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1314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62474.5

申请日:

2016.04.25

公开号:

CN205714052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21/10

主分类号:

E21B21/10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赵朋; 蒋海涛; 周俊然; 郭超; 田晓勇; 陶松龄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路1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

张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包括:本体、活动套、活动杆、下堵头和分离装置,所述本体为中空管状,表面设有多个本体循环孔,所述活动套位于本体内,所述活动套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套上设有与所述本体循环孔对应的下循环孔,所述下循环孔上方设有多个上循环孔;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活动套内,所述下堵头固接在所述活动套下端,所述下堵头上设有多个斜孔,所述下堵头和所述杆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分离装置设在所述本体和活动套之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既能起到浮箍的作用支撑套管,又能起到旁通阀的功能,保证在堵漏材料到达目的层前,无液体进入堵漏材料内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为中空管状,所述本体(1)上设有多个本体循环孔(8),所述本体
循环孔(8)为通孔,所述本体(1)的内壁上部设有凸起的上台阶(16),所述本体(1)的内壁下
部设有凸起的下台阶(10);
活动套(4),所述活动套(4)位于所述本体(1)内,所述活动套(4)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
套(4)上端内壁向内凸起形成一锥面向上的上锥形孔和一锥面向下的下锥形孔,所述活动
套(4)上设有与所述本体循环孔(8)对应的下循环孔(13),所述下锥形孔上设有多个上循环
孔(14);
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位于所述活动套(4)内,所述活动杆(5)上端设有杆头,所述
杆头和所述下锥形孔配合;
下堵头(7),所述下堵头(7)固接在所述活动套(4)下端,所述下堵头(7)上设有多个斜
孔(9),所述下堵头(7)的上表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插入所述活动杆(5),所述下堵头(7)
和所述杆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所述下堵头(7)外径大于所述下台阶(10)内径;
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在所述本体(1)和活动套(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离装置包括支撑环(2),所述支撑环(2)通过剪销(3)连接在所述活动套(4)上端,所述
支撑环(2)位于本体(1)内壁上,所述支撑环(2)和所述上台阶(16)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
述下堵头(7)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
述活动套(4)外壁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
述活动套(4)上端外壁和支撑环(2)连接处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密封件
(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
述支撑环(2)外壁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第四密封件(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
述杆头为半球形。

说明书

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
入浮箍式旁通阀。

背景技术

井漏是石油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井下复杂问题,它不仅影响钻井作业的正常进
行,而且往往会衍生出其它类型的井下复杂,严重时造成井塌、卡钻、井喷等恶劣后果,造成
钻井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井漏是其中发生频率高,时间损失长的问题,井漏问题如不能有效
解决,将延长施工周期,影响油藏勘探、开发进度,增加勘探、开发成本;造成油气层污染,影
响勘探、开发效果。

由于井漏所带来的危害,目前已经研发了桥接堵漏材料、化学堵剂、高失水堵漏
剂、单向压力封闭剂及各种堵漏稠浆等多方面的新型堵漏材料,防漏堵漏技术得到了快速
发展。但是大裂缝、甚至溶洞漏失,一直是堵漏技术最大的挑战。裂缝或者溶洞性严重漏失,
常规堵漏材料和堵漏措施基本无效。针对这种严重漏失,有些油田采用橡胶块、麻绳、网布
等现场易得的大尺寸材料,用套管将大颗粒杂物送入漏层,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工
具不可靠、堵漏材料简单,堵漏效果较差。有些油田还尝试使用膨胀性有机材料进行堵漏,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堵漏材料送入过程中,堵漏材料处于非封闭状态,井内液体会进
入堵漏装置内,这样会使膨胀性有机堵漏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提前膨胀,堵漏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
阀,当钻井出现裂缝或溶洞性严重漏失,能保证在井壁稳定的前提下,封闭的运送大颗粒固
体及遇水膨胀堵漏材料到目的层进行堵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为中空管状,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本体循环孔,所述本体循环孔为
通孔,所述本体的内壁上部设有凸起的上台阶,所述本体的内壁下部设有凸起的下台阶;

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位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活动套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套上端内
壁向内凸起形成一锥面向上的上锥形孔和一锥面向下的下锥形孔,所述活动套上设有与所
述本体循环孔对应的下循环孔,所述下锥形孔上设有多个上循环孔;

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活动套内,所述活动杆上端设有杆头,所述杆头和所
述下锥形孔配合;

下堵头,所述下堵头固接在所述活动套下端,所述下堵头上设有多个斜孔,所述下
堵头的上表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插入所述活动杆,所述下堵头和所述杆头之间设有复
位弹簧,所述下堵头外径大于所述下台阶内径;

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在所述本体和活动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通过剪销连接在所述活动套上
端,所述支撑环位于本体内壁上,所述支撑环和所述上台阶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下堵头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外壁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上端外壁和支撑环连接处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
设有第三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外壁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第四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杆头为半球形,能够与所述下锥形孔配合具有密封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
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既能起到浮箍的
作用支撑套管,防止钻井液或泥浆回流,又能起到旁通阀的功能,保证在堵漏材料到达目的
层前,无液体进入堵漏材料内部,防止出现堵漏材料提前膨胀的现象。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旁通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支撑环,3-剪销,4-活动套,5-活动杆,6-复位弹簧,7-下堵头,8-本体循
环孔,9-斜孔,10-下台阶,11-第一密封件,12-第二密封件,13-下循环孔,14-上循环孔,15-
第三密封件,16-上台阶,17-第四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
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
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
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包括:本体1、活动套4、活动杆
5、下堵头7和分离装置,所述本体1为中空管状,所述本体1上设有多个本体循环孔8,所述本
体循环孔8为通孔,所述本体1的内壁上部设有凸起的上台阶16,所述本体1的内壁下部设有
凸起的下台阶10;所述活动套4位于所述本体1内,所述活动套4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套4上
端内壁向内凸起形成一锥面向上的上锥形孔和一锥面向下的下锥形孔,所述活动套4上设
有与所述本体循环孔8对应的下循环孔13,所述下锥形孔上设有多个上循环孔14,所述活动
套4外壁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12,所述活动套4上端外壁和支撑
环2连接处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密封件15;所述活动杆5位于所述活动
套4内,所述活动杆5上端设有半球形杆头,所述杆头和所述下锥形孔配合;所述下堵头7固
接在所述活动套4下端,所述下堵头7上设有多个斜孔9,所述下堵头7的上表面设有盲孔,所
述盲孔内插入所述活动杆5,所述下堵头7和所述杆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所述下堵头7上
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11,所述下堵头7外径大于所述下台阶10内
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在所述本体1和活动套4之间。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支撑环2,所
述支撑环2通过剪销3连接在所述活动套4上端,所述支撑环2位于本体1内壁上,所述支撑环
2和所述上台阶16配合。所述支撑环2外壁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第四密封件
1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现场实施过程
中,在下部连接有多根套管和封堵装置,套管内储存大颗粒固体及遇水膨胀堵漏材料,并用
钻杆封闭运送到目的层。在送入过程中,为了防止井壁坍塌,向管串内注入泥浆,由于泥浆
压力的作用推动半球形杆头挤压复位弹簧6,使活动杆5向下运动,活动套4中心通道打开,
泥浆经过下循环孔13和本体循环孔8排出,循环井筒,确保井壁不坍塌。停止循环后,在复位
弹簧6的作用下,活动杆5向上运动,活动套4中心通道关闭。当送入管串下入到目的层后,需
要加压打开管串下端的封堵装置时,从井口投入坐封球,所述坐封球和所述上锥形孔配合
密封,憋压至设定剪销3剪断值,同时活动套4上端脱离支撑环2,活动套4下行至本体1内下
台阶10处,上循环孔14开启,封死本体上循环孔8,实现井筒与井底的封隔。液体经过上循环
孔14进入活动套4内,再经过活动套4上的下循环孔流入活动套4与本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
最后流经下堵头7上的斜孔进入下部管串内,即可对下部管串内部进行憋压。当压力值到达
封堵装置的压力值时,封堵装置打开,堵漏材料进入目的层,进行堵漏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颗粒固体堵漏材料专用送入浮箍式旁通阀,包括:本体、活动套、活动杆、下堵头和分离装置,所述本体为中空管状,表面设有多个本体循环孔,所述活动套位于本体内,所述活动套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套上设有与所述本体循环孔对应的下循环孔,所述下循环孔上方设有多个上循环孔;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活动套内,所述下堵头固接在所述活动套下端,所述下堵头上设有多个斜孔,所述下堵头和所述杆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