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泡沫层的轮胎.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61760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7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92367.5

申请日:

2008.04.24

公开号:

CN101293466A

公开日:

2008.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0C 19/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米其林技术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米其林集团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法国克莱蒙-费朗变更后权利人:法国克莱蒙-费朗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211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C 19/00申请日:20080424|||公开

IPC分类号:

B60C19/00(2006.01)

主分类号:

B60C19/00

申请人:

米其林技术公司;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J·梅里诺-洛佩斯

地址:

法国克莱蒙-费朗

优先权:

2007.04.26 FR 07/0311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戈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其包括至少一个通过两个侧壁和两个胎圈延伸的胎冠,胎圈底部用于安装在轮缘座上,还包括锚固在两个胎圈中的胎体型增强结构和位于轮胎内壁上的由泡沫材料构成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层的至多20%的表面结合到轮胎结构上,而其余部分不结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多个管;
与多个管连接的总箱;和
连接到总箱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具有大体管状形状并且包括连接到外部管的阳接头部分的阴接头部分,和从阴接头部分延伸并且在与阴接头部分的相对的侧具有封闭端的管状部分,并且
所述连接器布置成管状部分的侧壁位于总箱的外周边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布置成减小连接器关于大体垂直于总箱的纵向轴线的方向的突出宽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布置成管状部分的封闭端与总箱的后端对齐,从而减小连接器从总箱的前端到阴接头部分的端部的突出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管状部分的侧壁形成有在与阴接头部分的轴线大体垂直的方向上开口的连通孔,
所述总箱形成有具有与管状部分的侧壁的外部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凹部,
所述总箱进一步在凹部中形成有固定孔,且多个突起在所述固定孔的周边上朝向连接器突出,并且
所述连接器连接到总箱,从而总箱的所述突起被卷边到连通孔的周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通过压配合所述突起到所述连通孔的周边而初步固定到总箱。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阳接头部分容纳在阴接头部分中的情况下所述突起不与所述外部管的阳接头部分的端部干涉的预定位置,所述总箱具有所述突起。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连通孔具有带有膨胀部的大体环形形状、大体椭圆形形状、大体多边形形状和大体圆形形状中的一种形状。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的阴接头部分包括在与管状部分相对的方向上延伸的延伸管部分,
所述延伸管部分在其内周边上限定被接合部分,
所述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外部管的外周边和延伸管部分之间限定的空间中的接合部件,其中
所述接合部件包括接合在延伸管部分的所述被接合部分内的、用于维持外部管和连接器的连接状况的接合部分。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总箱在关于所述管的纵向方向与所述管相对的侧壁上具有凹部,
所述连接器布置成管状部分的轴线大体垂直于总箱的纵向轴线并且管状部分的侧壁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凹部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布置到总箱的侧壁,从而管状部分的轴线与总箱的纵向轴线大体垂直并且连接器在与总箱的纵向轴线大体垂直的方向上从总箱的端部突出的长度小于连接器的长度,
所述总箱的侧壁关于所述管的纵向方向与所述管相对。

11、  一种制造用于热交换器的连接器的方法,包括步骤:
由管道部件通过冲压形成管状部分和阴接头部分,所述阴接头部分从管状部分延伸并且具有与外部管的阳接头部分对应的形状;和
通过封闭覆盖所述管状部分的端部,所述端部在与所述阴接头部分相对的侧。

12、  一种制造用于热交换器的连接器的方法,所述连接器具有将与外部管的阳接头部分连接的阴接头部分,和从所述阴接头部分延伸并且具有封闭端的管状部分,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冷锻一体地形成管状部分和阴接头部分。

说明书

说明书具有连接器的热交换器和制造该连接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连接器的热交换器和一种制造该连接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美国专利5765877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连接热交换器和外部管的连接结构,披露的连接结构包括具有阳接头部分的外部管、具有带有开口的阴接头部分的连接器和具有弧形突起的接合部件。连接器布置在固定部件上,所述固定部件形成在例如冷凝器的热交换器总箱上。接合部件的弧形突起在径向方向上具有弹性。
在弧形突起从内部周边侧配合在阴接头部分的开口中的情况下,管道的阳接头部分插入阴接头部分中。此时,阳接头部分进入阴接头部分中,同时克服弹力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按压弧形突起。
当阳接头部分通过弧形突起之后与阴接头部分的后端接触时,弧形突起由于弹力恢复到原始位置。结果,阳接头部分容纳在阴接头部分和接合部件之间,由此管道连接到连接器上。即,管道通过接合部件与连接器连接。
例如,用于车载空调的冷凝器安装在发动机室内的前部,并且通过制冷剂管道与制冷剂循环装置(例如压缩机和膨胀阀)连接。为了使冷凝器与制冷剂管道的连接简便,连接器通常布置成面对前面从而在冷凝器的前面执行连接。
然而,在美国专利5765877披露的连接结构中,在连接器和总箱之间的固定部件、阴接头部分和阳接头部分是直线布置。这样,整个连接结构的长度增加了。即,连接结构的突出的长度在向前的方向上增加了。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减小安装空间的热交换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造用于热交换器的连接器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和提高生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管、与多个管连接的总箱和具有大致管状形状并与总箱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与外部管的阳接头部分连接的阴接头部分,和从阴接头部分延伸并且在与阴接头部分相对的侧具有封闭端的管状部分。连接器布置成管状部分的侧壁位于总箱的外周边上。
例如,连接器连接成连接器在多个管的纵向方向上从总箱侧端突出的宽度小于连接器在多个管的纵向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减小了热交换器在多个管的纵向方向上的尺寸。
作为另一个示例,连接器连接成管状部分的封闭端与总箱的后端对齐。这样,连接器在与多个管的纵向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例如在热交换器向前的方向上)的突出长度小于连接器的长度。因此,减小了热交换器在与多个管的纵向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
因此,减小了用于安装带有连接器的热交换器的空间。
根据制造用于热交换器的连接器的方法的一个方面,管状部分和具有与外部管的阳接头部分对应的形状的阴接头部分通过冲压由管道部件形成,并且管状部分的端部通过封闭被覆盖。
因此,连接器以减少的成本和高的生产率制造。
根据制造用于热交换器的连接器的方法的另一个方面,与外部管的阳接头部分连接的阴接头部分和从阴接头部分延伸并且具有封闭端的管状部分通过冷锻一体地形成。
因此,连接器以减少的成本和高的生产率制造。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做出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同样的部件由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的连接器的连接部件和外部管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连接部件在沿着图3中的箭头IV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5是连接部件在沿着图3中的箭头V观察时的局部视图;
图6A和6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连接连接器到外部管上的接合部件的透视图;
图7A是作为比较示例的连接器与外部管的连接部件;
图7B是作为另一个比较示例的连接器与外部管的连接部件;
图8A是用于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通孔的示例的局部视图;
图8B是用于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通孔的另一个示例的局部视图;
图9是用于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通孔的又一个示例的局部视图;
图10是用于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通孔的再一个示例的局部视图;
图11A至11C是用于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制造过程的示例的示意性视图;
图12A和12B是用于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制造过程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性视图;和
图13A和13B是用于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制造过程的又一个示例的示意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部件的部件将由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不会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至6,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示范性地作为冷凝器100使用,所述冷凝器100冷凝和液化车载空调制冷剂循环中的制冷剂。参考图1,冷凝器100通常包括核心(core:或称为芯体)110、第一总箱(例如,图1中的左总箱)、第二总箱(例如图1中的右总箱)、盖部件140、调节器箱(modulator tank)150等等。各部件由金属比如铝或者铝合金制成。各部件初步固定(例如通过配合、卷边、保持等等),然后在初步固定的情况下钎焊。
核心110包括限定通道的管111和散热片112,例如制冷剂的内部流体流过所述管111。散热片112例如是波状散热片。管111和散热片112交替堆叠。此外,作为加固部件的侧板113沿着最外面的散热片112布置,所述最外面的散热片112在最外层(例如图1中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堆叠。每一个侧板113例如具有大体U形的横截面。
管111以预定的间隔布置,并且散热片112布置在管111之间。管111、散热片112和侧板113一体地钎焊。
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布置在核心110的左右两端。即,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布置在管111的纵向端部。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在与管111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例如在大体垂直于管111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在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的面向核心11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管111的纵向端部的管孔。
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在管111的纵向端部配合在管孔中的情况下与核心110钎焊。这样,管111的纵向端部与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连通。此外,侧板113的纵向端部与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钎焊。
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具有大体相似的结构。这样,第一总箱120的结构将在下文中作为示例详细地描述。第一总箱120是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在垂直于管状体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被限定的横截面中具有大体椭圆的形状。
如图2中所示的,管状体例如通过连接外板120a和内板120b构造成。外板120a在核心110向外的方向上突出。内板120b在核心110向内的方向上突出。外板120a和内板120b彼此钎焊。例如,外板120a和内板120b部分地重叠并且在重叠的部分上钎焊。
盖部件140钎焊到第一总箱120的纵向端部,从而开口121被盖住。第二总箱130由相似的方式形成。盖部件140钎焊到第二总箱130的纵向端部,从而开口131被盖住。
每一个盖部件140具有向侧板113延伸的延伸部分。这样,盖部件140与侧板113以及总箱120、130被钎焊以提高冷凝器100的强度。
第一总箱120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总箱120的内部空间分成两个空间的第一隔板122。第二总箱130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总箱120的内部空间分成三个空间的第二隔板132a和第三隔板132b。
连接器3通过钎焊与第一和第二总箱连接。在第二总箱130中,连接器3位于比第二隔板132a高的位置。在第一总箱120中,连接器3位于比第一隔板122低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总箱130的连接器3形成用于引入制冷剂到冷凝器100中的入口,并且第一总箱120的连接器3形成用于从冷凝器100中排出制冷剂的出口。下面详细描述连接器3到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的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剂从右连接器3流入第二总箱130中。制冷剂通过管111、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同时通过隔板122、132a、132b变换流向。制冷剂通过第一总箱120的左侧的连接器3从冷凝器100中流出。如此,如在图1中的箭头所示,制冷剂以大致S形的方式在冷凝器100中流动。
调节器箱150与第二总箱130连接,从而在其中收集并存储流经第二总箱130的液体制冷剂。调节器箱150例如由挤压成形形成的圆柱形容器形成。调节器箱150通过钎焊固定在第二总箱130的侧壁上。
第二总箱130通过第一通道151和第二通道152与调节器箱150连通。第一和第二通道151、152形成在第三隔板132b的相对两侧。在图1中,第一通道151形成在比第三隔板132b高的位置,并且第二通道152形成在比第三隔板132b低的位置。
从第二总箱130的连接器3流出的制冷剂通过位于比第二隔板132a高的位置的管111流向第一总箱120的上部空间。制冷剂进一步从第一总箱120的上部空间流入位于第二隔板132a和第一隔板122之间的管111。当制冷剂以U形转弯的方式流经位于第一和第三隔板122、132b上面的管111时,热交换在制冷剂和例如空气的外部流体之间进行。这样,制冷剂被冷凝和液化。
冷凝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通道151引入调节器箱150。在调节器箱150中,液态制冷剂分离成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通过第二通道152引入第二总箱的下部空间,所述下部空间位于比第三隔板132b低的位置。当通过位于比第一和第三隔板122、132b低的位置的管111时,液态制冷剂过冷,然后从第一总箱120的连接器3排出。调节器箱150设置有用于从制冷剂中清除湿气和杂质的干燥剂、过滤器等等。
例如,冷凝器100的部件比如第一和第二总箱120和130、管111和散热片112是由镀过的部件设置成,所述镀过的部件通过在金属板的两面镀上钎料形成。所述部件以适当的方式初步固定,然后在保持初步固定的情况下在钎焊炉中加热。这样,所有部件的连接部分被同时钎焊上。
在初步固定时,管111的纵向端部插入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的管孔中。连接器3进一步初步固定到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上,从而连接器的连通孔31a与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的固定孔160以挤压的方式配合。
如图2中所示,每一个连接器3构造用于容纳外部管2(例如制冷剂管道)的阳接头部分22和安装在管道2上的接合部件10。即,连接器3通过安装在管道2的周边上的接合部件10与管道2接合。
管道2具有大致管状外部形状并且允许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管道2具有管道主部分21和在管道主部分21的端部的阳接头部分22。阳接头部分22在直径上比要插入连接器3的管道主部分21膨胀得更多。
阳接头部分22形成有环状密封凹槽23。例如O形环的密封件5配合在密封凹槽23中。在本实施例中,管道2具有两个密封凹槽23。然而,密封凹槽23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例如,管道2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密封凹槽23。
在阳接头部分22的基部端,管道2进一步具有膨胀部24,所述基部端与管道主部分21连接。即,膨胀部24关于密封凹槽23在轴向方向上位于与阳接头部分22的开口端相反的一侧上。膨胀部24在径向向外方向上比阳接头部分22膨胀得更多。接合部件10安装在阳接头部分22的后侧,即在关于膨胀部24与密封凹槽23相反的一侧上。
膨胀部24具有大体圆柱形的管壁,并且膨胀部24的外径比管道主部分21和阳接头部分22的外径大。此外,膨胀部24与管道主部分21的端部在轴向的后端(例如图2中的上端)形成了第一台阶部分26。第一台阶部分26用作与接合部件10的接合部分14接合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6。膨胀部24与阳接头部分22的基部端在轴向的前端(例如图2中的下端)形成了第二台阶部分。膨胀部24的第二台阶部分与连接器3的膨胀管部分34的基部部分接触。
管道主部分21形成有限制部分21b。限制部分21b例如具有凹槽形状。管道主部分21例如具有肘管形状。即管道主部分21包括弯管。限制部分21b设置用于在安装接合部件10到管道2上时在轴向方向上定位接合部件10。即,当管道2与连接器3连接时,限制部分21b用作用于限制接合部件10在向后方向上的位移的止动器。
在本实施例中,限制部分21b具有凹槽形状。然而,限制部分21b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限制部分21b形成为从管道主部分21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在此情况下,接合部件10具有与管道主部分21的突起接合的凹部。如此,接合部件10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移受到突起21b与凹部的接合的限制。
连接器3为具有封闭端的大致管状外部形状。连接器3在管状主部分31的端部具有阴接头部分32来容纳管道2。阴接头部分32为大致管状外部形状。阴接头部分32具有比管状主部分31的直径大的直径。阴接头部分32包括阳接头部分22配合在其中的插入部分(第一套管部分)33、比插入部分33膨胀更多的膨胀管部分(第二套管部分)34和从膨胀管部分34延伸的延伸管部分(第三套管部分)37。
插入部分33具有内周边表面以便通过密封件5与阳接头部分22密封。膨胀管部分34这样构造以便阳接头部分22的膨胀部24配合在其中。膨胀管部分34具有锥形壁部分35,所述锥形壁部分35具有大体圆锥的形状。膨胀管部分34通过锥形壁部分35与插入部分33连接。膨胀部24的第二轴向端部与锥形壁部分35接触。
延伸管部分37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比膨胀管部分34膨胀得更多。延伸管部分37形成连接器3的端部。延伸管部分37的端部向内弯曲,从而内径台阶部分38形成在延伸管部分37的内周边中。内径台阶部分38形成凹部或者凹槽。接合部件10的接合部分14配合在内径台阶部分38中。此外,内径台阶部分形成为其端部与接合部分14的第二接触部分14a接触。
内径台阶部分38形成为凹槽,从而在管道2与连接器3连接的情况下,即,当膨胀部24与锥形壁部分35接触时,接合部分14配合在内径台阶部分38中。
插入部分33、锥形壁部分35、膨胀管部分34和内径台阶部分38通过塑性成形(例如通过管道膨胀等等)管道主部分31的端部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内径台阶部分38形成为在延伸管部分37的内周边上、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即,内径台阶部分38具有环形凹槽形状。然而,内径台阶部分38的形状不局限于环形凹槽形状。内径台阶部分38可以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地形成。
管道主部分31具有与插入部分33的内径一样的内径。可选地,管道主部分31可以具有比插入部分33的内径小的内径。管道主部分31的侧壁布置在总箱120、130的外周边上。
接合部件10安装在管道主部分21的端部的外周边上,所述端部与膨胀部24连接。接合部件10由允许弹性位移的树脂类材料形成。可选地,接合部件10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或者由树脂类材料和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
接合部件10布置成与管道2和连接器3共轴。接合部件10布置在限定在连接器3的延伸管部分37的内周边和管道2的管道主部分21的外周边之间的间隙中。
如图6A和6B中所示,接合部件10具有与内径台阶部分38和膨胀部24接合的接合部分14、允许接合部分14在径向方向上弹性位移的弹性位移部分13和用于在管道2的外周边安装接合部件10的管道安装部分12。
接合部分14定位成关于轴线CL彼此相对。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有两个接合部分14。接合部分14的数量根据施加在连接器3和管道2的连接部件上的压力适当地设置。例如多个接合部分14可以形成为关于轴线CL是成对的。多对接合部分14可以单独地在圆周方向上形成。例如,接合部分14可以在圆周方向上以不变的或者相等的间隔布置。
接合部分14中的每一个在轴向端具有第一接触部分14e。第一接触部分14e是突起的形式并且与膨胀部24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6接合。此外,在轴向端,即,在轴向方向上与第一接触部分14e相对,接合部分14具有第二接触部分14a。第二接触部分14a具有整齐的形状并且与连接器3的内径台阶部分38的端部接合。
第一接触部分14e与管道2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6接合,并且第二接触部分14a与连接器3的内径台阶部分38接合。即,接合部分14的两个轴向端分别与管道2和连接器3接合。
在管道2连接到连接器3之后,当管道2和冷凝器100充满制冷剂并且内压力增加时,管道2和连接器3各自在彼此分离的方向(移除方向)受力。结果,第二接触部分14a与内径台阶部分38的端部接触并且与内径台阶部分38接合。
接合部分14在圆周方向上形成为具有弧形形状的突起。此外,接合部分14在轴向方向上限定的横截面上具有大体矩形形状或者大体梯形形状。接合部分14在轴向端上具有弯曲的或者弧形的外周边壁和锥形壁(倾斜壁)14b。
接合部分14在轴向端和锥形壁14b的内周边上具有台阶部分。该台阶部分提供了第一接触部分14e并且与膨胀部24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6接合。同样,接合部分14的在轴向方向上与台阶部分相对的端部表面提供了第二接触部分14a并且与连接器3的内径台阶部分38的端部接合。
通过将第一接触部分14e和第二接触部分14a分别与膨胀部24和内径台阶部分38接合,管道2和连接器3彼此连接。由于接合部分14在端部具有锥形壁14b,当管道2插入连接器3时,接合部分14可以移动到延伸管部分37的端部的内径侧内。如此,接合部件10平稳地插入到延伸管部分37中。
管道安装部分12具有大体C形形状。即,管道安装部分12为带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的大体圆柱形形状。管道安装部分12在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安装在管道2的外周边上。由于管道安装部分12由具有大体C形形状的薄壁提供,管道安装部分12可以通过在狭缝处打开从管道2的一侧安装。
管道安装部分12具有在管道安装部分12的径向向内的方向上突出的爪部分12a。爪部分12a与管道主部分21的限制部分21b接合。例如,爪部分12a通过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弯曲管道安装部分12的部分而形成。
弹性位移部分13连接管道安装部分12的后端和接合部分14。弹性位移部分13支撑接合部分14,从而接合部分14在径向方向上弹性位移。
例如,弹性位移部分13包括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从管道安装部分12的后端延伸的径向延伸部分,和在轴向方向上从径向延伸部分延伸的轴向延伸部分。轴向延伸部分进一步与接合部分14连接。这样,在图2中所示的轴向方向上限定的横截面中,弹性位移部分13和管道安装部分12具有大体U形形状。
弹性位移部分13具有明显比接合部分14的壁厚小的壁厚。即使弹性位移部分13和接合部分14由同样的树脂类材料形成,弹性位移部分13也在径向方向上提供了足够的挠性。这样弹性位移部分13允许接合部分14在径向方向上弹性移动。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接合部件10具有关于轴线CL对称(即,关于轴线CL彼此相对)定位的一对弹性位移部分13。
下面参考图3至5描述连接器3到冷凝器100的连接结构。两个连接器3以相似的方式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总箱120、130连接。所以,在下文中作为示例主要描述第一总箱120的连接器3的连接结构。
在图3中,箭头F表示冷凝器100向前的方向并且与图1的纸面方向垂直的方向对应。箭头S表示冷凝器100的侧向并且与图1中的左右方向对应。侧向S与管111的纵向方向平行。例如,冷凝器100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室内,从而向前的方向F与车辆向前的方向对应,并且侧向S与车辆的左右方向(例如宽度方向)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3这样构造以便尽可能地减小在向前的方向F上突出的长度L1和在侧向S上突出的宽度W1。如图3中所示,延伸管部分37的端部位于在向前的方向F上与第一总箱120的前端距离L1的位置。即,突出长度L1是连接器3从第一总箱120的前端到延伸管部分37的端部在向前的方向F上的尺寸。
连接器3布置在第一总箱120的外周边上,从而管状主部分31的封闭端与第一总箱120的后端对齐。这样,连通孔31a形成在管状主部分31的侧壁上,所述侧壁在管111的纵向方向上面向第一总箱120。连通孔31a在大体垂直于阴接头部分32的轴线CL的方向上是开放的。
第一总箱120通过连接外板120a和内板120b形成。外板120b在与连通孔31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固定孔160。如图4中所示,外板120a具有在核心110向外的方向上突出的弯曲形状。外板120a形成有具有与管状主部分31的外部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凹部161。固定孔160形成在凹部161中。
由于凹部161形成为在核心110的向内方向上凹进并且固定孔160形成在凹部161中,连接器3的纵向轴线(例如轴线CL)变得靠近核心部件110。这样,连接器3布置成轴线CL位于在侧向S上距离第一总箱120的侧端W1的位置。即,突出宽度W1与在侧向S上从第一总箱120的侧壁到连接器3的轴线CL的距离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3与第一总箱120连接,从而管状主部分31的侧壁与第一总箱120的侧壁连接。并且,第一总箱120在凹部161处在核心110的向内方向上部分地凹进。所以,分别在向前方向F上和在侧向S上的突出长度L1和突出宽度W1减小。例如,在管111的纵向方向上,突出宽度W1小于管状主部分31的半径达到凹部161的尺寸。
图7A和7B显示了作为比较的示例的连接结构。在图7A中所示的连接结构中,连接器300与总箱的前端连接并且在向前的方向F上延伸,而且连接器300的阴接头部分的开口端面向向前的方向F。管道200的端部以肘管的形式弯曲以减小在向前的方向F上的尺寸L2。然而,在连接器300和总箱之间的固定部件、连接器300的阴接头部分和外部管200的阳接头部分成直线布置。所以,连接部件在向前的方向F上的突出长度增加了。
在冷凝器100的前面要求用于连接管道200的阳接头部分到连接器300上或者从连接器300上拆下管道200的阳接头部分的工作空间。为了进一步减小连接结构在向前的方向F上的尺寸L2,建议如图7B中所示以肘管的形状形成连接器300。在此情况下,连接器300与总箱的前端连接。连接器300的阴接头部分的开口端面向侧向S。然而,连接器3在侧向S上从总箱侧端的突出尺寸W2增加了。即,当连接器300具有肘管形状时,突出的尺寸W2通过肘管形状的弯曲的半径R与阴接头部分32的有效长度W3的和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4中所示,另一方面,连接器3与总箱120的侧壁连接。即,连接器3的固定部件形成在总箱120的侧壁上,所述侧壁面向侧向S。所以,连接器3在向前的方向F上的突出长度L1减小了。此外,连接器3与总箱120的侧壁连接,从而管状主部分31的侧壁部分地容纳在总箱120的凹部161中。所以,连接器3的突出宽度W1减小了。例如,突出宽度W1在侧向S上减小了凹部161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5中所示,连通孔31a具有大体椭圆形形状。同样,固定孔160具有与连通孔31a对应的大体椭圆形形状。外板120a在固定孔160的周边上形成有第一突起160a和第二突起160b。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向外突出,即,朝向连接器3突出。在本实施例中,外板120a一共具有四个突起160a、160b。第一突起160a具有预定长度,从而第一突起160a突出进管状主部分31内部比管状主部分31的内周边表面更多。第二突起160b具有预定的长度,从而第二突起160b达到管状主部分31的内周边表面。
在图5中,双短线连线表示第一突起160a的展开视图。第一突起160a的端部相对于彼此倾斜,并且在外板120a的外部弯曲。如此设置了预定长度的第一突起160a。
例如,第一突起160a位于固定孔160的椭圆形的短轴上并且彼此相对。并且第二突起160b位于固定孔160的椭圆形的长轴上并且彼此相对。
管状主部分31的连通孔31a具有预定的开口形状,从而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容纳在连通孔31a中。为了组装连接器3和第一总箱120,连接器3首先初步固定到外板120a的外周边表面上,然后内板120b与外板120a连接。
例如,连接器3这样构造以便与管状主部分31连接的插入部分33的基部端靠近第二突起160b的端部定位。所以,较少可能的是,插入阴接头部分32中的阳接头部分22的端部与第二突起160b的端部干涉。此外,连接器3的轴向长度减小了。
下面描述初步固定连接器3到外板120a的外周边表面上的方法。首先,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插入管状主部分31的连通孔31a中。然后,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从外板120a的内侧向外弯曲或者膨胀。这样,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卷边到连通孔31a的周边上。即,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以变形的方式配合到连通孔31a。因此,连接器3初步固定到外板120a上。
在这时,通过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连接器3定位在总箱120上并且初步固定到第一总箱120上。即,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用作定位装置和初步固定装置。连接器3关于向前方向F的位置通过第一突起160a决定。连接器3关于冷凝器10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通过第二突起160b决定。
此外,由于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形成在多个位置,连接器3的固定角度通过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决定。在连接器3初步固定到外板120a上之后,外板120a初步固定到内板120b上。在本实施例中,外板120b一共具有四个突起160a、160b。然而,突起160a、160b的数量不局限于四个。外板120a优选地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突起。
插入部分33的基部端形成在预定位置,从而在管道2与连接器3连接的情况下,阳接头部分22的端部不与突出在管状主部分31内部的第一突起160a干涉。即,如图2和3中所示,插入部分33这样构造以便阳接头部分22的端部邻近第一突起160a定位。这样,连接器3的长度减小了。如此,连接器3的突出长度L减小了。
下面,参考图2描述组装管道2和接合部件10的方法。例如管道2和接合部件10的组装是在冷凝器100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室上之后执行的。
首先,通过在狭缝处膨胀大体C形形状的管道安装部分12,接合部件10安装在管道2的外周边上。阳接头部分22放置在与连接器3的延伸管部分37相对的位置,然后插入延伸管部分37内。这样,阳接头部分22的端部插入连接器3的插入部分33。
在接合部分14的端部与延伸管部分37的端部接触的同时,阳接头部分22的密封件5开始插入插入部分33。当阳接头部分22的端部从此情况下进一步插入到插入部分33内时,接合部分14的锥形壁14b被延伸管部分37挤压。这样,接合部分14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移动。
此外,膨胀部24的轴向前端,即,膨胀部24的第二台阶部分与膨胀管部分34的锥形壁35接触,并且通过弹性地恢复原始位置,接合部分14容纳在内径台阶部分38中。因此以单接触操作(one-touch operation)的方式管道2和连接器3通过接合部件10连接起来。
在阴接头部分32和阳接头部分22成直线连接的连接结构中,在冷凝器100的前面要求用于连接阳接头部分22到连接器3上或者从连接器3上拆下阳接头部分22的工作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冷凝器100向前的方向F上突出的长度L1和在冷凝器100的侧向S上突出的宽度W1减小了,从而减小了所述安装空间。
总箱120形成有具有与连接器3的管状主部分31的外部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凹部161,并且连接器3布置在总箱120的外周边上,从而管状主部分31部分地容纳在凹部161中。所以,可以减小连接器3在侧向S上的突出宽度W1。此外,与图7B中所示的示范性的具有肘管形状的连接器相比,连接器3的突出宽度W1减小了。
此外,连接器3布置成管状主部分31的后端与总箱120的后端关于与向前的方向F平行的方向对齐。如此,减小了连接器3的突出长度L1。
由于总箱120在固定孔160的周边上具有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连接器3容易地并且适当地相对于固定孔160定位。初步固定连接器3到总箱120上也变容易了。
由于第一和第二突起160a、160b位于不与容纳在阴接头部分32中的阳接头部分22的端部干涉的位置,从而减小了连接器3的突出长度L1。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连通孔31a具有大体椭圆形状。然而,连通孔31a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形状,例如具有膨胀部的大体环形形状(circular shape)、大体多边形形状、大体圆形形状(round shape)。
图8A、8B、9、10显示了连通孔31a的示范性形状。在图8A中显示的示例中,连通孔31a具有大体环形形状(circular shape),从而固定孔160的突起160a被围绕着。同样在这个示例中,连接器3容易相对于固定孔160定位。
在图8B中显示的示例中,连通孔31a具有例如八边形的大体多边形形状,从而固定孔160的突起160a被围绕着。在此情况下,连接器3相对于固定孔160的定位角度可以以预定的节距或者角度间隔(例如45°)改变。
在图9中显示的示例中,连通孔31a具有围绕突起160a的外周边的形状。例如,连通孔31a具有大体的例如椭圆形的圆形形状,并且与突起160a对应的部分膨胀来围绕突起160a。在此情况下,可以容易地确定连接器3相对于固定孔160的定位角度。此外,在初步固定情况下,连接部分的扭矩强度得到提高。
在图10中显示的示例中,总箱120一共具有四个突起160a、160b。在与突起160a、160b对应的位置具有膨胀部(凹部)的连通孔31a具大体圆形形状,从而四个突起160a、160b的外周边被围绕着。这里,第一突起160a具有比第二突起160b的突起长度大的突起长度。这样,可以容易地确定连接器3相对于固定孔160的角度。此外,在初步固定情况下,连接部分的扭矩强度得到提高。
(第三实施例)
连接器3可以以图11A至13B中显示的各种方式形成。例如,在图11A、11B和11C中显示的示例中,在一侧具有封闭端的连接器3通过冲压(冲压加工)形成。首先,如图11A中所示,制备在两侧具有开口端的管道部件3a,并且管状主部分31和阴接头部分32由管道部件3a通过塑性成形(例如管道膨胀和冲压)形成。然后,如图11B中所示,管状主部分31的端部通过封闭闭合。这样,如图11C中所示,形成了在一侧具有封闭端的连接器3。此外,连通孔31a通过冲压或者冲孔形成在管状主部分31的预定部分上。这样,可以以低的成本和高的生产率制造连接器3。
在图12A和12B中显示的示例中,在一侧具有封闭端的连接器3通过冷锻形成。如在图12A中所示,制备用于冷锻的固体材料3b。然后,阴接头部分32和管状主部分31由固体材料3b通过冷锻形成。这样,如图12B中所示,生产出具有封闭端的连接器3。同样,在此情况下,可以以低的成本和高的生产率制造连接器3。
在图13A至13C中显示的示例中,连接器3的封闭端由分离部件形成。如在图13A中所示,以图11A中所示的相似的方式,管状主部分31和阴接头部分32由管道部件3a通过冲压形成。然后,如图13B中所示,盖部件3C附连到管状主部分31的开口端上。即,管状主部分31的开口端通过另一个部件封闭。同样在此情况下,可以以低的成本和高的生产率制造具有封闭端的连接器3。
(其它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是示范性地与连接器3用作冷凝器100。然而,使用具有封闭端的连接器3的热交换器不局限于冷凝器100,而是可以是任何其它例如蒸发器和用于任何不同于用于车载空调的制冷剂循环的用途的热交换器的装置。同样,内部流体不局限于制冷剂。带有连接器3的热交换器可以是任何充满流体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组合实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具体的细节、典型的装置和显示和描述的说明性示例。

含有泡沫层的轮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含有泡沫层的轮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含有泡沫层的轮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有泡沫层的轮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有泡沫层的轮胎.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其包括至少一个通过两个侧壁和两个胎圈延伸的胎冠,胎圈底部用于安装在轮缘座上,还包括锚固在两个胎圈中的胎体型增强结构和位于轮胎内壁上的由泡沫材料构成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层的至多20的表面结合到轮胎结构上,而其余部分不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