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停车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场,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生态停车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成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从而造成了对停车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如今的社会又因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所以绿化环境也成了一大难题。为了综合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很多地方掀起了生态停车场的热潮。目前用植草砖等铺装材料做成的停车位,都是基于对水土保护,以及增加绿化种植的理念而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但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却不是很理想,由于车轮碾压等外力作用,植物很难存活,既造成了浪费,水土也无法很好的保持,景观效果差。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0075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停车场,包括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基上设有停车区和绿化区;停车区由两条停车带构成,两条停车带之间的距离与汽车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相适应;绿化区设置在两条停车带之间。这种停车场虽然对绿化区和停车区做出了明确的划界,但是,由于车主的技术原因或者是车主的意识原因,还是会导致有些车主会将车开到绿化区上去,进而导致了绿化效果的散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避免车主破坏绿化区的生态停车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停车场,包括地基,所述的地基上设有停车区和绿化区;停车区由两条停车带构成,两条停车带之间的距离与汽车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相适应;绿化区设置在两条停车带之间,所述绿化区的边缘设置有防护凸台,所述防护凸台的高度在5cm至10c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停车的时候,能够避免车主将车直接停到绿化区,因为受到防护凸台的阻挡,车辆不可以越过防护凸台,并且防护凸台的高度在5cm以上,能够起到较好的阻挡作用,而其高度低于10cm则能够防止一般的车底盘被刮刀,不会妨碍车辆停在绿化区之上。
较佳的,所述防护凸台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荧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车辆在夜间停车,对车辆的停车起到指示作用。
较佳的,所述停车带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荧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主能够通过停车显像更加清楚的看清停车区,方便车主的停车操作。
较佳的,所述防护凸台的上表面设有防护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车主起到警醒作用,更进一步的避免车主将车辆越过防护凸台。
较佳的,所述第一荧光层包括乳胶漆层以及涂抹于所述乳胶漆层上的夜光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荧光层能够牢固的粘接在防护凸台的表面。
较佳的,所述停车带由植草砖铺设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停车区也能够种植植物,使得绿化面积更大。
较佳的,所述的停车带的长度a为5m,宽度b为0.4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的利用停车区的停车面积。
较佳的,所述绿化区的宽度c为1.5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的扩大绿化区的种植范围,使得绿化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停车场能够对车辆起到阻挡作用,避免车主将车停入绿化区,从而对绿化区起到保护作用。另外,设置在防护凸台以及停车区上的荧光层能够方便车主更加清楚的在夜间进行停车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1、停车带;2、绿化区;3、防护凸台;4、防护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生态停车场,包括地基,的地基上设有停车区和绿化区2;停车区由两条停车带1构成,两条停车带1之间的距离与汽车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相适应;绿化区2设置在两条停车带1之间。其中,停车带1由植草砖铺设而成或者也可以由方砖铺设而成,停车带1的长度a为5m,宽度b为0.4m,绿化区2的宽度c为1.5m。
绿化区2的边缘设置有防护凸台3,防护凸台3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防护凸台3的高度在5cm至10cm之间,优选为8cm,或10cm。防护凸台3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荧光层,停车带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荧光层。第一荧光层与第二荧光层均包括乳胶漆层以及涂抹于乳胶漆层上的夜光粉层。
进一步的,防护凸台3的上表面设有防护钉4,防护钉4可以在浇筑防护凸台3的时候直接预埋进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