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608657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92661.X

申请日:

2012.06.12

公开号:

CN102829593A

公开日:

2012.12.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5D 11/00登记生效日:2016081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株式会社东芝变更后权利人: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东京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5D 11/00登记生效日:2016081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株式会社东芝变更后权利人:株式会社东芝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港区芝浦一丁目1番1号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东京都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25D 11/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株式会社东芝变更后:株式会社东芝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日本东京都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变更后: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D 11/00申请日:20120612|||公开

IPC分类号:

F25D11/00; F25D23/00

主分类号:

F25D1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发明人:

石桥郁夫; 佐伯友康

地址:

日本东京港区芝浦一丁目1番1号

优先权:

2011.06.13 JP 2011-13113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臧建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采用下述结构,即在由隔热壁形成箱体后,能够在隔热壁内部安装防露装置等的与其他壁面关联的零件。冰箱具备: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的隔热箱体。构成隔热箱体的左侧面的隔热壁与右侧面的隔热壁具有:隔热构件,构成为板状;外板与内板,夹着隔热构件而构成隔热箱体的壁面;收容部,位于隔热箱体的开口侧,且形成在隔热构件的端缘部附近,以收容零件;以及连通口,由外板与内板形成,且将收容部连通至外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的隔热箱体,
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左侧面的隔热壁与右侧面的隔热壁包括:
隔热构件,构成为板状;
外板与内板,夹着所述隔热构件,而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壁面;
收容部,位于所述隔热箱体的开口侧,且形成在所述隔热构件的端缘
部附近,以收容零件;以及
连通口,由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形成,且将所述收容部内连通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构件相对于
所述内板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构件是
将基材收容于导热率高于该基材的袋体内而构成,所述袋体的一部分露出
至所述收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构件,
设在所述左侧面的隔热壁与所述右侧面的隔热壁上,所述隔热箱体由所述
支撑构件沿上下方向划分成多个贮藏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前端
部与所述内板的前端部是位于所述隔热构件的前端更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是防止
所述隔热箱体的所述开口周围的结露的防露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露装置为软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露装置为防露
导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露导管可导热
地接触所述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构件,沿
着所述外板的前端部而设,且包含厚于所述外板的金属板,所述防露导管
经由所述辅助构件而可导热地接触所述外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塞装置,
堵塞所述连通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外板的前端部与所述内板的前端部隔开设置,而形成所述
连通口,所述堵塞装置是连接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的密封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含
导热率低于所述外板的材料、且延伸至所述外板的前表面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具有
保持所述防露导管的保持部,所述防露导管由所述保持部所保持,而收容
于所述收容部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与所
述内板的边界部是位于所述隔热构件的侧面区域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朝向
所述隔热构件的厚度方向而弹性变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卡合
于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门,开
闭所述隔热箱体的前表面的开口;以及垫圈,设在所述隔热门上,密闭该
隔热门与所述隔热箱体,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外板的边界部是由所述垫圈
所覆盖。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构成
为比所述隔热构件的厚度尺寸宽的宽度,以覆盖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的前
端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含
树脂材料,且在前表面侧设有金属板。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密封构件
上的所述金属板厚于所述外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门是将所
述隔热壁的前端部所设的铰链作为旋转轴、而朝左右方向旋转的旋转门,
所述金属板是避开所述铰链而朝上下方向连续地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沿所
述隔热构件的厚度方向分割成至少两个。
2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堵塞装置,
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具有弹性的材料而弹性变形,从而
堵塞所述连通口。
2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壁形成有
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在由所述堵塞装置堵塞所述连通口的状态下,将所述
收容部连通至外部。
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与所述支撑
构件是:连结所述左侧面的隔热壁与右侧面的隔热壁的横梁构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构件在端
部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插入所述通气口内,所述横梁构件的前表面部
与所述隔热壁的前表面部齐平。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由所述
横梁构件的侧面部所堵塞。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构件是使液
状的接着剂硬化,而固定于所述内板。

说明书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冰箱的隔热箱体上形成有:用于取出/放入贮藏物的开口。
并且,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冰箱般,在开口周围的隔热壁的内部设有:
从冷冻循环(cycle)的压缩机到达冷却器的导管(pipe)的一部分、来作
为防露装置。通过该导管的配置,对开口周围进行加温,以防止因冰箱内
冷气与外部气体的温度差所产生的结露。

然而,冰箱的隔热箱体有:对预先构成为箱状的外箱以及内箱之间、
填充发泡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等的隔热材料而成的隔热箱体;或者
将对应于壁面而分割成多个的隔热壁,例如将由外板以及内板夹着真空隔
热面板(panel)等预先构成为板状的隔热材料、而构成的各隔热壁组装成
箱体的隔热箱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07045号公报

但是,在将各隔热壁组装成箱体等的情况下,在多个隔热壁的内部设
置遍布多个隔热壁之间而关联的零件,例如设置冷冻循环的导管的一部分
等作为防露装置之后,再将所述各隔热壁组装成箱体的操作,从导管的引
绕等的观点考虑,作业将变得繁琐,而组装作业性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其采用下述结构,从而实现
组装作业性的提高,所述结构是在由隔热壁形成箱体后,能够在隔热壁内
部安装防露装置等遍布多个隔热壁之间而关联的零件的结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冰箱包括: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的隔热箱体。构成
所述隔热箱体的左侧面的隔热壁与右侧面的隔热壁包括:隔热构件,构成
为板状;外板与内板,夹着所述隔热构件而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壁面;收
容部,位于所述隔热箱体的开口侧,且形成在所述隔热构件的端缘部附近,
以收容零件;以及连通口,由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形成,且将所述收容部
内连通至外部。

据此,能够提供一种冰箱,其在下述结构中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
所述结构是在由隔热壁形成箱体后,能够在隔热壁内部安装防露装置等遍
布多个隔热壁间而关联的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隔热箱体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A-A线的横剖平面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5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6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7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8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9是使图8所示的隔热壁的内板弹性变形后的图。

图10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中的左侧面的隔热壁的立体图。

图11是沿着第7实施方式中的图2的B-B线的横剖平面图。

图12是第8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冰箱

11:隔热箱体

12:左侧面的隔热壁(隔热壁)

13:右侧面的隔热壁(隔热壁)

14:顶面侧的隔热壁

15:背面侧的隔热壁

16:底面侧的隔热壁

17:隔热分隔壁(支撑构件)

18:分隔壁(支撑构件)

19:横梁构件(支撑构件)

20: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贮藏室)

21: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贮藏室)

22:左侧旋转隔热门(旋转门)

23:右侧旋转隔热门(旋转门)

25:左铰链(铰链)

26:右铰链(铰链)

28、45、49、53、60、71:外板

29、46、50、54、61、72:内板

30:真空隔热面板(隔热构件)

31:搁板支撑部

32:引导部

33、47、51、55、62、67、73:收容部

34、56、63、68:连通口

35:辅助构件

36、361、362:软带(防露装置)

37、371、372:防露导管(防露装置)

38、44、48、52:密封构件(堵塞装置)

39:分支部

40:连接部

41、284、451:前表面部

42:门本体

43:磁性垫圈

57、64:辅助构件(金属板)

58:第一密封构件(堵塞装置、密封构件)

59:第二密封构件(堵塞装置、密封构件)

65、81:外板

66:内板(堵塞装置)

69、70:通气口

74:前表面分隔板

75:加强板

76:背分隔罩

77、423:隔热材料

78、79:螺丝

80:发泡氨基甲酸乙酯

201:冷藏室

202:蔬菜室

211:小冷冻室

212:制冰室

213:冷冻室

241、242、243、244:抽出式隔热门

251、261:上侧铰链

252、262:下侧铰链

281:第一侧面部

282:第二侧面部

283:倾斜部

285、452:弯曲部

301:基材

302:袋体

303:真空隔热面板的前端面

304:露出部

373:第一迂回部

374:第二迂回部

381、441、581:导管保持部

382、442:弹性变形部

383:第一连结部

384:第二连结部

385、443:第一爪部

386、444:第二爪部

387、447、481:堵塞部

388、445:第一卡止部

389、446:第二卡止部

421:门外板

422:门内板

431:垫圈本体

432:磁性橡胶

461:内板卡止部

482:卡合突部

483、522、651:内板承接部

491:密封构件承接部

521、582:外板承接部

523:第一导管保持部

524:第二导管保持部

525:爪承接部

526:保持部

531、713:折返部

561、583:爪部

562:插入部

584:卡止部

585、591:辅助构件承接部

661:内板的前端部

711:侧面部

712:前表面部(隔热壁的前表面部)

741:前表面部(横梁构件的前表面部)

742:弯折部

761:背面部

762:侧面部(横梁构件的侧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多个实施方式的冰箱。另外,在各实施方式的
说明中,相对于图1的冰箱10来定义左右方向。而且,在各实施方式中,
对于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3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冰箱10是将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的矩形箱状
的隔热箱体11作为主体而构成。该隔热箱体11包含:至少分割成两个的
隔热壁。

具体而言,隔热箱体11是将分割成左右侧面、背面、顶面以及底面
等各面的隔热壁组装成箱体而构成。如图2所示,隔热箱体11包含:左
侧面的隔热壁12、与该隔热壁12相向的右侧面的隔热壁13、顶面侧的隔
热壁14、背面侧的隔热壁15以及底面侧的隔热壁16。

这些隔热壁12~16包括:由成为冰箱外侧的面的外板与成为冰箱内
侧的面的内板构成隔热壁的外框;以及在外板与内板的相向面之间的内部
设置构成为板状的作为隔热构件的真空隔热面板。

在隔热箱体11的内部,如图2所示,设有: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
18以及上下两根横梁构件19。所述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以及横梁构
件19相对于相向的左右两侧的隔热壁、即左侧面的隔热壁12以及右侧面
的隔热壁13而固定。

此时,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以及横梁构件19作为支撑构件而支
撑左右两侧的隔热壁12、13,并且将冰箱10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划分成多
个贮藏室。

隔热分隔壁17具有隔热性能,将冰箱10内划分成温度带(temperature 
zone)不同的贮藏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冰箱10的内部,将隔热分隔
壁17的上方设为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20,将下方设为冷冻温度带的贮藏
室21。

例如,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20被冷却至1℃~6℃左右,冷冻温度带
的贮藏室21被冷却至-10℃~-20℃左右。例如,分隔板18包含合成树脂
等,将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20划分成冷藏室201以及蔬菜室202。

例如,横梁构件19包含钢板或塑料(plastic)等。该横梁构件19的
两端部被固定于左侧面的隔热壁12以及右侧面的隔热壁13,且连结左右
的隔热壁12、13。

并且,横梁构件19将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21划分成小冷冻室211、
制冰室212与冷冻室213。

在隔热箱体11的前表面侧,为了开闭前表面的开口,如图1所示,
安装着对开式(法国(French)式)的左侧旋转隔热门22及右侧旋转隔热
门23、与多个抽出式隔热门241~244。

在隔热箱体11上设有左铰链(hinge)25以及右铰链26,左右的旋转
隔热门22、23分别将左右的铰链25、26作为旋转轴而朝左右方向旋转。

所述左右的铰链25、26如图2所示,分别包含:上下成对的上侧铰
链251、261与下侧铰链252、262。

并且,上侧铰链251、261利用螺丝等而固定于顶面侧的隔热壁14,
下侧铰链252、262利用螺丝等而固定于分隔板18的前端部。

而且,在冰箱10中装入有未图示的冷冻循环。冷冻循环包含:冷却
器及压缩机等,以将贮藏室20、21冷却至各温度带。而且,在冰箱10的
上侧后部形成有机械室27,在该机械室27内设有冷冻循环的压缩机等。

接下来,对各隔热壁12~16中的左右侧面的隔热壁12、13进行说明,
但左右侧面的隔热壁12、13除了左右对称以外为大致同样的结构,以下,
以左侧面的隔热壁12为代表来进行说明。

左侧面的隔热壁12也如图3中所示,在外板28与内板29之间,夹
着构成为板状的作为隔热构件的真空隔热面板30而构成。此时,外板28
构成隔热箱体11的外侧壁面,内板29构成隔热箱体11的内侧壁面。外
板28是对钢板局部进行弯曲加工,且整体上形成为大致平板状。

外板28包含:第一侧面部281、第二侧面部282、倾斜部283、前表
面部284及弯曲部285。第一侧面部281、第二侧面部282与倾斜部283
构成隔热箱体11左侧的外表面。

其中,第一侧面部281大致平坦地形成、而占据隔热箱体11的左侧
的外表面的大部分。第二侧面部282相对于第一侧面部281、而在稍左外
方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所述第一侧面部281以及第二侧面部282之间
通过倾斜部283而连接。

前表面部284从第二侧面部282连接,且相对于第二侧面部282而成
大致直角地朝向内板29侧即右方弯曲,从而构成左侧面的隔热壁12的前
表面。

弯曲部285包含:从前表面部284连接,且相对于前表面部284而成
大致直角地朝向后方弯曲,并与第二侧面部282大致平行的面;以及进而
从该面成大致直角地朝向内方即右方弯曲,并与前表面部284大致平行的
面。并且,该外板28的前后方向的剖面即横剖面,朝向上下方向而连续
成大致相同形状。

例如,内板29包含: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制的板,且整体上形成为大致平板状。
设在内板29上的结构物,例如图2所示的搁板支撑部31或引导(guide)
部32等,既可采用不同体地安装于内板29的结构,也可与内板29一体
地形成。

在该内板29上,虽未图示详细,但直接或间接地安装着隔热分隔壁
17、分隔板18以及横梁构件19。例如,相对于内板29,只要利用螺丝等
来直接固定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以及横梁构件19,或者在内板29
上设置未图示的载置部,并在该载置部上载置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
横梁构件19即可。

真空隔热面板30如图2所示,形成为比隔热壁12稍小的矩形状。即,
真空隔热面板30形成为比外板28以及内板29稍小的矩形状。

并且,真空隔热面板30如图3所示,通过液状的接着剂、例如热熔
胶(hot melt)等的热塑性的树脂接着剂,而接着固定于外板28以及内板
29。

真空隔热面板30的内板29侧的面遍布大致整体、而接着固定于内板
29,内板29的前端部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部更前方。而且,真空
隔热面板30的外板28侧的面接着固定了与第一侧面部281相向的面,在
真空隔热面板30与第二侧面部282之间形成有间隙。

并且,外板28的前端部即前表面部284以及弯曲部285,位于真空隔
热面板30的前端部即前端面303更前方。

此处,对真空隔热面板30的结构进行说明。真空隔热面板30是将基
材301收容至袋体302内,并通过真空排气来对其内部进行减压密封而构
成。基材301例如是通过模具对玻璃棉(glass wool)等的无机纤维的层叠
材料进行压缩硬化,而成型为板状者。袋体302为了获得阻气(gas barrier)
性能,例如,包含铝蒸镀层或铝箔层等的金属层而构成。

这样,真空隔热面板30是:将基材301收容至导热率高于该基材301
的袋体302内而构成。此时,由金属层覆盖的真空隔热面板30的表面、
即袋体302的导热率高于基材301而易传导热,但通过将袋体302的内部
设为真空状态以抑制空气的导热,从而真空隔热面板30整体上发挥高隔
热性能。

在位于隔热壁12的前端缘部、即隔热箱体11的开口侧的隔热壁12
的端缘部内,由外板28的第二侧面部282的一部分以及前表面部284和
内板29而形成收容部33,所述收容部33是面向真空隔热面板30的端缘
部即前端面303的空间。

而且,外板28的前端部即弯曲部285与内板29的前端部隔开,通过
该隔开,形成连通收容部33内与外部的连通口34。

在收容部33内,设有:辅助构件35与软带361、362(soft tape)。辅
助构件35包含:厚于外板28的金属板例如钢板,且沿着外板28的前端
部的内侧面即第二侧面部282的前侧部分、前表面部284、及弯曲部285
中的与第二侧面部282平行的部分而弯曲。

例如,软带361、362包含:氯丁二烯泡沫(chloroprene foam)等的
合成橡胶的发泡体,柔软性、伸缩性、隔热性、防水性优异。因此,通过
将软带361、362设于收容部33内,可防止外部气体向收容部33内流入
并且防止热移动,从而防止收容部33内的结露。此时,软带361、362作
为防露装置发挥功能。

软带361、362虽未图示详细,但各自在单体的状态下,横剖面呈大
致矩形状。软带361接着固定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面303中的、除
了露出部304以外的部分。由此,真空隔热面板30使袋体302的一部分、
即露出部304中的袋体302,露出至收容部33内。

而且,软带362接着固定于辅助构件35的内侧面、即与外板28为相
反侧的面。

在收容部33内,在软带361以及软带362的相向面之间,设有:防
露导管37与保持该防露导管37的密封构件38。

防露导管37是连接冷冻循环的压缩机与冷却器的导管的一部分,例
如,防露导管37包含铜管。防露导管37如图2所示,沿着冰箱10的前
表面上形成的开口的周围,遍布多个隔热壁、此时为遍布隔热壁12、13、
14而设。

在该防露导管37中,流动有经压缩机压缩、并成为高温状态的制冷
剂(refrigerant)。于是,防露导管37成为温度高于周围的高温状态。由此,
防止因冰箱10内的冷气导致收容部33内以及冰箱10的开口部周边变冷,
以防止收容部33内以及冰箱10的开口部周边的结露。此时,防露导管37
作为防露装置发挥功能。

密封构件38保持防露导管37,并且堵塞连通口34,且连接外板28
以及内板29,密封构件38作为堵塞装置发挥功能。

密封构件38从外板28侧朝向内板29侧,而依序具有:导管保持部
381、弹性变形部382、第一连结部383、第二连结部384、第一爪部385、
第二爪部386、堵塞部387、第一卡止部388以及第二卡止部389,且这些
部分是一体地形成。

该密封构件38是将导热率低于外板28的材料,例如,将合成树脂或
硬质橡胶等作为材料,并通过拉伸成形或挤出成形而构成。因此,密封构
件38成为:大致相同的剖面形状朝向上下方向、即外板28以及内板29
的长边方向而连续的结构。

密封构件38的导管保持部381形成为:图3中的左侧的一部分开口
的半圆环状,且将防露导管37以嵌入的方式保持于该半圆环状的内侧。

连通口34相对于密封构件38的导管保持部381以及防露导管37而
设定为大尺寸。由此,密封构件38的导管保持部381以及防露导管37可
从连通口34插入收容部33内。

在收容部33内,防露导管37的一部分从导管保持部381露出而接触
辅助构件35。即,防露导管37直接接触辅助构件35,并且也经由辅助构
件35而间接接触外板28。

因此,防露导管37可与辅助构件35导热,并且也可经由辅助构件35
而相对于外板28导热。

弹性变形部382形成为向前方稍稍突出的弯曲状,弹性变形部382的
一端连接至导管保持部381中的半圆环状的开口的相反侧。弹性变形部
382以弯曲状的顶点部为中心,主要朝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即真空隔热
面板30的厚度方向而弹性变形地伸缩。由此,密封构件38整体上朝向真
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方向而弹性变形地伸缩。

弹性变形部382的另一端以随着朝向内板29侧而朝前后方向扩展的
方式分支为两股。在该分支后的一者上设有第一连结部383,在另一者上
设有第二连结部384。第一连结部383主要以与第二连结部384的分支部
39为支点,而朝前后方向弹性变形。

在第一连结部383的端部设有第一爪部385,该第一爪部385卡止于
内板29。而且,在第二连结部384的中途部设有第二爪部386,第二爪部
386经由辅助构件35而卡止于外板28的弯曲部285。

堵塞部387从第二连结部384连接,与内板29大致平行地配置以覆
盖连通口34。在堵塞部387的后端部,在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面303
更后方,即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侧面区域内而设有第一卡止部388。

在该第一卡止部388与第一爪部385之间,包夹并卡合着内板29的
前端部分。因此,密封构件38与内板29的边界部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
的侧面区域内。

第一卡止部388是与堵塞部387一体地,主要以堵塞部387以及第二
连结部384的连接部40为支点,而朝向图3的左右方向、即内板29的厚
度方向弹性变形。

而且,第一爪部385以及第一卡止部388之间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被设
定成:在未包夹内板29的状态下稍小于内板29的厚度尺寸。因此,在第
一爪部385及第一卡止部388之间卡合有内板29的状态下,由第一卡止
部388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恢复力即保持力作用于内板29。由此,内板29
被牢固地固定在密封构件38的第一爪部385以及第一卡止部338之间。

堵塞部387的前端部朝向外板28侧弯折成大致直角、并延伸至外板
28的前表面侧。其前表面部41配置在与外板28的前表面部284为大致同
一平面上,进而,从此处朝向真空隔热面板30侧弯折成大致直角,而设
有第二卡止部389。

在该第二卡止部389与第二爪部386之间,包夹并卡合着外板28的
弯曲部285以及辅助构件35。由此,密封构件38在与真空隔热面板30
的前端面303相向的位置、即在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区域内,卡合于
外板28以及辅助构件35。

第二卡止部389是与堵塞部387的前端部一体地,主要以连接部40
为支点而朝向图3的左右方向、即外板28的弯曲部285的厚度方向弹性
变形。

而且,第二爪部386以及第二卡止部389之间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被设
定为:稍小于将外板28以及辅助构件35的厚度合计而成的尺寸。

因此,在第二爪部386以及第二卡止部389之间卡合有外板28的弯
曲部285以及辅助构件35的状态下,由第二卡止部389的弹性变形引起
的恢复力即保持力,作用于所述弯曲部285以及辅助构件35。由此,密封
构件38被确实地固定于外板28。

而且,密封构件38被设定成,在设于收容部33内的状态下,弹性变
形部382稍许受到压缩。因此,借助弹性变形部382的恢复力,按压力分
别作用于导管保持部381、第一爪部385、第二爪部386。由此,密封构件
38被牢固地固定于外板28以及内板29。

进而,防露导管37被导管保持部381牢固地按压于辅助构件35。由
此,能够将防露导管37的热,效率良好地经由辅助构件35而传导至外板
28。

接下来,对于隔热箱体11的开口前方所设的各隔热门,以左侧旋转
隔热门22为例进行说明。

隔热门22包含:门本体42,具有隔热性;以及磁性垫圈(magnet gasket)
43,防止从门本体42周围的间隙造成的热泄漏。

门本体42是向冰箱10的位于冰箱外侧的钢板制的门外板421以及位
于冰箱内侧的树脂制的门内板422之间,填充例如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的
隔热材料423而构成。另外,也可使用真空隔热面板来作为隔热材料。

磁性垫圈43在门本体42的周缘部安装于门内板422。该磁性垫圈43
是:在将例如软质树脂挤出成形为带状的柔软的垫圈本体431的内部,插
入磁性橡胶(rubber magnet)432而构成。磁性垫圈43的磁性橡胶432吸
附于隔热壁12的外板28以及辅助构件35。

由此,磁性垫圈43与隔热壁12的外板28密接,隔热箱体11的开口
被隔热门22密闭。

外板28与密封构件38的边界部由磁性垫圈43所覆盖。因此,能够
尽可能防止外部气体或冰箱内的冷气从外板28与密封构件38的边界部流
入收容部33内。

接下来,对隔热壁12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外板28的前表面部284内侧配置辅助构件35,利用螺丝或
接着剂等将它们固定。进而,利用接着剂或双面胶带等,将软带362固定
于辅助构件35的内侧。

此外,利用接着剂或双面胶带等,将软带361固定于真空隔热面板30
的前端面303中除了露出部304以外的位置,将该真空隔热面板30的一
个面接着固定于外板28。在外板28或真空隔热面板30的至少一个侧面上,
涂布热熔胶等的热塑性的树脂制接着剂来作为液状的接着剂,以将外板28
与真空隔热面板30接着固定。

并且,将内板29接着固定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另一个面。此时,也
在内板29或真空隔热面板30的至少一个侧面上,涂布热熔胶等的树脂制
接着剂来作为液状的接着剂,以将内板29与真空隔热面板30接着固定。

由此,在隔热壁12的前端部,在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缘部的附近
形成收容部33,并且形成连通收容部33与外部的连通口34。

在此时刻,隔热壁12因接着剂未硬化而尚未获得必要强度。因此,
若在此状态下组装成隔热箱体11,则例如会从支撑左右的隔热壁12、13
的隔热分隔壁17或横梁构件19等受到应力,从而有可能造成内板29及
外板28与真空隔热面板30的接着发生剥离。

因此,隔热壁12在将外板28及内板29与真空隔热面板30接着后,
在接着剂硬化而获得必要强度之前的固定时间内,并不组装成隔热箱体
11,且在收容部33内未收容防露导管37以及密封构件38的状态下静置
保管。

然后,在隔热壁12与其他隔热壁13~16一同组装成隔热箱体11之
后,将防露导管37插入隔热壁12内。这是因为,防露导管37是如图2
所示跨及各隔热壁12~16而设置。

亦即,因为在各隔热壁12~16上安装防露导管37后、再组装成隔热
箱体11的做法,会导致引绕防露导管37的作业增加而造成作业效率下降。

为了防止外板28及内板29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剥离,较为理想的
是,在接着剂充分硬化之前,尽可能没有力作用于隔热壁12。在本实施方
式的情况下,隔热壁12构成为大致平坦的平板状。因此,即使在重叠保
管多个隔热壁12的情况下,隔热壁12从重叠的其他隔热壁的凹凸部受力
的情况也少。

因此,隔热壁12可尽可能防止在用于使接着剂硬化的保管过程中有
力产生作用,因此能够尽可能防止外板28及内板29与真空隔热面板30
发生剥离。

较为理想的是,使需要此种静置保管的接着部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硬化。这是因为,若硬化时间变长,则隔热壁的制造时间将变长,为了进
行静置保管的隔热壁的数量增加。因此,需要更大的保管场所,而会妨碍
制造效率,甚而造成制造成本增加。

此处,一般而言,热熔胶等热塑性的树脂制接着剂是通过冷却而硬化,
因此其硬化时间会受接着部分的温度环境、即冷却温度而影响。例如,若
利用外板28以及内板29来完全覆盖真空隔热面板30的周围,则热会充
斥真空隔热面板30的周围而接着部分将难以冷却,其结果,将导致接着
剂的硬化时间变长。

本实施方式中,隔热壁12的内部、即配置着真空隔热面板30的空间
是:经由连通口34而连通至外部。因此,向隔热壁12的内部导入外部气
体,促进外板28及内板29与真空隔热面板30的接着部分的冷却,由此
实现硬化时间的缩短。

隔热壁12在接着剂硬化而获得充分的强度后,与其他隔热壁13~16
一同组装成箱体。然后,在隔热壁12上安装防露导管37以及密封构件38。

防露导管37在由密封构件38的导管保持部381所保持的状态下,从
连通口34插入收容部33内。并且,推开软带361、362而配置于规定位
置。

另外,软带361、362富有柔软性,因此可从连通口34容易地插入收
容部33内。因此,软带361、362的安装只要是在向收容部33内插入防
露导管37以及密封构件38之前,则在将隔热壁12组装成箱体之前或之
后均可。

此外,密封构件38的第一爪部385以及第二爪部386之间的前后方
向宽度、即第一爪部385以及第二爪部386之间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被设定
为大于连通口34的开口宽度(即连通口3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

密封构件38在从连通口34插入时,第一连结部383从内板29受力
而以分支部39为支点,朝向连通口34的开口宽度方向即前后方向弹性变
形。

由此,密封构件38中的第一爪部385以及第二爪部386之间的前后
方向宽度小于连通口34的开口宽度,密封构件38通过连通口34而插入
收容部33内。

而且,密封构件38在第一爪部385以及第二爪部386通过连通口34
而插入收容部33内时,第一连结部383的弹性变形恢复且第一爪部385
卡止于内板29,并且第二爪部386也经由辅助构件35而卡止于外板28。

此时,第一爪部385以及第二爪部386之间的前后方向宽度恢复至大
于连通口34的开口宽度的状态。因此,密封构件38暂时插入收容部33
内之后,成为难以容易地脱离的结构。

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可获得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构成隔热箱体11的左右两侧的隔热壁12、
13是:由外板28以及内板29夹着构成为板状的真空隔热面板30而构成。

并且,在该隔热壁12、13上,位于隔热箱体11的开口侧、且在真空
隔热面板30的前端面303附近形成有收容部33。收容部33通过由外板
28以及内板29形成的连通口34而连通至外部。

在收容部33内收容有软带361、362以及防露导管37,连通口34由
密封构件38所堵塞。

根据该结构,软带361、362以及防露导管37从连通口34插入,连
通口34由密封构件38所堵塞。

因此,在使用左右两侧的隔热壁12、13等来形成隔热箱体11后,能
够在这些隔热壁12、13内安装软带361、362以及防露导管37。因此,可
避免不必要地引绕防露导管37等,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

而且,真空隔热面板30是使液状的接着剂例如热熔胶等热塑性的接
着剂硬化,而接着固定于外板28以及内板29。真空隔热面板30的贴附位
置只要在接着剂冷却而粘性消失之前确定即可,因此与无法重贴的双面胶
带等的粘接胶带相比,作业变得容易。

进而,真空隔热面板30是将基材301收容至包含金属层而构成的导
热率高的袋体302内而构成。并且,该袋体302的一部分作为露出部304
而露出至收容部33内。

从连通口34导入的外部气体直接接触露出部304。因此,外板28及
内板29与真空隔热面板30的接着部分的热,将顺着导热率大的袋体302
的表面,而从露出部304得以散发。因此,整个接着部分有效地得到冷却,
从而能够实现硬化时间的缩短。

外板28的前表面部284以及弯曲部285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
面303更前方,内板29的前端部也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面303更
前方。因此,在对外板28及内板29与真空隔热面板30进行接着时,能
够防止因外板28或内板29的端部划伤真空隔热面板30的袋体302。

在收容部33内收容了具有隔热性的软带361、362,以填埋收容部33
内。据此,能够防止外部气体的流入而防止收容部33内的结露,并且能
够尽可能防止冰箱内的冷气经由不存在真空隔热面板30的收容部33而泄
漏到外部。

在收容部33内收容有防露导管37。据此,通过流经防露导管37的制
冷剂的热来加热收容部33内,因此能够防止因冰箱内的冷气造成的结露。

而且,防露导管37可导热地接触外板28,因此可通过防露导管37
的热来加热外板28。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外板28的靠近冰箱内侧的前
表面部284或弯曲部285的周边产生的结露。

在外板28上,沿着前表面部284的内侧而设有辅助构件35,所述辅
助构件35包含厚于外板28的金属板。并且,防露导管37的热经由辅助
构件35而传导至外板28。由此,辅助构件35加强隔热壁12的前端部,
并且不会阻碍防露导管37与外板28的导热。

而且,连通口34形成在外板28的前端部、即弯曲部285与内板29
的前端部之间。并且,密封构件38堵塞连通口34而连接外板28以及内
板29。据此,在将隔热壁12、13组装成箱体后,能够将防露导管37或软
带361、362从连通口34插入收容部33内。

外板28以及内板29并非直接连接的形态,因此在对外板28及内板
29与真空隔热面板30进行接着时,外板28以及内板29不会发生干涉,
因此作业变得容易。

密封构件38包含:导热率低于外板28的合成树脂或硬质橡胶等,密
封构件38的前端部延伸至外板28的前表面侧而设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尽可能防止因易导热的外板28直接接触冰箱内的
冷气而变冷所造成的结露。

进而,密封构件38具有保持防露导管37的导管保持部381。并且,
防露导管37在由导管保持部381所保持的状态下插入收容部33内。

因此,能够在收容部33内容易地确定防露导管37的位置,并且能够
将防露导管37容易地插入收容部33内。

而且,密封构件38以及内板29的边界部是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
侧面区域内。因此,能够尽可能防止在隔热壁12的前后方向上不存在真
空隔热面板30的部分、即收容部33的区域中的,从冰箱内造成的热泄漏。

此外,真空隔热面板30是对玻璃棉等进行压缩硬化而获得板状的基
材301。因此,真空隔热面板30相对于其厚度方向,而产生最大2mm左
右的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38通过弹性变形部382而朝向真空隔热
面板30的厚度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吸收真空隔热面板30的偏差。

另外,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准备左右方向的尺寸不同的多种密封
构件38,并对应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方向的偏差来选择使用。

密封构件38将内板29卡合在第一卡止部388与第一爪部385之间,
将外板28卡合在第二卡止部389与第二爪部386之间。据此,能够相对
于外板28以及内板29来确实地固定密封构件38。进而,外板28以及内
板29通过密封构件38而连接,因此隔热壁12的整体的强度增加。

外板28与密封构件38的边界部是由磁性垫圈43所覆盖。由此,能
够尽可能防止外部气体或冰箱内的冷气从外板28与密封构件38的边界部
流入收容部33内。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4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

该第2实施方式中,主要是密封构件44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外板45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将钢板弯曲而整体上
构成为平板状。在外板45的前端部,形成有前表面部451与弯曲部452,
所述弯曲部452从前表面部451以朝向隔热壁12的内方卷入的方式而弯
曲。

内板46是由ABS树脂等而整体上构成为平板状,在内板46的前端
部设有内板卡止部461。由以此方式构成的外板45与内板46,来形成收
容部47。

并且,在该收容部47中,收容有接着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面303
的软带36、两根防露导管37及密封构件44。

密封构件44包含:两个导管保持部441、弹性变形部442、第一爪部
443、第二爪部444、第一卡止部445、第二卡止部446以及堵塞部447。

该密封构件44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包含合成树脂等。防露导管
37被保持于导管保持部441。弹性变形部442形成为圆弧状,主要朝向真
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方向而弹性变形。

由此,使防露导管37抵接于外板45而可导热地接触,并且在真空隔
热面板30的厚度区域内,将外板45的弯曲部452卡合在第二爪部444与
第二卡止部446之间。

在密封构件44的第一爪部443与第一卡止部445之间卡合着内板46。
此时,密封构件44的第一爪部443卡止于内板卡止部461。

由此,真空隔热面板30的露出部304得以确保。而且,与第1实施
方式同样地,由第一卡止部445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恢复力即保持力作用于
内板46。由此,内板29被牢固地固定在密封构件44的第一爪部443以及
第一卡止部445之间。

密封构件44与外板45的边界部是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区域,
并由图3所示的磁性垫圈43所覆盖。并且,密封构件44与内板46的边
界部是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侧面区域内。

根据此种第2实施方式,可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进
而,外板45的弯曲部452是以朝向隔热壁12的内方卷入的方式弯曲而形
成,因此外板45的前端部的强度增加,由此能够不需要加强构件。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5来说明第3实施方式。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主要也是密封构件48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外板49是由钢板整体上构成为平板状。在外板49的前端
部,以折叠外板49的方式而形成有密封构件承接部491。

而且,内板50也是由ABS树脂等而整体上构成为平板状。在由外板
49以及内板50形成的收容部51内,收容有软带36以及防露导管37。

密封构件48包含:堵塞部481、卡合突部482以及内板承接部483。
密封构件48将卡合突部482插入外板49的密封构件承接部491,并且将
内板50插入内板承接部483。

由此,密封构件48覆盖连通口34而固定于外板49以及内板50。此
时,密封构件48的卡合突部482可变更外板49相对于密封构件承接部491
的插入深度。

因此,密封构件48能够应对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方向的偏差。

另外,密封构件48与外板49的边界部是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
度区域,并由图3所示的磁性垫圈43所覆盖。并且,密封构件48与内板
50的边界部是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侧面区域内。

根据该第3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6来说明第4实施方式。

在第4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52构成为比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尺
寸大的宽度,以覆盖外板53以及内板54的前端部。

外板53是由钢板而整体上构成为平板状,在该外板53的前端部,形
成有将外板53朝向隔热壁12内方弯折而成的折返部531。而且,内板54
是由树脂等而整体上构成为平板状。

在由外板53以及内板54形成的收容部55内,收容有软带36以及两
根防露导管371、372中的一根防露导管371。而且,在外板53的折返部
531以及内板54的前端部之间,形成有将收容部55连通至外部的连通口
56。

连通口56的宽度尺寸宽得足以使防露导管371通过,从而能够将软
带36或防露导管371从该连通口56而容易地插入收容部55内。

密封构件52是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地包含树脂材料。在该密封构
件52上,设有:外板承接部521、内板承接部522、第一导管保持部523、
第二导管保持部524、爪承接部525及保持部526等。

外板承接部521对外板53的折返部531进行卡止,而且,内板54的
前端部插入内板承接部522并夹持内板54。由此,密封构件52覆盖连通
口56而固定于外板53以及内板54。

密封构件52整体上朝向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方向而弹性变形。因
此,密封构件52能够应对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方向的偏差。

在密封构件52上,设有:在收容部55内侧保持防露导管371的第一
导管保持部523,而且,设有:在密封构件52的前表面侧保持防露导管
372的第二导管保持部524。

在第二导管保持部524的前方,设有:与密封构件52为不同构件的
辅助构件57。辅助构件57包含:厚于外板53的金属板例如钢板。辅助构
件57将爪部561卡止于密封构件52的爪承接部525,并且将插入部562
保持于密封构件52的保持部526。

这样,辅助构件57在密封构件52的前表面侧接触防露导管372的状
态下得以固定,并覆盖防露导管372以及密封构件52的前表面侧。

图3所示的磁性垫圈43吸附于该辅助构件57,以使旋转隔热门22
密接于隔热箱体11。辅助构件57是避开图2所示的左右的铰链252、262
而设置,且朝向上下方向连续地设置。即,该辅助构件57未被左右的铰
链252、262分割。

根据该第4实施方式,能够将连通口56的开口宽度确保得大,因此
易将软带36或防露导管371插入收容部55内。

在密封构件52的前表面,设有:包含钢板的辅助构件57。因此,即
使密封构件52为树脂制,也能够使磁性垫圈43密接于隔热箱体11。

进而,辅助构件57包含:厚于外板53的钢板。因此,能够通过辅助
构件57来加强连接外板53及内板54的密封构件52,由此,隔热壁12
整体的强度增加。

在将密封构件52安装于外板53以及内板54后,能够安装辅助构件
57,因此辅助构件57的安装变得容易。

并且,辅助构件57未被左右的铰链252、262分割,而是朝向上下方
向连续地设置。因此,辅助构件57能够朝向上下方向连续地加强密封构
件52。

由此,隔热壁12受到作用于左右的铰链251、261以及铰链252、262
的旋转隔热门22的旋转力时,能够防止隔热壁12在易承受负载的铰链25、
26部分发生弯折。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来说明第5实施方式。

第5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沿真空
隔热面板30的厚度方向分割成两个的第一密封构件58及第二密封构件
59。

外板60是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地由钢板而整体上构成为平板状,
外板60的前端部朝向右方弯曲为大致直角。内板61是与上述各实施方式
同样地由合成树脂制的板而整体上构成为平板状。

在由外板60以及内板61形成的收容部62内,收容有软带36或防露
导管371、372。而且,在外板60的前端部以及内板61的前端部之间,形
成有将收容部62内连通于外部的连通口63。

连通口63的宽度尺寸宽得足以使防露导管371、372通过,从而能够
将软带36或防露导管371、372从该连通口63容易地插入收容部62内。

第一密封构件58包含:导管保持部581、外板承接部582、爪部583、
卡止部584及辅助构件承接部585等。两个导管保持部581分别保持防露
导管371、372,由此,防露导管371、372被收容至收容部62内。

防露导管371、372接触外板60而配置,从而可导热地接触外板60。

外板60的前端部被插入外板承接部582并卡合。而且,内板61卡合
于爪部583以及卡止部584之间。由此,第一密封构件58覆盖连通口63
而固定于外板60以及内板61。

外板60相对于外板承接部582的插入深度变得可变更。因此,第一
密封构件58能够应对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方向的偏差。

第二密封构件59是沿着外板60的前端部弯曲成大致直角而构成,以
覆盖外板60的外方的一部分。进而,以覆盖第二密封构件59的外方的方
式而设有辅助构件64。辅助构件64包含厚于外板60的钢板,未被铰链
252、262分割而朝向上下方向连续。

该辅助构件64将内板61侧的端缘部插入第一密封构件58的辅助构
件承接部585并卡合。而且,将外板60侧的前端部插入第二密封构件59
的辅助构件承接部591并卡合。

由此,辅助构件64被固定于外板60以及内板61。第二密封构件59
与辅助构件64也可从隔热壁12的外方通过螺丝等而固定。

图3所示的磁性垫圈43吸附于辅助构件64,以使旋转隔热门22密接
于隔热箱体11。第一密封构件58与辅助构件64的边界部、以及第一密封
构件58与内板61的边界部较磁性垫圈43的磁性橡胶432位于冰箱内侧。

即,第一密封构件58与辅助构件64的边界部、以及第一密封构件58
与内板61的边界部被曝露于温度相对较低、且低湿度的冰箱内冷气下。
因此,包含较多湿气的外部气体难以从这些边界部流入收容部62内。

根据该第5实施方式的结构,包含较多湿气的外部气体难以流入收容
部62内。因此,收容部62内的结露的产生也能够大幅减少。

而且,辅助构件64在隔热箱体11的组装工序的最终阶段,即在将软
带36以及防露导管371、372插入收容部62内,进而将第一密封构件58
以及第二密封构件59安装于外板60以及内板61而堵塞连通口63后,能
够从前方安装至第一密封构件58以及第二密封构件59。因此,辅助构件
64的组装作业性提高。

第6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0来说明第6实施方式。

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热壁12
不具备密封构件。

隔热壁12是由外板65以及内板66夹着真空隔热面板30而构成。外
板65是由钢板而整体上构成为平板状,前端部朝向右方即内板61侧弯曲
成大致直角,进而以折叠外板65的方式而形成有内板承接部651。

而且,内板66是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的板而整体上构成为平板状。
并且,内板66的前端部661朝向左方即外板65侧弯曲成大致直角,从而
插入外板65的内板承接部651并卡合。

内板66的前端部661相对于外板65的内板承接部651的插入深度可
变更。因此,能够应对真空隔热面板30的厚度的偏差。

在隔热壁12内,通过外板65以及内板66而形成有:面向真空隔热
面板30的前端面303的收容部67。在该收容部67内,收容有软带36以
及防露导管37。防露导管37是接触外板65而配置,由此,防露导管37
可导热地接触外板65。

此处,内板66是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所形成,因此如图9所示,
能够弹性变形而柔软地弯曲。这样,在将内板66弯曲的状态下,在外板
65以及内板66之间形成将收容部67内连通至外部的连通口68。

在隔热壁12的组装时,防露导管37通过将内板66弯曲而形成的连
通口68,而插入收容部67内。另外,也可与防露导管37同样地,将软带
36通过连通口68插入收容部67内。在将软带36以及防露导管37收容至
收容部67内后,内板66的弹性变形恢复,堵塞连通口68。此时,内板
66作为堵塞连通口68的堵塞装置而发挥功能。

而且,如图10所示,在内板66上形成有通气口69。通气口69即使
在连通口68被内板66堵塞的状态下,也将收容部67内连通至外部。即,
真空隔热面板30经由通气口69而露出至外部。由此,可有效地冷却对真
空隔热面板30与外板65及内板66进行接着的接着剂,而促进接着剂的
硬化。

根据该第6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内板66来堵塞连通口68。因此,不
需要堵塞连通口68的密封构件,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在以隔热壁12组装
隔热箱体11后,将软带36以及防露导管37插入收容部67内。

因此,可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并且能够抑制因密封构件造成的成
本增加。

另外,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内板66弹性变形而形成连通口
68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只要至少外板65以及内板66中的任一者
弹性变形而形成连通口68即可。

第7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冰箱如图11所示,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外,
还具备通气口70。在第1实施方式至第5实施方式的冰箱中,通气口例如
是将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构件的一部分切开、或沿上下方向分割而形
成。

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由作为堵塞装置的密封构件38堵
塞连通口34的状态下,形成有通气口70。而且,在第6实施方式中,通
气口70相当于通气口69。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左侧面的隔热壁12以及右侧面的隔热壁13(未图
示)、与横梁构件19的连结部分的结构,参照图11来进行说明。图11表
示左侧面的隔热壁12与横梁构件19(参照图2)的连结部分,但右侧面的隔
热壁13处的连结部分的结构也呈左右对称而基本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壁12具有:外板71、内板72、真空隔热面板
30以及未图示的堵塞装置。真空隔热面板30设置在外板71以及内板72
之间,并利用接着剂等而固定于外板71以及内板72。

外板71包含:侧面部711、前表面部712及折返部713。侧面部711
构成隔热箱体11的左侧面。前表面部712从侧面部711朝向内方弯折成
直角,而构成隔热箱体11的前表面。折返部713是将前表面部712的前
端部朝向侧面部711侧折返而形成

在隔热壁12的前端缘部,通过外板71与内板72而形成有:面向真
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面303的收容部73。而且,通过外板71与内板72
隔开而形成有通气口70。

通气口70将收容部73内连通于外部。并且,在收容部73内收容有
软带36以及防露导管37。

另一方面,横梁构件19具有:构成前表面部的前表面分隔板74、加
强板75、背分隔罩(cover)76及隔热材料77。前表面分隔板74具有:
前表面部741以及弯折部742。弯折部742是将前表面部741的端部弯折
而形成。

例如,前表面分隔板74包含钢板,且例如,加强板75包含厚于前表
面分隔板74的钢板。前表面分隔板74将弯折部742抵接于折返部713背
侧,该弯折部742被夹在加强板75与外板71的折返部713之间而固定。

并且,隔热壁12的前表面部、即外板71的前表面部712,与成为支
撑构件的横梁构件19的前表面部、即前表面分隔板74的前表面部741齐
平。

前表面分隔板74预先通过螺丝78而固定于加强板75的前表面。并
且,前表面分隔板74将弯折部742与加强板75的端部一同插入通气口70。
随后,通过将螺丝79螺入加强板75,使加强板75以及前表面分隔板74
相对于外板71而固定。

而且,加强板75的端部在收容部73内,沿着外板71的背侧而接触
地设置。防露导管37经由加强板75而可导热地接触外板71。另外,螺丝
78、79包含平头小螺丝,从而不会相对于前表面部712以及前表面部741
而朝前方突出。

背分隔罩76具有:背面部761与侧面部762,例如,包含薄钢板或树
脂板等。背面部761相对于前表面分隔板74以及加强板75而平行地配置。
侧面部762是将背面部761的端部朝向前方弯曲成直角而构成。

侧面部762相对于隔热壁12为平行。并且,背分隔罩76设在前表面
分隔板74的后方。通气口70由背分隔罩76的侧面部762所堵塞。

而且,隔热材料77设在前表面分隔板74与背分隔罩76之间。本实
施方式中,隔热材料77例如为氨基甲酸乙酯、发泡苯乙烯(styrol)或软
带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防露导管37如图2所示,遍布隔热壁12、
13、14、分隔板18、横梁构件19而设置。并且,通气口70对应于分隔板
18以及横梁构件19的高度位置,而在左右的隔热壁12、13上设有多个。

防露导管37在左侧的隔热壁12上,在收容部73内从下端部朝向上
方向直线延伸,并在上端部朝向顶面侧的隔热壁14侧弯曲。随后,防露
导管37沿着顶面侧的隔热壁14的前部而朝向右方延伸,在其右端部朝向
下方弯曲,并进入右侧面的隔热壁13的收容部73内。

防露导管37在右侧面的隔热壁13的收容部73内朝向下方向延伸,
在其中途、即分隔板18的高度位置朝向左方向弯曲,而从通气口70伸出
至分隔板18侧。并且,防露导管37沿着分隔板18的前部朝向左方延伸,
在分隔板18的左端部折返后朝向右方延伸,并再次从通气口70进而收容
部73内。将沿着分隔板18的前部而迂回的部分、作为防露导管37的第
一迂回部373。

并且,防露导管37再次在收容部73内朝向下方延伸。随后,在上侧
的横梁构件19的高度位置朝向左方向弯曲后,从通气口70伸出至上侧的
横梁构件19侧。并且,防露导管37在上侧的横梁构件19的内部朝向左
方延伸,并在其中途折返后,在下侧的横梁构件19的内部朝向右方延伸。

随后,防露导管37再次从通气口70进入右侧的隔热壁13的收容部
73内,进而在收容部73内朝向下方延伸。将沿着上下的横梁构件19而迂
回的部分、作为防露导管37的第二迂回部37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左侧面的隔热壁12以及右侧面的隔热壁13
通过横梁构件19而连结。因此,可抑制隔热箱体11的前表面开口打开或
缩小,能够将贮藏室保持为长方体。

而且,通气口70由横梁构件19所堵塞。由此,通气口70不会被使
用者目测到,因此设计性提高。进而,无须设置用于堵塞通气口70的零
件,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大。

第8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隔热箱体11也可采用除了真空隔热面
板以外、一并使用其他隔热材料的结构。例如,如图12所示,隔热壁12
也可采用除了真空隔热面板30以外、具有发泡氨基甲酸乙酯80作为隔热
材料的结构。

真空隔热面板30通过接着剂等而固定于内板29。另一方面,真空隔
热面板30相对于外板81而隔开。发泡氨基甲酸乙酯80被填充在该真空
隔热面板30与外板81的间隙内。另外,也可取代发泡氨基甲酸乙酯80
而采用软带等。

而且,真空隔热面板30与外板81的间隙的尺寸是小于防露导管37
的外径。因此,防露导管37成为无法设在真空隔热面板30与外板81的
间隙内的结构。

真空隔热面板30的导热率充分低于发泡氨基甲酸乙酯80、软带361、
362、密封构件38等,即隔热性能良好。因此,隔热壁12尽可能加大真
空隔热面板30在其内部空间所占的比例,从而能够提高隔热壁12整体的
隔热性能。

优选的是,真空隔热面板30的体积充分大于发泡氨基甲酸乙酯80的
体积。例如,优选的是,隔热壁12使真空隔热面板30的体积在其内部空
间占据80%以上。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真空隔热面板30只要至少接触外板或
内板中的任一者而固定即可。而且,真空隔热面板30的固定也可使用双
面胶带等,或者一并使用液状的接着剂以及双面胶带。

而且,隔热箱体11也可使外板以及内板分别遍布多个隔热壁而一体
地构成。例如,隔热箱体11也可以是遍布左侧面的隔热壁12、右侧面的
隔热壁13与顶面侧的隔热壁14,分别将一片板材弯曲而成门形地一体构
成外板以及内板,并将它们组合而成。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具备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20以
及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21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采用仅具备冷藏
温度带或冷冻温度带中的任一个温度带的贮藏室的结构。

进而,作为构成隔热壁的隔热构件,并不限定于真空隔热面板,例如
也可将氨基甲酸乙酯等预先构成为板状。

如上所述,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构成隔热箱体的隔热壁具有:
隔热构件,构成为板状;外板以及内板,夹着所述隔热构件而固定,构成
所述隔热箱体的壁面;收容部,位于所述隔热箱体的开口侧、且形成在所
述隔热构件的端缘部附近,以收容所述防露装置;连通口,由所述外板以
及所述内板形成,以将所述收容部连通至外部;以及堵塞装置,堵塞所述
连通口。

根据该结构,在由隔热壁形成箱体后,能够在形成于隔热壁内部的收
容部内安装防露装置,其结果,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

对本发明的若干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
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形态来
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
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
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内。

冰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冰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冰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冰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箱.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9593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CN102829593A*CN102829593A*(21)申请号 201210192661.X(22)申请日 2012.06.122011-131137 2011.06.13 JPF25D 11/00(2006.01)F25D 23/00(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地址日本东京港区芝浦一丁目1番1号申请人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72)发明人石桥郁夫 佐伯友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代理人臧建明(54) 发明名称冰箱(57) 摘要。

2、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采用下述结构,即在由隔热壁形成箱体后,能够在隔热壁内部安装防露装置等的与其他壁面关联的零件。冰箱具备: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的隔热箱体。构成隔热箱体的左侧面的隔热壁与右侧面的隔热壁具有:隔热构件,构成为板状;外板与内板,夹着隔热构件而构成隔热箱体的壁面;收容部,位于隔热箱体的开口侧,且形成在隔热构件的端缘部附近,以收容零件;以及连通口,由外板与内板形成,且将收容部连通至外部。(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9 页 附图 5 页1/2页21.一种冰箱。

3、,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的隔热箱体,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左侧面的隔热壁与右侧面的隔热壁包括:隔热构件,构成为板状;外板与内板,夹着所述隔热构件,而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壁面;收容部,位于所述隔热箱体的开口侧,且形成在所述隔热构件的端缘部附近,以收容零件;以及连通口,由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形成,且将所述收容部内连通至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构件相对于所述内板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构件是将基材收容于导热率高于该基材的袋体内而构成,所述袋体的一部分露出至所述收容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构。

4、件,设在所述左侧面的隔热壁与所述右侧面的隔热壁上,所述隔热箱体由所述支撑构件沿上下方向划分成多个贮藏室。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前端部与所述内板的前端部是位于所述隔热构件的前端更前方。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是防止所述隔热箱体的所述开口周围的结露的防露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露装置为软带。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露装置为防露导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露导管可导热地接触所述外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构件,沿着所述外板的前。

5、端部而设,且包含厚于所述外板的金属板,所述防露导管经由所述辅助构件而可导热地接触所述外板。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塞装置,堵塞所述连通口。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外板的前端部与所述内板的前端部隔开设置,而形成所述连通口,所述堵塞装置是连接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的密封构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含导热率低于所述外板的材料、且延伸至所述外板的前表面侧。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具有保持所述防露导管的保持部,所述防露导管由所述保持部所保持,而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15.根据。

6、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内板的边界部是位于所述隔热构件的侧面区域内。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朝向所述隔热构件的厚度方向而弹性变形。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卡合于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门,开闭所述隔热箱体的前表面的开口;以及垫圈,设在所述隔热门上,密闭该隔热门与所述隔热箱体,所述密封构件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9593 A2/2页3与所述外板的边界部是由所述垫圈所覆盖。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构成为比所。

7、述隔热构件的厚度尺寸宽的宽度,以覆盖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的前端部。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含树脂材料,且在前表面侧设有金属板。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密封构件上的所述金属板厚于所述外板。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门是将所述隔热壁的前端部所设的铰链作为旋转轴、而朝左右方向旋转的旋转门,所述金属板是避开所述铰链而朝上下方向连续地设置。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沿所述隔热构件的厚度方向分割成至少两个。2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堵塞装置,所述外板与所述。

8、内板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具有弹性的材料而弹性变形,从而堵塞所述连通口。2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壁形成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在由所述堵塞装置堵塞所述连通口的状态下,将所述收容部连通至外部。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与所述支撑构件是:连结所述左侧面的隔热壁与右侧面的隔热壁的横梁构件。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构件在端部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插入所述通气口内,所述横梁构件的前表面部与所述隔热壁的前表面部齐平。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由所述横梁构件的侧面部所堵塞。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

9、,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构件是使液状的接着剂硬化,而固定于所述内板。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9593 A1/19页4冰箱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冰箱。背景技术0002 一般而言,在冰箱的隔热箱体上形成有:用于取出/放入贮藏物的开口。并且,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冰箱般,在开口周围的隔热壁的内部设有:从冷冻循环(cycle)的压缩机到达冷却器的导管(pipe)的一部分、来作为防露装置。通过该导管的配置,对开口周围进行加温,以防止因冰箱内冷气与外部气体的温度差所产生的结露。0003 然而,冰箱的隔热箱体有:对预先构成为箱状的外箱以及内箱之间、填充发泡氨基甲酸乙酯(ureth。

10、ane)等的隔热材料而成的隔热箱体;或者将对应于壁面而分割成多个的隔热壁,例如将由外板以及内板夹着真空隔热面板(panel)等预先构成为板状的隔热材料、而构成的各隔热壁组装成箱体的隔热箱体。0004 现有技术文献0005 专利文献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07045号公报0007 但是,在将各隔热壁组装成箱体等的情况下,在多个隔热壁的内部设置遍布多个隔热壁之间而关联的零件,例如设置冷冻循环的导管的一部分等作为防露装置之后,再将所述各隔热壁组装成箱体的操作,从导管的引绕等的观点考虑,作业将变得繁琐,而组装作业性下降。发明内容0008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其采用。

11、下述结构,从而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所述结构是在由隔热壁形成箱体后,能够在隔热壁内部安装防露装置等遍布多个隔热壁之间而关联的零件的结构。0009 根据本实施方式,冰箱包括: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的隔热箱体。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左侧面的隔热壁与右侧面的隔热壁包括:隔热构件,构成为板状;外板与内板,夹着所述隔热构件而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壁面;收容部,位于所述隔热箱体的开口侧,且形成在所述隔热构件的端缘部附近,以收容零件;以及连通口,由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形成,且将所述收容部内连通至外部。0010 据此,能够提供一种冰箱,其在下述结构中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所述结构是在由隔热壁形成箱体后,能够在隔热壁内部安装。

12、防露装置等遍布多个隔热壁间而关联的零件。附图说明0011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立体图。0012 图2是表示隔热箱体的立体图。说 明 书CN 102829593 A2/19页50013 图3是沿着图1中的A-A线的横剖平面图。0014 图4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0015 图5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0016 图6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0017 图7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0018 图8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0019 图9是使图8所示的隔热壁的内板弹性变形后的图。0020 图10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中的左侧面的隔热壁的立体图。002。

13、1 图11是沿着第7实施方式中的图2的B-B线的横剖平面图。0022 图12是第8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图。0023 符号的说明:0024 10:冰箱0025 11:隔热箱体0026 12:左侧面的隔热壁(隔热壁)0027 13:右侧面的隔热壁(隔热壁)0028 14:顶面侧的隔热壁0029 15:背面侧的隔热壁0030 16:底面侧的隔热壁0031 17:隔热分隔壁(支撑构件)0032 18:分隔壁(支撑构件)0033 19:横梁构件(支撑构件)0034 20: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贮藏室)0035 21: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贮藏室)0036 22:左侧旋转隔热门(旋转门)0037 23:右。

14、侧旋转隔热门(旋转门)0038 25:左铰链(铰链)0039 26:右铰链(铰链)0040 28、45、49、53、60、71:外板0041 29、46、50、54、61、72:内板0042 30:真空隔热面板(隔热构件)0043 31:搁板支撑部0044 32:引导部0045 33、47、51、55、62、67、73:收容部0046 34、56、63、68:连通口0047 35:辅助构件0048 36、361、362:软带(防露装置)0049 37、371、372:防露导管(防露装置)0050 38、44、48、52:密封构件(堵塞装置)0051 39:分支部说 明 书CN 10282959。

15、3 A3/19页60052 40:连接部0053 41、284、451:前表面部0054 42:门本体0055 43:磁性垫圈0056 57、64:辅助构件(金属板)0057 58:第一密封构件(堵塞装置、密封构件)0058 59:第二密封构件(堵塞装置、密封构件)0059 65、81:外板0060 66:内板(堵塞装置)0061 69、70:通气口0062 74:前表面分隔板0063 75:加强板0064 76:背分隔罩0065 77、423:隔热材料0066 78、79:螺丝0067 80:发泡氨基甲酸乙酯0068 201:冷藏室0069 202:蔬菜室0070 211:小冷冻室0071 。

16、212:制冰室0072 213:冷冻室0073 241、242、243、244:抽出式隔热门0074 251、261:上侧铰链0075 252、262:下侧铰链0076 281:第一侧面部0077 282:第二侧面部0078 283:倾斜部0079 285、452:弯曲部0080 301:基材0081 302:袋体0082 303:真空隔热面板的前端面0083 304:露出部0084 373:第一迂回部0085 374:第二迂回部0086 381、441、581:导管保持部0087 382、442:弹性变形部0088 383:第一连结部0089 384:第二连结部0090 385、443:第一。

17、爪部说 明 书CN 102829593 A4/19页70091 386、444:第二爪部0092 387、447、481:堵塞部0093 388、445:第一卡止部0094 389、446:第二卡止部0095 421:门外板0096 422:门内板0097 431:垫圈本体0098 432:磁性橡胶0099 461:内板卡止部0100 482:卡合突部0101 483、522、651:内板承接部0102 491:密封构件承接部0103 521、582:外板承接部0104 523:第一导管保持部0105 524:第二导管保持部0106 525:爪承接部0107 526:保持部0108 531、7。

18、13:折返部0109 561、583:爪部0110 562:插入部0111 584:卡止部0112 585、591:辅助构件承接部0113 661:内板的前端部0114 711:侧面部0115 712:前表面部(隔热壁的前表面部)0116 741:前表面部(横梁构件的前表面部)0117 742:弯折部0118 761:背面部0119 762:侧面部(横梁构件的侧面部)具体实施方式0120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多个实施方式的冰箱。另外,在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相对于图1的冰箱10来定义左右方向。而且,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0121 第1实施方式0122。

19、 首先,参照图1至图3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0123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冰箱10是将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的矩形箱状的隔热箱体11作为主体而构成。该隔热箱体11包含:至少分割成两个的隔热壁。0124 具体而言,隔热箱体11是将分割成左右侧面、背面、顶面以及底面等各面的隔热说 明 书CN 102829593 A5/19页8壁组装成箱体而构成。如图2所示,隔热箱体11包含:左侧面的隔热壁12、与该隔热壁12相向的右侧面的隔热壁13、顶面侧的隔热壁14、背面侧的隔热壁15以及底面侧的隔热壁16。0125 这些隔热壁1216包括:由成为冰箱外侧的面的外板与成为冰箱内侧的面的内板构成隔热壁的外框;以及在外板。

20、与内板的相向面之间的内部设置构成为板状的作为隔热构件的真空隔热面板。0126 在隔热箱体11的内部,如图2所示,设有: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以及上下两根横梁构件19。所述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以及横梁构件19相对于相向的左右两侧的隔热壁、即左侧面的隔热壁12以及右侧面的隔热壁13而固定。0127 此时,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以及横梁构件19作为支撑构件而支撑左右两侧的隔热壁12、13,并且将冰箱10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划分成多个贮藏室。0128 隔热分隔壁17具有隔热性能,将冰箱10内划分成温度带(temperature zone)不同的贮藏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冰箱10的内部,将隔热。

21、分隔壁17的上方设为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20,将下方设为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21。0129 例如,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20被冷却至16左右,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21被冷却至-10-20左右。例如,分隔板18包含合成树脂等,将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20划分成冷藏室201以及蔬菜室202。0130 例如,横梁构件19包含钢板或塑料(plastic)等。该横梁构件19的两端部被固定于左侧面的隔热壁12以及右侧面的隔热壁13,且连结左右的隔热壁12、13。0131 并且,横梁构件19将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21划分成小冷冻室211、制冰室212与冷冻室213。0132 在隔热箱体11的前表面侧,为了开闭前表面的开口,。

22、如图1所示,安装着对开式(法国(French)式)的左侧旋转隔热门22及右侧旋转隔热门23、与多个抽出式隔热门241244。0133 在隔热箱体11上设有左铰链(hinge)25以及右铰链26,左右的旋转隔热门22、23分别将左右的铰链25、26作为旋转轴而朝左右方向旋转。0134 所述左右的铰链25、26如图2所示,分别包含:上下成对的上侧铰链251、261与下侧铰链252、262。0135 并且,上侧铰链251、261利用螺丝等而固定于顶面侧的隔热壁14,下侧铰链252、262利用螺丝等而固定于分隔板18的前端部。0136 而且,在冰箱10中装入有未图示的冷冻循环。冷冻循环包含:冷却器及压。

23、缩机等,以将贮藏室20、21冷却至各温度带。而且,在冰箱10的上侧后部形成有机械室27,在该机械室27内设有冷冻循环的压缩机等。0137 接下来,对各隔热壁1216中的左右侧面的隔热壁12、13进行说明,但左右侧面的隔热壁12、13除了左右对称以外为大致同样的结构,以下,以左侧面的隔热壁12为代表来进行说明。0138 左侧面的隔热壁12也如图3中所示,在外板28与内板29之间,夹着构成为板状的作为隔热构件的真空隔热面板30而构成。此时,外板28构成隔热箱体11的外侧壁面,内板29构成隔热箱体11的内侧壁面。外板28是对钢板局部进行弯曲加工,且整体上形成说 明 书CN 102829593 A6/。

24、19页9为大致平板状。0139 外板28包含:第一侧面部281、第二侧面部282、倾斜部283、前表面部284及弯曲部285。第一侧面部281、第二侧面部282与倾斜部283构成隔热箱体11左侧的外表面。0140 其中,第一侧面部281大致平坦地形成、而占据隔热箱体11的左侧的外表面的大部分。第二侧面部282相对于第一侧面部281、而在稍左外方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所述第一侧面部281以及第二侧面部282之间通过倾斜部283而连接。0141 前表面部284从第二侧面部282连接,且相对于第二侧面部282而成大致直角地朝向内板29侧即右方弯曲,从而构成左侧面的隔热壁12的前表面。0142 弯曲部。

25、285包含:从前表面部284连接,且相对于前表面部284而成大致直角地朝向后方弯曲,并与第二侧面部282大致平行的面;以及进而从该面成大致直角地朝向内方即右方弯曲,并与前表面部284大致平行的面。并且,该外板28的前后方向的剖面即横剖面,朝向上下方向而连续成大致相同形状。0143 例如,内板29包含: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制的板,且整体上形成为大致平板状。设在内板29上的结构物,例如图2所示的搁板支撑部31或引导(guide)部32等,既可采用不同体地安装于内板29的结构,也可与内板29一体地形成。014。

26、4 在该内板29上,虽未图示详细,但直接或间接地安装着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以及横梁构件19。例如,相对于内板29,只要利用螺丝等来直接固定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以及横梁构件19,或者在内板29上设置未图示的载置部,并在该载置部上载置隔热分隔壁17、分隔板18、横梁构件19即可。0145 真空隔热面板30如图2所示,形成为比隔热壁12稍小的矩形状。即,真空隔热面板30形成为比外板28以及内板29稍小的矩形状。0146 并且,真空隔热面板30如图3所示,通过液状的接着剂、例如热熔胶(hot melt)等的热塑性的树脂接着剂,而接着固定于外板28以及内板29。0147 真空隔热面板30的内。

27、板29侧的面遍布大致整体、而接着固定于内板29,内板29的前端部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部更前方。而且,真空隔热面板30的外板28侧的面接着固定了与第一侧面部281相向的面,在真空隔热面板30与第二侧面部282之间形成有间隙。0148 并且,外板28的前端部即前表面部284以及弯曲部285,位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部即前端面303更前方。0149 此处,对真空隔热面板30的结构进行说明。真空隔热面板30是将基材301收容至袋体302内,并通过真空排气来对其内部进行减压密封而构成。基材301例如是通过模具对玻璃棉(glass wool)等的无机纤维的层叠材料进行压缩硬化,而成型为板状者。袋体。

28、302为了获得阻气(gas barrier)性能,例如,包含铝蒸镀层或铝箔层等的金属层而构成。0150 这样,真空隔热面板30是:将基材301收容至导热率高于该基材301的袋体302内而构成。此时,由金属层覆盖的真空隔热面板30的表面、即袋体302的导热率高于基材301而易传导热,但通过将袋体302的内部设为真空状态以抑制空气的导热,从而真空隔热面板30整体上发挥高隔热性能。0151 在位于隔热壁12的前端缘部、即隔热箱体11的开口侧的隔热壁12的端缘部内,说 明 书CN 102829593 A7/19页10由外板28的第二侧面部282的一部分以及前表面部284和内板29而形成收容部33,所述。

29、收容部33是面向真空隔热面板30的端缘部即前端面303的空间。0152 而且,外板28的前端部即弯曲部285与内板29的前端部隔开,通过该隔开,形成连通收容部33内与外部的连通口34。0153 在收容部33内,设有:辅助构件35与软带361、362(soft tape)。辅助构件35包含:厚于外板28的金属板例如钢板,且沿着外板28的前端部的内侧面即第二侧面部282的前侧部分、前表面部284、及弯曲部285中的与第二侧面部282平行的部分而弯曲。0154 例如,软带361、362包含:氯丁二烯泡沫(chloroprene foam)等的合成橡胶的发泡体,柔软性、伸缩性、隔热性、防水性优异。因此。

30、,通过将软带361、362设于收容部33内,可防止外部气体向收容部33内流入并且防止热移动,从而防止收容部33内的结露。此时,软带361、362作为防露装置发挥功能。0155 软带361、362虽未图示详细,但各自在单体的状态下,横剖面呈大致矩形状。软带361接着固定于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面303中的、除了露出部304以外的部分。由此,真空隔热面板30使袋体302的一部分、即露出部304中的袋体302,露出至收容部33内。0156 而且,软带362接着固定于辅助构件35的内侧面、即与外板28为相反侧的面。0157 在收容部33内,在软带361以及软带362的相向面之间,设有:防露导管37与保。

31、持该防露导管37的密封构件38。0158 防露导管37是连接冷冻循环的压缩机与冷却器的导管的一部分,例如,防露导管37包含铜管。防露导管37如图2所示,沿着冰箱10的前表面上形成的开口的周围,遍布多个隔热壁、此时为遍布隔热壁12、13、14而设。0159 在该防露导管37中,流动有经压缩机压缩、并成为高温状态的制冷剂(refrigerant)。于是,防露导管37成为温度高于周围的高温状态。由此,防止因冰箱10内的冷气导致收容部33内以及冰箱10的开口部周边变冷,以防止收容部33内以及冰箱10的开口部周边的结露。此时,防露导管37作为防露装置发挥功能。0160 密封构件38保持防露导管37,并且。

32、堵塞连通口34,且连接外板28以及内板29,密封构件38作为堵塞装置发挥功能。0161 密封构件38从外板28侧朝向内板29侧,而依序具有:导管保持部381、弹性变形部382、第一连结部383、第二连结部384、第一爪部385、第二爪部386、堵塞部387、第一卡止部388以及第二卡止部389,且这些部分是一体地形成。0162 该密封构件38是将导热率低于外板28的材料,例如,将合成树脂或硬质橡胶等作为材料,并通过拉伸成形或挤出成形而构成。因此,密封构件38成为:大致相同的剖面形状朝向上下方向、即外板28以及内板29的长边方向而连续的结构。0163 密封构件38的导管保持部381形成为:图3中的左侧的一部分开口的半圆环状,且将防露导管37以嵌入的方式保持于该半圆环状的内侧。0164 连通口34相对于密封构件38的导管保持部381以及防露导管37而设定为大尺寸。由此,密封构件38的导管保持部381以及防露导管37可从连通口34插入收容部33内。0165 在收容部33内,防露导管37的一部分从导管保持部381露出而接触辅助构件35。即,防露导管37直接接触辅助构件35,并且也经由辅助构件35而间接接触外板28。说 明 书CN 102829593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