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杀菌装置的洗面盆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暖卫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杀菌装置的洗面盆。
背景技术
螨虫,隐藏在肌肤中的定时炸弹,每一个女性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绝世容颜,然而
螨虫的从中作梗,让美丽失色不少,怎样去除螨虫也成为了不少爱美女性为之烦恼的事情。
而在日常生活中,螨虫与细菌随时随地都存在着,尤其是在卫生间内的洗脸盆与擦脸毛巾
内。
随着家庭装修的不断完善,现在很多人都时直接使用固定在洗脸间水龙头下方的
洗面盆来洗脸洗手,而不再使用传统的脸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
洗脸盆不仅位置固定,而且往往为了适合多数人使用而位置较低,这样导致人们在洗脸后
需要找毛巾擦脸时需要抬起身来再去拿挂在墙上的毛巾,而这时水可能就从脸上流到领口
或者打湿衣服,十分的不便,现有的洗面盆功能单一,而且在洗完脸或手后内部还有水的存
在,这样给细菌滋生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而且在使用的毛巾中,存在有大量的细菌与螨
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杀菌装置的洗面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洗脸盆内细菌多,毛巾螨虫细菌多,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杀菌装置的洗面盆,包括
水龙头、紫外线杀菌装置、面盆、漏水装置、防水夹层装置和推拉把手,所述水龙头的顶部活
动安装有出水手柄,且出水手柄与出水口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与内部线路
机箱之间通过线路相连接,且其线路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面盆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漏
水装置,且其下方固定连接有面盆底座,所述防水夹层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内部线路机箱,
所述推拉把手活动连接有透明推拉盖,且透明推拉盖与滑轮卡槽的内部相嵌合,所述面盆
的右端固定安置有毛巾搁置架,所述漏水装置与通水管道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透明推拉盖为可调节装置,且其调节距离为0-30cm。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的内部设有四处紫外线LED杀菌灯。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上方设置有烘干按钮、杀菌按钮与定时按钮。
优选的,所述漏水装置为可拆卸更换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杀菌装置的洗面盆设有紫外线
杀菌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顶部的透明推拉盖,可以在洗刷完毕后进
行关闭,开启杀菌装置后,对面盆内部进行杀菌与烘干作用,同时可以将使用的面巾放入面
盆内进行除螨,有效的防止细菌与螨虫的滋生,保证使用者的健康,为使用者大大的提供了
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图中:1、出水手柄,2、出水口,3、水龙头,4、紫外线杀菌装置,5、面盆,6、内部线路
机箱,7、控制面板,8、漏水装置,9、面盆底座,10、防水夹层装置,11、推拉把手,12、透明推拉
盖,13、滑轮卡槽,14、通水管道,15、毛巾搁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杀菌装置的洗面盆,包括出
水手柄1、出水口2、水龙头3、紫外线杀菌装置4、面盆5、内部线路机箱6、控制面板7、漏水装
置8、面盆底座9、防水夹层装置10、推拉把手11、透明推拉盖12、滑轮卡槽13、通水管道14和
毛巾搁置架15,水龙头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出水手柄1,且出水手柄1与出水口2的内部相连
通,紫外线杀菌装置4与内部线路机箱6之间通过线路相连接,紫外线杀菌装置4的内部设有
四处紫外线LED杀菌灯,且其线路连接有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的上方设置有烘干按钮、杀
菌按钮与定时按钮,面盆5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漏水装置8,且其下方固定连接有面盆底
座9,防水夹层装置10的左端固定连接内部线路机箱6,推拉把手11活动连接有透明推拉盖
12,透明推拉盖12为可调节装置,且其调节距离为0-30cm,且透明推拉盖12与滑轮卡槽13的
内部相嵌合,面盆5的右端固定安置有毛巾搁置架15,漏水装置8与通水管道14的内部相连
通,漏水装置8为可拆卸更换装置。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带杀菌装置的洗面盆时,首先需对整个带杀菌装置的洗面盆
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在使用时,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使用,插入外部电源,使用出水手柄1
向上开启出水,水源从出水口2流出,关闭漏水装置8,将水源存入面盆5内,使用者进行洗
漱,洗漱完毕后,开启漏水装置8,将水通过通水管道14流入下水道,开启控制面板7开启紫
外线杀菌装置4,将使用的面巾放入面盆5内,关闭透明推拉盖12,进行杀菌与烘干流程,同
时可使用控制面板7进行定时功能,杀菌完成后,关闭电源,完成一系列的使用流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