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担及耐张塔.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61758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7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792106.4

申请日:

2016.07.26

公开号:

CN205908090U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2/00; E04H12/24

主分类号:

E04H12/00

申请人: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斌; 邱勇; 郁杰; 李德权; 王青占; 王兵

地址:

226017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江成路1088号江成研发园内3号楼1467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横担及耐张塔,用于耐张塔,所述耐张塔包括塔身,所述横担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塔身上,所述横担远离所述塔身的一端是自由端,用于连接导线,所述自由端包括端部连接件和跳线装置,所述跳线装置水平设置在所述端部连接件上,用于挂接跳线。在上述端部连接件上水平设置跳线装置,则该跳线装置不会占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可以缩小导线层间距,并且可以取消耐张绝缘子及复杂的金具连接,因此可缩减耐张塔的塔头尺寸,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横担,用于耐张塔,所述耐张塔包括塔身,所述横担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塔身上,
所述横担远离所述塔身的一端是自由端,用于连接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设置端部
连接件和跳线装置,所述跳线装置水平设置在所述端部连接件上,用于挂接跳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跳线装置是复合支柱绝缘子,所述复合
支柱绝缘子一端连接所述端部连接件,另一端挂接所述跳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通过连接金具挂接所述
跳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塔为转角塔,所述端部连接件还连
接有延长件,在水平面的投影中,所述延长件自所述端部连接件伸出,所述导线连接在所述
延长件上,所述延长件与所述横担的中线的夹角大于所述导线与所述横担的中线的夹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部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延长
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部连接件上设置一个所述延长件,
所述塔身两侧的两根所述导线分别连接在所述延长件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长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加强件连接所述延长件和所述
端部连接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是复合横担。
10.一种耐张塔,所述耐张塔包含所述塔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塔包含如权利要求1
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横担。

说明书

一种横担及耐张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变电设备,具体是一种横担及耐张塔。

背景技术

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输电塔起到支撑导线的作用,具体的是通过固定在输电塔上
的横担支撑导线,其具体连接方式是将导线挂在横担的自由端。耐张塔一般用于承受不平
衡张力,通常通过耐张串将导线上的力传递到塔身上。耐张塔包括直线耐张塔、转角塔和终
端塔,可以承受导、地线产生的水平荷载,耐张塔两侧导线需要用跳线连接。

参见图1,在传统的耐张塔10中,需要使用耐张绝缘子串1和相关金具进行跳线,耐
张绝缘子串1和金具的使用使得横担2之间的竖直间距非常大,且使得塔头3结构复杂,尺寸
较大,维修和安装不便,使得耐张塔100成本高,导线荷载作用和塔头风荷载较大,且塔身重
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横担,在耐张塔上使用
该横担支撑导线,可取消耐张绝缘子及复杂的金具连接,缩小导线层间距,可缩减耐张塔的
塔头尺寸,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横担,用于耐张塔,所
述耐张塔包括塔身,所述横担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塔身上,所述横担远离所述塔身的一端是
自由端,用于连接导线,所述自由端设置端部连接件和跳线装置,所述跳线装置水平设置在
所述端部连接件上,用于挂接跳线。

在上述端部连接件上水平设置跳线装置,则该跳线装置不会占用竖直方向上的空
间,可以缩小导线层间距,并且可以取消耐张绝缘子及复杂的金具连接,因此可缩减耐张塔
的塔头尺寸,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优选地,所述跳线装置是复合支柱绝缘子,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一端连接所述端
部连接件,另一端挂接所述跳线。将上述跳线装置设置为复合支柱绝缘子,可优化横担电
场。

优选地,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通过连接金具挂接所述跳线。这样方便连接安装。

优选地,所述耐张塔为转角塔,所述端部连接件还连接有延长件,在水平面的投影
中,所述延长件自所述端部连接件伸出,所述导线连接在所述延长件上,所述延长件与所述
横担的中线的夹角大于所述导线与所述横担的中线的夹角。

在转角塔中,导线与塔身之间有最小电气间隙要求,这个电气间隙与导线到塔身
的最短空间距离有关,最小的电气间隙能避免引起电击穿并保证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在
水平面的投影中,上述延长件自上述自由端沿平行或远离上述塔身的方向伸出,塔身两侧
的两根导线的挂接点之间的距离可增大,进而可增大导线与塔身之间的距离,即在不改变
横担长度的情况下增大了导线与塔身之间的电气间隙。

优选地,在所述端部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延长件。塔身两侧的两根导线可
分别挂接在端部连接件两侧的延长件上,增大导线与塔身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在所述端部连接件上设置一个所述延长件,塔身两侧的两根所述导线分
别连接在所述延长件的两端。上述延长件可以是安装在上述端部连接件的一个整体,只需
将这个整体与自由端固定即可。

优选地,在所述延长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件。加强件的设置可增大延长件的
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加强件连接所述延长件和所述端部连接件。加强件与延长
件和端部连接件可形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进一步增大延长件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横担是复合横担。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耐张塔,耐张塔包含上
述塔身和上述横担。该耐张塔的塔头尺寸较小,节省了材料成本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耐张塔10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角塔100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转角塔200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转角塔300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
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
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
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
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角塔100用于双回路输电线路,转角塔100包括塔身
101,在转角塔100上设置有六根横担110,分别用于连接三相导线。横担110的一端连接在塔
身101上,横担110远离塔身101的一端是自由端,用于连接导线103。横担110的自由端设置
端部连接件111和跳线装置120,并且跳线装置120水平设置在端部连接件111上,用于挂接
跳线102。在本实施例中跳线装置120的设置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耐张绝缘子串及其相关复
杂的金具连接结构,减小了各相横担之间的竖直距离,进而减小了转角塔100的塔头尺寸,
节省了塔身101的材料,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具体的,塔身101可以采用格构式钢铁塔,也可以是杆体,或者是复合材料杆塔等
其他形式的输电塔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跳线装置120包括一个复合支柱绝缘子121,该复合
支柱绝缘子121包括内部的芯棒和芯棒外的伞裙,芯棒由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拉挤成型;
伞裙的材料是高温硫化硅橡胶,通过在芯棒外整体真空注射成型。该复合支柱绝缘子121的
两端是胶装的法兰122,用于连接端部连接件111或线夹金具从而可挂接跳线102。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复合支柱绝缘子121一端的法兰122与端部连接件
111连接,具体可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且该复合支柱绝缘子121由端部连接
件111水平向远离塔身101的方向伸出设置,另一端的法兰122上直接挂接跳线102。跳线102
中部挂接在复合支柱绝缘子121上,跳线102的两端连接横担两侧的转角导线103,就实现了
导线连通。

传统的耐张绝缘子串挂接在横担的端部,竖直设置在相邻的两相横担之间,而本
实用新型中复合支柱绝缘子121的设置可取缔耐张绝缘子串。由于复合支柱绝缘子121水平
设置在端部连接件111上,复合支柱绝缘子121本身不会占用上下相邻的不同相横担之间的
竖直距离。在竖直面内,跳线102也仅有小弧度的弧垂。所以相邻的上下两相横担之间不需
要设置较大的竖直间距,在满足电气性能要求情况下,上、中、下相三相横担之间可以排列
的更紧凑一些,使转角塔100的塔头尺寸可以更小,从而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转角塔100的每相横担110均包含有复合支柱绝缘子121,显然转角
塔100上也可以仅有一相或两相横担100包含复合支柱绝缘子121。当转角塔100为单回路输
电线路或者更多回路输电线路时,仅需根据实际工况设置相应个数的横担110即可。此外,
当耐张塔为直线耐张塔或终端塔时,也采用相同的跳线装置120,仅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
置导线103即可,在此不再赘述。跳线装置120也可以不采用复合支柱绝缘子121,而是采用
其他形式的绝缘件用于连接跳线102,只要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即可。

如图2所示,端部连接件111上还连接有一个延长件112,在水平面的投影中,延长
件112自端部连接件111伸出,塔身两侧的两根导线103分别连接在延长件112的两端。在本
实施例中,延长件112水平设置在端部连接件111上,且与复合支柱绝缘子121垂直,延长件
112与横担110的中线的夹角大于导线103与横担112的中线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103与横担110中线的夹角是60°,延长件112与横担110中线的
夹角为90°。延长件112的设置相当于延长了塔身101同侧两转角导线103的虚拟交叉点,因
此导线103距离塔身101的距离增大,在不改变横担110长度的情况下可满足导线103与塔身
101之间的电气间隙,避免横担110过长。

在本实施例中,延长件112是水平设置在端部连接件111上,因此可直接用延长件
112与横担110中线夹角作比较,但显然延长件112也可以不完全位于水平面内,延长件112
可以在竖直面偏移一个角度,只要在水平面的投影中,延长件112与横担110中线的夹角大
于同侧导线103与横担110中线的夹角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端部连接件111一端是套筒,与横担110胶接;一端是连接板(未示
出),与延长件112连接固定。端部连接件111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端部连接件111
只要满足能够与延长件112固定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延长件112与导线103的连接方式
也不是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本领域中一般是通过线夹挂接,只要能够实现导线103与延
长件112的连接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转角塔200与第一实施例的转角塔100基本
相同,所不同的是,复合支柱绝缘子221通过连接金具230挂接跳线202。

具体地,如图4所示,复合支柱绝缘子221端部的法兰222上设置连接孔223,通过连
接孔223连接有连接金具230,连接金具230上设置至少两个线夹231,至少两个线夹231能夹
持跳线202。在本实施例中,线夹231和连接金具230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只要能
够实现连接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连接金具230与法兰222之间还可以设置调节件232用于调节连接金具230与复合
支柱绝缘子22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调节件232为长条状板件,沿其纵向设
置多个相间隔的通孔,将连接金具230与其上不同的通孔进行连接即可调节连接金具230与
复合支柱绝缘子221之间的距离。当然,调节件232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调节件232和连
接金具230中的一个的端部设置有螺杆,另一个的端部设置有与该螺杆相适配的螺纹,螺杆
旋合在螺纹上且两者旋合长度可调,从而通过螺杆在螺纹上旋进不同长度实现调节。

实施例三: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转角塔300与第一实施
例的转角塔100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横担310是V字型复合横担,V字型的开口连接塔身
301,该V字型复合横担在V字顶点处包括端部连接件311、延长件312和跳线装置320。延长件
312分别设置在端部连接件311的两侧,跳线装置320水平设置在端部连接件311上。

横担310包括两个复合横担绝缘子313,每个复合横担绝缘子313包括绝缘管314和
绝缘管314外的硅橡胶伞裙315,绝缘管314内可以填充SF6等绝缘气体,也可以填充聚氨酯
泡沫。两个复合横担绝缘子313在V字型顶点处通过端部连接件311固定连接在一起。

两个延长件312分别设置在端部连接件311的两侧,转角的两根导线303分别挂接
在两个延长件312上。在本实施例中,导线303与横担310中线的夹角是50°,延长件312与横
担310中线的夹角为70°。延长件312的设置相当于延长了塔身301同侧两转角导线303的虚
拟交叉点,使得通过延长件311挂接在横担310上的导线303距离塔身301的距离增大,在满
足电气绝缘距离的情况下避免横担310过长。

另外,在横担310的自由端还设置有两根加强件,这两根加强件包括斜向件316和
辅助件317,斜向件316与延长件312形成一个V型结构,即斜向件316与延长件312的端部固
定在一个连接板318上形成V字形顶点,斜向件316的另一端固定在端部连接件311上。斜向
件316的设置增大了延长件312的刚性和强度。辅助件317连接斜向件316和延长件312,进一
步加固了斜向件316和延长件312形成的V字型结构,即进一步增大了延长件312的刚性和强
度。

由于延长件312的使用,避免了横担310过长,所以设置有横担310的转角塔300能
避免与导线303之间电气间隙不满足的情况,且质量轻,线路走廊窄。此外,转角导线303的
数量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所以转角导线303也可以是分裂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
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
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
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横担及耐张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横担及耐张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横担及耐张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横担及耐张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横担及耐张塔.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横担及耐张塔,用于耐张塔,所述耐张塔包括塔身,所述横担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塔身上,所述横担远离所述塔身的一端是自由端,用于连接导线,所述自由端包括端部连接件和跳线装置,所述跳线装置水平设置在所述端部连接件上,用于挂接跳线。在上述端部连接件上水平设置跳线装置,则该跳线装置不会占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可以缩小导线层间距,并且可以取消耐张绝缘子及复杂的金具连接,因此可缩减耐张塔的塔头尺寸,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