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建筑墙体的承重塑形
用具。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
体按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
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或抗
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
和横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对于传统的墙体结构,其构造墙体与剪力墙均需要参与结构计算,并且,
在经过结构计算并进行结构调整后可能还需要设置构造混凝土墙体,这种情
况下还需要对外墙进行多次混凝土浇注,加上抹灰等工序使得此过程十分复
杂,效率很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构造墙体承重的
用于填充柔性材料的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能够通过结构拉缝实现外墙
混凝土一次浇筑,从而减少工序,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式横向墙体
拉缝构件,包括一个条状的框架,所述的框架上设有多个中空槽,所述的框
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的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平行
排列,在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所述的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卡
合部。
对于上述的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作为进一步的设置,在所述的第
二框架上还设有卡勾部。
对于上述的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作为针对卡勾部设置位置的进一
步限定,所述的卡勾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
对于上述的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作为进一步的设置,所述的第一
框架与第二框架以首尾相接的方式并排设置。
对于上述的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作为进一步的设置,所述的第一
卡合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端部的凸起于所述第一框架表面的两块相互之
间呈张开状的板片,所述的第二卡合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端部的凸起于
所述第二框架表面的两块相互之间呈张开状的板片。
对于上述的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对于其制作材料的选择,当使用
PVC制成时效果最好。
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
了分体式设置的框架,使得组成框架的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呈首尾连接状并
排设置,并在第一框架上设置第一卡合部和卡勾部,在第二框架上设置第二
卡合部,使得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能够方便快速的安装在不同结构的墙
体以及呈现多重拐角的墙体处,可通过结构拉缝实现外墙混凝土一次浇筑,
从而减少工序,提高效率,实现外墙取消抹灰,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构拉缝是指在构造混凝土墙体与剪力墙之间设置的竖直或水平柔性材
料,使构造墙体不参与构造计算。
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以下简称拉缝构件或拉缝),其立体结构如图
1所示,包括一个一体式的框架51,在框架51上设有多个中空槽501,为了
满足不同墙体的需求,保证在特殊的墙体拐角处应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
51设置成类似于Z字型,即采用第一框架511和第二框架512组合而成,其
中,第一框架511的长度较长,其上面设有四个中空槽501,第二框架512的
长度略短,其上面的中空槽501为两个,将第一框架511与第二框架512平
行并排设置,并使第二框架512的一个端部紧靠第一框架511的一个端部,
使二者形成平行并排的首尾相接式的连接,这样以来,便于将框架51整体放
置在墙角等处,方便使用,而且,第一框架511和第二框架512的组合方式
还可以根据的建筑墙体的具体结构进行不同的变换,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建筑
结构的或者说是适应不同建筑拐角、或者不同走向墙体的走势,提高适用范
围。
在第一框架511和第二框架512上均设有卡合部,其中第一框架511上
设有第一卡合部531,且第一卡合部531设置在第一框架511远离第二框架
512的端部;第二框架512上设有第二卡合部532,且第二卡合部532设置在
第二框架512远离第一框架511的端部,第一卡合部531和第二卡合部532
均为凸起于框架51表面的两块板片,并且,这两块板片在框架上呈倾斜状设
置,使得二者形成张开状(或者形成封闭状,该种情况图中未显示),在使用
时便于将拉缝构件固定起来。当然,第一卡合部531和第二卡合部532的设
置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位置,当设置拉缝构件的墙体位置较为特殊时,还可
以根据其实际情况改变其设置位置。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在第二框架512上还设有卡勾部54,卡勾部54
设置在第二框架51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方便将拉缝构件固定,也可通过卡
勾部54将所用到的其它部件固定在拉缝构件的卡勾部中,同时,还可以在第
一框架511的长度方向的侧边设置卡勾部54(该种情况图中未显示)。而且在
设置卡勾部时,第一框架511与第二框架512上的卡勾部54均可以同时设置
成多个,并可根据每栋建筑或者不同墙体的具体结构在框架51的不同部位设
置卡勾部5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一体式横向墙体拉缝构件直接固定在所需填
充材料的墙体处,之后使用混凝土直接进行一次性浇注即可,经过结构调整
后还必须设置构造混凝土墙体的部位,可通过结构拉缝实现外墙混凝土一次
浇筑,从而减少工序,提高效率,实现外墙取消抹灰,具体施工流程为:梁
板钢筋安装—墙底部拉缝安装、验收—混凝土浇筑—墙柱钢筋安装—横向拉
缝安装、验收—墙柱模板安装、验收—梁板模板安装、验收—梁底部水平拉
缝安装、验收—梁钢筋安装—板钢筋安装—墙底部水平拉缝安装、验收—混
凝土浇筑;墙体横向拉缝安装要求:安装前在结构拉缝外侧凹槽内贴双面胶,
防止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灌满凹槽无法做后续打胶(靠室内的凹槽不需要做该
工序);墙柱钢筋安装完成,放置横向拉缝材料,两侧采用专有固定铁件固定
横向拉缝,固定件铁件与墙体钢筋焊接牢固,间距300mm;横向拉缝材料两侧
墙体混凝土浇筑应交替进行,首先浇筑非承重墙体、再浇筑承重墙体(因承
重墙体钢筋含量高、整体抗侧压性能强);非承重填充砼墙体与剪力拉结钢筋
设置一根。
在使用过程中,若一个拉缝构件长度不够,还可将多个拉缝构件合并起
来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多种变换,例如,增加中空槽211的数量,
将多个中空槽211采用多个并排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即并不限于上述的单排
设置以及附图中所示的中空槽的数量,或者采用多个连接以及层状罗列等方
式,然后在其外侧边缘处设置与上述拉缝构件相同的卡合部31以及各个卡勾
等结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
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
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