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607746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9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33000.X

申请日:

2016.06.23

公开号:

CN205694586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A01G9/02; A01G31/02; A01G25/00; A01G27/02; A01G27/00; E03B3/02

主分类号:

A01G9/02

申请人:

南京中艺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亚楠

地址:

210004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菱角市66号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8栋B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涉及园林景观领域,包括花坛体,还包括花坛箱、浇灌装置,花坛箱上部开有第一通孔,花坛体通过第一通孔安放在花坛箱内,花坛体内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喷头,土壤水分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连有驱动模块,花坛体包括花盆,花盆的盆底连通有导水管,导水管底部连接有底座,且导水管与底座内部的储水腔连通,底座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接有浇灌装置,浇灌装置设置在花坛箱内,浇灌装置与驱动模块电连接,且自动喷淋喷头与浇灌装置的出水口连接。该方案将雨水储存起来,防止花坛内植物烂根而死亡,储存起来的水在干旱需要进行浇灌的时候得以利用,省去了另外开设浇灌水源的麻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包括花坛体(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花坛箱(100)、
浇灌装置(300),花坛箱(100)上部开有第一通孔(101),花坛体(200)通过第一通孔(101)安
放在花坛箱(100)内,花坛体(200)内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喷头,土壤水分传感
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连有驱动模块,花坛体(200)包括花盆(201),花盆(201)的
盆底连通有导水管(202),导水管(202)底部连接有底座(203),且导水管(202)与底座(203)
内部的储水腔(203a)连通,底座(203)上设有第一出水口(203b),第一出水口(203b)在不使
用时配有封盖,使用时将封盖取下,连接上浇灌装置(300),浇灌装置(300)设置在花坛箱
(100)内,浇灌装置(300)与驱动模块电连接,且自动喷淋喷头与浇灌装置(300)的出水口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装置(300)包
括设置在花坛箱(100)内的出水管(301)、水泵(302)、喷洒管(303)、电源件(304),出水管
(301)一端与底座(203)上的第一出水口(203b)连接,另一端与水泵(302)的进水端相连,水
泵(302)的出水端连接有喷洒管(303),水泵(302)与电源件(30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201)包括用
于种植土培植物的第一花盆(201a)、用于种植水培植物的第二花盆(201b)以及排水管
(201d),第一花盆(201a)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出水口(201a-1),第二出水口(201a-1)连通排
水管(201d),排水管(201d)的底部与第二花盆(201b)一体成型,且排水管(201d)与第二花
盆(201b)不连通,排水管(201d)上设有若干第三出水口(201d-1),第二花盆(201b)底部与
导水管(20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花盆(201b)内
表面中上部设有第四出水口(201b-1),第二花盆(201b)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设有导水腔
(201b-2),且导水腔(201b-2)与第二花盆(201b)底部的导水管(20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201a-
1)上盖布有用于阻拦泥沙的过滤布(201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布(201c)盖布
在第一花盆(201a)内表面的侧壁及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件(304)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304a),花坛箱(100)上部还开有第二通孔(102),太阳能电池板(304a)通过
第二通孔(102)放置在花坛箱(100)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箱(100)上设
有第三通孔(103),喷洒管(303)通过第三通孔(103)从花坛箱(100)中取出或放回。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水口(201d-
1)为槽形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出水口
(201b-1)为槽形口。

说明书

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

背景技术

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植物景
观又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都会设置花
坛,它们造型各异,除基本的种植植物的功能以外还兼具审美价值,但由于浇灌水源不便,
加之多变的天气情况,这些花经常会因干旱或积水而死亡。

申请号为CN201320071886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蓄水花坛,包括花坛体和
花盆壳体,花坛体底部开孔并连有透明水位管,花坛内安装有花盆壳体,花盆壳体底部与花
坛体底部留有空隙,花盆壳体内部四周及盆底设有漏水孔。该方案实现了对水的储蓄,本实
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蓄水提供另一种思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将雨天积存的过多的雨
水引导并储存起来,防止花坛内的植物出现烂根而死亡的现象,储存起来的水在干旱需要
进行浇灌的时候得以利用,省去了另外开设浇灌水源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
花坛,包括花坛体,还包括花坛箱、浇灌装置,花坛箱上部开有第一通孔,花坛体通过第一通
孔安放在花坛箱内,花坛体内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喷头,土壤水分传感器与控
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连有驱动模块,花坛体包括花盆,花盆的盆底连通有导水管,导水
管底部连接有底座,且导水管与底座内部的储水腔连通,底座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
口连接有浇灌装置,浇灌装置设置在花坛箱内,浇灌装置与驱动模块电连接,且自动喷淋喷
头与浇灌装置的出水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花坛体和浇灌装置放置在花坛箱内,在外观视觉上给
人整齐干净的舒适感;花坛体通过第一通孔露在花坛箱外,使人们能够观赏到花坛中种植
的花草,同时也便于花草进行光合作用;下雨时,花盆连接的导水管将花盆中积聚的雨水导
流到底座的储水腔内,使得花草的根部不会因为花盆内长时间积水而烂掉,而在干旱需要
给花草浇水时,通过与底座连接的浇灌装置又可以将储存在储水腔中的雨水充分利用起
来;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土壤的湿度,当湿度太低时,通过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可以实
现对花坛的自动浇灌。

优选的,浇灌装置包括设置在花坛箱内的出水管、水泵、喷洒管、电源件,出水管一
端与底座上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喷洒管,
水泵与电源件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通过出水管从储水腔内引出的水抽出,然后通过
连接在水泵出水端的喷洒管喷出,水泵通过电源驱动,使得喷洒管中喷出的水能够浇灌到
较远距离的花草,由此,当水源充足时,还可以灌溉其他绿化,节约水资源。

优选的,花盆包括用于种植土培植物的第一花盆、用于种植水培植物的第二花盆
以及排水管,第一花盆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连通排水管,排水管的底部与
第二花盆一体成型,且排水管与第二花盆不连通,排水管上设有若干第三出水口,第二花盆
底部与导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花盆位于第二花盆上方,用来种植土培植物,雨水由
第二出水口从泥土中分离,经过排水管上的第三出水口流入第二花盆中,第二花盆种植水
培植物,因此可以储存较多的水,第二花盆中多余的水通过其底部的导水管流入底座的储
水腔内,而不会从第二花盆中溢出来。

优选的,第二花盆内表面中上部设有第四出水口,第二花盆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
间设有导水腔,且导水腔与第二花盆底部的导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花盆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多余的水通过内
表面的第四出水口进入导水腔中,再流入储水腔内,这样既保证了第二花盆中的水培植物
能有充足的水环境,又不至于因水位太满使溢出的水白白被浪费。

优选的,第二出水口上盖布有用于阻拦泥沙的过滤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出水口上加过滤布既可以让水通过,又可以防止
花盆中的沙土流失,流失的沙土进入排水管后容易将排水管上的第三出水口堵住,从而导
致第一花盆内多余的水不能及时排出,植物出现烂根现象。

优选的,过滤布盖布在第一花盆内表面的侧壁及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布平铺在第一花盆的内表面,具有加固泥土的作用,
同时避免水从第一花盆流入储水腔的过程中泥土岁着水一起流动,长此以往影响出水口和
水管的流通率,降低水循环系统的效果。

优选的,电源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花坛箱上部还开有第二通孔,太阳能电池板通
过第二通孔放置在花坛箱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外的花坛如果要连通电线电路会十分麻烦,并且成
本较高,而太阳能电池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环保节能的优点,且方便整个花坛的转移搬
运。

优选的,花坛箱上设有第三通孔,喷洒管通过第三通孔从花坛箱中取出或放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浇灌花坛时就将所有装置隐藏在花坛箱内,营造
出整洁美观的城市环境,需要灌溉时,只需将喷洒管从第三通孔取出,用完后再放回。

优选的,第三出水口为槽形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形的出水口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率较大,在下大雨时
雨水可以快速地从第一花盆中流入第二花盆内,防止泥土被水淹没。

优选的,第四出水口为槽形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形的出水口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率较大,在下大雨时
雨水可以快速地从第二花盆中流入导水腔,再流入储水腔,贮存更多的雨水,使更多的雨水
得以被利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能将下雨天积存在花盆中的雨
水引导到储水腔中储存起来,避免植物因过久的积水而烂根死亡,在植物需要浇灌时又可
以将储存的雨水用来灌溉,节约水资源,且省去了从别处输水灌溉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的外部视图;

图2为花坛箱的内部视图;

图3为花坛体的剖视图;

图4为第一花盆和第二花盆的构造图;

图5为第二花盆的导水腔示意图;

图6为抽水管和抽水柱塞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花坛箱;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103、第三通孔;200、花坛
体;201、花盆;201a、第一花盆;201a-1、第二出水口;201b、第二花盆;201b-1、第四出水口;
201b-2、导水腔;201c、过滤布;201d、排水管;201d-1、第三出水口;202、导水管;203、底座;
203a、储水腔;203b、第一出水口;300、浇灌装置;301、出水管;302、水泵;303、喷洒管;304、
电源件;304a、太阳能电池板;305、抽水管;305a、细长管;305a-1、小孔;305b、粗管;306、抽
水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 5所示,一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包括花坛箱100,花坛箱100上部设有
第一通孔101,通过第一通孔101在花坛箱100内放置花坛体200。花坛体200顶部为花盆201,
花盆201的盆底连通有导水管202,导水管202底部连接花坛体200的底座203,底座203内部
空心,具有用来储水的储水腔203a,底座203上设有第一出水口203b,第一出水口203b为竖
直设置的管口,且与底座203为一体式结构,不使用浇灌装置300时管口上安有封盖,浇灌时
将封盖取下,连接浇灌装置300,且浇灌装置300也安放在花坛箱100内,浇灌装置300包括出
水管301、水泵302、喷洒管303、电源件304,出水管30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出水口203b上,另
一端连接水泵302的进水端,水泵302的出水端连有用来浇灌的喷洒管303,喷洒管303通过
花坛箱100上的第三通孔103拿出使用或放回,水泵302与电源件304电连接,电源件304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304a,且太阳能电池板304a通过花坛箱100上的第二通孔102设置在花坛箱
100的上表面,吸收充足的太阳能为水泵302提供动力来源。

花盆201包括第一花盆201a和第二花盆201b,第一花盆201a用来种植土培植物,第
二花盆201b用来种植水培植物,第一花盆201a的盆底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出水口201a-1,第
二出水口201a-1上盖布有用于阻隔泥沙下漏的过滤布201c,此外,过滤布201c还盖布在第
一花盆201a内表面的侧壁及底部;第二出水口201a-1连通有排水管201d,排水管201d的底
部与第二花盆201b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但排水管201d与第二花盆201b不连通,排水管
201d上分布有多个用来排水的第三出水口201d-1,第三出水口201d-1为槽形口;第二花盆
201b的内表面中上部设有第四出水口201b-1,第四出水口201b-1为槽形口,第二花盆201b
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设有导水腔201b-2,导水腔201b-2与第二花盆201b底部的导水管
202连通。

当下大雨时,雨水浇在第一花盆201a和第二花盆201b内,由于第一花盆201a是种
植的土培植物,因此第一花盆201a内不能积聚太多的雨水,此时多余的雨水渗透泥土,从第
一花盆201a底部的多个第二出水口201a-1流进排水管201d,排水管201d中的雨水再通过排
水管201d上设置的槽形口状的第三出水口201d-1流进第二花盆201b中,第二花盆201b种植
的是水养植物,因此第二花盆201b可以盛装较多的雨水,从排水管201d中流出的水加上直
接淋在第二花盆201b中的雨水累积起来,当第二花盆201b中的水位达到第二花盆201b内表
面上的第四出水口201b-1的高度时,多余的水便从槽形口状的第四出水口201b-1转移到第
二花盆201b内表面和外表面间的导水腔201b-2中,再从导水管202流入储水腔203a储存起
来。当植物需要浇水时,管理人员从第三通孔103中将喷洒管303取出,太阳能转化的电能驱
动水泵302,在水泵302的吸力作用下,喷洒管303除对花坛外还可以对较远范围内的绿化植
被进行灌溉。此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既避免了下大雨时植物因雨水不能及时流走而烂
根,又方便管理人员对绿化的浇灌工作,省去了另外寻找灌溉水源的麻烦。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一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浇灌装
置300包括抽水管305和抽水柱塞306,抽水管305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抽水管305由两部分构
成,抽水的那一端为孔径很小的细长管305a,且细长管305a顶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305a-
1,抽水柱塞306设置在另一端孔径较大的粗管305b中,且抽水柱塞306与粗管305b滑移连
接。

实施例三

一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花坛体
200内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喷头,土壤水分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
连有驱动模块,浇灌装置与驱动模块电连接,且自动喷淋喷头与浇灌装置的出水口连接。

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花坛内的土壤的水分含量,当土壤湿度太低低于某一值
时,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湿度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电路信息传递给驱动
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浇灌装置300,浇灌装置300开始将储水腔203a里的水通过自动喷淋喷
头喷洒到花坛内,实现自动浇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带有水循环系统的花坛,涉及园林景观领域,包括花坛体,还包括花坛箱、浇灌装置,花坛箱上部开有第一通孔,花坛体通过第一通孔安放在花坛箱内,花坛体内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喷头,土壤水分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连有驱动模块,花坛体包括花盆,花盆的盆底连通有导水管,导水管底部连接有底座,且导水管与底座内部的储水腔连通,底座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接有浇灌装置,浇灌装置设置在花坛箱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