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闸门浇灌辅助托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闸门浇灌辅助托架。
背景技术
水泥闸门(即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普遍使用在人防工程领域,钢筋混凝土防护
密闭门通常采用浇灌的方法(即浇筑)制备,即先将钢筋混凝土门扇的门框和钢筋混凝土门
扇内部的钢筋架构固定,使其共同组成钢筋混凝土门扇的框架,再向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
内浇筑水泥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浇筑好的钢筋混凝土门扇放置在振捣设备上振捣
器,排出水泥混凝土中的空气,使钢筋混凝土门扇结构更密实。
目前,钢筋混凝土门扇浇筑时,直接将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放置在地面平台上进
行浇筑,浇筑作业伊始,水泥混凝土会沿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与地面的缝隙流出,影响钢筋
混凝土门扇成型后的结构;而且放置在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门扇在地面平台上未固化时不
能移动,只能采用就地手动振捣,费时费力,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运输的水泥闸门浇灌
辅助托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泥闸门浇灌辅助托架,包括托板
和若干固定组件,托板上端面用于放置水泥闸门框架,若干固定组件设置在托板侧壁上;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角件和固定螺栓,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托板侧壁上,
固定座上开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定位槽口,固定角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体和竖直
板体,水平板体上对应固定座的第一定位槽口位置开有第二定位槽口,所述的固定螺栓包
括螺杆与螺母,螺杆分别穿过第一定位槽口和第二定位槽口与螺母配合。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水泥闸门浇灌辅助托架简称为
本托架。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水泥闸门(即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放置在托板上端面上,若
干固定角件的水平板体担在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上,固定角件的竖直板体放置在固定座上
端面,固定螺栓分别穿过固定座的第一定位槽口和固定角件的第二定位槽口,将钢筋混凝
土门扇框架固定在托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简单,减少浇筑时水泥混凝土的流失,而且运
输时将本托架连同钢筋混凝土门扇一同移动,可以避免因移动对其内部水泥混凝土结构的
影响。
本托架固定角件的第二定位槽口延伸至水平板体的端面;所述固定座的第一定位
槽口延伸至远离托板一侧的固定座端面。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便于调整固定角件和固
定螺栓相对固定座的位置,使本托架适用于不同尺寸类型的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托架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托架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
本托架包括托板1和十组固定组件2。
托板1大体呈长方体状,托板1上端面用于放置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十组固定组
件2分别设置在托板1四个侧壁上;
每个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座21、固定角件22和固定螺栓23,固定座21焊接在托板1
侧壁上,固定座21上开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定位槽口21a,第一定位槽口21a延伸至远
离托板1一侧的固定座21端面,固定角件22大体呈角钢状,固定角件22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
板体22a和竖直板体22b,水平板体22a上对应固定座21的第一定位槽口21a位置开有第二定
位槽口22c,第二定位槽口22c延伸至水平板体22a靠近托板1上端面方向,固定螺栓23包括
螺杆23a与螺母23b,螺杆23a分别穿过第一定位槽口21a和第二定位槽口22c与螺母23b配
合。
使用时,先将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放置在托板1上端面,十个固定角件22中位于竖
直板体22b的端部分别对应放置在固定座21上端面上,十个固定角件22位于水平板体22a的
端部担在钢筋混凝土门扇的门框3上,固定螺栓23的螺杆23a分别穿过固定座21的第一定位
槽口21a和固定角件22的第二定位槽口22c并与螺母23b配合,旋紧螺母23b后,十个固定组
件2将钢筋混凝土门扇的门框3固定在托板1上,进而整个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固定在托板1
上。
在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内浇筑混凝土时,在钢筋混凝土门扇框架内的水泥混凝土
尚未完全固化之前需要移动整体钢筋混凝土门扇至振捣器或其他位置时,只需整体将本托
架连同钢筋混凝土门扇一起移动即可(具体可以通过钢丝绳穿过多个固定组件2的固定角
件22、固定螺栓23和固定座21之间,在利用吊装设备整体起吊本托架和钢筋混凝土门扇移
动至预定位置),且不会对其内部水泥混凝土结构有影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