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6072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7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8906.7

申请日:

2003.11.28

公开号:

CN1622742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14; G12B9/04

主分类号:

H05K7/14; G12B9/04

申请人: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崔镇世

地址:

201206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云桥路6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的,主机的后端和显示部的后端相互连接,其显示部能够打开和闭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挂钩部,设置在上述主机或者显示部中任何一侧;弹出杆,设置在具备了上述挂钩部的另一侧主机或者显示部上;弹性部件,支持上述弹出杆,提供弹力,将挂钩移送到上述挂钩部的内侧,上述弹出杆在与上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支持部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这样本发明的优点就在于在将显示部从主机打开时,该操作能够更加顺畅简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主机的后端和显示部的后端相互连接,所述显示部能够打开和闭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挂钩部,设置在上述主机或者显示部中任何一侧;
弹出杆,设置在具备了上述挂钩部的另一侧主机或者显示部上;
弹性部件,支持上述弹出杆,提供弹力,将挂钩移送到上述挂钩部的内侧,上述弹出杆在与上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支持部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出杆设置在杆套内,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一侧得到支持,上述挂钩就沿着与上述弹性部件的支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上述杆套突出设置,被设置到上述杆套内的杆体中,与杆套的挂钩端的上下具有一定间隔的下部引导部和上部引导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挂钩是在上述弹出杆的弹性部件提供弹力作用方向上突出设置的,具有引导曲面,受上述挂钩部的内面的引导。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出杆还设置有弹性臂,使得与其支持物之间没有相对移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臂提供的弹力是与上述弹性部件提供的弹力方向垂直的。

6.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挂钩部设置在上述主机上,上述弹出杆设置在上述显示部上。

说明书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更详细的说是关于将显示部连接到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机上的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的。
(2)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产品主要是指笔记本电脑,便携式DVD播放器等。本说明书为了说明方便将参考便携式DVD播放器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主机1为扁长方体形状,其中包括安置光盘的结构和读取安装光盘上记录的信号,并播放该被读取信号的结构。上述主机1的后端具备在主机1的上面能够折叠的显示部3。一般上述主机1的上面和显示部3的对应面最好面积相同。
上述主机1的上面有掀盖5,能够将安置光盘的部分打开或者关闭。上述掀盖5的机构设置为能够使进行开闭的旋转中心接收到弹簧的打开方向的弹力。图面符号掀盖5’为用于打开掀盖5的打开按钮。具备了上述掀盖5的主机1的上面、下面和侧面设置各种按钮7。
另外,上述主机1的上面设有连接凹槽9(或称挂钩部)。上述连接凹槽9是在上述主机1上凹陷设置的,用来插入下面将要说明的弹出杆14。
上述主机1的连接凹槽9相对应的显示部3的位置上设有连接装置10。观察上述连接装置10的结构,上述显示部3的内部设有杆套12。上述杆套12的内部设有弹出杆14。
上述弹出杆14的一部分,即支持杆15,是设置在上述杆套12内的,另一部分是露出在上述杆套12外面的。即,在上述杆套12的外面突出设置有挂钩16。上述挂钩16沿着与上述支持杆15的长度方向成直角方向延长。上述挂钩16在端部设有挂钩倾斜部16s。上述挂钩倾斜部16s的一端设有挂钩面16c,上述挂钩面16c是可以挂住上述连接凹槽9的内侧的部分。
上述弹出杆14的一部分,即支持杆15是通过上述杆套12内部设置的弹簧17得到支持的。上述弹簧17起到的作用是使得上述弹出杆14的挂钩16能够得到挂住上述连接凹槽9的内部的弹力。
下面将对具有上述现有技术结构中的连接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
图2c为通过上述连接装置10的弹出杆14,使显示部3连接到主机1上的状态图。如图所示,上述弹出杆14的挂钩16使得其挂钩面16c挂到上述主机1的连接凹槽9内部,从而可以使显示部3与主机1合闭在一起。
如果从上述状态当中将上述显示部3从主机1打开的话,上述挂钩面16c的前端就沿着上述连接凹槽9的内侧被引导,同时上述弹出杆14就克服上述弹簧17的弹力向箭头A的方向移动。这样上述弹出杆14的挂钩16就会从上述连接凹槽9中脱离出来,上述显示部3就会可以恢复为图1所示的状态。
另外,上述显示部3与上述主机1合在一起时,随着上述显示部3折到主机1上,上述挂钩16的挂钩倾斜部16s就得到上述连接凹槽9入口的引导,同时上述弹出杆14就克服上述弹簧17的弹力向箭头A的方向移动。
这样,上述弹出杆14就进入上述连接凹槽9的内部,上述弹出杆14的挂钩16完全进入上述连接凹槽9的内部后,借助上述弹簧17的恢复力,上述弹出杆14沿着箭头A的反方向移动,同时上述挂钩面16c就挂在了上述连接凹槽9的内部。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如果给上述显示部3施加力量,使上述显示部3从上述主机1被打开的话,上述挂钩16和连接凹槽9的内壁之间相互引导的同时,弹出杆14沿着箭头A的方向在上述杆套12内移动。但是上述弹出杆14只能在上述杆套12内沿着上述箭头A地方向移动,弹出杆14几乎不能做除此方向之外的任何其他方向的移动,所以弹出杆14的移动相对较难。
不仅如此,由于上述结构的问题,上述挂钩16的挂钩面16c前端从上述连接凹槽9脱离的瞬间,上述显示部3的连接状态就被解除,因为显示部3是从上述主机1当中突然脱离,所以问题就是显示部3的脱离操作显得十分的不自然。
而且,上述弹出杆14在上述杆套12内移动时,因为与杆套12的内部产生摩擦,所以在开闭显示部3是经常发出摩擦噪音,而且在开闭显示部3时也就会很费力气。
(3)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更加顺畅的实现将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机和显示部之间分离的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分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机和显示部时能够相对的省力。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在分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机和显示部时能够不产生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主机的后端和显示部的后端相互连接,所述显示部能够打开和闭合,其特点包括:
挂钩部,设置在上述主机或者显示部中任何一侧;
弹出杆,在具备了上述挂钩部的另一侧主机或者显示部上设置;
弹性部件,支持上述弹出杆,提供弹力,将挂钩移送到上述挂钩部的内侧,上述弹出杆在与上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支持部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
上述弹出杆设置在杆套内,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一侧得到支持,上述挂钩就沿着与上述弹性部件的支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上述杆套突出设置,被设置到上述杆套内的杆体中,与杆套的挂钩端的上下具有一定间隔的下部引导部和上部引导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
上述挂钩是在上述弹出杆的弹性部件提供弹力作用方向上突出设置的,具有引导曲面,受上述挂钩部的内面的引导。
上述弹出杆还设置有弹性臂,使得与其支持物之间没有相对移动。
上述弹性臂提供的弹力是与上述弹性部件提供的弹力方向垂直的。
上述挂钩部设置在上述主机上,上述弹出杆设置在上述显示部上。
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中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其优点在于可以使得上述主机和显示部的分离操作更加省力,不产生噪音。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4)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当中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设置部位的分解示意图。
图2b为现有技术当中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c为现有技术当中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的结构截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的结构截面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当中杆套的截面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当中杆套的俯视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当中杆套的底面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当中弹出杆的正面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当中弹出杆的俯视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当中弹出杆的侧面图。
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的结构截面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5所示,扁长方体形状的主机3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即连接槽32(或称挂钩部)。上述连接槽32是在上述主机30上面开口的,在入口一侧上面设置有圆弧曲面33。上述连接槽32的内部中在设置有上述圆弧曲面33的下侧,设置有阻力臂34。上述主机30的内部设置有各种构成电子产品的部件。
显示器40连接在上述主机30的后端,可以与主机30合闭也可以分离。上述显示器40的正面,即当其被折叠起来时面向上述主机30的一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器,能够显示各种信息。本实施例当中上述显示器40的外观是由前面外壳41和背面外壳42构成的。上述前面外壳41在与上述连接槽32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前面外壳贯穿孔41’。
上述显示器40的内部设置有杆套50。上述杆套50是与上述前面外壳41以及上述背面外壳42单独制作并设置的。上述杆套50,如图4所示,贯通其上下方向在其内部设置杆套弹出杆基座50’。上述杆套弹出杆基座50’中设置下面将要说明的弹出杆52。上述杆套弹出杆基座50’的一端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挂钩端51。上述挂钩端51是沿着上述杆套弹出杆基座50’的下部方向突出设置的。上述挂钩端51之间的空间就形成了挂钩端连接沟槽51’。
上述杆套50的内部设置有弹出杆52。上述弹出杆52设置为弹出杆体53能够安置到上述杆套50内部的形状。即,上述弹出杆体53的宽度和上述挂钩端连接沟槽51’的宽度是相同的。上述弹出杆体53中设置有与上述挂钩端51的上面和下面相对应的弹出杆条的下部引导部53b和上部引导部53t。上述弹出杆条的下部引导部53b和上部引导部53t是相互平行设置的。
上述弹出杆条的下部引导部53b和上部引导部53t之间的间隔要比上述挂钩端51的高度大一些。这是为了在本发明中,在与上述弹出杆52在杆套50中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使挂钩端51和弹出杆条的下部引导部53b和上部引导部53t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
上述弹出杆体53可以在上述杆套50的内部进行一个方向的往复移动。在与上述弹出杆体5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挂钩54。上述挂钩54通过上述前面外壳贯穿孔41’突出于显示器40的正面。上述挂钩54的前端设置有挂钩引导曲面55。上述挂钩引导曲面55在上述挂钩54位于上述连接槽32内时,沿着上述阻力臂34的方向突出设置。本发明的上述挂钩引导曲面55的开始部分挂在上述阻力臂34的前端,因而可以防止挂钩54从连接槽32中脱落。
上述弹出杆52在上述杆套50的内部得到弹性部件(比如弹簧57)的支持。上述弹簧57一端设置连接在上述弹出杆52的弹出杆体53上,另一端设置在上述杆套50上,从而可以给上述弹出杆52提供弹力。上述弹簧57提供给上述弹出杆52的弹力使得上述挂钩54的挂钩引导曲面55挂到上述连接槽32的阻力臂34上。
另外,本发明中上述弹出杆体53沿着与上述弹簧57的提供的弹力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上述杆套50的内部与上述杆套50的内面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上述空隙使得上述弹出杆体53在上述杆套50的内部沿着图3所示A方向的反方向进行移动的初期可以沿着箭头B方向进行一定的旋转。
图7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图。本实施例当中在弹出杆体53的一侧再设置一弹性臂53’。上述弹性臂53’在上述弹出杆体53的移动方向上延长很多,其材料和形状的特性需有弹力。上述弹性臂53’提供的弹力是与上述弹出杆体5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
因此,上述弹出杆体53就不会在上述杆套50内沿着与上述弹出杆体5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进行任意移动了。但是如果施加的力足以克服上述弹性臂53’的弹力,那么上述弹出杆体53就可以将上述弹性臂53’变形,从而可以向杆套50的内部移动。
下面,将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结构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当上述显示器40被合到上述主机30时,上述弹出杆52的挂钩54就挂在上述连接槽32的阻力臂34上。这样,上述显示器40就不会轻易从上述主机30脱离出来。此时,上述弹簧57沿着图3所示的箭头A的反方向挤压上述弹出杆52,从而可以使得上述挂钩54的挂钩引导曲面55可以保持在上述阻力臂34的下部。
这种状态下,如果抬起上述显示器40的前端,将显示器40从上述主机30分离开的话,上述挂钩54先沿着图3所示的箭头B方向进行旋转。这是因为上述弹出杆体53上的弹出杆条的下部引导部53b和上部引导部53t与杆套50的挂钩端51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当然也因为上述弹出杆条的下部引导部53b的下面和上述前面外壳41的内面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隔。
这样,如果用户想打开上述显示器40的前端的话,如图6所示,随着上述弹出杆52做一定的旋转,上述显示器40的前端和主机30的前端就会分开一些。
这种状态下,在上述显示器40的前端继续施力的话,随着上述挂钩54的挂钩引导曲面55和上述阻力臂34的前端就会相互引导,上述弹出杆体53就能够克服上述弹簧57的弹力,从而可以沿着压缩弹簧57的方向移动。此时上述弹出杆体53的移动可以使上述弹出杆52和上述弹出杆条的下部引导部53b与上部引导部53t相互引导。
如果在上述显示器40的前端继续施力的话,上述挂钩54的挂钩引导曲面55就会完全从上述连接槽32脱离出来,这样上述显示器40也就完全能够从上述主机30分离,并被打开了。一旦上述挂钩54从上述连接槽32脱离出来,上述弹出杆52就会在上述弹簧57恢复力的作用下,移动到上述杆套50的一侧。
另外,下面将对与主机30分离状态下的显示器40是如何被合盖到主机30上面的过程进行说明。只要将上述主机30的后端相连接的显示器40沿着其后端为中心进行旋转,按压显示器40的前端即可。
在上述显示器40的前面突出设置的上述挂钩54在上述显示器40合到上述连接槽32上面时,就会进入上述连接槽32内部。首先,上述挂钩54的挂钩引导曲面55会得到上述连接槽32入口的圆弧曲面33的引导。
随着上述挂钩引导曲面55得到圆弧曲面33的引导,上述弹出杆52就会压缩上述弹簧57在上述杆套50内进行移动。而且,当上述显示器40完全覆盖到上述主机30的上面时,上述挂钩引导曲面55完全进入了上述连接槽32的内部,挂钩引导曲面55的一侧端部分就挂在了上述连接槽32的阻力臂34上,其状态如图3所示。
另外,如图7所示实施例当中,上述弹性臂53’提供的弹力是与上述弹簧57的作用弹力向垂直方向上的。这样,弹性臂53’提供弹力的作用是作用与上述弹出杆52,防止弹出杆52的弹出杆体53在上述杆套50内任意移动。
作为参考,上述杆套50并非必须与上述前面外壳41或者背面外壳42独立设置,也可以与前面外壳41或者背面外壳42设置为一体。
而且,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可以在一个电子产品上设置多个。上述连接槽32和弹出杆52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也可以将连接槽设置到显示器40,弹出杆设置在主机30上。
具有上述结构并进行如上操作的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当中,构成连接装置的弹出杆在沿与弹出杆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与杆套之间存在间隔。
这样,在打开显示部的初期,随着弹出杆的旋转,打开显示部的操作就能够更加顺畅了。
而且,因为弹出杆在杆套内部能够更加顺畅的移动,所以在分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机和显示部时能够相对的省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效果是在分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机和显示部时能够防止噪音的产生。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连接装置的,主机的后端和显示部的后端相互连接,其显示部能够打开和闭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挂钩部,设置在上述主机或者显示部中任何一侧;弹出杆,设置在具备了上述挂钩部的另一侧主机或者显示部上;弹性部件,支持上述弹出杆,提供弹力,将挂钩移送到上述挂钩部的内侧,上述弹出杆在与上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支持部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这样本发明的优点就在于在将显示部从主机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