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收集调蓄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收集调蓄装置,用于城市综合管廊雨
水收集调蓄并进行雨水错峰排放、供综合利用。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明确雨水等城市工程管线可纳入综合管
廊。但雨水入廊面临一些难题:雨水从综合管廊顶部入廊后,由于综合管廊具有一定高度,
雨水管(渠)设置于综合管廊底部,存在显著雨水跌落。若与下游未实施综合管廊路段的雨
水管路或与排放口衔接,很可能存在与下游管道或排放河道标高衔接困难的问题;若是最
终接入雨水综合利用的净化设施,也将增加提升进入精华流程的能耗。
与此同时,海绵城市的推广对城市防涝和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出了要求,可以
利用城市综合管廊内部空间进行雨水调蓄,增强相应区域的防涝并促进雨水综合利用。
因此,提出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收集调蓄装置,以解决城市雨水纳入综合
管廊存在的上述困难,并增加雨水调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广泛用于城市综合管理的雨水收集调蓄装置,能
够减少雨水接入水头跌落,并利用城市综合管廊内部空间进行雨水调蓄,配合打造海绵城
市,实现雨水错峰排放、并供综合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收
集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综合管廊的一侧设置高位雨水管渠,以及位于高位雨水管渠下
方的下部调蓄渠道,高位雨水管渠设置雨水检查井,高位雨水管渠通过进水调蓄装置与下
部调蓄渠道连接,下部调蓄渠道内设置提升排出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调蓄装置包括设置在雨水检查井和下部
调蓄渠道之间的雨水收入管,雨水收入管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进水调蓄装置为溢流收入管,所述溢流收入
管的上端设置在雨水检查井内,下端伸入下部调蓄渠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提升排出装置包括布置在集水坑内的吸水管
路,吸水管路通过水泵与排水管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提升排出装置包括布置在集水坑内的潜水泵,
潜水泵与排水管路连接。
为保证下部调蓄渠道在进水和排水是的气压平衡,下部调蓄渠道设置与雨水检查
井位置相对应的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综合管廊雨水收集调蓄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针对雨水入廊的城市综合管廊,对雨水管(渠)的设置方式进行了创
新,并增加了雨水调蓄功能,形成一套全新的雨水收集调蓄装置,具体优点有:
1.高位雨水管渠减少雨水汇入的水头跌落,利于与下游管路、排出口衔接,利于雨
水入仓的城市综合管廊的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2.高位雨水管渠减小与雨水净化设施衔接的提升水头、降低能耗;
3.充分利用管廊内空间,高位雨水管渠和下部调蓄渠道叠合设置,在增加雨水调
蓄功能的同时不增加管廊断面;
4.下部调蓄渠道可在综合管理内形成雨水调蓄容量,增强相应区域的防涝并促进
雨水综合利用,成为海绵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5.调蓄进水装置有溢流进入、主动收集两种方式,可根据城市雨水系统设置情况
进行灵活选择;
6.提升排出装置的出水管路有两种排出方式,一种为排出到上层高位雨水管渠实
现雨水的错峰,另一种为排至外部雨水回用设施进行雨水综合利用,两种排出方式可根据
城市雨水系统设置灵活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应用于综合管廊雨水收集调蓄装置的综合管廊断面
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应用于综合管廊雨水收集调蓄装置的综合管廊断
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调蓄进水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调蓄进水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升排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综合管廊3一侧的雨水仓内,上部设高位雨水渠1或
高位雨水管4,下部设下部调蓄渠道2。高位雨水渠1或高位雨水管4设置雨水检查井5,高位
雨水渠1或高位雨水管4通过进水调蓄装置6与下部调蓄渠道2连接,下部调蓄渠道2内设置
提升排出装置7。
所述的高位雨水管渠可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也可采用管道形式;所述的高位
雨水管渠设置于综合管廊较高位置,避免了雨水汇入管廊后水头跌落、难以与下游未设入
仓市政雨水系统进行衔接的情况,利于雨水入仓的城市综合管廊的分步骤、分阶段实施;所
述的下部调蓄渠道,位于高位雨水管渠下方,利用综合管廊本体进行构建,可以设置排气管
道;调蓄渠道可根据城市综合管廊设置情况及系统需求,设置1段或多段;所述的高位雨水
管渠应设置雨水检查井5,用于检查高位雨水管渠、收集汇入综合管廊的雨水。
如图2所示,雨水经管廊外雨水管路系统接入雨水检查井5,进入高位雨水渠1或高
位雨水管4。若选择主动收集方式,则在雨水检查井5侧壁设置雨水收入管8,当需要收集雨
水进入下部调蓄渠道2时,可打开雨水收入管8上设置的自动控制阀门12,可配合调蓄渠道
内设置的水位传感装置打开或关闭,将高位雨水渠1或高位雨水管4内中上层的雨水收入下
部调蓄渠道2;若选择溢流进入方式,则在雨水检查井5位置设置溢流收入管9,当雨水检查
井5内水位超过设定的溢流水位时,雨水通过溢流收入管9进入下部调蓄渠道2。
如图3所示,提升排出装置7由水泵14、吸水管路15和排水管路13组成,设置于调蓄
渠道低点,所述的水泵可为干式安装或湿式安装,可设置集水坑供布置吸水管路或安装潜
水泵;所述的提升排出装置7的出水管路有两种排出方式,一种为排出到上层高位雨水管渠
实现雨水的错峰,另一种为排至外部雨水回用设施进行雨水综合利用,两种排出方式可根
据系统需要选择其一或同时选择。
当需要将雨水排出下部调蓄渠道2时,开启水泵14,通过吸水管路15从集水坑10内
吸水,并通过排水管路13将雨水排出,有两种排出方式可供选择,一种为排出到上层高位雨
水管渠实现雨水的错峰排出,另一种为排至外部雨水回用净化设施进行雨水综合利用。排
出到上层高位雨水管渠1时需将自动控制阀门12关闭。
为保证下部调蓄渠道在进水和排水是的气压平衡,下部调蓄渠道设置排气管11,
所述排气管11设置在雨水检查井5位置,排气管11的下端设置在下部调蓄渠道顶部,排气管
11的上端位于雨水检查井5的上方。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
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
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