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支撑座.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6077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2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7957.6

申请日:

2003.11.26

公开号:

CN1622222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2B9/08; G12B9/10

主分类号:

G12B9/08; G12B9/10

申请人: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志伟; 谢文庆

地址:

台湾省桃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何秀明;李晓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组合式支撑座,包括一座体、一固定元件、一弹性元件及一支架。座体上形成有一第一通孔。固定元件配置在座体中且可相对于座体旋转,固定元件上形成有一与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弹性元件配置在座体与固定元件之间。支架具有一扣钩。当支架与固定元件接合时,扣钩穿过第一通孔并抵靠第二通孔的一侧缘,进而推动固定元件朝一第一方向转动并使弹性元件弹性变形。扣钩持续移动至固定元件下方时,弹性元件可驱使固定元件朝一第二方向转动,使扣钩和固定元件接合。当支架与固定元件分离时,则转动固定元件,使扣钩由第一通孔退出,并使支架和固定元件分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组合式支撑座,包括:
一座体,该座体上形成有一第一通孔;
一固定元件,配置于该座体中且可相对于座体旋转,该固定元件上形成有一与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
一弹性元件,配置于座体和固定元件之间;以及
一支架,具有一扣钩,当该支架与固定元件接合时,扣钩穿过第一通孔并抵靠第二通孔的一侧缘,进而推动固定元件朝一第一方向转动并使弹性元件弹性变形,扣钩持续移动至固定元件下方,弹性元件可驱使固定元件朝一第二方向转动,使扣钩和固定元件接合,而使支架和固定元件接合;
当支架和固定元件分离时,转动固定元件,使扣钩由第一通孔退出,即使支架和固定元件分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支撑座,其中所述扣钩具有一斜面,该斜面具有一斜面第一端和一斜面第二端;固定元件在第二通孔的侧缘处具有一第一端面和一第二端面;当一使用者接合支架和固定元件时,该斜面第一端先抵靠固定元件的第一端面;当扣钩向下移动,在第一端面和斜面的交互作用力推动下,固定元件向第一方向转动且使弹性元件弹性变形,直到斜面第二端抵靠第一端面后,弹性元件即停止变形;当扣钩移动至固定元件下方,弹性元件驱使固定元件向第二方向转动,使扣钩接触第二端面,进而使支架和固定元件接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支撑座,其中所述座体中形成有一第一配置部,固定元件上则形成有一具有一缺口的第二配置部,该第二配置部与该第一配置部相对,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配置部和第二配置部之间,弹性元件的一端部嵌入缺口。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配置部和第二配置部各为一凹槽。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支撑座,其中所述固定元件上还形成有一板手,座体上形成有一可暴露出该板手的第三通孔,通过该第三通孔可拨动板手,使固定元件转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支撑座,其中所述组合式支撑座还包括一底板,该底板与座体耦接,固定元件与底板耦接且可相对于底板旋转,弹性元件和固定元件位于座体与底板之间。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支撑座,其中所述固定元件上还形成有一凹陷部,底板上形成有一与该凹陷部相对的第一凸出部,固定元件以该凹陷部套接底板的第一凸出部,使固定元件可以该凹陷部为轴心相对于底板旋转。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支撑座,其中所述固定元件上形成有一导槽,座体上还形成有一可在该导槽中滑动的第二凸出部,该第二凸出部通过导槽来定位固定元件,第二凸出部通过导槽导引固定元件旋转。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支撑座,其中所述扣钩是一近于刚性的扣钩。

说明书

组合式支撑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容易拆装的组合式支撑座。
背景技术
除了以传统的阴极射线管作为显示屏幕外,通常作为电视或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屏幕,不外乎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两种。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显示器,显示器本体通常都搭配有一用以支承显示器、使显示器能够直立面向使用者,让使用者方便使用显示器的支撑座。
支承显示器的支撑座,主要由座体和支架耦接而成。支架用以连接显示器,座体则用以稳固支架连接的显示器。为了使下游厂商在组装显示屏幕和支撑座时较为方便,一般来说,由上游厂商所提供的支撑座在装载运输给下游厂商前,支架和座体均已在工厂中完成固接,例如已经用螺丝将支架和座体锁定在一起。
考虑到运输成本,用锁定或其它固接方式组接座体和支架而成的完整支撑座,因具有较大的体积,所以在包装此支撑座时,所需的包装体积也较大。因此使得运输货柜的装载量不能再度提高,使运输的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支撑座,使用以装载支撑座的货柜装载量有效提高,进而使运输的成本可以有效降低。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式支撑座,包括一座体、一固定元件、一弹性元件及一支架。座体上形成有一第一通孔。固定元件配置于座体中且可相对于座体旋转,固定元件上形成有一与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弹性元件配置在座体与固定元件之间。支架具有一扣钩。当支架与固定元件接合时,扣钩穿过第一通孔并抵靠第二通孔的一侧缘,进而推动固定元件朝一第一方向转动并使弹性元件弹性变形。扣钩持续移动至固定元件下方时,弹性元件可驱使固定元件朝一第二方向转动,使扣钩和固定元件接合。当支架和固定元件分离时,则转动固定元件,使扣钩由第一通孔退出,并使支架和固定元件分离。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了解,下面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A表示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组合式支撑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1B表示本发明的组合式支撑座的组合示意图;
图2A表示组合式支撑座的座体的示意图;
图2B表示弹性元件配置在座体的第一配置部中的示意图;
图3表示固定元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4A表示固定元件和底板套接前的局部示意图;
图4B表示固定元件和底板套接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5A表示扣钩的斜面第一端抵靠固定元件的第一端面的示意图;
图5B表示扣钩的斜面第二端抵靠固定元件的第一端面的示意图;
图5C表示扣钩移动至固定元件下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一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然而,该实施例并不会对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进行限制。在本文中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构思中的一种组合式支撑座。以下首先对本发明的技术特点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参照图1A和图1B。图1A表示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组合式支撑座的分解示意图,图1B表示本发明的组合式支撑座的组合示意图。本发明的组合式支撑座100,主要包括有座体102、固定元件104、弹性元件106、支架108、底板110,以及与底板110接合用以防滑的底垫111。
同时参照图1A、图2A和图2B。图2A表示组合式支撑座的座体的示意图,图2B表示弹性元件配置在座体的第一配置部中的示意图。为便于清楚说明,图2A和图2B所表示的都是座体102的底面。座体102上具有接合部112,该接合部凹入座体102内。支架108通过接合部112与座体102接合。
同时参照图1A、图2A、图2B和图3。图3表示固定元件的俯视示意图。接合部112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通孔114、115,固定元件104上则形成有分别与第一通孔114、115相对的多个第二通孔116、117。座体102上形成如凹槽的第一配置部118,而固定元件104上则形成第二配置部120,如凹槽的第二配置部120与第一配置部118相对,第二配置部120上具有缺口122。弹性元件106设置在第一配置部118和第二配置部120之间,且弹性元件106的端部124嵌入缺口122。
同时参照图4A和图4B。图4A表示固定元件和底板套接前的局部示意图,图4B表示固定元件和底板套接后的局部示意图。固定元件104上形成有凹陷部126,而底板110上则形成有与凹陷部126相对的第一凸出部128。固定元件104的凹陷部126套接底板110的第一凸出部128(图4B),使固定元件104可以凹陷部126为轴心相对于底板110旋转。
如图1A中所示,底板110和座体102耦接,固定元件104和底板110可以上述套接的方式耦接,且固定元件104可相对于底板110以及座体102旋转。因此,弹性元件106配置于座体102和固定元件104之间,固定元件104和弹性元件106均配置于座体102与底板110之间。通过本发明的支架108和固定元件104的接合,可实现本发明组合式支撑座的组装。
同时参照图1A、图2B和图3。支架108具有近似刚性的扣钩130和131。当支架108和固定元件104接合时,将扣钩130由座体102上方穿过第一通孔114(如图2B所示),并抵靠固定元件104上的第二通孔116的侧缘132,进而推动固定元件104朝第一方向X1转动,并使弹性元件106弹性变形。当扣钩130持续移动至固定元件104下方时,由于扣钩130不再挡住固定元件104,此时弹性元件106可驱使固定元件104朝与第一方向X1相反地第二方向X2转动,使扣钩130和固定元件104接合,也使支架108和固定元件104接合。扣钩131可加强支架108和固定元件104之间接合的稳定性。扣钩130在穿过第二通孔116的同时,扣钩131也以同样的方式穿过第二通孔117,使扣钩131和固定元件104接合。
当支架108和固定元件104分离时,转动固定元件104,使扣钩130、131分别由第一通孔114、115退出,而使支架108和固定元件104分离。固定元件104的转动可通过以下手段完成。固定元件104上形成一向下弯折的板手134,底板110上形成一第三通孔136。当底板110与座体102耦接后,板手134由第三通孔136暴露出来。通过第三通孔136来拨动板手134,使固定元件104转动。
此外,同时参照图1A、图2B和图3,固定元件104上形成一导槽138,而座体102的底面还形成有第二凸出部140。第二凸出部140可在导槽138中滑动,用以定位固定元件104,并导引固定元件104旋转。
通过支架108的扣钩130、131和设置在座体102中的固定元件104相互动作的机制,可实现本发明的组合式支撑座的组装。为说明这种机制,同时参照图1A、图5A、图5B和图5C。图5A表示扣钩的斜面第一端抵靠固定元件的第一端面的示意图,图5B表示扣钩的斜面第二端抵靠固定元件的第一端面的示意图,图5C表示扣钩移动至固定元件下方的示意图。为了清楚说明,图5A~图5C中只表示出支架108和固定元件104。
如图5A所示,支架108的扣钩130具有斜面142,斜面142具有斜面第一端144和斜面第二端146。固定元件104在第二通孔116的侧缘处具有第一端面148和第二端面150。当使用者接合支架108和固定元件104时,扣钩130的斜面第一端144先抵靠第二通孔116侧缘的第一端面148。同时参照图5A和图5B,当扣钩130向下移动,在第一端面148和斜面142的交互作用力推动下,固定元件104即向第一方向X1转动(如图3中所示),并且使弹性元件(图中未表示)弹性变形。直到斜面第二端146抵靠第一端面148后(如图5B所示),弹性元件即停止变形。当扣钩130持续向下移动,如图5C所示,扣钩130移动至固定元件104下方后,扣钩130不再阻挡固定元件104的移动。这时,变形的弹性元件因弹力而驱使固定元件104向如图3中的第二方向X2转动,使扣钩130接触第二端面150,进而使支架108和固定元件104接合。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组合式支撑座100具有易于拆卸和组装的特性。所以上游厂商在装载运输组合式支撑座给下游厂商前,可先将支架和座体拆卸开来,然后,便能够以较小体积的装箱来包装本发明的组合式支撑座,可使运输货柜的装载量得以有效提高,使运输的成本可以有效降低。且因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支撑座的组装相当简易且方便,更能降低不少组装的成本。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出各种的更动和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

组合式支撑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组合式支撑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组合式支撑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式支撑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支撑座.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组合式支撑座,包括一座体、一固定元件、一弹性元件及一支架。座体上形成有一第一通孔。固定元件配置在座体中且可相对于座体旋转,固定元件上形成有一与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弹性元件配置在座体与固定元件之间。支架具有一扣钩。当支架与固定元件接合时,扣钩穿过第一通孔并抵靠第二通孔的一侧缘,进而推动固定元件朝一第一方向转动并使弹性元件弹性变形。扣钩持续移动至固定元件下方时,弹性元件可驱使固定元件朝一第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仪器的零部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