现浇剪力墙30的水平筋302搭接。

将所述连接箍筋及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104在连接箍筋20内平移定
位于预设安装位置,预设的第一竖向筋103从从连接箍筋20的开口II进入并最终定位于后
浇混凝土拼接区I内且位于闭口筋102之内的区域;而所述第二竖向筋104现场安装,即从连
接箍筋20的开口II进入并最终定位于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内且位于闭口筋102之外的区域
(见图5a的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I’中6个实心点即为第二竖向筋104最终安装位置);将
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104与下层预留插筋进行连接,将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
竖向筋104与闭口筋102及水平筋302的交接处进行绑扎固定;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及现
浇剪力墙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连接箍筋20分别与图6d及图6e中连接箍筋形状及作用均相
同,在此就不再赘述。当然,所述两个连接箍筋20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连接箍筋,只要满
足前述连接箍筋的条件特征即可。

请参考图5b,图5b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八实施例
的剖面图。相比于第七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为夹心复合预制剪力墙,所述第二混凝土剪力墙为两预制
剪力墙,其中之一为夹心复合预制剪力墙,另一个为普通预制剪力墙,且所述三个预制剪力
墙呈T形拼接,所述连接箍筋20的两端在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内分别与闭口筋102搭接,所述
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内的竖向筋均为预的第一竖向筋10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连接箍筋20与图6d中连接箍筋形状及作用均相同,在此就
不再赘述。当然,所述两个连接箍筋20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连接箍筋,只要满足前述连接
箍筋的条件特征即可。

请参考图5c,图5c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的第九实施例
的剖面图。相比于第七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
墙,所述第二混凝土剪力墙一预制剪力墙及一现浇剪力墙,本实施例所述预制剪力墙均为
带模预制剪力墙,且所述两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剪力墙呈T形拼接。

即,本发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300包括:呈T形拼接的两预制剪力
墙10一现浇剪力墙30及一连接箍筋20及拼缝补强筋40,所述预制剪力墙10包括一墙体101
及水平伸出所述墙体101的闭口筋102, 所述预制剪力墙10的闭口筋102内靠近墙体101侧
面预设有若干第一竖向筋103,所述现浇剪力墙30由若干水平筋302及竖向筋304拼接而成;
所述两预制剪力墙10与现浇剪力墙30之间形成有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及现浇剪力墙水平筋
拼接段I’,所述现浇剪力墙水平筋拼接段I’设有2根非预设的第二竖向筋104,包括位于现
浇剪力墙30紧靠后浇混凝土拼接段I’且影响所述连接箍筋20安装需要临时挪开的第二竖
向筋104。其中,所述连接箍筋20设有用于供预设的所述第一竖向筋103相对移动进入连接
箍筋20内的开口II,其中,所述连接箍筋20的两端在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分别与两预制剪力
墙10的闭口筋102搭接,所述现浇剪力墙30的水平筋302伸入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分别与两
预制剪力墙10的闭口筋102搭接。

将所述连接箍筋及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在连接箍筋20内平移定位于预设安装位
置,预设的第一竖向筋103从从连接箍筋20的开口II进入并最终定位于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
内且位于闭口筋102之内的区域;而所述第二竖向筋104为现场后安装,本实施例中的第二
竖向筋104较为特殊,其最终位置并不在连接箍筋内部,后安装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方便连接
箍筋20安装,其在现浇剪力墙范围先避让连接箍筋20安装,后平移到最终安装位置;将所述
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104与下层预留插筋进行连接,将第一竖向筋103与闭口筋102
的交接处进行绑扎固定,第二竖向筋104及拉筋与现浇剪力墙水平筋302的交接处进行绑扎
固定;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及现浇剪力墙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
墙拼装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连接箍筋20与图6d中连接箍筋形状及作用均相同,在此就
不再赘述。当然,所述两个连接箍筋20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连接箍筋,只要满足前述连接
箍筋的条件特征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与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
墙还可以呈十字形拼接,十字形拼接可在上述一字形、L形或T形的基础上组合而成;所述第
一混凝土剪力墙与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的拼接夹角包括但并不限于直角,所述第一混
凝土剪力墙及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的墙身可为折线或曲线,

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与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的拼接夹角包括但并不限于
直角,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的墙身可为折线或曲线。实施例
中的所述预制剪力墙,并不一定要求是同一类型的,不同类型的预制剪力墙也可参与其组
合。

请参阅图7a至图7h,图7a至图7h是图4a中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的拼装过程示
意图。所述拼装过程如下:首先,设置好呈L形拼接预制剪力墙的安装位置II’及后浇混凝土
拼接区I,所述安装位置II’上设有下层预留竖向插筋W,用于上下两层的预制剪力墙的固定
连接,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设有下层预制剪力墙的预留竖向筋位置K(请参见图7a);接
着,将两个预制剪力墙10分别吊装于安装位置II’,并使得该预制剪力墙10中竖向钢筋与下
层预留钢筋对位(请参见图7b)和灌浆连接,需要通过倾斜和平移穿套在所述连接箍筋内部
的第二竖向筋104后续安装;接着,松开第一竖向筋的捆绑铁丝,取出第一竖向筋,有第二竖
向筋的情况摆放第二竖向筋;在预定位置安装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的第二竖向筋104,通过
将一连接箍筋20旋转平移,使得第二竖向筋104及一个预设的第一竖向筋103从连接箍筋20
的开口套入连接箍筋20内,并使得该连接箍筋20调整至预定位置(请参见图7c);接着,将剩
余的第一竖向筋103从连接箍筋20的开口平移并定位于安装位置(请参见图7d);接着,将另
一预制剪力墙10的预设的第一竖向筋103平移至方便另一连接箍筋20穿过的位置,并将该
预设的第一竖向筋103从连接箍筋20的开口平移并定位于安装位置,并调整第二竖向筋104
至预设安装位置(请参见图7e、图7f);接着,将所述两连接箍筋20的开口II通过两端带弯钩
的拉筋208’进行紧固闭合紧固,以及所述竖向筋103及竖向筋104与闭口筋102及连接箍筋
20的交接处进行绑扎固定(请参见图7g),并且,将所述第一竖向筋103及第二竖向筋104与
下层结构的预留钢筋13’进行连接(请参阅图1a);最后,将所述后浇混凝土拼接区I(连接箍
筋20与预制剪力墙的闭口筋102搭接区域)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
拼装结构(请参见图7h)。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竖向筋后连接,拼缝水平筋(包括连接箍筋、拉筋
或拼缝补强筋)与纵向钢筋通过平移、倾斜和旋转方法使其均安装固定在设计位置,其可以
单方面运动也可双方面同时运动,到设计位置后进行焊接或绑扎固定,以及纵向钢筋的连
接。其靠近底部可以采用提升竖向筋留空隙水平平移放置拼缝水平筋的方法快捷安装。

其中,本实用新型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的拼装过程还包括:在第一竖向筋及/
或第二竖向筋、水平筋均定位于预设安装位置之后,或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与
下层预留插筋连接后并不会影响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水平筋到达预设安装位置
时,将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与下层预留插筋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竖向筋随预制剪力墙临时预放置技术,以及竖
向筋后连接方法,解决了竖向筋在水平闭口筋内部放置安装问题。通过人工平移、旋转和倾
斜附加的水平连接筋,以及竖向筋的多次挪位,改变钢筋连接顺序即可实现满足规范要求
的钢筋连接构造。

另,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种开口连接箍筋或临时开口连接箍筋,以及实现封闭箍
效果的现场连接技术,尤其是预制剪力墙伸出水平闭口筋预穿两端带弯钩拉筋技术,解决
了现场安装两端带弯钩拉筋需要二次弯折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预套或后套两端带弯钩的拉筋的目的或主要特征是避免施工现场
进行弯折作业,另一个特征是拉筋弯钩同时钩住连接箍筋和纵筋。

综上,本实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能够加快预制剪力墙吊装及
其竖缝连接钢筋施工速度,提高预制剪力墙拼缝及后浇边缘构件的施工质量,从而大大简
化施工工序,方便了拼装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结构设计和施工方面均有很好的应用前
景。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实施方式对
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所述拼装结构包括:一第一混凝土剪力墙及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拼装的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所述第一混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墙,所述至少一第二混凝土剪力墙为预制剪力墙及/或现浇剪力墙,拼接处设有开口或临时开口的连接箍筋,所述连接箍筋与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或第二竖向筋通过平移等定位于预设安装位置,所述连接箍筋开口端通过所述拉筋及/或约束套箍或焊接紧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