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边橡胶止水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构筑物渗水用止水带,特别涉及一种钢边橡胶止水带。
背景技术
钢边橡胶止水带属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是其一种常用的形式,先将经过先期处理的镀锌钢带插入橡胶中间硫化成形,两者之间的粘结力保证其产品的牢固性,具有明显防渗止水方面的效果。普通橡胶止水带的使用,当结构变形大时,橡胶止水带则随着结构的沉降,其横向截面拉长,变薄,超过其疲劳变形极限时,很可能会形成新的渗漏缝隙。而钢边橡胶止水带,当结构变形时,只存在橡胶部分拉长,变薄,而钢边与混凝土、钢边与橡胶之间不会产生新的渗漏缝隙。
传统的钢边橡胶止水带采用矩形钢带,钢带的一侧与橡胶本体硫化,钢带的另一侧与混凝土搭接。由于矩形钢带的平面度以及镀锌质量很难保证,进而会导致与橡胶本体硫化过程中接触效果不好,粘接能力不强,容易造成钢带脱落;并且安装过程中由于镀锌钢带与混凝土接触效果不好,很容易造成搭接不牢,影响止水带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的钢边橡胶止水带的镀锌钢带与橡胶基体和混凝土接触效果不好,连接强度不高,影响止水带可靠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边橡胶止水带,镀锌钢带与橡胶基体和混凝土的接触效果更好,增强镀锌钢带的连接强度,提高止水带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括橡胶基体和硫化连接在橡胶基体两侧的镀锌钢带,镀锌钢带一侧硫化在橡胶基体中,另一侧用于与混凝土搭接,镀锌钢带上开有用于定位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锌钢带硫化在橡胶基体中的一侧具有锯齿形边缘或具有间隔分布的通孔,镀锌钢带用于与混凝土搭接的一侧具有锯齿形边缘或具有隔间分布的通孔或具有间隔分布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镀锌钢带的两侧均具有锯齿形边缘,且齿条形状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半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镀锌钢带两侧的锯齿形边缘中齿条的形状为长度2毫米、宽度1毫米的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镀锌钢带两侧的锯齿形边缘中相邻齿条间隔的面积等于齿条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镀锌钢带硫化在橡胶基体中的一侧具有锯齿形边缘或具有间隔分布的通孔,镀锌钢带与橡胶基体的接触效果更好,增强镀铰钢带与橡胶基体之间的硫化粘接强度,镀锌钢带用于与混凝土搭接的一侧具有锯齿形边缘或具有隔间分布的通孔或具有间隔分布的凸起,镀锌钢带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效果更好,增强镀锌钢带与混凝土之间的搭接强度,镀锌钢带的连接强度更高,提高止水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俯视图。
图3为镀锌钢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括橡胶基体1和硫化连接在橡胶基体1两侧的镀锌钢带2,镀锌钢带2一侧硫化在橡胶基体1中,另一侧用于与混凝土搭接,镀锌钢带2上开有用于定位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固定孔,所述的镀锌钢带2硫化在橡胶基体1中的一侧具有锯齿形边缘,镀锌钢带2用于与混凝土搭接的一侧也具有锯齿形边缘。
以上所述的钢边橡胶止水带,镀锌钢带2硫化在橡胶基体1中的一侧具有锯齿形边缘,镀锌钢带2与橡胶基体1的接触效果更好,增强镀铰钢带2与橡胶基体1之间的硫化粘接强度,镀锌钢2带用于与混凝土搭接的一侧也具有锯齿形边缘,镀锌钢带2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效果更好,增强镀锌钢带2与混凝土之间的搭接强度,镀锌钢带2的连接强度更高,提高止水带的可靠性。所述的镀锌钢带2两侧的锯齿形边缘中齿条的形状为长度2毫米、宽度1毫米的长方形,镀锌钢带2两侧的锯齿形边缘中相邻齿条间隔的面积等于齿条的面积,使镀锌钢带2与橡胶基体1和混凝土的接触效果最佳,镀锌钢带2的连接强度最好,并且镀锌钢带2自身的强度也不受影响。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例如,所述的镀锌钢带2的两侧的锯齿形边缘,其齿条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梯形或半椭圆形。齿条尺寸以及疏密度根据工程实际使用工况进行调整。镀锌钢带2硫化在橡胶基体1中的一侧也可以设置间隔分布的通孔,来提高镀锌钢带2与橡胶基体1的接触效果。由于镀锌钢带2与橡胶基体1之间的硫化连接是将加热的镀锌钢带插入至软化的橡胶基体1中,因此镀锌钢带2与橡胶基体1硫化连接的一侧,必须为平面形状,不能带有凸起,而镀锌钢带2用与于混凝土搭接的一侧,不仅也可为平面,也可在平面上设置凸起以增加镀锌钢带2与混凝土的接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