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心用浮动活塞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心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取心用浮动活塞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为了掌握剩余油分布、评价开发效果、区块油气产量等需部署一些评价井进
行取心作业,用户想准确了解地层原始的物性情况有时部署密闭取心等特种取心作业,而
密闭液一般是油基密闭液,具有较高粘度,在取心钻进过程中,泥浆与密闭液或杂物混合形
成块状、絮状混合物,若泥浆性能较差时,浮动活塞不能活动,内筒与球座有压差时,极易磨
损密封圈或者泥浆与密闭液进行置换,密闭液受到污染,取心密闭率难以保证。由于尺寸及
泥浆性能影响,泄压孔也容易堵塞,若内筒有压力时造成憋压,需要较长时间处理憋压问
题。在工具提出钻井液面后,密闭液在井口无压力平衡条件下,密闭液快速流出,岩心没有
得到密闭液完全包裹,这给岩心选样分析带来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心用浮动活塞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
有效解决在取心钻进过程中,泥浆与密闭液或杂物混合形成块状、絮状混合物,若泥浆性能
较差时,浮动活塞不能活动,内筒与球座有压差时,极易磨损密封圈或者泥浆与密闭液进行
置换,密闭液受到污染,取心密闭率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取心用浮动活塞装置,包
括分流接头、螺杆、活塞杆、球座接头和活塞体,球座接头内设有直径为中间小上下大的挡
流孔,在挡流孔的中部座有球体,分流接头的下部通过螺纹固定在挡流孔的上部内,分流接
头上部沿圆周间隔设有至少一对对称的分流孔,在分流接头的下端内侧套装有活塞体,在
活塞体的上端固定有活塞杆,在与分流孔对应的活塞杆上设有螺孔,在螺孔内固定安装有
两端分别位于一对分流孔外侧的螺杆,在活塞体的底部设有内外相通的槽口,在与槽口对
应的分流接头和球座接头上分别设有相通的分流切槽和泄压孔,在球座接头外侧设有凹
槽。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螺杆下方的分流接头上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装卸环。
上述装卸环外端设有螺旋槽。
上述活塞体和分流接头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密封圈。
上述分流孔至少为四个。
上述球座接头上端内侧和下端外侧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该装置可以解决内筒憋压时压力释放等
安全问题,并可以不用卸开工具进行密闭液灌注,只需要取消活塞杆和活塞体也可用于常
规取心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分流接头,2为螺杆,3为装卸环,4为活塞杆,5为球座接
头,6为活塞体,7为分流孔,8为挡流孔,9为泄压孔,10为分流切槽,11为槽口,12为密封圈,
13为凹槽,14为螺旋槽,15为铜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
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
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取心用浮动活塞装置包括分流接头1、螺杆2、活塞杆4、球座接
头5和活塞体6,球座接头5内设有直径为中间小上下大的挡流孔8,在挡流孔8的中部座有球
体15,分流接头1的下部通过螺纹固定在挡流孔8的上部内,分流接头1上部沿圆周间隔设有
至少一对对称的分流孔7,在分流接头1的下端内侧套装有活塞体6,在活塞体6的上端固定
有活塞杆4,在与分流孔7对应的活塞杆4上设有螺孔,在螺孔内固定安装有两端分别位于一
对分流孔7外侧的螺杆2,在活塞体6的底部设有内外相通的槽口11,在与槽口11对应的分流
接头1和球座接头5上分别设有相通的分流切槽10和泄压孔9,在球座接头5外侧设有凹槽
13。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取心用浮动活塞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在螺杆2下方的分流接头1上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装卸环3。这样,
当泄压孔9被堵塞不能清理时,转动装卸环3从而带动螺杆2和活塞体6上行,活塞体6进入上
部进行泄压。
如附图1、2所示,为了便于和工具连接,装卸环3外端设有螺旋槽14。
如附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密封效果,活塞体6和分流接头1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密封
圈12。
如附图1、2所示,分流孔7至少为四个。
如附图1所示,球座接头5上端内侧和下端外侧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这样,便
于与其他安装工具相连接。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将取心工具提离转盘面,观察钻头及密闭液
情况,若发现取心钻头无密闭液流出,内筒可能有憋压情况,卸开取心工具外筒,用卡盘放
置于凹槽13,将内筒组合置于井口或者鼠洞中,观察螺杆2在分流孔7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判
断内筒是否有憋压情况,若活塞杆4在分流孔7上部,直接进行出心作业;若活塞杆4在分流
孔7中下部,则内筒有憋压,先用铁丝或者螺丝刀清理泄压孔9,清理完毕后直接进行出心作
业,若时泄压孔9被堵塞不能清理的,可用扳手或者管钳转动装卸环3,带动螺杆2和活塞体6
上行,活塞体6进入上部进行泄压,泄压后再进行出心作业。
当需要进行下一筒次取心作业时,用六方扳手取出螺杆2,用专用工具取出活塞杆
4和活塞体6和铜球15,灌注密闭液后将铜球15和活塞体6和活塞杆4放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