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09520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38157.9

申请日:

2015.11.23

公开号:

CN205329461U

公开日:

2016.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1C 11/00登记生效日:201612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雨能水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杨涛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立汤路188号院1号楼28层3116变更后权利人: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立汤路188号院1号楼8层0810室|||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1C 11/00登记生效日:201612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雨能水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杨涛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立汤路188号院1号楼28层3116变更后权利人: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立汤路188号院1号楼8层0810室|||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1C 11/00登记生效日:201606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刘曜变更后权利人:北京雨能水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外企服务公司朝阳门南大街14号变更后权利人: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立汤路188号院1号楼28层31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雨能水资源技术有限公司|||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1C 1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水浩然 刘曜 王建龙变更后:李小龙 赵刚|||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1/00; E01C11/22

主分类号:

E01C11/00

申请人:

刘曜; 北京雨能水资源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水浩然; 刘曜; 王建龙

地址: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外企服务公司朝阳门南大街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刘洪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包括由横梁与竖梁交叉构成的网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网状板一面的管塞,所述管塞为全管塞、半管塞、1/4管塞和/或3/4管塞。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充分考虑到在导管架单元安装完成后盖网摘除作业以及盖网在生产加工作业的可操作性,通过多种管塞的设置,使多个盖网在安装过程中具有更多的组合可能,使导管架单元的安装更为灵活,同时,也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更为容易的摘除盖网而不对已经浇铸的砼路面造成破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包括由横梁与竖梁交叉构成的网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网状板一面的管塞,所述管塞为全管塞、半管塞、1/4管塞和/或3/4管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管塞为圆柱,所述半管塞为半圆柱,所述1/4管塞为径向截面为1/4圆的柱状,所述3/4管塞为径向截面为3/4圆的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垂直相交,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垂直相交位置设置所述管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管塞设置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相交的非网状板边缘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管塞设置在所述横梁端部或所述竖梁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塞上设置有卡紧凸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塞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卡紧凸缘,所述多个卡紧凸缘在所述管塞外壁上均匀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状板边缘设置有插接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设置在所述网状板边缘上半管塞外侧。

说明书

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透水铺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

背景技术

为克服城市建设中由于原有的天然植被不断被建筑物及非透水性硬化地面所取代而产生了很多负面问题,透水性铺装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对透水性铺装技术有了一定的研究,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发展的比较早。我国也已经开始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在现有技术中,在透水性铺装的上层设置有导管架单元,由于整个导管架单元需要埋设于混凝土或其他功能层(如碎石层)内,为防止在安装过程中混凝土或其他杂质进入导管而导致导管堵塞,需要在铺装过程中对所述导管进行封堵,以实现防止在铺设施工过程中导管被混凝土或其他杂质堵塞的作用。当施工结束后,则将导管的封堵摘除,使导管能够正常进行雨水收集。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盖网将对于导管进行封堵的多个管塞进行连接,管塞的形状一般为圆柱状,将导管进行整个封堵。但是,这种结构设计在两个盖网的连接处会产生间隙,使相邻盖网的连接不够牢固,同时,在混凝土罐装后很容易导致盖网无法摘除,或者在盖网摘除过程中对已经浇铸的混凝土路面产生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盖网摘除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导管架单元用盖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包括由横梁与竖梁交叉构成的网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塞,所述管塞设置在所述网状板一面,所述管塞为全管塞、半管塞、1/4管塞和/或3/4管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全管塞为圆柱,所述半管塞为半圆柱,所述1/4管塞为径向截面为1/4圆的柱状所述3/4管塞为径向截面为3/4圆的柱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垂直相交,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垂直相交位置设置所述管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全管塞设置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相交的非网状板边缘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管塞设置在所述横梁端部或所述竖梁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管塞上设置有卡紧凸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塞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卡紧凸缘,所述多个卡紧凸缘在所述管塞外壁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网状板边缘设置有插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口设置在所述网状板边缘上半管塞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充分考虑到在导管架单元安装完成后盖网摘除作业以及盖网在生产加工作业的可操作性,通过不同类型管塞的设置,使多个盖网在安装过程中具有更多的组合可能,使导管架单元的安装更为灵活,同时,也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更为容易的摘除盖网而不对已经浇铸的砼路面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C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D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E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F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G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导管架单元作为生态透水铺装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安装在整个铺装系统的透水性面层内形成水、气渗透通路。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包括由横梁1与竖梁2交叉构成的网状板,在生态透水铺装系统中,由于需要多个导管架单元,因此在具体施工中网状板也需要多块拼接配合大面积使用。

所述盖网还包括管塞,所述管塞设置在所述网状板一面,具体的,所述管塞是用于将导管架单元中的导管在施工中进行封堵,防止混凝土等将导管堵塞,因此,在网状板上根据导管的位置进而确定管塞的具体位置。换句话说,网状板主要是用于将多个管塞进行连接固定,便于施工后将管塞整体、快速的从导管中取出。

所述管塞包括全管塞4、半管塞5与1/4管塞7,如图3所示,所述全管塞4为圆柱形,圆柱横截面半径与导管内横截面相同,使全管塞4能够整个将导管端口封堵。如图4-6所示,所述半管塞5为半圆柱,其横截面积是全管塞4横截面积的一半,当盖网进行拼接时,两个相邻盖网的两个半管塞5刚好能够拼为一个全管塞4,进而对一个导管端口进行封堵。如图7所示,所述1/4管塞为径向截面为1/4圆的柱状结构,所述管塞还包括3/4管塞,所述3/4管塞为径向截面为3/4圆的柱状。当盖网进行拼接时,相邻盖网的不同种类管塞进行拼接,得到全管塞4,对导管进行封堵。

在本例中,所述横梁1与所述竖梁2垂直相交,形成只有一条横边与一条竖边的网状板,在所述网状板与横边对应的另一侧,设置竖梁悬端6,在所述网状板竖边相对的另一侧,社会有横梁悬端8。在所述横梁1与所述竖梁2垂直相交位置设置所述管塞。具体的,所述全管塞4设置在所述横梁1与所述竖梁2相交的非网状板边缘位置。所述半管塞5设置在非横边的横梁悬端8上与非竖边的竖梁悬端6上,而在横边的横梁悬端8与竖边的竖梁悬端6上设置有1/4管塞7或3/4管塞。

在所述管塞上设置有卡紧凸缘9。具体的,在所述全管塞4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4个卡紧凸缘9(如图3所示),在所述半管塞5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卡紧凸缘9(如图4-6所示),在所述1/4管塞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一个卡紧凸缘9(如图7所示)。所述卡紧凸缘9为一凸起,用以将所述管塞与导管紧固连接,防止管塞从导管内部脱落。

同时,为便于多个盖网进行拼接作业,在所述盖网横边与竖边的管塞外侧,设置有插接口3。所述插接口3与横梁悬端8和/或竖梁悬端6相互拼合,使得悬端上的半管塞5与盖网边缘的半管塞5能够互相配合安装,形成一个全管塞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包括由横梁与竖梁交叉构成的网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网状板一面的管塞,所述管塞为全管塞、半管塞、1/4管塞和/或3/4管塞。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管架单元用盖网,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充分考虑到在导管架单元安装完成后盖网摘除作业以及盖网在生产加工作业的可操作性,通过多种管塞的设置,使多个盖网在安装过程中具有更多的组合可能,使导管架单元的安装更为灵活,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