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6079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802719.4

申请日:

2003.01.22

公开号:

CN1623190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1B7/007; G11B7/005; G11B7/24

主分类号:

G11B7/007; G11B7/005; G11B7/24

申请人:

索尼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飞裕一; 岩村贵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2.01.23 JP 014452/20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党建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其中具体公开了一种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不显著改变介质上所记录信息的规范,就可限制连接到计算机的盘驱动器对该介质的再现,其中,所述介质通常由专用播放器处理,从而防止非法拷贝等。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具有由凹坑串形成的信息轨道,并且信息轨道具有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变更凹坑串包括从所述凹坑串改变的特殊摆动或横向位移。在此读取限制区中,在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而跟随变更凹坑串,由此允许正确的再现。然而,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从而不允许再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盘形光学记录介质,该介质包括具有信息记录表面的盘基片以及在所述信息记录表面上由凹坑串形成的信息轨道,并且该介质适于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和聚焦控制而读取;
其中,所述信息轨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由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在所述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变更凹坑串,但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变更凹坑串,由此限制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从所述介质读取信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变更凹坑串包括具有弯曲的摆动,在所述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摆动,但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摆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盘基片上螺旋地形成所述信息轨道。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摆动具有在TP/20<A<TP范围内设定的振幅A,在这,TP为轨道间距。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摆动具有在10Hz-10kHz范围内设定的频率。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变更凹坑串包括所述信息轨道的横向位移,在所述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横向位移,但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横向位移。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盘基片上螺旋地形成所述信息轨道。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有规律地或随机地布置所述横向位移。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横向位移的位置上,在相同轨道上相邻凹坑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轨道间距TP的1/3。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盘基片上同心地形成所述信息轨道,并且,所述变更凹坑串包括由凹坑图案形成的引导部分,所述凹坑图案适于把束斑从一个所述信息轨道引导到与其相邻的另一信息轨道。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引导部分上,沿着相同信息轨道圆周相邻的凹坑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在所述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凹坑图案,由此允许所述束斑移动到所述相邻信息轨道上,但是,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凹坑图案,由此不允许所述束斑移动到所述相邻信息轨道上。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凹坑图案适于把所述束斑从所述信息轨道的内轨道引导到与其相邻的外轨道。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引导部分上,沿着相同信息轨道圆周相邻的所述凹坑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cm或更小。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介质在低速旋转过程中的转速与所述介质在专用再现器件中旋转的转速相同。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介质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转速比在低速旋转过程中的所述转速高出预定比例。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介质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转速与所述介质在多用途盘驱动器中旋转的转速相同。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多用途盘驱动器包括内置于计算机中或设置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盘驱动器。

18.
  一种用于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再现限制方法,该介质包括具有信息记录表面的盘基片以及在所述信息记录表面上由凹坑串形成的信息轨道,并且该介质适于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和聚焦控制而读取;
其中,所述信息轨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由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在所述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变更凹坑串,但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变更凹坑串,由此限制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从所述介质读取信息。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再现限制方法,其中,所述变更凹坑串包括具有弯曲的摆动,在所述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摆动,但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摆动。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再现限制方法,其中,所述变更凹坑串包括所述信息轨道的横向位移,在所述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横向位移,但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横向位移。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再现限制方法,其中,在所述盘基片上同心地形成所述信息轨道,并且,所述变更凹坑串包括由凹坑图案形成的引导部分,所述凹坑图案适于把束斑从一个所述信息轨道引导到与其相邻的另一信息轨道;以及
在所述引导部分上,沿着相同信息轨道圆周相邻的凹坑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在所述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凹坑图案,由此允许所述束斑移动到所述相邻信息轨道上,但是,在所述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所述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所述凹坑图案,由此不允许所述束斑移动到所述相邻信息轨道上。

说明书

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不同格式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如CD(紧凑盘)和DVD(数字多用途盘),并且涉及一种用于此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再现限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广泛使用例如只用于音乐信息再现的CD,并且通过专用CD播放器再现各种音乐。在此情况下,CD播放器从CD再现的数字信息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又输出到扬声器、磁带录音机等。
另一方面,提供用于数据处理的CD-ROM或CD-R,它们主要用于计算机的外围设备中。此CD-ROM或CD-R用于储存或记录将由计算机通过盘驱动器处理的数据。在此情况下,CD-ROM或CD-R中的信息以数字信息状态进行处理。
随着近年来各种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任何人容易对记录在常规音乐CD上的数字音乐信息执行任意处理,或者,通过把CD插入到连接到计算机的盘驱动器中,再现记录的信息并把信息捕捉到计算机中,而把数字音乐信息批量拷贝到CD-R上。
因而,可以方便地不损失数字数据地捕捉记录在CD上的音乐信息。然而,版权保护方面的问题已变为社会问题。也就是说,所述问题包括向其它人转让或销售其内容与原版CD完全相同的CD-R,而且还包括通过网络向其它人散发包含在CD中的受人欢迎的音乐。因而,此问题随着网络的宽带化而变得严重。
另一方面,已经广泛使用CD和CD播放器,从而,事实上不可能改变CD和CD播放器的格式。
具体地,已经对CD格式进行详细的标准化,从而,CD可在每一台CD播放器上没有任何问题地再现。相应地,目前不可能希望有防止数字信号所携带的附加信息被拷贝的断然措施。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不显著改变该介质上所记录信息的规范,就可限制其它盘驱动器再现记录在该介质上的数字信息,该介质通常由专用播放器处理,由此防止非法拷贝等,以保护数字内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此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再现限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盘形光学记录介质,该介质包括具有信息记录表面的盘基片以及在信息记录表面上由凹坑串形成的信息轨道,并且该介质适于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和聚焦控制而读取。信息轨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由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在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但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由此限制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从介质读取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再现限制方法,该介质包括具有信息记录表面的盘基片以及在信息记录表面上由凹坑串形成的信息轨道,并且该介质适于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和聚焦控制而读取。信息轨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由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在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但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由此限制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从介质读取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中,设置由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在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但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由此限制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从介质读取信息。
相应地,不显著改变介质上所记录信息的规范,就可限制其它盘驱动器再现记录在介质上的数字信息,其中,所述介质通常由专用播放器处理,从而防止非法拷贝等,以保护数字内容。
在根据本发明的再现限制方法中,设置由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在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但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由此限制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从介质读取信息。
相应地,不显著改变介质上所记录信息的规范,就可限制其它盘驱动器再现记录在介质上的数字信息,其中,所述介质通常由专用播放器处理,从而防止非法拷贝等,以保护数字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第一至第五优选实施例)的CD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为示出用于制造图1所示CD地原模制造器件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在变更凹坑串和束斑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第六和第七优选实施例)的CD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为示出在图4所示CD上形成的变更凹坑串与束斑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示出基于CD规范的再现信号特征中变化的图形。
图7为具有图3所示变更凹坑串的CD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的一些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每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用于CD的再现限制方法,其中,记录在CD上的信息可由普通音频CD播放器(专用再现器件)再现,但不能由连接到计算机的CD播放器即CD-ROM驱动器(多用途盘驱动器)读取。
通过使用此再现限制方法,可以防止把包含在CD中的音乐信息捕捉到计算机中,从而,可以阻止通过CD-R或网络无限制地散发此音乐信息,由此实现版权保护。
在本发明中,注意到与计算机一起使用的CD-ROM驱动器通过以十倍或更多倍于音频CD播放器的转速旋转CD而执行再现的事实,并且已对CD赋予在高速旋转过程中防止此再现的手段。
此种借助CD高速旋转的再现对于平滑地拷贝记录在CD上的信息是必要的。相应地,通过阻止此种CD高速旋转的再现,把记录在CD上的信息拷贝到另一记录介质上需要非常多的时间,由此获得针对非法拷贝的抑制效果。
虽然每个优选实施例使用CD作为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实例,但也可对DVD等应用相似的方法。
每个优选实施例所基于的原理是在CD上故意形成凹坑串(变更凹坑串),所述凹坑串导致跟踪误差接近极限以通过CD再现器件中的跟踪伺服来跟随。换句话说,通过使用变更凹坑串可限制再现,在与音频CD播放器相同的转速时,所述变更凹坑串可由跟踪伺服来跟随,但是,在十倍或更多倍于音频CD播放器的转速时,所述变更凹坑串不能由跟踪伺服来跟随。
跟踪伺服是用双轴执行器使物镜高速振动的操作,其中,双轴执行器位于再现器件的光学拾波器中。然而,由于物镜的惯量较大,因此有跟踪伺服无法跟随的振幅范围。
图6为用于说明基于CD规范的再现信号特征中变化的图形。在图6中,水平轴代表再现频率(Hz),垂直轴代表再现信号在跟踪方向上的振幅(μm以及基于0.1μm的dB)。
如图6所示,随着再现频率的增加,可由跟踪伺服跟随的振幅范围变窄。
实际上,在实验中得知,如果聚焦到CD上的束斑从轨道中心偏离0.1μm,再现信号就降质到产生误差,并且这意味着CD规范。换句话说,在束斑跟随偏移范围为0.1μm或更小的轨道的条件下判定CD播放器中的跟踪伺服。如果束斑落在此偏移范围之外,就发生误差,从而必需产生误差纠错信号。在发生许多误差以致于不能进行纠正的情况下,再现就变得不可能。
相反,通过使用具有高电气增益的跟踪伺服系统,或通过减小透镜的尺寸,以此来减小惯量,有可能对CD-ROM进行高速再现。然而,对透镜尺寸的减小有限制,并且在物理上,随着线速度的增加,不可能提高跟踪伺服的性能。
相应地,图6中所示接近极限的再现操作变得非常不稳定,并且,如果在再现过程中接近极限时发生零星的读取误差,就例如可通过纠错而执行再现。然而,如果整张盘的设计使读取误差变得接近极限,或者如果盘部分区域的设计使读取误差变得连续地和集中地接近极限,再现就变得困难。
在这些情况下,每个优选实施例都采用以上再现速度和读取误差极限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其记录信息不能用CD-ROM驱动器通过高速再现来读取的CD。现在描述本发明的特定优选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第一至第五优选实施例)的CD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2为示出用于制造图1所示CD的原模制造器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CD 10在一侧上具有信息记录表面,并且此信息记录表面具有信息区12,在信息区12中,信息轨道螺旋地形成,以便从盘的中心部分延伸。
在第一至第四优选实施例中,CD 10的信息轨道包括由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变更凹坑串设置有摆动,所述摆动在低速再现过程中可由跟踪伺服跟随,但在高速再现过程中不能由跟踪伺服跟随。
已经知道,普通光盘上的信息轨道还设置具有既定周期的弯曲(摆动),并且跟踪伺服通过使用周期性跟踪误差信号而作用到此弯曲上。然而,在此优选实施例中,通过优化摆动的振幅和周期,摆动只有在低速再现过程中才可由跟踪伺服跟随。
由于了解信息轨道或摆动本身,因此,以下集中描述在特定优选实施例以及用于特定优选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上,在优选实施例中,摆动设置为用于读取限制的变更凹坑串。
(第一优选实施例)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在CD的再现速度为线速度1.2m/s的情况下,摆动的振幅A设定为0.2μm并且摆动的频率设定为200Hz。
下面描述制造CD的方法。
首先,制造原模,并且在原模上形成的凹坑串通过注模而转移到聚碳酸酯基片上。换句话说,在制造原模时形成凹坑串。
现在结合图2描述在原模上形成凹坑串的工艺。如图2所示,在玻璃盘50上涂敷光致抗蚀剂52,并且此玻璃盘50设置在盘旋转器件56的主轴56A上。接着,在玻璃盘50被盘旋转器件56旋转的同时,曝光器件54的光束聚焦到光致抗蚀剂52的上表面,由此使光致抗蚀剂52曝光,在光致抗蚀剂52上形成凹坑图案。此时,通过沿着盘的径向逐渐地机械移动设置在曝光器件54中的光学系统或移动主轴56A,而执行螺旋跟踪(如图2中箭头A所示)。
例如,主轴56A借助馈送机构而在盘的径向上移动,并且,改进馈送机构,以便在盘的径向上提供振动,由此获得任意的摆动形状(如图2中箭头B所示)。
此时,在以1.2m/s线速度再现的情况下,所述振动的振幅设定为0.2μm并且振动的频率设定为200Hz。换句话说,与振动周期相应的距离(波长)为6mm。
轨道间距TP必须设定为1.6μm。考虑到最大偏离0.1μm落在规范之内的事实,因此沿着最内轨道形成具有0.2μm振幅的摆动,并且在外轨道上,摆动的周期增加,从而,轨道间距准确地变为1.6μm。
当从最内轨道到指定外轨道的径向距离变为1.6mm(与1000个轨道相应)时,摆动的形成停止一次,以得到不摆动轨道。
此时,形成轨道间距最大减少0.1μm的区域,因为沿着内轨道的摆动的振幅为0.2μm。
在得到此不摆动轨道之后,沿着1000个外轨道再次形成振幅0.2μm且波长6mm的另一摆动,以便准确地跟随1.6μm轨道间距。
当结束形成与1000个外轨道相应的摆动时,再次得到不摆动轨道。随后,重复相似操作,沿着外轨道形成摆动。因而,在CD的整个记录表面上形成凹坑串。
作为测试,由此制造的CD应用于市场上可买到的专用音频CD播放器中,以进行再现。结果,没有任何问题地再现记录在CD上的音乐。
另一方面,CD插入到市场上可买到的CD-ROM驱动器(最大32X)中。结果,读取此CD的TOC(目录),并且显示歌曲数量、歌曲名称等。然而,当开始对CD-R的拷贝程序时,不读取记录在CD上的信息,并且程序没有响应。进一步地,通过使用包括在MicrosoftCorporation的Windows 98中的CD再现软件(CD播放器)而尝试再现。然而,不再现记录在此CD上的音乐。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不改变常规CD中的信号格式,就可保证专用CD播放器的再现,并且,可防止连接到计算机的CD-ROM驱动器进行再现,由此防止非法拷贝等。
(第二优选实施例)
第二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唯一不同之处是摆动的振幅设定为0.1μm。也就是说,与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一样,在CD的再现速度为线速度1.2m/s的情况下,摆动的频率设定为200Hz。
通过使用市场上可买到的专用音频CD播放器和市场上可买到的CD-ROM驱动器(最大32X)而进行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相似的再现测试。
结果,记录在CD上的音乐可用CD播放器再现。另一方面,用CD-ROM驱动器的CD再现软件再现记录在此CD上的音乐。然而,声音有时因质量下降而被中断。
根据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不改变常规CD中的信号格式,就可保证专用CD播放器的再现,并且基本上可防止连接到计算机的CD-ROM驱动器进行再现,由此防止非法拷贝等。
(第三优选实施例)
第三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唯一不同之处是摆动的振幅设定为0.08μm。也就是说,与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一样,在CD的再现速度为线速度1.2m/s的情况下,摆动的频率设定为200Hz。
通过使用市场上可买到的专用音频CD播放器和市场上可买到的CD-ROM驱动器(最大32X)而进行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相似的再现测试。
结果,记录在CD上的音乐可用CD播放器再现。另一方面,记录在CD上的音乐可用CD-ROM驱动器的CD再现软件正常地再现。然而,音质是否下降取决于实际听音乐的个人对音乐的判断,并且对是否可完全读取音乐信息有一些疑问。已经发现,在摆动的振幅设定为0.08μm或更小的情况下,能以实际上可接受的水平读取音乐信息。
(第四优选实施例)
第四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唯一不同之处是摆动的振幅设定为1.6μm。也就是说,与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一样,在CD的再现速度为线速度1.2m/s的情况下,摆动的频率设定为200Hz。
然而,由于必须保证1.6μm的轨道间距,因此,沿着最内轨道形成只与三个振幅相应的摆动量。
沿着外轨道形成另一摆动,以便准确地跟随1.6μm的轨道间距,从而,随着距CD中心的径向距离增加,摆动的周期也增加,并且,在最外轨道上未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然而,最内轨道包括重要信息,如TOC。相应地,如果不能再现最内轨道,就基本上可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进一步地,由于振幅较大,因此,与第一至第三优选实施例相比,在高速再现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误差,从而,可期望获得防止非法再现的较好效果。
通过使用市场上可买到的专用音频CD播放器和市场上可买到的CD-ROM驱动器(最大32X)而进行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相似的再现测试。
结果,有以下情形:在CD扩散的早期,CD播放器不能识别CD。然而,还出现以下情形,通过反复地插入CD就可以执行再现。
另一方面,CD-ROM驱动器不能识别CD。
第三和第四优选实施例用于确定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振幅A和轨道间距TP之间的范围。更具体地,在TP/20<A<TP的范围内设定振幅A。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第五至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读取限制方法,其中,上述摆动不用作变更凹坑串。
(第五优选实施例)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变更凹坑串与束斑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在第五优选实施例中,在与制造普通原模相同的曝光工艺中,从盘的最内轨道螺旋地形成凹坑图案。
在此曝光工艺中,对图3所示凹坑串提供横向位移(即,盘径向方向上的位移)G。例如,在每个轨道的六个位置上提供此横向位移。因而,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在读取限制区内的变更凹坑串包括上述横向位移。在图3中,为说明起见,示出三个轨道,并且束斑31对这三个轨道的中央轨道执行跟踪。
通过使用形成图2所述摆动的振动机构,而提供横向位移。进一步地,可从随机位置或有规律位置适当地选择横向位移的位置。
原则上,在每个轨道上的每个横向位移位置上,圆周相邻凹坑32之间的距离必须设定得小于或等于轨道间距(即,径向相邻凹坑32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如果径向相邻凹坑32之间的距离小于圆周相邻凹坑32之间的距离,跟踪中央轨道上凹坑32的束斑31就错误地检测在径向上位于外侧或内侧的相邻轨道上的凹坑32,导致以下问题:束斑31从中央轨道偏移到外侧或内侧相邻轨道。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个横向位移位置上,圆周相邻凹坑之间的距离设定得小于或等于轨道间距TP的1/3。
进一步地,在此优选实施例中,此横向位移的量设定为0.2μm。进一步地,在相同的圆周位置上布置横向位移,以便在盘的径向上延伸。相应地,在每个横向位移位置上,可准确地保证轨道间距为1.6μm。
图7为根据此采用横向位移的优选实施例的CD的示意平面图。如图7所示,CD 30包括信息区34和六个区域36,每一个区域36都包括横向位移,其中,以圆周上相等的间隔布置六个区域36,以便在盘的径向上延伸。
通过使用市场上可买到的专用音频CD播放器和市场上可买到的CD-ROM驱动器(最大32X),对上述CD进行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相似的再现测试。
结果,CD播放器没有任何问题地再现记录在CD上的音乐。
另一方面,尽管CD插入到CD-ROM驱动器中,但不能识别CD。
此结果由以下原因引起。在低线速度时,束斑在经过横向位移区之后,在行程大约1-5mm(从束斑31到束斑31A)中,距轨道中心的偏差超过0.1μm,并且只有在此区域不能获得良好的再现信号,从而,可通过纠错而执行再现。相反,在高线速度时,在更长的行程(从束斑31到束斑31B)中不能执行再现,直到达到正确的跟踪为止。此更长行程超出纠错的允许范围。
根据第五优选实施例,不改变常规CD中的信号格式,就可保证专用CD播放器的再现,并且可防止连接到计算机的CD-ROM驱动器进行再现,由此防止非法拷贝等。
(第六优选实施例)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第六和第七优选实施例)的CD的示意性平面图,图5为示出束斑与在图4所示CD上形成的变更凹坑串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CD 20在一侧上具有信息记录表面,并且此信息记录表面具有信息区22,在信息区22中,同心地形成信息轨道。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一部分信息轨道形成为引导部分24,引导部分24用于把束斑从一个轨道引导到其外面的相邻轨道。在低速再现过程中,通过引导部分24而正确地把束斑引导到外面的相邻轨道。然而,在高速再现过程中,束斑不能正确地跟随引导部分24,从而不能移动到外面的相邻轨道,因此,再现变得不可能。
在制造CD 20时,基本上形成同心轨道,并且从最内轨道向着最外轨道顺序地记录信息。在形成同心轨道时,形成特定的变更凹坑串(即,引导部分24),所述特定变更凹坑串用于把束斑从一个轨道引导到其外面的相邻轨道。通过使用具有第一至第五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机构的曝光器件,可执行此特定变更凹坑串的形成。
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在此引导部分24中,除最内轨道上的引导凹坑42B和42C之外,圆周相邻凹坑42A和42D之间的距离d设定为5mm。此距离d设定为最大1cm或更小。如图4所示,引导部分24具有扇形形状,从而,从最内轨道到最外轨道,距离d增加,以便准确地保证轨道间距为1.6μm。
通过使用市场上可买到的专用音频CD播放器和市场上可买到的CD-ROM驱动器(最大32X),对上述CD进行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相似的再现测试。
结果,CD播放器没有任何问题地再现记录在CD上的音乐。
另一方面,尽管CD插入到CD-ROM驱动器中,但不能识别CD。
此结果由以下原因引起。在低线速度时,束斑41可跟随引导凹坑42B和42C,从而可正确地移动到束斑41A所示的外面相邻轨道。相反,在高线速度时,束斑41不能跟随引导凹坑42B和42C,从而跟随与束斑41B所示相同的轨道。相应地,在CD-ROM驱动器中,不执行引导部分24对束斑的引导,但束斑圆形地跟随相同轨道。结果,不能读取CD的TOC。
(第七优选实施例)
通过使用后述CD 20而进行与第六优选实施例中相似的再现测试,此CD 20的不同之处是:除最内轨道上的引导凹坑42B和42C之外,圆周相邻凹坑42A和42D之间的距离d设定为10mm。
结果,记录在CD上的音乐可由市场上可买到的专用音频CD播放器没有任何问题地再现。另一方面,当CD插入到与计算机一起使用的CD-ROM驱动器中时,识别CD。然而,当试图通过用Windows98所包括的CD再现软件来再现记录在CD上的音乐时,在几秒钟内产生噪声,并且音乐的再现中断。
此结果由以下事实引起:引导部分24对束斑的引导是不稳定的,从而,在音乐再现过程中,束斑圆形地跟随相同轨道,导致再现中断。
根据上述每一个优选实施例,限制连接到计算机的CD-ROM驱动器的高速再现,由此允许制止记录在CD上的信息非法拷贝到另一介质上。
虽然每个优选实施例使用CD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实例,但相似的方法也可应用到DVD等中。进一步地,盘形光学记录介质的内容不局限于音乐信息,而是可包括图象信息。
进一步地,虽然在每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再现速度基于线速度,但也可对再现速度基于转速(转数)的情形应用相似的方法。进而,读取限制区域中的摆动频率不局限于每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特定数值,而是可在10Hz-10kHz的范围内选择。
进一步地,允许在低速再现过程中读取记录在介质上的信息并在高速再现过程中禁止正确地读取信息的变更凹坑串不局限于在每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方式。进而,在每个优选实施例中提及的特定数值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发明。
因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只要不偏本发明的范围,就可进行各种修改。
在根据本发明的盘形光学记录介质中,提供由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在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但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从而限制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从介质读取信息。相应地,不显著改变介质上所记录信息的规范,就可限制另一盘驱动器再现记录在介质上的数字信息,所述介质通常由专用播放器处理,从而防止非法拷贝等,以保护数字内容。
在根据本发明的再现限制方法中,提供由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在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中,可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但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不能通过光学拾波器的跟踪控制来跟随变更凹坑串,从而限制在介质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从介质读取信息。相应地,不显著改变介质上所记录信息的规范,就可限制另一盘驱动器再现记录在介质上的数字信息,所述介质通常由专用播放器处理,从而防止非法拷贝等,以保护数字内容。

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再现限制方法,其中具体公开了一种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其中,不显著改变介质上所记录信息的规范,就可限制连接到计算机的盘驱动器对该介质的再现,其中,所述介质通常由专用播放器处理,从而防止非法拷贝等。盘形光学记录介质具有由凹坑串形成的信息轨道,并且信息轨道具有变更凹坑串形成的读取限制区,变更凹坑串包括从所述凹坑串改变的特殊摆动或横向位移。在此读取限制区中,在介质的低速旋转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