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柱举升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管柱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钻机等石油钻采设备在作业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钻杆等管柱进行施工作业,
传统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管柱的搬运和上下钻台,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多。
管柱举升装置是一种替代人工,自动化、机械化将管柱举升上下钻台面的
设备。管柱举升装置通常由支座、举升机构和云梁组成,通过举升机构将云梁
内的管柱送至钻台面,或将钻台面上的管柱回收。在回收管柱时,液压吊卡将
管柱竖直吊至云梁的端部,然后管柱顺着云梁向下滑动放倒在云梁上,而在实
际操作过程中,管柱往往很难自行顺着云梁向下滑动,仍需人工参与给管柱一
个推力,因而无法实现完全的无人化操作。
此外,现有的管柱举升装置还存在下述缺陷:
1、现有的云梁和举升机构之间只有一个铰接点,无法改变举升轨迹,只能
满足一种钻井平台面高度;
2、即使将其用于不同高度的钻台面,由于云梁的运动轨迹为圆弧形,也无
法将管柱举升到不同高度钻台面井口上方的相同高度;
3、若需改变摆动角度需要更换不同油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管柱回收过程中,能自动引
导管柱下滑的管柱举升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就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柱举升装置,包括支
座、云梁和举升机构,所述云梁通过举升机构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云梁的第
一端部设有扶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扶杆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
端铰接与所述云梁第一端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云梁
第一端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之间铰接
有扶杆,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云梁之间铰接有第一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扶杆的中间段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扶杆的两端均设有挡杆。
进一步地,所述云梁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位,所述举升机构的第一端与所
述支座连接,所述举升机构的第二端可选择地通过其中一个连接位与所述云梁
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云梁上设有三个连接位,所述三个连接位之间间隔预定距
离。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长度可调的第一连杆,所述第
二驱动件一端铰接于所述支座上,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杆中部铰接,所述第一
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座上,另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连接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一端设
有至少两组销轴孔,所述第二杆段可选择的通过其中一组销轴孔与所述第一杆
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
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云梁的第二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上设有用于支承所述云梁的支承架。
本实用新型的管柱举升装置在云梁端部设置扶杆装置,在管柱回收时,若
碰到管柱不能自行沿云梁下滑时,通过扶杆装置给予管柱一个推力,并引导其
顺利、平稳地滑动放倒在云梁上,克服了传统需人工帮助的缺陷,为实现少人
化,甚至无人化操作奠定基础。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实现基于连接位的改变,
使得同一个举升机构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钻台面,从而满足多高度钻台面,具
有通用性好、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扶杆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扶杆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举升机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座;11、支承架;2、云梁;21、连接位;23、第
二连杆;3、举升机构;31、第二驱动件;32、第一连杆;321、第一杆段;
322、第二杆段;323、销轴孔;4、扶杆装置;41、第一支架;42、第二支
架;43、扶杆;431、凹槽;432、挡杆;44、第一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
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管柱举升装置,包括支座1、云梁2和举升机
构3,云梁2通过举升机构3设于支座1上,云梁2的第一端部设有扶杆装置4。
具体地,扶杆装置4包括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铰
接与云梁2第一端部的第一侧,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铰接于云梁2第一端部的
第二侧,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之间铰接有扶杆43,第
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与云梁2之间铰接有第一驱动件44。
扶杆装置4用于在管柱举升装置从钻台面回收管柱时推动和引导管柱沿云
梁下滑放倒,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回收管柱时,液压吊卡将管柱竖直吊至
云梁2的第一端部位置,若管柱不能自行沿云梁下滑,则启动第一驱动件44
伸出,将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抬升,则带动扶杆43向上抬升,直至碰触
管柱并给予管柱一个推力,则管柱被扶杆装置4推动沿云梁2下滑放倒,此时
第一驱动件44慢慢缩回,扶杆装置4复位,直至管柱平稳放置于云梁2上。
本实施例的管柱举升装置通过扶杆装置4给予管柱一个推力,并引导其顺
利、平稳地滑动放倒在云梁2上,克服了传统需人工帮助的缺陷,为实现少人
化,甚至无人化操作奠定基础。
为更好的为管柱提供导向作用,防止管柱偏移,本实施例中,扶杆43的中
间段设有凹槽431。进一步地,扶杆43的两端还设有挡杆432。
除此以外,本实施例管柱举升装置还具有通用性好,能够适用不同高度的
钻台面收送管柱的特点。
具体而言,云梁2上设有三个连接位21,三个连接位21之间间隔预定距
离,举升机构3的第一端与支座1连接,举升机构3的第二端可选择地通过其
中一个连接位21与云梁2连接。通过和不同连接位21连接,云梁2可将管柱
4输送至不同高度的钻台面。
当举升机构3处于第一个连接位21时,其举升高度适用于第一高度的钻台,
当举升机构3处于第二个连接位时,其举升高度适用于第二高度的钻台;同理,
当举升机构3处于第三个连接位时,其举升高度适用于第三高度的钻台。通过
设置多个连接位,可使举升机构铰接于不同连接位,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钻台,
从而可将管柱举升至多高度的钻台面,如2.7、3.7、4.5m。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举升机构3具体包括第二驱动件31和长度可调的
第一连杆32,第二驱动件31一端铰接于支座1上,另一端和第一连杆32的中
部铰接,第一连杆32的一端铰接于支座1上,另一端和其中一个连接位21连
接。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连杆32包括第一杆段321和第二杆段322,第
一杆段321一端设有至少两组销轴孔323,第二杆段322通过销轴和其中一组
销轴孔323与第一杆段321连接,通过改变销轴的装配位置,改变第一连杆32
的长度。
在改变举升机构3与云梁2的连接点21的同时,通过改变第一连杆32的
长度,还可使举升机构能将管柱4举升到不同高度钻台面井口上方的相同高度
(例如:1.5m处),便于人工操作吊卡来吊取管柱4以及管柱4的回收下滑,
具有通用性好、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4和第二驱动件31具体可采用液压油缸,此外
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直线电机或者其他类型的直线型驱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举升机构3还包括第二连杆23,第二连杆23的一端与支座1
铰接,另一端与云梁2的第二端铰接,支座1和云梁2之间通过第二连杆23、
第一连杆32形成四边形的框架结构。
本实施例中,支座1上设有用于支承云梁2的支承架11,通过支承架11,
能够在云梁2处于非举升状态时起到支撑作用,从而确保举升机构3、第二连
杆23不会受到云梁2自重的压迫,确保举升机构3、第二连杆23的使用寿命
更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