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体加固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砌体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0%以上,而在广大农村地区,
80%以上的建筑是多层砌体结构或混凝土结构,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倒塌的房屋几乎
全是砌体结构。因此,多层砌体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是村镇地区抗震防震的主要目标,特别是
农村地区大量存在的空斗墙或空心砖墙结构,没有设圈梁或构造柱,几乎不具备抗震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砌体加固结构,具有造价低、抗震
效果好、稳固度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砌体加固结构,包括砌体墙,所述砌体墙下部设有一隔震加固层,所述隔震加
固层由基础上梁、基础下梁、隔震钢筋层、砖墩及沥青油膏层构成,所述基础上梁与所述基
础下梁呈相同结构平行排布,所述基础上梁与所述基础下梁内设有加强钢筋,所述基础上
梁与所述基础下梁之间设有所述隔震钢筋层、砖墩及沥青油膏层,所述隔震钢筋层贯穿砖
墩、沥青油膏层及上下两侧的加强钢筋,所述沥青油膏层设置在所述砖墩外侧表面处,所述
沥青油膏层厚度尺寸为10mm~18mm,所述沥青油膏层外侧还设有一模板。
所述加强钢筋由纵向加强筋和分布加强筋构成,所述纵向加强筋直径尺寸为8mm
~10mm,所述分布加强筋直径尺寸为6mm。
所述隔震钢筋层由若干隔震钢筋制成,所述隔震钢筋直径尺寸为6mm~8mm。
所述隔震钢筋直径尺寸为7mm。
所述基础下梁下部固定设有一大放脚基础。
所述沥青油膏层厚度尺寸为16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改
进,具有承受竖向压力和水平作用力,提高了抗震性能,具有造价低、抗震效果好、稳固度高
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砌体加固结构,包括砌体墙1,砌体墙1下部设
有一隔震加固层2,隔震加固层2由基础上梁21、基础下梁25、隔震钢筋层22、砖墩23及沥青
油膏层24构成,基础上梁21与基础下梁25呈相同结构平行排布,基础上梁21与基础下梁25
内设有加强钢筋211,提高内部强度,加强钢筋211由纵向加强筋和分布加强筋构成,纵向加
强筋直径尺寸为8mm~10mm,分布加强筋直径尺寸为6mm,基础上梁21与基础下梁25之间设
有隔震钢筋层22、砖墩23及沥青油膏层24,隔震钢筋层22贯穿砖墩23、沥青油膏层24及上下
两侧的加强钢筋211,隔震钢筋层22由若干隔震钢筋制成,隔震钢筋直径尺寸为6mm~8mm,
隔震钢筋层22用于承受上部结构的竖向压力和水平作用力,主要用于抵抗地震冲击力,加
强抗震效果,沥青油膏层24设置在砖墩外侧表面处,沥青油膏层24厚度尺寸为10mm~18mm,
沥青油膏层24为软性结构,具有吸能缓冲的作用,提高了抗震抗压性能,沥青油膏层24外侧
还设有一模板4,基础下梁25下部固定设有一大放脚基础3。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隔震钢筋直径尺寸为7mm。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沥青油膏层24厚度尺寸为16mm。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改进,可以将减震系数达到0.5以下,可以完成将地震冲击的
水平加速度衰减50%以上,隔震加固层2通常设置在室外地面和室内地面第一层楼面之间,
且其造价较低,适用于农村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同时该结构方便维护,具有承受竖向压力
和水平作用力,提高了抗震性能,具有造价低、抗震效果好、稳固度高等特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
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
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
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