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型助力器.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6144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9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9607.8

申请日:

2004.10.28

公开号:

CN1613702A

公开日:

2005.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T13/569

主分类号:

B60T13/569

申请人: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发明人:

坪内薰; 井上阳治; 酒井智康; 高取叶子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03.11.04 JP 374111/20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马高平;杨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负压型助力器包括一动力活塞、一滑阀和一保持机构等,并在紧急制动时帮助驾驶者。保持机构适于在预定向前位置保持该滑阀,并包括安装到该动力活塞的一锁位元件,其可在径向线性移动,以及一卡紧弹簧,其用于径向向内偏置该锁位元件。该锁位元件具有能够和设置在该滑阀上的钩状物相接合或者从其脱离的钩状物。当插杆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大于预定值时,设置在该插杆上的推动斜坡径向向内推动设置在该锁位元件上的受动斜坡,因而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从该滑阀的钩状物上脱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负压型助力器,包括:
其中形成有压力腔的外壳;
在该外壳中安装的可移动隔膜,其可向前/向后移动并且将该压力腔分为恒压腔和变压腔;
与该可移动隔膜相连的动力活塞;
设置在该动力活塞中的输入元件,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向前/向后移动并且接受外部操作力;
用于输出到外部装置的输出元件,由该动力活塞产生推力;
放置在该动力活塞和该输入元件之间的滑阀,并和该动力活塞同轴安装以向前/向后移动;
用于当该输入元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时候、在预定的向前位置保持该滑阀的保持装置;
用于当该输入元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大于预定值的时候、将该滑阀向后移动预定量的移动装置;
用于当该动力活塞和该滑阀回到各自的相对于该外壳的预定位置时、将该滑阀返回到该预定向前位置的返回装置;以及
安装在该动力活塞内的控制阀,包括用于与一放空阀座合作、建立/断开该变压腔和大气之间的流通的放空控制阀部分,该放空阀座设置在该输入元件上,以及用于与一真空阀座合作、建立/断开该变压腔和该恒压腔之间的流通的真空控制阀部分,该真空阀座设置在该动力活塞和该滑阀的至少一个上;
其中该保持装置包括安装到该动力活塞的锁位元件,其方式为可在径向线性移动,以及用于将该锁位元件径向向内偏置的偏置元件;该锁位元件有钩状物,其可以和设置在该滑阀上的钩状物相接合或者从其脱开;并且该锁位元件和该偏置元件组成该保持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型助力器,其中当该输入元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大于该预定值,设置在该输入元件上的推动斜坡朝向该动力活塞的外部推动设置在该锁位元件上的受动斜坡,由此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从该滑阀的钩状物脱开,并且设置在该滑阀和该动力活塞之间的弹簧件将该滑阀向后移动该预定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型助力器,其中当该动力活塞和该滑阀返回到各自的相对于该外壳的预定位置,设置在滑阀上的推动斜坡朝向该动力活塞的外部暂时推动设置在该锁位元件上的第二受动斜坡,由此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和该滑阀的钩状物重新接合,因而在该预定向前位置保持该滑阀。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型助力器,其中在该动力活塞内放置单个锁位元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型助力器,其中该锁位元件安装在该动力活塞内形成的径向延伸孔内,使得其可在径向线性移动,并可从该动力活塞径向向外突出;用于径向向内偏置该锁位元件的偏置元件是一个环状弹性元件,其附着于该动力活塞的外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型助力器,其中在该动力活塞内设置限位器,以限制该锁位元件径向向内的移动量至一预定值。

说明书

负压型助力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车辆制动系统中的负压型助力器,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在紧急刹车时补偿制动器踏板处力不足而帮助驾驶者的负压型助力器。
背景技术
近来分析揭示,在许多情况下,当驾驶者遇到在车辆的路中有障碍物的突发情况紧急踏在制动踏板上时,车辆不能展示足够的制动性能;即,在紧急制动中,因为驾驶者用在制动踏板的力与产生这样高的制动液压力以引起车轮锁住的力相比相当小。根据分析结果,已有建议并已投入使用的装置,该装置根据踏动制动踏板的速度或者主缸的液压增加的速率来判断制动是普通操作还是紧急操作,并且在紧急制动时,自动增加制动液压力的水平以引起车轮锁住。
WO 01/32488公开了这样的各种结构的负压型助力器中的一种。该公开的负压型助力器能够在普通制动特性和紧急制动特性之间转换其输入-输出特性。在紧急制动时,输入-输出特性从普通制动特性转换为紧急制动特性,以产生强的制动力。
在WO 01/32488中公开的负压型助力器包括:其中形成有压力腔的外壳;在该外壳中安装的可移动隔膜,其可向前/向后移动并且将该压力腔分为恒压腔和变压腔;与该可移动隔膜相连的动力活塞;设置在该动力活塞中的输入元件,其可相对于该动力活塞向前/向后移动并且接受外部操作力;用于输出到外部装置的输出元件,由该动力活塞产生推力;放置在该动力活塞和该输入元件之间的滑阀,和该动力活塞同轴安装,其可向前/向后移动;用于当该输入元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时候、在预定的向前位置保持该滑阀的保持装置;用于当该输入元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大于预定值的时候、将该滑阀向后移动预定量的移动装置;以及用于当该动力活塞和该滑阀回到各自的相对于外壳的预定位置时、将该滑阀返回到该预定向前位置的返回装置。所公开的负压型助力器还包括控制阀,其安装在该动力活塞内,并包括用于建立/断开该变压腔和大气之间的流通的放空控制阀部分,放空阀座设置在该输入元件上,以及用于建立/断开该变压腔和该恒压腔之间的流通的真空控制阀部分,真空阀座设置在该动力活塞上和/或真空阀座设置在该滑阀上。所公开的负压型助力器具有各种优点。注意,名词“向后”是指从负压型助力器看、朝向制动踏板的一侧或者朝向车辆后的一侧,名词“向前”是指从负压型助力器看、朝向制动主缸的一侧或者朝向车辆前的一侧。
然而,在通常的负压型助力器中,部分的组成保持装置、可移动装置和返回装置的保持元件通过可径向倾斜的支承元件安装到该动力活塞。也就是说,将该保持元件安装到该动力活塞时需要该支承元件。而且,该保持元件在该动力活塞的轴向伸长并且沿着该轴向延伸,因而引起该负压型助力器的总长度(轴向长度)增加。保持元件通过绕着其和该支承元件接合的部分向外径向倾斜的方式从该滑阀脱开。因而,脱开接合的计时准确性减小,导致用于使紧急制动特性生效的阈值易于变动。因此,紧急制动的激活易于变得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型助力器,其具有紧凑结构并且表现出用于使紧急制动特性生效的稳定的阈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型助力器,其包括:其中形成有压力腔的外壳;在该外壳中安装的可移动隔膜,其可向前/向后移动并且将该压力腔分为恒压腔和变压腔;与该可移动隔膜相连的动力活塞;设置在该动力活塞中的输入元件,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向前/向后移动并且接受外部操作力;用于输出到外部装置的输出元件,由该动力活塞产生推力;放置在该动力活塞和该输入元件之间的滑阀,和该动力活塞同轴安装以向前/向后移动;用于当该输入元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等于或小于一预定值的时候、在预定的向前位置保持该滑阀的保持装置;用于当该输入元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大于该预定值的时候、将该滑阀向后移动一预定量的移动装置;以及用于当该动力活塞和该滑阀回到各自的相对于外壳地预定位置时、将该滑阀返回到该预定向前位置的返回装置;安装在该动力活塞内的控制阀,包括用于与一放空阀座合作、建立/断开该变压腔和大气之间的流通的放空控制阀部分,该放空阀座设置在该输入元件上,以及用于与一真空阀座合作、建立/断开该变压腔和该恒压腔之间的流通的真空控制阀部分,该真空阀座设置在该动力活塞和该滑阀的至少一个上。在本发明的负压型助力器中,保持装置包括安装到该动力活塞的锁位元件,其可在径向线性移动,以及用于将该锁位元件径向向内偏置的偏置元件;该锁位元件有钩状物,其可以和设置在该滑阀上的钩状物相接合或者从其脱开;并且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和该偏置元件组成该保持装置。
在本发明的负压型助力器中,该锁位元件能够直接安装到该动力活塞,并且该锁位元件安装到该动力活塞使得其可在径向线性移动。因此,该负压型助力器可具有简单和紧凑的结构。而且,该锁位元件有钩状物,其可以和设置在该滑阀上的钩状物相接合或者从其脱开;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该滑阀的钩状物和径向向内偏置该锁位元件的该偏置元件组成了保持装置。因此,该锁位元件的伴随着其钩状物从该滑阀的钩状物脱开的移动(锁位元件的伴随着紧急制动特性的激活的移动)是线性的。因而,脱开计时的准确性增加,导致用于使紧急制动特性生效的阈值稳定。因而,减少了激活紧急制动特性的不稳定性。
本发明的负压型助力器可配置为当该输入元件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大于预定值,设置在输入元件上的推动斜坡推动设置在该锁位元件上的受动斜坡朝向该动力活塞的外部,由此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从该滑阀的钩状物脱开,并且设置在滑阀和动力活塞之间的弹簧件将该滑阀向后移动预定量。
本发明的负压型助力器可配置为当该动力活塞和该滑阀返回到各自的相对于外壳的预定位置,设置在滑阀上的推动斜坡暂时推动设置在该锁位元件上的第二受动斜坡朝向该动力活塞的外部,由此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和该滑阀的钩状物重新接合,因而在该预定向前位置保持该滑阀。
本发明的负压型助力器可配置为在该动力活塞内布置单个锁位元件。这种情况下,在该动力活塞内形成一个用于接受该锁位元件的单个径向延伸的孔。因此,该动力活塞能承受足够高的强度。而且,负压型助力器的组成零件的数量可以减少,因而负压型助力器可以具有简单的结构。
本发明的负压型助力器可配置为该锁位元件安装在该动力活塞内的径向延伸孔内,使得可在径向线性移动,并可从该动力活塞径向向外突出;用于径向向内偏置该锁位元件的偏置元件是一个环状弹性元件,其附着于该动力活塞的外周。在这种情况下,该锁位元件和该偏置元件可从该动力活塞的外侧安装,因而方便了将该锁位元件和该偏置元件安装到该动力活塞的工作。而且,因为该锁位元件从该动力活塞向外突出的动作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到,在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和该滑阀的钩状物之间的接合和脱开接合可以从该动力活塞外侧确认。因而,在该负压型助力器的制造中,便于可靠的执行功能检查。
本发明的负压型助力器可配置为在该动力活塞内设置限位器,以限制该锁位元件径向向内的移动量至预定值。在这种情况下,当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从该滑阀的钩状物脱开时,限位器为该锁位元件提供一个备用位置(径向向内移动的终端位置)。这保证了该滑阀的钩状物和该锁位元件的钩状物重新接合的平滑返回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下述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其它特征和附随的优点将易于评价并且更好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负压型助力器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沿图2的3-3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4是显示图2中所示滑阀和钥匙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前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滑阀和关键元件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4的6-6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7是图2中所示的锁位元件和卡紧弹簧的组装条件的部分剖面图。
图8是图2中所示的动力活塞、钥匙元件、锁位元件和卡紧弹簧的组装条件的侧视图。
图9是图2、7、8中所示的锁位元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负压型助力器。负压型助力器包括可安装到外壳10的可移动隔膜20和动力活塞30,以及安装到动力活塞30内的输入元件40、输出元件50、滑阀60和控制阀70。
如图1所示,外壳10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前后壳11和12限定了其中的压力腔Ro。可移动隔膜20将压力腔Ro分为恒压腔R1和变压腔R2。恒压腔R1通过真空引入管13一直和真空源相通。在变压腔R2和恒压腔R1之间以及在变压腔和大气之间建立/断开流通。外壳10通过多个拉紧杆14(图1中只示出了一个拉紧杆14)的螺纹后端部分固定附着于固定元件,即车体(未示出)。注意,制动主缸100被固定连接到拉紧杆14的螺纹后端部分。
可移动隔膜20包括金属板21和橡胶隔膜22,并放置为可相对于外壳10向前/向后移动。在形成在其外周缘的卷边部分(bead portion)处,隔膜22被气密夹持在前壳11和后壳12的周边弯曲缘部分之间。和板21一起,在其内周缘形成的卷边部分处,隔膜22气密固定配合到形成在动力活塞30的前法兰部分的外表面上的周边槽中。
图1中所示的制动主缸100的缸体101的后端部分101a通过前壳11的中心汽缸部分气密延伸,并突出到恒压腔R1中。缸体101的法兰部分101b的后表面和前壳11的前表面相邻接。制动主缸100的活塞102从缸体101向后突出到恒压腔R1内,并被输出元件50的前端推动向前。
动力活塞30是和可移动隔膜20相连的中空活塞。动力活塞30的汽缸部分和外壳10的后壳12气密相连并可向前/向后移动。放置在动力活塞30和外壳10的前壳11之间的弹簧件31向后偏置动力活塞30。图2所示,轴向孔通过动力活塞30延伸。轴向孔包括:在从动力活塞30的前端面到后端面方向的反作用腔孔30a;直径比反作用腔孔30a的直径小的接触元件受孔30b;活塞受孔30c;直径比活塞受孔30c的直径大的活塞-阀受孔30d;控制阀受孔30e;和过滤件受孔30f。环形槽30g在动力活塞30上和反作用腔孔30a一体形成,并和接触元件受孔30b同轴。
动力活塞30具有和活塞受孔30c相关联的径向延伸锁位元件安装孔30h,并具有和活塞-阀受孔30d相关联的径向延伸的钥匙元件插入孔30i。而且,动力活塞30具有一对相通孔30j(见图2和图3),通过该孔恒压腔R1和控制阀受孔30e相通。弧形真空阀座30k在每个相通孔30j的后端部分形成。控制阀70的真空阀部分70a可位于真空阀座30k上。
输入元件40设置在动力活塞30内,可相对于动力活塞30向前/向后移动,并接受外界操作力。输入元件40包括插杆41和输入杆42。插杆41容纳于接触元件受孔30b和动力活塞30的控制阀受孔30e内,并可相对一动力活塞30轴向(向前/向后)移动。输入杆42在其球状端部42a处关节连接到插杆41,并且在其后端部42b连接到制动踏板110。
图2所示,插杆41可通过接触元件81在其前端与容纳于动力活塞30的反作用腔孔30a中的反作用元件82相邻接,该接触元件81安装在动力活塞30的接触元件受孔30b内,可径向移动。环形放空阀座41a形成于插杆41的后端,其可位于控制阀70的放空阀部分70b上和与其分离。反作用腔82是反作用橡胶盘。容纳于输出元件50的后元件51的汽缸部分51a内时,反作用元件82与动力活塞30的反作用力接受表面相邻接,并可与接触元件81的前表面相邻接。
输出元件50包括后元件51和输出杆52(见图1)。后元件51和反作用元件82一起安装在动力活塞30的反作用腔孔30a内,并配合到环形槽30g内,轴向可移动。输出杆52和后元件51的前端部一体。输出杆52的前端与制动主缸100的活塞102的接合部分相邻接,使得可推动活塞102。
图2-6所示,滑阀60放置在动力活塞30和输入元件40之间,并通过气密环61同轴安装于动力活塞30,可向前/向后移动。插入到动力活塞30和滑阀60之间的弹簧件62向后偏置滑阀60。第二真空阀座60a在滑阀60的后端形成。第二真空阀座60a可位于控制阀70的第二真空阀部分70c上。安装到动力活塞30的钥匙元件63和锁位元件64和加紧弹簧65共同控制滑阀60在轴向位置的轴向移动。
图2和4-6所示,滑阀60在其前端部具有环形钩状物60b和环形推动斜坡60c,在其轴向中间部分具有封闭安装槽60d和锁位表面60e。环形钩状物60b可以与在锁位元件64的后部、径向内端处形成的弧形钩状物64a相接合或者从其脱开。环形推动斜坡60c可与在锁位元件64的后部、径向内端处形成的弧形受动斜坡64b相接合或者从其脱开。锁位表面60e可与钥匙元件63的前表面相接合或者从其脱开。
为了限制插杆41和滑阀60相对于动力活塞30的轴向移动,钥匙元件63插入到动力活塞30内的径向延伸的钥匙元件插入孔30i内。钥匙元件63的轴向测量厚度小于钥匙元件插入孔30i的轴向测量尺寸,使得钥匙元件63可相对于动力活塞30轴向移动预定值。
钥匙元件63可在其从动力活塞30径向向外突出的相对端部分的后表面处和后壳12相邻接。动力活塞30相对于外壳10的向后移动限制位置是,如图2所示,钥匙元件插入孔30i的前壁和钥匙元件63的前表面相接触、而钥匙元件63的相对端部分的后表面和后壳12相接触的地方。钥匙元件63可在其中心部分分别与在插杆41的轴向中心部分处形成的环形槽的前后壁41b和41c相邻接。插杆41相对于动力活塞30的向后运动限制位置是,环形槽的前壁41b和钥匙元件63的前表面相接触、而钥匙元件63的后表面和钥匙元件插入孔30i的后壁相接触的地方。插杆41相对于动力活塞30的向前运动限制位置是,环形槽的后壁41c和钥匙元件63的后表面相接触、而钥匙元件63的前表面和钥匙元件插入孔30i的前壁相接触的地方。
钥匙元件63可在其中心部分的前表面处,与在滑阀60的轴向中间部分处形成的锁位表面60e相邻接。当如图2所示,动力活塞30和滑阀60要返回到它们各自的相对于外壳10的预定位置而滑阀60位于相对于动力活塞30的向后位置时,返回操作如下所述执行。在限制动力活塞30的向后运动以前,钥匙元件63限制了滑阀60的向后运动,因而引起滑阀60返回到其相对于动力活塞30的向前预定位置处。
如图1和图2所示,锁位元件安装孔30h在动力活塞30内径向延伸形成,并在动力活塞30的外表面处敞开;锁位元件64安装到锁位元件安装孔30h内,使其可在径向线性移动并且从动力活塞30向外突出。卡紧弹簧65附着到动力活塞30的周缘,并且径向向内偏置锁位元件64。注意,尽管没有描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两个直径相对位置放置的锁位元件64。
如图2和图7-9所示,锁位元件64结构如下。弧形钩状物64a、弧形受动斜坡64b和弧形受动斜坡64c可在锁位元件64的径向内端部分处形成。弧形钩状物64a可与滑阀60的环形钩状物60b接合或从其脱开。弧形受动斜坡64b可与滑阀60的环形推动斜坡60c接合或者从其脱开。弧形受动斜坡64c可与插杆41的环形推动斜坡41d接合或者从其脱开。台阶部分64d在锁位元件64的径向中间部分处形成。台阶部分64d可与在动力活塞30的锁位元件安装孔30h的壁上形成的限位件30h1(见图7)相邻接。用于安装卡紧弹簧65的安装槽64e在锁位元件64的径向外端处形成。
当输入元件40的插杆41的相对于动力活塞30的向前移动量等于或者小于预定值时,形成在插杆41上的推动斜坡41d保持为与锁位元件64的受动斜坡64c分离。滑阀60的钩状物60b和锁位元件64的钩状物64a保持相互接合。结果,如图2所示,滑阀60被保持在预定向前位置处。由此,锁位元件64的钩状物64a、滑阀60的钩状物60b和卡紧弹簧65共同作用为用于保持滑阀60在预定向前位置的保持装置。
当输入元件40的插杆41的相对于动力活塞30的向前移动量大于预定值时,形成在插杆41上的推动斜坡41d推动锁位元件64的受动斜坡64c,因而引起锁位元件64逆着卡紧弹簧65的偏置力径向向外移动。结果,滑阀60的钩状物60b从锁位元件64的钩状物64a脱开。弹簧62引起滑阀径向向后移动预定量,使得形成在滑阀60的后端处的第二真空阀座60a位于控制阀70的第二真空阀部分70c上。由此,插杆41的推动斜坡41d、锁位元件64的受动斜坡64c和弹簧62共同作用为用于向后移动滑阀60至预定量的移动装置。
当如图2所示,钥匙元件63引起动力活塞30和滑阀60返回到各自的相对于外壳10的预定位置、而滑阀60位于相对于动力活塞30的向后位置,返回操作如下进行。紧临在动力活塞30返回到其预定位置之前,滑阀60返回到其预定位置并停止。因而,锁位元件64的受动斜坡64b和滑阀60的推动斜坡60c相邻接,并被推动斜坡60c所推动。结果,锁位元件64暂时逆着卡紧弹簧65的偏置力径向向外被推动。
因此,当动力活塞30返回到其预定位置,卡紧弹簧65的偏置力引起锁位元件64径向向内移动,使得锁位元件64的钩状物64a重新和滑阀60的钩状物60b相接合。由此,钥匙元件63、滑阀60的推动斜坡60c、锁位元件64的受动斜坡64b和卡紧弹簧65共同作用为用于使滑阀60返回其预定向前位置的返回装置。
控制阀70包括具有真空阀部分70a、放空阀部分70b以及第二真空阀部分70c的环形可移动部分70A;与在动力活塞30的控制阀受孔30e中形成的台阶部分气密固定配合的环形静止部分70B;以及连接环形可移动部分70A和环形静止部分70B的柱状波纹管部分(cylindrical bellows portion)70D。环形可移动部分70A被放置在环形可移动部分70A和输入杆42之间的弹簧71向前偏置并且可轴向移动。环形静止部分70B固定附着于动力活塞30,并且弹簧72放置在环形静止部分70和输入杆42之间,使得可向环形静止部分70B施加前向力。
真空阀部分70a可坐落于形成在动力活塞30上的成对弧形真空阀座30k上,并从其分离。当真空阀部分70a坐落于成对弧形真空阀座30k上,在恒压腔R1和变压腔R2之间的流通被断开。当真空阀部分70a从成对弧形真空阀座30k分离,在恒压腔R1和变压腔R2之间的流通被建立。放空阀部分70b可坐落于在插杆41上形成的环形放空阀座41a上,并从其分离。当放空阀部分70b坐落于环形放空阀座41a上,在变压腔R2和大气之间的流通被断开。当放空阀部分70b从环形放空阀座41a分离,在恒压腔R1和变压腔R2之间的流通被建立。第二真空阀部分70c可坐落于在滑阀60上形成的第二真空阀座60a上,并从其分离。当第二真空阀部分70c固定于第二真空阀座60a上,在恒压腔R1和变压腔R2之间的流通被断开。当第二真空阀部分70c从第二真空阀座60a分离,在恒压腔R1和变压腔R2之间的流通被建立。
过滤件91和92放置在动力活塞30的过滤件受孔30f内并位于输入杆42和动力活塞30之间。空气可以通过形成在保护罩93内的通气孔93a流入到过滤件91和92中,保护罩93适于外部保护动力活塞30的柱状体。保护罩93在其前端部固定配合到外壳10的后壳12的管状后端部分,并在其后端部固定配合到输入杆42的轴向中间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如此构成的负压型助力器中,在普通制动时,输入元件40和动力活塞30之间的相对移动量(输入元件40相对动力活塞30的向前移动量)等于或者小于预定值。插杆41的推动斜坡41d保持和锁位元件64的受动斜坡64c分离。滑阀60保持在图2所示的预定向前位置处。此时,滑阀60保持相对于动力活塞30静止,使得普通制动可实现。
在紧急制动时,驾驶者紧急踏在制动踏板110上,输入元件40和动力活塞30之间的相对移动量(输入元件40相对动力活塞30的向前移动量)大于预定值。此时,插杆41的推动斜坡41d推动锁位元件64的受动斜坡64c,因而引起锁位元件64逆着卡紧弹簧65的偏置力径向向外移动。结果,滑阀60的钩状物60b从锁位元件64的钩状物64a脱开。弹簧62引起滑阀60向后移动预定量。
当滑阀60向后移动,形成在滑阀60的后端上的第二真空阀座60a坐落在控制阀70的第二真空阀部分70c上,因而断开恒压腔R1和变压腔R2之间的流通。此时,插杆41和输入杆42一致的向前移动,滑阀60向后推动控制阀70的可移动部分70A。因此,形成在插杆41的后端处的环形放空阀座41a和控制阀70的放空阀部分70b很快相互分离,因而在变压腔R2和大气之间建立流通。结果,和普通制动操作相比,更快的执行在恒压腔R1和变压腔R2之间断开流通以及在变压腔R2和大气之间建立流通,使得输出跳动状态时的输出比普通状态时的输出大。因此,可以产生比普通制动情况下更大的推力(输出)。
当,完成上述的紧急制动操作,制动踏板110返回到其最初位置,插杆41向后移动而其中形成的周边槽与钥匙元件63相接触。当钥匙元件63与后壳12相邻接,钥匙元件63与滑阀60的锁位表面60e相邻接,因而阻止滑阀60的与动力活塞30一起的进一步的向后移动。随后,因为动力活塞30进一步向后移动,与动力活塞30一起向后移动的锁位元件64的受动斜坡64b与滑阀60的推动斜坡60c相邻接,并继而被推动斜坡60c所推动。结果,锁位元件64暂时逆着卡紧弹簧65的偏置力被径向向外推动。
因此,当动力活塞30返回其预定位置,卡紧弹簧65的偏置力引起锁位元件64径向向内移动,使得锁位元件64的钩状物64a与滑阀60的钩状物60b重新接合。这种状态下,该负压型助力器为下一次紧急制动操作做好准备。
在上述本实施例的负压型助力器中,锁位元件64直接安装在动力活塞30的锁位元件安装孔30h中。而且,安装在锁位元件安装孔30h中的锁位元件64可径向线性移动。因此,该负压型助力器可具有简单紧凑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负压型助力器中,锁位元件64具有可以与设置在滑阀60上的钩状物60b相接合或从其分离的钩状物64a;并且钩状物64a、钩状物60b以及径向向内偏置锁位元件64的卡紧弹簧65组成保持装置。因此,锁位元件64的用于将其钩状物64a从滑阀60的钩状物60b脱开的移动(伴随着激活紧急制动特性的锁位元件64的移动)是线性的。因而,脱开计时的准确性增加,导致用于使紧急制动特性生效的阈值稳定。因而激活紧急制动操作的不稳定性减小。
在本实施例的负压型助力器中,锁位元件64安装在形成在动力活塞30内的径向延伸的锁位元件安装孔30h中,其使得可径向线性移动,并从动力活塞30径向向外突出;用于径向向内偏置锁位元件64的卡紧弹簧65附着于动力活塞30的周缘。
因此,锁位元件64和卡紧弹簧65可从动力活塞30的外侧安装,因此,便于锁位元件64和卡紧弹簧65安装到动力活塞30的工作。而且,因为锁位元件64从动力活塞30向外突出的动作可视觉观察到,在锁位元件64的钩状物64a和滑阀60的钩状物60b之间的接合和脱开可从动力活塞30的外侧确认。因此,该负压型助力器的生产中,易于可靠的执行功能检查。
在本实施例的负压型助力器中,设置在动力活塞30的锁位元件安装孔30h中的限位件30h1,用于限制锁位元件64的径向向内移动量为预定值。因此,限位件30h1为锁位元件64提供一个预备位置(径向向内移动的终端位置),当锁位元件64的钩状物64a从滑阀60的钩状物60b脱开时。这保证了滑阀60的钩状物60b和锁位元件64的钩状物64a重新接合的平滑返回操作。
上述实施例描述而提到采用两个锁位元件64。然而,锁位元件的数量可以适当变化。比如,本发明可通过采用单个锁位元件而实施。这种情况下,用于接受该锁位元件的单个径向延伸孔形成在动力活塞内。而且,负压型助力器的组成零件的数量可减少,因而该负压型助力器的结构可以简化。
上述实施例描述而提到设置在动力活塞30上的真空阀座30k以及设置在滑阀60上的真空阀座60a。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滑阀60位于预定向前位置,真空阀座60a位于动力活塞30的真空阀座30k的位置处,真空阀座30k可被省略。
上述实施例描述而提到单类型负压型助力器。然而,本发明可实施为串联或者三联类型(tandem-or triple-type)负压型助力器,或可实施为各种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其它形式。

负压型助力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负压型助力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负压型助力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负压型助力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压型助力器.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负压型助力器包括一动力活塞、一滑阀和一保持机构等,并在紧急制动时帮助驾驶者。保持机构适于在预定向前位置保持该滑阀,并包括安装到该动力活塞的一锁位元件,其可在径向线性移动,以及一卡紧弹簧,其用于径向向内偏置该锁位元件。该锁位元件具有能够和设置在该滑阀上的钩状物相接合或者从其脱离的钩状物。当插杆相对于该动力活塞的向前移动量大于预定值时,设置在该插杆上的推动斜坡径向向内推动设置在该锁位元件上的受动斜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