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工作面回撤支架的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煤矿机械,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工作面支架回撤的支架拆除平
台。
背景技术
煤矿工作面拆除时,设备回撤的顺序一般为串车、转载机、运输机、采煤机、支架。
支架是工作面拆除过程中最后回撤的设备,也是工作面拆除过程中的重点。以往回撤支架
时需要使用掩护支架、支架拆除平台和绞车三种设备辅助配合。其中掩护支架采用4000/
17/35型支架,需要3组,通常布置在工作面的回顺三角点上,在支架回撤工作过程中随着支
架的回撤而移动,掩护支架的底座前端和需要被回撤支架的外端对齐,在工作过程中主要
起支护作用,防止顶板掉块伤人。现有的支架拆除平台使用多年,主要负责支架的转向和上
平车工作,通过连接头和掩护支架相连。绞车主要负责支架回撤过程中的牵引工作,布置在
运顺三角点上。
支架的回撤过程如下:首先使用26圆环链将被回撤支架的推拉头和拆除平台上固
定的卡链器相连,通过支架推拉缸的伸缩完成支架的自移,通过选择不同位置的卡链器完
成被撤支架的转向,通过绞车牵引支架,顺着拆除平台的斜面提高400mm的高度,将平车和
拆除平台固定,继续牵引支架,使支架被拉到平车上,将支架和平车锁牢,使用绞车将装有
支架的平车牵引到分解支架的起吊间,然后回撤铁道,操作掩护支架的推拉缸,调整拆除平
台和掩护支架的位置,调整好后,进行下一组支架的回撤工作。
多年来煤矿一直采用该方式回撤支架,随着作业工艺的不断改进,煤矿井下机械
化的普及,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安全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发现上述拆除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存
在以下问题:
1、支架移动到拆除平台上,以及在拆除平台上前半部分的转向工作是通过回撤支
架推拉自移完成的,在拆除平台上后半部分的转向到上平车之间的工作是通过回柱绞车牵
引完成的,在牵引过程中,为了保证支架能顺利上平车,拆除平台的后半部分是上坡的,这
样增加了回柱绞车的牵引力,减少了回柱绞车及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2、支架从拆除平台移动到平车上采用的方式为先固定平车,然后使用回柱绞车牵
引支架,将支架牵引到平车上,在牵引过程中,出现刮卡现象,容易造成钢丝绳断裂;支架在
平车上偏重时,容易造成平车掉道;牵引时,被牵引支架到回柱绞车之间的区域为危险区
域,所有作业必须停止,影响作业进度。
3、工作效率低。回撤支架时,只能将一组支架撤出后,将两组掩护支架和拆除平台
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方可进行下一组支架的回撤工作,工作效率低。
因此目前亟待提供一种新型的支架拆除平台,来满足生产工作的支架回撤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回撤支架的装置,能提高支架回撤
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回撤支架工作的安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连接头、推拉杠、抬高平
台、转向平台Ⅰ、转向平台Ⅱ、卡链器Ⅰ、转向挡板、连接块Ⅰ、连接块Ⅱ、推拉缸、伸缩组件、装
车座、卡链器Ⅱ、起吊柱,其特征是:转向平台Ⅰ的一端通过连接凸耳和销轴铰接抬高平台;
转向平台Ⅰ连接转向平台Ⅱ,在转向平台Ⅰ一端和转向平台Ⅱ的一端均设置卡链器Ⅰ;在转向
平台Ⅱ的另一端固定转向档板;
在本装置的另一端设置装车座,在装车座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吊装柱,在装车座
的尾端组装卡链器Ⅱ;
在转向平台Ⅱ与装车座之间连接伸缩组件,在伸缩组件的两侧设置推拉缸伸缩组
件设置外滑套,在外滑套内滑动插装内滑块,外滑套通过一端的连接凸耳和销子与装车座
连接,内滑块通过一端的连接凸耳和销子与转向平台Ⅱ连接;两侧的推拉缸一端凸耳通过
连接块和销子连接转向平台Ⅱ,另一端凸耳通过通过连接块和销子连接装车座。
上述的吊装柱设置固定连接在装车座上的吊装柱外套,吊装柱外套内组装能上下
滑动的滑动内套,滑动内套上端连接上连接头,在滑动内套中设置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
的下连接凸耳与吊装柱外套底座的固定凸耳通过销轴连接,升降液压缸的上连接凸耳与上
连接头通过销轴连接。
上述的外滑套的内壁上设置纵向凸台,内滑块上开设纵向槽口,外滑套内壁上的
纵向凸台在内滑块上的纵向槽口中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1、安全性高。和以往拆除平台相比,被撤支架上平车采用升降液压缸牵引,液压缸
的参数见表一,单个升降缸的推力为48.5T,四个升降缸的合力为194T,起吊能力能充分满
足要求。
表一:升降缸技术参数
2、工作效率高。以往使用的支架拆除平台,只能一次回撤一组支架,本装置能在回
撤第一组支架的同时进行第二组支架的回撤工作,回撤铁道的工作也从以前的1.5米回撤
一次,改为3米回撤一次,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3、提高钢丝绳使用寿命。以往拆除平台的结构,在钢丝绳牵引支架时为上坡,牵引
力大,钢丝绳寿命比较短,使用本装置,钢丝绳只牵引装完平车的支架,牵引力比以前要小
很多,因此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总图示意图。
图2是转向平台Ⅰ和卡链器Ⅰ连接示意图。
图3是转向平台Ⅰ和抬高平台连接示意图。
图4是转向平台Ⅱ与连接块Ⅰ连接示意图。
图5是转向挡板示意图。
图6是转向平台Ⅱ和转向挡板连接示意图。
图7是转向平台Ⅰ和转向平台Ⅱ连接示意图。
图8是转向平台Ⅱ和伸缩组件的内滑块连接示意图。
图9是伸缩组件的外滑套与装车座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推拉缸连接块与装车座、外滑套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伸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推拉缸示意图。
图13是起吊柱示意图。
图14是起吊柱内的升降液压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结构如下:见图1-7,设置有推拉杠15,推拉杠15上组装连接头1,连接头1用于
与回撤支架的连接;推拉杠15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转向平台Ⅰ13,转向平台Ⅰ13的一端通过
连接凸耳和销轴16铰接抬高平台14(见图3);转向平台Ⅰ13的并排一侧通过连接片19和连接
销20连接转向平台Ⅱ12(见图7),在转向平台Ⅰ13一端设置一个正向卡链器Ⅰ2,在转向平台
Ⅱ12的一端设置两个相对斜向的卡链器Ⅰ2(卡链器Ⅰ2采用现有结构,即卡链器Ⅰ2由固定的
卡链槽2-1和插入卡链槽2-1的挡块2-2固定连接)。在转向平台Ⅱ12的另一端设置连接筋板
11-1,转向档板11通过连接螺栓11-2固定在连接筋板11-1上(见图5、6)。
见图1,在本装置的另一端设置由座一7和座二8固定连接一体的带平车轨道的装
车座,在装车座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吊装柱5,见图13、14,吊装柱5设置固定连接在装车座
上的吊装柱外套5-2,吊装柱外套5-2内组装能上下滑动的滑动内套5-3,滑动内套5-3上端
连接上连接头5-1(上连接头5-1用于连接吊钩,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在滑动内套5-3中
设置升降液压缸5-7,升降液压缸5-7的下连接凸耳5-4与吊装柱外套5-2底座的固定凸耳5-
5通过销轴连接,升降液压缸5-7的上连接凸耳与上连接头5-1通过销轴连接(图中未示出)。
在装车座的尾端组装卡链器Ⅱ6(采用现有结构)。
见图1、在转向平台Ⅱ12与装车座之间连接伸缩组件9,在伸缩组件9的两侧设置推
拉缸10,具体结构:见图11,伸缩组件9设置外滑套9-1,在外滑套9-1内滑动插装内滑块9-2,
外滑套9-1的内壁上设置纵向凸台,内滑块9-2上开设纵向槽口,外滑套9-1内壁上的纵向凸
台在内滑块9-2上的纵向槽口中滑动;见图9,外滑套9-1通过一端的连接凸耳和销子22与装
车座连接;见图8,内滑块9-2通过一端的连接凸耳和销子21与转向平台Ⅱ12连接;见12、4,
两侧的推拉缸10一端凸耳通过通过连接块3和销子18连接转向平台Ⅱ12;见图12、10,另一
端凸耳通过通过连接块4和和销子23连接装车座的座一7。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过程:
1、将回撤支架的圆环链一端和推拉杠15的连接头1连接,圆环链的另一端和卡链
器Ⅰ配合,通过推拉缸10的伸缩完成被撤支架的自移动,被撤支架从原位置沿着抬高平台14
移动到转向平台Ⅰ上。
2、将圆环链和第一个卡链器Ⅰ配合改为和第二个卡链器Ⅰ配合,通过推拉缸10的伸
缩和转向挡板11的共同作用,实现被撤支架的转向。
3、将圆环链和卡链器Ⅱ配合,通过推拉缸10的伸缩,被撤支架自移到装车座上。
4、将四个起吊柱5上连接头5-1连接的起吊钩(现有结构)和被撤支架底座的起吊
点相连,操作四个起吊柱的升降液压缸5-7操纵阀,使被撤支架平稳升起。
5、将平车沿轨道推到被撤支架的下方。
6、操作四个起吊柱的升降液压缸5-7操纵阀,将支架平稳落到平车上,摘掉四个起
吊钩,使用平车上的圆环链将被撤支架锁牢。
7、使用工作面布置的绞车,将装在平车上的被撤支架牵引到分解支架的起吊间。
在回撤支架装车的同时,可以同时进行回撤下组支架的操作,步骤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