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块井圈式弃流槽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弃流槽装置,特别是一种预制块井圈式弃流槽装置,属于市
政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
出;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
水装置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
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装置
构建(试行)》以及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
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2014年12月31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
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
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
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北方城市含盐雪水进
入城市下凹绿地从而产生损害绿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块井圈式弃流槽装置。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块井圈式弃流槽装置,包括弃流槽本体,铸铁篦子,变形缝,弃流收集井,
弃流槽本体与弃流收集井通过变形缝连接,弃流槽本体出口与弃流收集井入口贯通,弃流
槽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挡板置于第一凹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冬季北方
城市使用融雪剂而导致冬季含盐雪水对绿植的污染,同时兼顾初期污染雨水的弃流。使冬
季含盐雪水及初期雨水的弃流量可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
挡板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连接杆结构,连接杆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
连接杆穿入铸铁篦子的篦子孔,连接杆顶端设置有圆环结构,圆环顶端高出铸铁
篦子的上表面。
挡板的宽度大于弃流槽本体槽口的宽度。
弃流槽本体顶部槽口两侧设置有预埋钢板,预制钢筋混凝土块置于预埋钢板上。
预制钢筋混凝土块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铸铁篦子置于第二凹槽内。
挡板的材料为塑料、玻璃钢或不锈钢。
附图说明
图1是弃流槽本体与弃流收集井连接平面示意图。
图2是弃流槽本体与弃流收集井连接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A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B-B断面图。
图中:弃流槽本体1;铸铁篦子2;变形缝3;弃流收集井4;预埋钢板5;挡板6;圆环7;
预制钢筋混凝土块8;第一凹槽结构9;第二凹槽结构10,连接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包括弃流槽本体1,铸铁篦子2,变形缝3,弃流收集井4,弃流槽本体1的材
料是混凝土预制块,弃流槽本体1与弃流收集井4通过变形缝3连接,弃流槽本体1出口与弃
流收集井4入口贯通,弃流槽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9,挡板6置于第一凹槽9内;
挡板6可在第一凹槽9内移动 ,挡板6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一端与挡板6
固定连接,连接杆11穿入铸铁篦子2的篦孔中,连接杆11顶端设置有圆环结构7,圆环7顶端
高出铸铁篦子2的上表面。挡板6的宽度大于弃流槽本体1槽口的宽度。弃流槽本体1顶部槽
口两侧设置有预埋钢板5,预埋钢板5上部两侧设置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块8,预制钢筋混凝土
块8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10,铸铁篦子2置于第二凹槽10内。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车行道上的弃流槽本体1连接绿化带内的弃流收集井4,初期
雨水及冬季含盐雪水经路面流入弃流槽本体1内,再由弃流槽本体1排入弃流收集井4中。可
以根据流量或初期雨水排除水量通过圆环7来调节挡板6的开度,以调节排水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
的权利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