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墙结构.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1584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72569.1

申请日:

2016.08.12

公开号:

CN205894362U

公开日:

2017.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06; H02G3/38

主分类号:

E04B2/06

申请人: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翟东泽; 韩万章; 程培英; 李世强; 李龙杰; 安卫锋; 李鹏

地址: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友谊北大街14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代理人:

胡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体墙结构,其结构包括砌体墙本体,砌体墙本体通过砌块交错砌筑而成,在上下相邻的两排砌块之间的灰缝中设有水平加强配筋,在砌体墙本体内纵向穿设有穿墙线管,在砌体墙本体上穿设有穿墙线管的位置砌筑有预制暗开槽砌块,预制暗开槽砌块是在砌块的一侧开设有纵向贯通的通槽,各预制暗开槽砌块上的通槽上下对应或部分对应,形成容置穿墙线管的通道,穿墙线管通过U型卡固定在通道内,在通道内还设有竖直加强配筋,竖直加强配筋与水平加强配筋相交,且两者的交汇处通过钢丝线捆绑固定;在每个预制暗开槽砌块的通槽内均填充有含发泡剂的砌筑砂浆。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砌体墙的抗剪、抗弯、抗拉性能,并避免了墙面空鼓开裂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砌体墙结构,包括砌体墙本体,所述砌体墙本体通过砌块交错砌筑而成,其特征
是,在上、下相邻的两排砌块之间的灰缝中设有水平加强配筋,在所述砌体墙本体内纵向穿
设有穿墙线管,在所述砌体墙本体上穿设有穿墙线管的位置砌筑有预制暗开槽砌块,所述
预制暗开槽砌块是在砌块的一侧开设有纵向贯通的通槽,各所述预制暗开槽砌块上的通槽
上下对应或部分对应,形成容置穿墙线管的通道,穿墙线管通过U型卡固定在所述通道内,
在所述通道内还设有竖直加强配筋,所述竖直加强配筋与所述水平加强配筋相交,且两者
的交汇处通过钢丝线捆绑固定;在每个所述预制暗开槽砌块的通槽内均填充有含发泡剂的
砌筑砂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通槽的宽度比穿墙线管的直径大
2cm。

说明书

砌体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砌体墙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二次结构砌筑阶段,电气线管敷设通常是采用线管后开槽技术,即
先砌筑墙体,后开槽埋设的技术。这种墙体后开槽处理方式存在较多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方面:

1、墙体在进行顶部斜砌前,需等待14d后才可进行,墙体整体砌筑完毕后需使砌筑
墙体整体达到一定强度后(一般需等待7d)才可进行开槽工序,从而大大延长工期。

2、在对墙体进行开槽时,开槽机及后期人工剔凿对墙体的震动较大,易对墙体的
整体性和强度造成破坏。

3、线管敷设完毕后,后期装修时,开槽部位极易出现空鼓开裂现象。

4、墙体开槽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还白白浪费了大量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砌体墙结构,以解决电气线管敷设采用后开槽技
术所引起的工期长、粉尘污染及材料浪费严重、以及易造成墙体破坏和墙面空鼓开裂的问
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砌体墙结构,包括砌体墙本体,所述砌体墙本体通过砌块交错砌筑而成,在
上、下相邻的两排砌块之间的灰缝中设有水平加强配筋,在所述砌体墙本体内纵向穿设有
穿墙线管,在所述砌体墙本体上穿设有穿墙线管的位置砌筑有预制暗开槽砌块,所述预制
暗开槽砌块是在砌块的一侧开设有纵向贯通的通槽,各所述预制暗开槽砌块上的通槽上下
对应或部分对应,形成容置穿墙线管的通道,穿墙线管通过U型卡固定在所述通道内,在所
述通道内还设有竖直加强配筋,所述竖直加强配筋与所述水平加强配筋相交,且两者的交
汇处通过钢丝线捆绑固定;在每个所述预制暗开槽砌块的通槽内均填充有含发泡剂的砌筑
砂浆。

所述通槽的宽度比穿墙线管的直径大2cm。

本实用新型的砌体墙结构的制作方法是:

首先,制作电气线管图和砌体墙排砖图,利用BIM技术将两图相结合,找出电气线
管预穿过的砌块,并对其进行编号。

接着,根据BIM技术效果图,在编号的砌块上画出配管通过的位置及配管直径,然
后对砌块进行内开槽,得到预制暗开槽砌块。

然后,按照电气线管图中的设计进行电气线管的制作和敷设,并在每个线管的旁
边分别设置竖直加强配筋。

最后,进行砌体墙的砌筑,每砌筑一层砌块,在该层砌块上铺设水平加强配筋,当
砌筑到有线管的位置时,选择相应位置的预制暗开槽砌块,使线管和竖直加强配筋穿入槽
中,并利用U型卡将线管固定在砌块的槽内,利用钢丝线将竖直加强配筋与水平加强配筋捆
绑固定,然后向槽内填充混有发泡剂的砌筑砂浆。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后续施工,直至完成整
个墙体的砌筑。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砌体墙的表面平整度,保护了墙体的强度和整体性,减少
了砌体墙后期装修时出现空鼓裂缝的几率,改善了后期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问题,同时,极
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层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预制暗开槽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砌体墙本体,2、预制暗开槽砌块,3、通槽,4、穿墙线管,5、U型卡,6、含发泡
剂的砌筑砂浆填充体,7、水平加强配筋,8、竖直加强配筋,9、钢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砌体墙结构包括砌体墙本体1,砌体墙本体1是利用水
泥砂浆将砌块交错砌筑而成的墙体。在上、下相邻的两排砌块之间的灰缝中设有水平加强
配筋7,用以提高砌体墙本体1的强度。

在砌体墙本体1内纵向穿设有穿墙线管4,在砌体墙本体1上穿设有穿墙线管4的位
置所砌筑的砌块为预制暗开槽砌块2。如图3所示,预制暗开槽砌块2是在普通砌块的一侧开
设有纵向贯通的通槽3,同一条穿墙线管4穿过的各预制暗开槽砌块2上的通槽3上下位置对
应或部分对应,形成容置穿墙线管4的通道,穿墙线管4通过U型卡5固定在该通道内。

为进一步提高砌体墙本体1的强度,在容置穿墙线管4的通道内设置竖直加强配筋
8,竖直加强配筋8与水平加强配筋7相交,两者的交汇处通过钢丝线9捆绑加固,从而大大提
高砌体墙本体1的抗拉、抗剪及抗弯性能。

在每个预制暗开槽砌块2的通槽3内均设有含发泡剂的砌筑砂浆填充体6,以将空
隙填充密实,达到良好的防水防渗漏效果,延长线管的使用寿命。

砌体墙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砌体墙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砌体墙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砌体墙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墙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体墙结构,其结构包括砌体墙本体,砌体墙本体通过砌块交错砌筑而成,在上下相邻的两排砌块之间的灰缝中设有水平加强配筋,在砌体墙本体内纵向穿设有穿墙线管,在砌体墙本体上穿设有穿墙线管的位置砌筑有预制暗开槽砌块,预制暗开槽砌块是在砌块的一侧开设有纵向贯通的通槽,各预制暗开槽砌块上的通槽上下对应或部分对应,形成容置穿墙线管的通道,穿墙线管通过U型卡固定在通道内,在通道内还设有竖直加强配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