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05662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2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88188.9

申请日:

2016.04.08

公开号:

CN205677277U

公开日:

2016.11.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23/02登记生效日:201706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广东工业大学变更后权利人: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变更后权利人:525400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水东镇广南路108号(长兴大厦)三楼|||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3/02; E01D22/00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发明人:

谢建和; 薛凌峰; 黄昆泓

地址: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林丽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包括纤维布、固定端夹具、固定端夹具锚栓、固定端钢槽、固定端锚栓、固定端固定螺杆、张拉端夹具、张拉端夹具锚栓、张拉端夹具螺栓、张拉端钢槽、张拉端锚栓、张拉端固定螺杆、张拉螺杆、千斤顶、力传感器等。本实用新型在加固件表面形成自锚式反力台张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无需复杂的外部张拉平台,张拉端的双螺杆结构使得纤维布施力均匀,不会造成纤维布的损伤,解决张拉过程出现的偏心问题。另外,锚固和张拉夹具一体化,减少预应力损失。本实用新型可提供较大预应力,适于不同尺寸的混凝土构件构加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布
(2)、固定端夹具(3)、固定端夹具锚栓(4)、固定端钢槽(5)、固定端锚栓(6)、固定端固定螺
杆(7)、固定端螺母(8)、张拉端夹具(9)、张拉端夹具锚栓(10)、张拉端夹具螺栓(11)、张拉
端钢槽(12)、张拉端锚栓(13)、张拉端固定螺杆(14)、张拉端螺母(15)、张拉螺杆(16)、张拉
螺杆螺母(17)、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19)、第三挡板(20)、千斤顶(21)、力传感器(22),
待加固的混凝土构件(1)在受拉面两端预留锚栓孔,将固定端钢槽(5)及张拉端钢槽(12)分
别用固定端锚栓(6)及张拉端锚栓(13)锚固于混凝土构件(1)受拉面,纤维布(2)两端分别
用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夹持,并利用固定端夹具锚栓(4)及张拉端夹具螺栓
(11)分别使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夹紧,且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分别
通过2根固定端固定螺杆(7)和2根张拉端固定螺杆(14)与固定端钢槽(5)、张拉端钢槽(12)
连接,并用固定端夹具锚栓(4)将固定端夹具(3)锚固于混凝土构件(1),同时旋紧固定端螺
栓(8)使固定端夹具(3)和固定端钢槽(5)固接,千斤顶(21)放置于第一挡板(18)与第二挡
板(19)之间,力传感器(22)放置于第二挡板(19)与第三挡板(20)之间,张拉螺杆(16)穿过
张拉端钢槽(12)所设的通孔后再穿过第一挡板(18)、千斤顶(21)、第二挡板(19)、力传感器
(22)、第三挡板(20),且张拉螺杆(16)的端部旋紧张拉螺杆螺母(17),将第一挡板(18)、千
斤顶(21)、第二挡板(19)、力传感器(22)、第三挡板(20)连接在一起,张拉端夹具(9)用张拉
端夹具锚栓(10)锚固于待加固的混凝土构件(1)的表面预制孔中,并旋紧张拉端螺母(15),
使张拉端夹具(9)锚固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纤维布(2)与混凝土构件(1)的接触面上涂抹粘结剂,将纤维布(2)压粘于混凝土
构件(1)的表面,并用沙包持压,在固定端夹具(3)及张拉端夹具(9)的底面在与混凝土构件
(1)的接触面上涂抹粘结剂,固定端夹具(3)及张拉端夹具(9)的底面压粘于混凝土构件(1)
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2根张拉端固定螺杆(14)分别穿过张拉端钢槽(12)两侧所设的通孔及张拉端夹
具(9)下部所设的通孔将张拉端钢槽(12)及张拉端夹具(9)连接在一起,张拉端钢槽(12)还
设有另一个连接孔,张拉螺杆(16)穿过张拉端钢槽(12)所设的连接孔与张拉端钢槽(12)、
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20)、第三挡板(21)、千斤顶(21)、力传感器(22)连接;固定端钢槽
(5)通过固定端锚栓(6)锚固到混凝土构件(1),2根固定端固定螺杆(7)分别穿过固定端钢
槽(5)两侧通孔及固定端夹具(3)下部夹具所设的通孔将固定端钢槽(5)及固定端夹具(3)
连接在一起,固定端夹具(3)通过固定端夹具锚栓(4)锚固到混凝土构件(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夹具(3)包括有上部及下部,固定端夹具(3)为2片带圆齿面的
楔形体,固定端夹具(3)上有6个用于安装固定端夹具锚栓(4)的圆形通孔;固定端夹具(3)
的下部设有2个用于连接固定端固定螺杆(7)的圆形通孔;所述张拉端夹具(9)包括有上部
及下部,张拉端夹具(9)为2片带圆齿面的楔形体,张拉端夹具(9)上设有6个用于安装张拉
端夹具锚栓(10)和张拉端夹具螺栓(11)的圆形通孔;张拉端夹具(9)的下部设有2个用于连
接张拉端固定螺杆(14)的圆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固定端钢槽(5)为U型体,顶面有6个用固定端锚栓(6)锚固于混凝土构件(1)上的
圆形通孔,另有2个连接固定端固定螺杆(7)的圆形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张拉端钢槽(12)为U型体,顶面有6个用张拉端锚栓(13)锚固于混凝土构件(1)上
的圆形通孔,另有2个连接张拉端固定螺杆(14)的圆形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固定端固定螺杆(7)为圆柱体,两端带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张拉端固定螺杆(14)为圆柱体,两端带外螺纹;所述张拉螺杆(16)为圆柱体,两
端带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张拉端钢槽(12)有1个圆形通孔使张拉螺杆(16)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二挡板(19)、第三挡板(20)为长方体,各带有1个用于安装张拉螺杆(16)的圆
形通孔,用于固定千斤顶(21)、力传感器(22);所述第一挡板(18)为长方体,带有1个用于安
装张拉螺杆(16)的圆形通孔,用于张拉时推动张拉端夹具(9)。

说明书

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固混凝土构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
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交通运输、工业建筑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消除由于
过载,疲劳等原因带来的安全隐患,必须对损伤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延长其使用寿命。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性好、疲劳性强和施工
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受弯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然而,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
工程中主要采用无预应力加固法,这种加固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不能及时恢复原结构
的损伤,改变原结构的变形;不能充分发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强度,整体加固效率低。
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技术结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性能与预应力技术的
优势,能克服传统结构加固技术的缺点,更好地发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高的性能,提高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利用率,有效地改善原结构的静力及疲劳性能,提高受损结构的使用
性能和承载能力,控制裂缝与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

目前,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方法主要为间接加固法和直接张拉加固法。
间接法由于只能提供很小的预应力,且需要特定的装置,在实际工程并不常用;而现有的直
接张拉加固技术存在2个主要问题:张拉过程施力不均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张拉过程中
过早损伤,导致很难获得较大的预应力;缺少有效的锚固方法,导致在张拉完成后预应力损
失过大,降低加固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的装置和
方法,既能够在张拉过程中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受力均匀,又能有效锚固,保证获得较大的
预应力水平,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能够提供较大的预应力水平并
能较好解决锚固问题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本实用新型能
够提供较大的预应力水平,并能较好解决锚固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包括纤维布、
固定端夹具、固定端夹具锚栓、固定端钢槽、固定端锚栓、固定端固定螺杆、固定端螺母、张
拉端夹具、张拉端夹具锚栓、张拉端夹具螺栓、张拉端钢槽、张拉端锚栓、张拉端固定螺杆、
张拉端螺母、张拉螺杆、张拉螺杆螺母、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千斤顶、力传感器,
待加固的混凝土构件在受拉面两端预留锚栓孔,将固定端钢槽及张拉端钢槽分别用固定端
锚栓及张拉端锚栓锚固于混凝土构件受拉面,纤维布两端分别用固定端夹具和张拉端夹具
夹持,并利用固定端夹具锚栓及张拉端夹具螺栓分别使固定端夹具和张拉端夹具夹紧,且
固定端夹具和张拉端夹具分别通过2根固定端固定螺杆和2根张拉端固定螺杆与固定端钢
槽、张拉端钢槽连接,并用固定端夹具锚栓将固定端夹具锚固于混凝土构件,同时旋紧固定
端螺栓使固定端夹具和固定端钢槽固接,千斤顶放置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力传感
器放置于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之间,张拉螺杆穿过张拉端钢槽所设的通孔后再穿过第一挡
板、千斤顶、第二挡板、力传感器、第三挡板,且张拉螺杆的端部旋紧张拉螺杆螺母,将第一
挡板、千斤顶、第二挡板、力传感器、第三挡板连接在一起,张拉端夹具用张拉端夹具锚栓锚
固于待加固的混凝土构件的表面预制孔中,并旋紧张拉端螺母,使张拉端夹具锚固完成。

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构件的受拉面两端预留锚栓孔;将钢槽和夹持纤维布两端的
钢夹具放置在受拉面,将固定端的夹具和钢槽连接固定,并采用锚栓将固定端的夹具锚固
于混凝土中,张拉端的夹具则利用螺栓和钢槽进行不固定连接,以待张拉;利用2根高强螺
杆将钢槽、3块挡板连接起来;将千斤顶放置挡板与挡板之间、将力传感器放置挡板与挡板
之间,对纤维布进行平稳张拉;张拉稳定后,利用树脂将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然后将
张拉端的夹具和钢槽进行固定连接,并把张拉端的夹具锚固于混凝土中;张拉完毕后,待粘
结胶固化,在所有的金属件表面抹防锈油脂,并粉刷胶黏剂作为纤维布的保护层。由于采取
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纤维布锚具采用夹片式圆齿面钢锚具,使用锚栓、螺栓进行夹具的组装,使得本
实用新型的锚具效率系数高,而且不易使碳纤维布磨损。

2、通过整体锚固达到形成自锚式张拉反力台,节省空间,可以适合各种尺寸的混
凝土构件。

3、张拉端夹具通过张拉螺杆连接,形成双螺杆对称张拉结构,使张拉时纤维布施
力均匀,避免了偏心受拉,可以提供较大水平的预应力。

4、固定端夹具通过固定端夹具锚栓锚固混凝土构件,并用固定端固定螺杆、固定
端螺母将固定端钢槽与固定端夹具的下部连接固定,使用固定端锚栓将固定端钢条锚固混
凝土构件,达到固定端整体锚固;张拉端夹具通过张拉端夹具锚栓锚固于混凝土构件的预
制孔中,并用张拉端固定螺杆、张拉端螺母将张拉端钢槽与张拉端夹具的下部连接固定,使
用张拉端锚栓将张拉端钢槽锚固于混凝土构件,达到张拉端整体锚固。以上锚固方式极大
程度减小了由锚固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构件的装置的整体结构主
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固定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张拉端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中:

1-混凝土构件、2-包括纤维布、3-固定端夹具、4-固定端夹具锚栓、5-固定端钢槽、
6-固定端锚栓、7-固定端固定螺杆、8-固定端螺母、9-张拉端夹具、10-张拉端夹具锚栓、11-
张拉端夹具螺栓、12-张拉端钢槽、13-张拉端锚栓、14-张拉端固定螺杆、15-张拉端螺母、
16-张拉螺杆、17-张拉螺杆螺母、18-第一挡板、19-第二挡板、20-第三挡板、21-千斤顶、22-
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
加固混凝土装置及其用于加固混凝土的方法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的装置,包括纤维布2、固定端
夹具3、固定端夹具锚栓4、固定端钢槽5、固定端锚栓6、固定端固定螺杆7、固定端螺母8、张
拉端夹具9、张拉端夹具锚栓10、张拉端夹具螺栓11、张拉端钢槽12、张拉端锚栓13、张拉端
固定螺杆14、张拉端螺母15、张拉螺杆16、张拉螺杆螺母17、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19、第三
挡板20、千斤顶21、力传感器22,待加固的混凝土构件1在受拉面两端预留锚栓孔,将固定端
钢槽5及张拉端钢槽12分别用固定端锚栓6及张拉端锚栓13锚固于混凝土构件1受拉面,纤
维布2两端分别用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夹持,并利用固定端夹具锚栓4及张拉端夹具
螺栓11分别使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夹紧,且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分别通过2
根固定端固定螺杆7和2根张拉端固定螺杆14与固定端钢槽5、张拉端钢槽12连接,并用固定
端夹具锚栓4将固定端夹具3锚固于混凝土构件1,同时旋紧固定端螺栓8使固定端夹具3和
固定端钢槽5固接,千斤顶21放置于第一挡板18与第二挡板19之间,力传感器22放置于第二
挡板19与第三挡板20之间,张拉螺杆16穿过张拉端钢槽12所设的通孔后再穿过第一挡板
18、千斤顶21、第二挡板19、力传感器22、第三挡板20,且张拉螺杆16的端部旋紧张拉螺杆螺
母17,将第一挡板18、千斤顶21、第二挡板19、力传感器22、第三挡板20连接在一起,张拉端
夹具9用张拉端夹具锚栓10锚固于待加固的混凝土构件1的表面预制孔中,并旋紧张拉端螺
母15,使张拉端夹具9锚固完成。

本实施例中,千斤顶21顶推第一挡板18,将其向内侧推动,带动张拉端夹具9做同
步位移,对纤维布2施加预应力,张拉稳定后,所述纤维布2与混凝土构件1的接触面上涂抹
粘结剂,将纤维布2压粘于混凝土构件1的表面,并用沙包持压,在固定端夹具3及张拉端夹
具9的底面在与混凝土构件1的接触面上涂抹粘结剂,固定端夹具3及张拉端夹具9的底面压
粘于混凝土构件1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2根张拉端固定螺杆14分别穿过张拉端钢槽12两侧所设的通孔
及张拉端夹具9下部所设的通孔将张拉端钢槽12及张拉端夹具9连接在一起,张拉端钢槽12
还设有另一个连接孔,张拉螺杆16穿过张拉端钢槽12所设的连接孔与张拉端钢槽12、第一
挡板18、第二挡板20、第三挡板21、千斤顶21、力传感器22连接;固定端钢槽5通过固定端锚
栓6锚固到混凝土构件1,2根固定端固定螺杆7分别穿过固定端钢槽5两侧通孔及固定端夹
具3下部夹具所设的通孔将固定端钢槽5及固定端夹具3连接在一起,固定端夹具3通过固定
端夹具锚栓4锚固到混凝土构件1。所述固定端固定螺杆7、张拉端固定螺杆14、张拉螺杆16
为高强螺杆。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夹具3包括有上部及下部,固定端夹具3为2片带圆齿面的
楔形体,固定端夹具3上有6个用于安装固定端夹具锚栓4的圆形通孔;固定端夹具3的下部
设有2个用于连接固定端固定螺杆7的圆形孔;所述张拉端夹具9包括有上部及下部,张拉端
夹具9为2片带圆齿面的楔形体,张拉端夹具9上设有6个用于安装张拉端夹具锚栓10和张拉
端夹具螺栓11的圆形孔;张拉端夹具9的下部设有2个用于连接张拉端固定螺杆14的圆形
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钢槽5为U型体,顶面有6个用固定端锚栓6锚固于混凝土
构件1上的圆形通孔,另有2个连接固定端固定螺杆7的圆形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张拉端钢槽12为U型体,顶面有6个用张拉端锚栓13锚固于混凝
土构件1上的圆形通孔,另有2个连接张拉端固定螺杆14的圆形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固定螺杆7为圆柱体,两端带外螺纹;所述张拉端固定螺
杆14为圆柱体,两端带外螺纹;所述张拉螺杆16为圆柱体,两端带外螺纹。

上述固定端夹具3通过固定端夹具锚栓4锚固混凝土构件,并用固定端固定螺杆7、
固定端螺母8将固定端钢槽5与固定端夹具3的下部连接固定,使用固定端锚栓6将固定端钢
槽5锚固混凝土构件1,达到固定端整体锚固;以上锚固方式极大程度减小了由锚固引起的
预应力损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固定螺杆7为圆柱体,两端带外螺纹;所述张拉端固定螺
杆14为圆柱体,两端带外螺纹;所述张拉螺杆16为圆柱体,两端带外螺纹。

本实施例中,所述张拉端钢槽12有1个圆形通孔使张拉螺杆16穿过;所述第二挡板
19、第三挡板20为长方体,各带有1个用于安装张拉螺杆16的圆形通孔,用于固定千斤顶21、
力传感器22;所述第一挡板18为长方体,带有1个用于安装张拉螺杆16的圆形通孔,用于张
拉时推动张拉端夹具9。

上述张拉端夹具9通过张拉螺杆17连接,形成双螺杆对称张拉结构,使张拉时纤维
布2施力均匀,避免了偏心受拉,可以提供较大水平的预应力。

进行张拉后,张拉端夹具9通过张拉端夹具锚栓10锚固于混凝土构件的预制孔中,
并用张拉端固定螺杆14、张拉端螺母15将张拉端钢槽12与张拉端夹具9的下部连接固定,使
用张拉端锚栓13将张拉端钢槽12锚固于混凝土1构件,达到张拉端整体锚固,减小锚固引起
的预应力损失。

张拉端夹具9和张拉端钢槽12通过张拉螺杆17与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19、第三挡
板20、千斤顶21、力传感器22连接,并在张拉端钢槽12和第三档板20外侧用张拉螺杆螺母17
固定,从而使千斤顶21、力传感器22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拉过程中施力均匀,不会对纤维布造成损伤的加固混凝土
构件的装置。

将本实用新型装置用于一种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的方
法如下:

A、张拉前准备:

①清除待加固混凝土构件1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
土结构层,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对裂
缝进行灌浆或封闭处理;

②待加固的混凝土构件1在受拉面两端预留锚栓孔,将固定端钢槽5及张拉端钢槽
12分别用固定端锚栓6及张拉端锚栓13锚固于混凝土构件1受拉面。

③在纤维布2和混凝土构件1接触面上涂抹粘结剂,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底
面和混凝土构件1接触面上涂抹粘结剂。

④纤维布2两端分别用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夹持,并利用固定端夹具锚栓4
及张拉端夹具螺栓11分别使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夹紧。

⑤固定端夹具3和张拉端夹具9分别通过2根固定端固定螺杆7和2根张拉端固定螺
杆14与固定端钢槽5、张拉端钢槽12连接,并用固定端夹具锚栓4将固定端夹具3锚固于混凝
土构件1,同时旋紧固定端螺母8使固定端夹具3和固定端钢槽5固接。

⑥将张拉螺杆16穿过张拉端钢槽12上的圆形通孔,另一侧安装第一挡板18、第二
挡板19、第三挡板20,将千斤顶21放置于第一挡板18与第二挡板19的中间,力传感器22放置
于第二挡板19与第三挡板20的中间,旋紧2个张拉螺杆螺母17。

B、安装千斤顶、力传感器,实施张拉:

①使用千斤顶21顶推第一挡板18,将其向内侧推动,带动张拉端夹具9做同步位
移,对纤维布2施加预应力。

②张拉稳定后,将纤维布2压粘于混凝土表面,并用沙包持压。

③张拉端夹具9用张拉端夹具锚栓10锚固于待加固的混凝土构件1的表面预制孔
中,并旋紧张拉端螺母15,使张拉端夹具9锚固完成。

④待粘结胶固化后,拆除张拉端的张拉钢块18,所有的金属件表面抹一层防锈油
脂,并粉刷6mm厚胶黏剂作为纤维布2的保护层。

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包括纤维布、固定端夹具、固定端夹具锚栓、固定端钢槽、固定端锚栓、固定端固定螺杆、张拉端夹具、张拉端夹具锚栓、张拉端夹具螺栓、张拉端钢槽、张拉端锚栓、张拉端固定螺杆、张拉螺杆、千斤顶、力传感器等。本实用新型在加固件表面形成自锚式反力台张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无需复杂的外部张拉平台,张拉端的双螺杆结构使得纤维布施力均匀,不会造成纤维布的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