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60511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96251.9

申请日:

2016.01.29

公开号:

CN205501850U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F5/00

主分类号:

E01F5/00

申请人: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柏宝忠; 米有明

地址:

200434 上海市虹口区逸仙路3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叶绮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涵洞为设于堤身或路基下的排水通道,所述涵洞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堤身或路基临水侧设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底部固定于所述顶板上。涵洞的顶板即为挡土墙的基础,既保证了涵洞的正常功能和堤身或路基的安全,又能保证挡土墙的结构安全。较常规挡土墙,整体稳固性也有提升,同时又减少了投资费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涵洞为设于堤身或路基下的排水通道,所述涵洞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堤身或路基临水侧设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底部固定于所述顶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临水侧采用反弧压浪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的墙顶设有安全防撞栏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的墙身与涵洞临水侧的洞口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为箱型涵洞或方形涵洞。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涵洞的洞身采用分节预制施工,则挡土墙底部固定于最靠临水侧的涵洞预制管节的顶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板和挡土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说明书

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道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

背景技术

涵洞是在堤岸工程或者道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堤身或道路顺利跨过水渠,设于堤身或路基下的排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堤身或公路下通过流入河道,也可以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

涵洞是水利工程中的常见结构,在穿越堤身或道路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在临水侧通常需要设置挡土墙以保证堤岸的安全和保证堤顶道路有一定的宽度,也保证涵洞的功能正常发挥。涵洞在临水侧的设置的挡土墙如何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是工程建设中通常遇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涵洞为设于堤身或路基下的排水通道,所述涵洞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堤身或路基临水侧设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底部固定于所述顶板上。

优选地,所述挡土墙临水侧采用反弧压浪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挡土墙的墙顶设有安全防撞栏杆。

优选地,所述挡土墙的墙身与涵洞临水侧的洞口齐平。

优选地,所述涵洞为箱型涵洞或方形涵洞。

进一步地,若所述涵洞的洞身采用分节预制施工,则挡土墙底部固定于最靠临水侧的涵洞预制管节的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底板和挡土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涵洞的顶板即为挡土墙的基础,既保证了涵洞的正常功能和堤身或路基的安全,又能保证挡土墙的结构安全。 较常规挡土墙,整体稳固性也有提升,同时又减少了投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立面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底板

2 顶板

3 挡土墙

4 反弧压浪结构

5 安全防撞栏杆

6 堤身或路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涵洞为设于堤身或路基6下的排水通道,涵洞为箱型涵洞或方形涵洞,涵洞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顶板2和底板1。堤身或路基6的临水侧设有挡土墙3,挡土墙3底部固定于顶板2上。涵洞的顶板2即为挡土墙的基础,既保证了涵洞的正常功能和堤身或路基的安全,又能保证挡土墙的结构安全。较 常规挡土墙,整体稳固性也有提升,同时又减少了投资费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挡土墙3的临水侧采用反弧压浪式结构4。反弧压浪式结构4对于风浪、波浪比较大的江湖河海岸边的涵洞有很大的保护作用,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波浪的越浪量,保证堤身或路基6的安全。如为风浪、波浪比较小的河道岸边的涵洞,则反弧压浪式结构4可以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挡土墙3的墙顶设有安全防撞栏杆5,挡土墙的墙身与涵洞临水侧的洞口齐平,形成自然、舒适、美观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顶板2、底板1和挡土墙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涵洞采用现浇施工或者预制施工均可以实现,若所述涵洞的洞身采用分节预制施工,则挡土墙底部固定于最靠临水侧的涵洞预制管节的顶板上。根据需要和结构布置,涵洞的背水侧也可以反对称的设置挡土墙3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挡土墙结合的涵洞结构,涵洞为设于堤身或路基下的排水通道,所述涵洞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堤身或路基临水侧设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底部固定于所述顶板上。涵洞的顶板即为挡土墙的基础,既保证了涵洞的正常功能和堤身或路基的安全,又能保证挡土墙的结构安全。较常规挡土墙,整体稳固性也有提升,同时又减少了投资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