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6076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0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53080.9

申请日:

2015.04.01

公开号:

CN104805929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00申请日:20150401|||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00; E04B7/02; E04C2/34; E04C2/52; E04C2/284; E04B1/343

主分类号:

E04B2/00

申请人:

深圳赤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恽勤; 郑小青; 刘惠敏; 陈旭升; 林玉娜; 陈斐斐; 周泉; 任娟; 廖正达

地址: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科技南12路九洲电器大厦5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代理人:

张约宗; 张秋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通过将隔离支撑装置预制在墙体本体和隔离板之间,形成一个带有中空空间的板式单元模块,可用来作为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隔音、隔热、耐火性能卓越,整体刚度大,故可同时具有围护和承载的双重功能,中空空间可用于预制管道的隐形走线。经过特定的构造措施,通过可靠连接,组装成一种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不破坏建造环境,节能环保,采用工业集成预制化工艺也确保了建筑的质量。其可移动的建造方式,使不同景区的房屋拆装更新成为可能,而模块结构的多样化组合,也可适应多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群体,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自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本体(32)、设置在所述墙体本体(32)至少一侧的至少一个扩展单元(33),
所述扩展单元(33)包括与所述墙体本体(32)相对间隔设置的隔离板(331)以及夹装在所述墙体本体(32)和隔离板(331)之间的隔离支撑装置(332);
所述隔离支撑装置(332)使得所述墙体本体(32)和所述隔离板(331)之间形成有中空空间(3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支撑装置(332)包括夹装在所述墙体本体(32)和隔离板(331)之间并相互间隔的至少两个支撑件(3321),所述中空空间(34)形成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3321)之间的间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3321)呈纵长形,且同向并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支撑件(3321)包括至少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段。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块(31)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本体(32)一侧的一个扩展单元(33),所述墙体本体(32)包括夹芯板(321)、隔音层(322)及第一加强层(323),所述隔音层(322)、第一加强层(323)在所述夹芯板(321)与所述扩展单元(33)相背一侧面依次层叠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3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夹芯板(321)与所述扩展单元(33)相对侧一面上的第一夹板层(324)。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331)包括第二夹板层(3311)和第二加强层(3312),所述第二夹板层(3311)、第二加强层(3312)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块(31)还包括填充在所述中空空间(34)内的保温层(342)。

8.
  一种房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7任一项所述墙体模块(31),所述墙体模块(31)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本体(32)一侧的一个扩展单元(33);
所述墙体本体(32)包括夹芯板(321)、第三夹板层(325)、第一防水层(326)及第一防护层(327),所述第三夹板层(325)、第一防水层(326)及第一防护层(327)在所述夹芯板(321)与所述扩展单元(33)相背一侧面依次层叠设置;和/或:
所述隔离板(33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第四夹板层(3313)、第二防水层(3314)和第二防护层(3315)。

9.
  一种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20)、设置在所述底盘(20)上的墙体(30)及设置在所述墙体(30)顶部的房顶(40),所述墙体(30)由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墙体模块(31)拼接围合形成;
所述房顶(40)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房顶模块(41)形成,且所述第一防护层(327)或所述第二防护层(3315)位于上表面。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块(31)的中空空间(34)内设置有管道(341),所述墙体模块(31)的至少一面上设有与所述管线连接的管道接头;和/或,
所述墙体模块(31)的中空空间(34)内设置有线材,所述墙体模块(31)的至少一面上设有与所述线材连接的插座(343)。

说明书

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房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
背景技术
在阳光下的休闲地,人们不乏对高档居所的向往,其大隐隐于天麓,于山环水绕间,成就高尚生活居住的人居梦想。而中国现已进入假日经济的井喷时代,人们的度假游憩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自然界扩展,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方式上,以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的观光性旅游,已开始让位于以休憩和住宿、娱乐、康体为目的的度假活动。2014年,国务院发布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中指出,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规定把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产业目录。而房屋是最基本的度假配套产品,是旅游度假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产品,是旅游度假功能重要提供者,也是价值和品牌的重要体现者。
目前旅游居住产品呈逐渐升高趋势,高星级、高价格酒店大量出现在旅游景区。同时景区旅游配套居所,也面临着环境开发功能限制,随着国家立法对环境保护的生态开发的重视,以生态、自然、和谐的产品理念,已开始注入优质山海人居生活的度假房屋,市场更迫切需要一类更适合国家对旅游稀缺土地开发的生态型绿色房屋建筑。而目前的旅游房屋产品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更好的适应国家的环保政策,满足旅游业开发的需求,在可供选择的居住房屋建筑,因诸多共性的弱点而制约其难以在景区大面积建造,如:
1、传统的石材及混凝土建筑,该建筑多为旅游地产的早期建筑,后期经过现代的装修及扩建,成为旅游市场的永久建筑。但国家对这类建筑的限制也最为苛刻,不适合在新景区大面积开发,而其所定位的高档居所更是一 个特许经营的一个市场。
2、以薄壁轻钢龙骨为结构体系的建筑。它造型美观多样,抗震及舒适性能较好。虽较传统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低,材料环保,但它舒适性及建筑效果匹敌不过传统房屋。其缘由是建造周期长,占用土地使用面积。
3、以集装箱作为主要建筑单元进行改造,并通过模块单元之间的相互组合构成的建筑。这种集成式度假屋的理念是一个趋势。具有移动性功能,对自然界的污染最小,但其舒适性差,外观形状脱离不了集装箱的形式。
4、以木屋为主的建筑。它造型美观多变,内部空间温馨舒舒适,但隔音及耐腐蚀性差,其后期的维修成本也相当大,给管理运营造成负担。
5、以彩钢夹芯板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板式房屋。它目前给人整体感觉比较低端,像传统的板房,外光平常无特点,内部装修不注重细节,没有休闲度假的空间氛围,且钢制品的寿命影响其在高档居所的使用。
6、房车露营建筑。该产品移动性强,国家明确将发展自驾车营地,作为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支持发展和推动的新型项目,但成本高,内部使用空间小。同样面临后期运营的管理成本上升。
以上可供选择的移动房屋建筑均存在这样的共性,要么占用土地资源,破坏环境,难以达成可持续建造;要么建筑形式难以融入自然界,形式过于简单,舒适性差,让享受稀缺资源的居住者难以产生优越及休闲感。正是因为这诸多共性的弱点而制约其难以在景区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构造一种墙体模块,墙体模块包括墙体本体、设置在所述墙体本体至少一侧的至少一个扩展单元,
所述扩展单元包括与所述模块本体相对间隔设置的隔离板以及夹装在所述模块本体和隔离板之间的隔离支撑装置;
所述隔离支撑装置使得所述墙体本体和所述隔离板之间形成有中空空间。
优选地,所述隔离支撑装置包括夹装在所述墙体本体和隔离板之间并相互间隔的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中空空间形成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之间的间隔。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呈纵长形,且同向并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段。
优选地,所述墙体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本体一侧的一个扩展单元,所述墙体本体包括夹芯板、隔音层及第一加强层,所述隔音层、第一加强层在所述夹芯板与所述扩展单元相背一侧面依次层叠设置。
优选地,所述墙体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夹芯板与所述扩展单元相对侧一面上的第一夹板层。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包括第二夹板层和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二夹板层、第二加强层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
优选地,所述墙体模块还包括填充在所述中空空间内的保温层。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房顶模块,包括以上所述墙体模块,所述墙体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本体一侧的一个扩展单元;
所述墙体本体包括夹芯板、第三夹板层、第一防水层及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三夹板层、第一防水层及第一防护层在所述夹芯板与所述扩展单元相背一侧面依次层叠设置;和/或:
所述隔离板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第四夹板层、第二防水层和第二防护层。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墙体及设置在所述墙体顶部的房顶,所述墙体以上所述的墙体模块拼接围合形成;
所述房顶由以上所述的房顶模块形成,且所述第一防护层或所述第二防护层位于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墙体模块的中空空间内设置有管道,所述墙体模块的至少一面上设有与所述管线连接的管道接头;和/或,
所述墙体模块的中空空间内设置有线材,所述墙体模块的至少一面上设有 与所述线材连接的插座。
实施本发明的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隔离支撑装置预制在墙体本体和隔离板之间,形成一个带有中空空间的板式单元模块,可用来作为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隔音、隔热、耐火性能卓越,整体刚度大,故可同时具有围护和承载的双重功能,中空空间可用于预制管道的隐形走线。经过特定的构造措施,通过可靠连接,组装成一种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不破坏建造环境,节能环保,采用工业集成预制化工艺也确保了建筑的质量。其可移动的建造方式,使不同景区的房屋拆装更新成为可能,而模块结构的多样化组合,也可适应多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群体,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自然。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地脚和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地脚、底盘及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盘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墙体模块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6是墙体模块中填充保温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房顶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包括地脚10、设置在地脚10上的底盘20、设置在底盘20上的墙体30及设置在墙体30顶部的房顶40。底盘20、墙体30、以及房顶40相互之间或模块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可使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进行分解拆装或工业化预 制制作,并可满足不同的造型需求。通过将墙体30、房顶40直接连接,采用集成模块结构直接组装,形成一种集成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从而改变传统的梁、柱框架结构的建筑方式,适合在各种地面环境下使用,让居住者更加的享受。该模块结构既承担房屋建筑的围护功效,又是房屋主要的建筑受力构件,并通过模块结构之间的螺栓连接,实现模块之间可拆卸特性,组合成“集成房屋”形态。地脚10用来支撑底盘20,实现“生态建造”,保护环境,并可根据地面高低不同的环境调节底盘20的高度,保证底盘20水平,在平整地段,也可将地脚10取消。
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既可减少建造中环境破坏,又具有多种建筑风格,成就居住者的人居梦想。模块结构的墙体30、房顶40组合的房屋建造,有别于传统的框架结构的建筑方式,同时房屋以架空方式建造,以不破坏建造环境为优选,体现对国家绿色生态建筑的政策支持,体现“集成模块,板式结构、生态建造”。
如图4所示,底盘2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支撑板21、防潮层22、砂浆找平层23及地板层24。支撑板21通常由钢质组合楼板和混凝土成型而成,起到支撑和承重的作用,并与外围的钢结构连接。防潮层22用于防止支撑板21下方的积水等向上渗,造成屋内潮气过大。砂浆找平层23可实现平整,最后将地板层24铺设在砂浆找平层23上,保证地板层24的平整,使居住环境的品质提升。
如图3所示,墙体30由墙体模块31与窗体模块拼接围合形成房屋围护的承重构造,并与底盘20连接,每一面的墙体30可以为一块墙体模块31,也可为多块墙体模块31拼接。
如图5、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墙体模块31包括墙体本体32,设置在墙体本体32一侧的至少一个扩展单元33,扩展单元33包括与墙体本体32相对间隔设置隔离板331以及夹装在墙体本体32和隔离板331之间的隔离支撑装置332。隔离支撑装置332使得墙体本体32和隔离板331之间形成有中空空间34。中空空间34内设置有管道341和线材,以配置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内的水、电、气等生活设施,起到隐蔽美化的作用。同时,中空的 结构还可起到隔音和隔热的作用。当然,也可直接在中空空间34内填充保温层342,以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保温层342通常为玻璃丝棉等保温材料。
隔离支撑装置332包括夹装在墙体本体32和隔离板331之间并相互间隔的两个支撑件3321,中空空间34形成于两个支撑件3321之间的间隔,支撑件3321也可为多个,其数量和位置决定了中空空间34的布局。
优选地,支撑件3321呈纵长形,且同向并排间隔设置,每一支撑件3321包括至少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段,两相邻支撑段之间的间隔可供管道341、线材等穿设布局。支撑件3321也可为其他形状,如圆柱形或方柱型,间隔排布支撑在墙体本体32和隔离板331之间,既能起到隔离的作用,还可保证支撑件3321之间的间隙,方便管道341和线材等布局。
在其他实施例中,墙体本体31的两侧也可都设置扩展单元33,每一侧的扩展单元33层叠与墙体本体31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设置,使其形成蒙皮构造,增加墙体模块31的结构强度,形成的多层中空空间34供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管线配置利用,同时,还可起到对隔音隔热的效果优化的作用。扩展单元33也可小型模块化,在墙体本体32的一侧侧面拼合设置,方便扩展单元33的安装。
墙体本体32包括夹芯板321、隔音层322及第一加强层323,隔音层322、第一加强层323在夹芯板321与扩展单元33相背一侧面依次层叠设置。夹芯板321通常为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在防火、保温隔热、吸音隔声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当然,夹芯板321也可为其他类型的金属面复合板,如金属面聚氨酯夹芯板、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金属面玻璃丝棉夹芯板、金属面挤塑夹芯板。隔音层322通常为隔音毡,与夹芯板321配合,进一步起到隔音的效果,为居住者营造一个私密的生活空间,当然,隔音层322也可为吸音材料等。第一加强层323通常为硅酸钙板或石膏板,起到防护功能。
墙体本体32还包括设置在夹芯板321与扩展单元33相对侧一面上的第一夹板层324,第一夹板层324通常为OSB板(定向结构刨花板,英文为Oriented Strand Board,简称0SB板),第一夹板层324和第一加强层323配合即保证了结构强度,又起到了围护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 夹板层324取消,。
为了保证墙体30的强度,隔离板331包括第二夹板层3311和第二加强层3312,第二夹板层3311、第二加强层3312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优选地,第二夹板层3311通常为OSB板,第二加强层3312通常为装饰板,如石膏板、木板等,可方便对墙体30内表面进行装饰,更有利于去对房屋内部进行个性化的装修。
隔离板331和墙体本体32的双层墙结构,形成夹层结构,以这种模块化结构实现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的蒙皮结构,可完成墙体模块31的强度功能需求。如在墙体模块31的至少一面上设有与中空空间34内的管线连接的管道接头,以及设有与中空空间34内的线材连接的插座343,可满足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内的生活使用功能需求。同时,双层结构的墙体模块31有利于增加墙体30承重,还增加了耐火极限,提升了隔音效果。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房顶40由房顶模块41形成,优选地,房顶模块41与墙体模块31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墙体本体32及设置在墙体本体32一侧的一个扩展单元33,在墙体本体32和隔离板331之间形成中空空间34。墙体本体32包括夹芯板321、第三夹板层325、第一防水层326及第一防护层327,第三夹板层325、第一防水层326及第一防护层327在夹芯板321与扩展单元33相背一侧面依次层叠设置,在应用时,第一防护层327位于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的顶面,隔离板331位于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的内面。
夹芯板321通常为岩棉夹芯板321,在防火、保温隔热、吸音隔声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第三夹板层325通常为OSB板,和夹芯板321配合对结构加强。第一防水层326通常为铺设的防水油毡,应对雨雪等天气。优选地,第一防护层327铺设在第一防水层326上,即可防止第一防水层326被损坏,又能根据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周边的环境进行屋面装饰,与环境风格融为一体。优选地,在房顶模块41的中空空间34内也可填充保温层342,起到对房屋内保温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房顶模块41翻转一面设置,让隔离板331作为 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的顶面。此时隔离板331即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第四夹板层3313、第二防水层3314和第二防护层3315。第四夹板层3313通常可为OSB板,第二防水层3314通常为铺设的防水油毡,第二防护层3315铺设在第二防水层3314上,即可防止第二防水层3314被损坏,又能根据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周边的环境进行屋面装饰,与环境风格融为一体。
当然,也可将墙体本体32和隔离层上都设置防水层,任意一面都可作为房屋的顶面。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及其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通过将隔离支撑装置预制在墙体本体和隔离板之间,形成一个带有中空空间的板式单元模块,可用来作为墙体模块和房顶模块,隔音、隔热、耐火性能卓越,整体刚度大,故可同时具有围护和承载的双重功能,中空空间可用于预制管道的隐形走线。经过特定的构造措施,通过可靠连接,组装成一种可移动板式结构集成房屋,不破坏建造环境,节能环保,采用工业集成预制化工艺也确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