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榻榻米地箱.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609037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555289.8

申请日:

2016.06.08

公开号:

CN205712934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5/02

主分类号:

E04F15/02

申请人:

董旭生

发明人:

董旭生; 杜雪林; 王昆

地址:

黑龙江省汤原县振兴乡古城村东城屯3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榻榻米地箱,包括上板体、下板体及至少四个支撑柱;上板体与下板体均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龙骨、至少两个纵向龙骨以及子板体,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至少两个横向龙骨通过凹槽与至少纵向龙骨形成榫卯连接,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的连接处与至少四个支撑柱的两端榫卯连接;上板体的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形成封闭区域,封闭区域设置有第一子板体;下板体的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形成封闭区域,封闭区域设置有第二子板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榻榻米地箱的承重能力,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榻榻米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体、下板体及至少四个支撑柱;
其中,所述上板体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龙骨、至少两个纵向龙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子板
体,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通过所述凹槽
与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形成榫卯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
通过榫卯连接的连接处与所述至少四个支撑柱的第一端榫卯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形成封闭区域,所述封
闭区域设置有所述第一子板体;
所述下板体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子
板体,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通过所述凹
槽与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形成榫卯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所述纵向龙骨通过榫
卯连接的连接处与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榫卯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所述榫卯连接形成封闭区域,所
述封闭区域设置有所述第二子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榻榻米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横向
龙骨、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至少两
个纵向龙骨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形成榫卯连接;
所述下板体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
二子板体,所述纵向龙骨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纵向龙骨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横向
龙骨形成榫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榻榻米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上表面
中心处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榻榻米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纵向龙骨上表面
中心处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榻榻米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四个支撑柱两端设置有卡
口,所述卡口与所述连接处为榫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榻榻米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四个侧板,
其中,所述至少四个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至少四个支撑柱为榫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榻榻米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板体与所述第二子板体
底部设置有连接条。

说明书

一种榻榻米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家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榻榻米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空间的使用效率越来越重视,因此,榻榻米在家居装修的使用
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榻榻米能够实现同一空间的多重使用,在提供休息所需的床的同
时,也能够通过其下部空间实现物品的收纳。

但现有的榻榻米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这是由于现有榻榻米多采用若干独立
设置的柜体通过连接件或固定扣连接形成本体结构,此类榻榻米本体承重能力差,使用寿
命短,容易造成使用上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榻榻米地箱。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榻榻米地箱,包括上板体、下板体及
至少四个支撑柱;

其中,上板体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龙骨、至少两个纵向龙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子板
体,横向龙骨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至少两个横向龙骨通过凹槽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形
成榫卯连接,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的连接处与至少四个支
撑柱的第一端榫卯连接;

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形成封闭区域,封闭区域设
置有所述第一子板体;

下板体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龙骨、至少两个纵向龙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子板体,至
少两个横向龙骨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至少两个横向龙骨通过凹槽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
形成榫卯连接,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的连接处与支撑柱的
第二端榫卯连接;

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形成封闭区域,封闭区域设
置有第二子板体。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榻榻米地箱,通过横向龙骨、纵向龙骨与支撑
柱之间的榫卯连接,并在其榫卯连接形成的封闭区域内设置有相应子板体,进而提高了榻
榻米地箱的承重能力,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榻榻米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横向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纵向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第一子板体和第二子板体的第一结
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第一子板体和第二子板体的第二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榻榻米地箱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榻榻米地箱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所示,一种
榻榻米地箱,包括上板体100、下板体200及至少四个支撑柱300;

其中,上板体100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以及至少一
个第一子板体10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横向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纵向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横向龙
骨101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数量根据用户所需龙骨的数量进行设定;至少两个横
向龙骨101通过凹槽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形成榫卯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至少两个横向
龙骨101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之间可以是垂直的榫卯连接,也可以是非垂直的榫卯连
接;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通过榫卯连接的连接处与至少四个支撑
柱300的第一端榫卯连接,也就是说支撑柱300在与横向龙骨101与纵向龙骨102的交点处垂
直于横向龙骨101与纵向龙骨102组成的平面。

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通过榫卯连接形成封闭区域,封闭
区域设置有第一子板体103。

下板体200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以及至少一个第二
子板体201,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数量根据用户所需龙骨
的数量进行设定;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通过凹槽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形成榫卯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之间可以是垂直的榫卯连
接,也可以是非垂直的榫卯连接;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与纵向龙骨102通过榫卯连接的连
接处与支撑柱300的第二端榫卯连接,也就是说支撑柱300在与横向龙骨101与纵向龙骨102
的交点处垂直于横向龙骨101与纵向龙骨102组成的平面。

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通过榫卯连接形成封闭区域,封闭
区域设置有第二子板体201。

需要补充的是,第一子板体103与第二子板体201底部设置有连接条。该连接条的
作用在于使第一子板体103固定于上板体100,使第二子板体201固定于下板体200。

另外,横向龙骨101与纵向龙骨102能够进行替换,也就是说,上板体100包括至少
两个横向龙骨101、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
至少两个纵向龙102骨通过凹槽与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形成榫卯连接;

下板体200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至少两个纵向龙骨102以及至少一个第二
子板体201,纵向龙骨102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纵向龙骨102通过凹槽与横向龙骨101形
成榫卯连接。

并且,横向龙骨101上表面与纵向龙骨102上表面中心处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卡槽。

此外,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至少四个支撑柱300两端设置有卡口301,卡口301与至少两个横向龙骨101、至少两个
纵向龙骨102的连接处为榫卯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底面为矩形或正方形的支撑柱300,支
撑柱300的侧面中心处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卡槽。且支撑柱300的卡槽与横向龙骨101及纵向
龙骨102的卡槽宽度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榻榻米地箱还包括有至少四个侧板400,至少四个侧板400的两端分别
与至少四个支撑柱300为榫卯连接。并且侧板400的厚度与支撑柱300的卡槽、横向龙骨101
及纵向龙骨102的卡槽宽度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采用设置有凹槽的四个横向龙骨101、四个纵向龙骨102的
上板体100和下板体200以及16个支撑柱300所装成的榻榻米地箱,每相邻的两个支撑柱300
之间均设置有侧板400。进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侧板400的数量为24。

此外,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第一子板体和第二子板体的
第一结构示意图。由图5所示,第一子板体103和第二子板体201包括有三块木板及两个平行
设置的连接条。木板等间隙粘贴于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条。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榻榻米地箱的第一子板体和第二子板体的第二结
构示意图。第一子板体103和第二子板体201包括有四块木板及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条。木
板紧密粘贴于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条,并且终端木板中心处设置有凹孔,用于移动第一子
板体103或第二子板体201。凹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龙骨与纵向龙骨之间的榫卯连接,并在其榫卯连接形成的封
闭区域内设置有相应子板体,进而提高了榻榻米地箱的承重能力,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
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榻榻米地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榻榻米地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榻榻米地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榻榻米地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榻榻米地箱.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榻榻米地箱,包括上板体、下板体及至少四个支撑柱;上板体与下板体均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龙骨、至少两个纵向龙骨以及子板体,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至少两个横向龙骨通过凹槽与至少纵向龙骨形成榫卯连接,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的连接处与至少四个支撑柱的两端榫卯连接;上板体的至少两个横向龙骨与至少两个纵向龙骨通过榫卯连接形成封闭区域,封闭区域设置有第一子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