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601006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87548.2

申请日:

2010.11.01

公开号:

CN102733168A

公开日:

2012.10.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1/38申请日:20101101|||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1/38; D06M15/15; D06M15/53; D06M15/03; D06M15/643; D06M13/192; D06M13/207; D06M13/203; D06M101/32(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11/38

申请人:

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汪蔚; 沈卫锋; 徐丽亚; 厉恩祥; 许斌

地址:

31401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代理人:

张宇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包括退浆、基布碱减量处理和浸轧整理,在基布碱减量处理步骤中,处理液按重量计组份包括:片碱2-3%、渗透剂0.15-0.25%、精练剂0.15-0.25%,其余为水;浴比为1:15-20,处理温度为120±5℃,处理时间40±3min,减量率为10-1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涤纶仿真丝织物,克服了涤纶织物本身具有的硬的手感,改善了涤纶织物的着装舒适性,且产品加工方便,资源利用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包括退浆、基布碱减量
处理和浸轧整理,其特征在于:在基布碱减量处理步骤中,处理液按重量计组
份包括:片碱2-3%、渗透剂0.15-0.25%、精练剂0.15-0.25%,其余为水;浴比
为1:15-20,处理温度为120±5℃,处理时间40±3min,减量率为10-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浸轧整理步骤中,采用常温浸轧,采用权利要求7制备的整理剂,速度
20±1m/min;烘干温度120-130℃;烘焙温度160±2℃,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
8-10%。

说明书

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

本申请是2010年11月1日申请的名称为“绦纶仿真丝织物的整理剂及
该织物的制备与后处理方法”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010528042.4)
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仿真丝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
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面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损、抗皱性好、无虫蛀、快干、易打理等天然
纤维无可比拟的优良性能。但回潮率低、吸湿透汽性差、穿着闷热,易产生静
电、易吸污并滋生细菌。因此,涤纶面料的穿着舒适性较差。

通过化纤改性技术可以改善涤纶织物的缺点,提高其穿着舒适性。如在合
成及纺丝加工过程中加入亲水性单体或聚合物,但此技术操作难度大、成本高。
通过后整理技术,可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并具有抗静电、抗菌等功能,从
而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性。该技术成本低、工艺简单易行、技术操作方便、市
场适应性强,是目前印染厂改善涤纶面料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主要研究和
发展方向。如专利号为200810150057、名称为“涤纶织物亲水抗静电剂、制备方
法及涤纶织物后整理方法”及专利号为200910029296、公开号为CN101525837A、
名称为“一种涤纶织物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分别公开
了一种聚酯型亲水抗静电整理剂的制备及涤纶面料的后整理方法,面料的静电
荷半衰期小于1s,且耐洗涤。但此类整理剂的合成技术难度较大,且织物的手
感得不到改善。

涤纶仿真丝织物一般是指外观和手感上具有真丝织物的某些特征的织物。
目前,主要利用涤纶纤维截面的异形化、细旦化以及纱线加强捻和织物碱减量
处理来达到仿真丝的效应。涤纶仿真丝织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涤纶织物透气
性、吸湿性差的缺点,但其穿着舒适性仍然不理想,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性
加工。

蚕丝蛋白含有大量的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活性成分,具有天然保湿和滋
养皮肤、活化细胞、抗过敏以及消除皮肤黑色素等护肤美肤的功效,广泛用于
生物技术、医药、精细化工等诸多领域。纺织品经蚕丝蛋白整理剂改性处理后,
贴身穿着吸湿快干、柔软滑爽、触感舒适,并具有保健护肤等功效。如专利号
为CN200710036665.8、名称为一种丝素蛋白涂层织物染色方法,公开号为
CN101008157A的中国发明专利和专利号为CN200610025827.3、名称为SF/SiO2
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861666A的中国发明专利分别公开了丝
蛋白整理剂的有关内容,丝蛋白类整理剂的技术关键是丝蛋白的溶解及提纯,
目前主要采用CaCl2、C2H5OH、H2O三元溶剂溶解丝素,存在CaCl2用量大,分
离困难,成本高等问题。丝胶蛋白水溶性好,但目前丝胶蛋白主要来源于真丝
织物加工时的付产品,浓缩及回收困难。

丝肽为蚕茧经酶解降解后的产物,是未经分离的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的混
合物,分子量在500-2,000g/mol之间。丝肽与蚕丝蛋白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及
保健护肤的功效,且产品加工方便,纯度高,水溶性良好,因此,是一种良好
的织物改性整理剂,但是,单纯采用丝肽蛋白整理织物,其耐久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涤纶纺真丝织物整理剂存在加工成本高,
耐久性差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提高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而且
能提高其功能耐久性的整理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涤纶仿真丝织物整理剂,由下列组份组成(按
重量份):丝肽5-7份;聚乙二醇3-5份;交联剂3-5份;交联催化剂1.5-2.5份;
醋酸1-2份;柔软剂1-2份;壳聚糖0.5-1份,其余为水;

所述的丝肽为蚕茧经酶解降解后的产物,分子量在500-2,000g/mol之间;

所述的交联剂为丁烷四羧酸、柠檬酸、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交联催化剂为次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和多
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柔软剂为含活性羟基的变性硅酮;

所述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90%,粘度<100cps。

本发明整理剂为由丝肽、聚乙二醇、交联剂、催化剂、醋酸、柔软剂、壳
聚糖的组合溶液,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可提高织物的功能耐久性,且可避免高
分子类粘合剂所带来的织物手感下降问题。利用聚乙二醇对涤纶织物进行功能
改性处理,可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吸湿性,且具有相变调温功能,其相变温度在
28℃左右,因此织物触感舒适、凉爽。本发明所使用的整理剂以水为溶剂,加
工过程无污染,有利于实现清洁化生产及环境保护。

本发明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醋酸溶于水中,再加入壳聚糖,在室温下溶解,然后依次加入丝肽、聚
乙二醇、交联剂、催化剂、变性硅酮柔软剂,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涤纶仿真丝织物吸湿透气性差的不
足,提供一种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

本发明方法包括退浆、基布碱减量处理和浸轧整理三个步骤;

在所述的基布碱减量处理步骤中,处理液组份(按重量计)包括:片碱2-3%、
渗透剂0.15-0.25%、精练剂0.15-0.25%,其余为水;浴比为1:15-20,处理温度
为120±5℃,处理时间40±3min,减量率为10-12%;

在所述的浸轧整理步骤中,采用常温浸轧,采用权利要求7制备的整理剂,
速度20±1m/min;烘干温度120-130℃;烘焙温度160±2℃,整理后织物增重
率为8-10%。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涤纶仿真丝织物,基布经碱减量处理后织物减量率
为10-12%,克服了涤纶织物本身具有的硬的手感,使涤纶织物兼具优良的抗皱
性及真丝织物柔软的手感,穿着透气、凉爽、舒适。同时,在经过碱减量处理
后,进一步用整理液进行浸轧整理,在整理剂的作用下,使得生产的涤纶织物
透气性更强、吸湿性更好,并具有真丝织物的滑爽感。本发明利用丝肽蛋白溶
液对涤纶织物进行功能改性处理,改善了涤纶织物的着装舒适性,且产品加工
方便,资源利用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整理剂及后处理方法用于涤纶织物的后整理。

本发明的整理剂由下列组份组成(按重量份):丝肽5-7份;聚乙二醇3-5
份;交联剂3-5份;交联催化剂1.5-2.5份;醋酸1-2份;柔软剂1-2份;壳聚糖
0.5-1份,其余为水,壳聚糖的脱乙酰度>90%,粘度<100cps,交联剂为丁烷四
羧酸、柠檬酸、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混合时可以是任何两种酸相
混合,以提高织物功能耐久性,并避免高分子类粘合剂所带来的织物手感下降
问题;交联催化剂为次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和多聚磷
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柔软剂最好为含活性羟基的变性硅酮;

整理液按下列方法制备:按配方准备好所有组份,将醋酸溶于水中后加
入壳聚糖,在室温下溶解,可以先加入大部分水,比如75%左右的水,然后
依次加入丝肽、聚乙二醇、交联剂、催化剂、变性硅酮柔软剂,而后加入剩余
的水,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剂。

本发明的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退浆:采用常规退浆工艺即可。

(2)基布碱减量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溢流减量机,浴比1:15-20、处理温
度120±5℃、处理时间40±3min,然后水洗烘干,减量率为10-12%;碱减量处
理液配方由下列组份组成(按重量计):包括片碱2-3%、渗透剂0.15-0.25、精
练剂0.15-0.25%、其余为水。其中减量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W1为碱减量处理后布干重,W0为原布干重。

(3)浸轧整理:采用常温浸轧整理,织物运行速度20±1m/min;烘干温度
120-130℃;烘焙温度160±2℃。经浸轧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8-10%。

整理液(按重量份)组份:包括丝肽5-7份、聚乙二醇3-5份、交联剂3-5
份、交联催化剂1.5-2.5份、醋酸1-2份、柔软剂1-2份、壳聚糖0.5-1份,其余
为水。

其中织物增重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W1为碱减量处理后布干重,W2为整理后织物干重。

采用上述整理剂经上述后处理方法处理后得的织物触感柔软凉爽,外观悬
垂飘逸,丝质感强,并具有持久的天然保湿、滋养皮肤以及抗菌、抗静电等功
能。

实施例1

基布采用涤纶。基布规格选用经、纬原料均为1/75D/72f涤纶长丝,经纬密
为580×380根/10厘米;平方米克重83g/m2。

后处理按如下步骤进行:

(1)退浆:采用平幅退浆机。退浆槽温度95℃;织物运行速度40m/mim。

处理液配方,按重量计:包括片碱2.5%;稳定剂0.45%;渗透剂0.225%;
精练剂0.225%,其余为水。

(2)基布碱减量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溢流减量机。浴比1:18;处理温度
120℃;处理时间40min,然后水洗烘干。

处理液配方,按重量计:为片碱2.5%;渗透剂0.2%;精练剂0.2%。

经步骤(2)整理后织物减量率为11±1%。

(3)浸轧整理液:常温浸轧。织物运行速度20±1m/min;烘干温度125℃;
烘焙温度160℃。

整理液(按重量份)组份:包括丝肽7份、聚乙二醇5份、丁烷四羧酸5
份、次磷酸钠2.5份、醋酸2份、活性羟基的变性硅酮2份、壳聚糖1份、其余
为水。

整理液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计,将2份醋醋酸溶于75份水,再加入壳
聚糖1份,室温下溶解,然后依次加入丝肽7份、聚乙二醇5份、丁烷四羧酸5
份、次磷酸钠2.5份、变性硅酮柔软剂2份,最后添加适量的水,调节整理剂至
100份,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液。

经步骤(3)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10%。

实施例2

(1)退浆:同实施例1

(2)基布碱减量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溢流减量机。浴比1:15;处理温度
115℃;处理时间43min,然后水洗烘干。

处理液配方,按重量计:为片碱2%;渗透剂0.25%;精练剂0.25%。

经步骤(2)整理后织物减量率为10%。

(3)浸轧整理液:常温浸轧。织物运行速度20±1m/min;烘干温度120℃;
烘焙温度158℃。

整理剂按如下配方配制(重量份),包括丝肽5份;聚乙二醇3份;柠檬酸
3份,磷酸二氢钠1.5份,醋酸2份,变性硅酮2份,壳聚糖1份。

整理液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计,将2份醋酸溶于75份水,再加入壳聚
糖1份,室温下溶解,然后依次加入丝肽5份、聚乙二醇3份、柠檬酸3份、
磷酸二氢钠1.5份、变性硅酮柔软剂2份,最后添加适量的水,调节整理剂至
100份,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液。

其余同实施例1。经上述方法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8.6%。

实施例3

(1)退浆:同实施例1

(2)基布碱减量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溢流减量机。浴比1:20;处理温度
125℃;处理时间37min,然后水洗烘干。

处理液配方,按重量计:为片碱3%;渗透剂0.15%;精练剂0.15%。

经步骤(2)整理后织物减量率为12%。

整理剂按如下配方配制(重量份),包括丝肽7份;聚乙二醇5份;马来酸
酐5份,磷酸氢二钠2.5份,醋酸1份,柔软剂1份,壳聚糖0.5份。

整理液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计,将1份醋酸溶于75份水,再加入壳聚
糖0.5份,室温下溶解,然后依次加入丝肽7份、聚乙二醇5份、马来酸酐5份、
磷酸氢二钠2.5份,、变性硅酮柔软剂1份,最后添加适量的水,调节整理剂至
100份,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液。

其余同实施例1。经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9.5%。

实施例4

整理剂按如下配方配制(重量份),包括丝肽5份;聚乙二醇3份;丁烷四
羧酸和柠檬酸混合液3份,焦磷酸钠1.5份,醋酸1份,变性硅酮1份,壳聚糖
0.5份。

整理液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计,将1份醋酸溶于75份水,再加入壳聚
糖0.5份,室温下溶解,然后依次加入丝肽5份、聚乙二醇3份、丁烷四羧酸和
柠檬酸混合液3份,焦磷酸钠1.5份,、变性硅酮柔软剂1份,最后添加适量的
水,调节整理剂至100份,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液。

其余同实施例1。经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8.0%。

实施例5

整理剂中,交联剂采用柠檬酸和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其余同实施例2。经整
理后织物增重率为8.8%。

实施例6

整理剂中,交联剂采用丁烷四羧和马来酸酐的混合液。

其余同实施例3。经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9.8%。

产品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织物性能指标



本发明实施例仅供说明具体方法,该方法的规模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33168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0.17CN102733168A*CN102733168A*(21)申请号 201210187548.2(22)申请日 2010.11.01201010528042.4 2010.11.01D06M 11/38(2006.01)D06M 15/15(2006.01)D06M 15/53(2006.01)D06M 15/03(2006.01)D06M 15/643(2006.01)D06M 13/192(2006.01)D06M 13/207(2006.01)D06M 13/203(2006.01)D06M 101/。

2、32(2006.01)(71)申请人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31401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工业园区(72)发明人汪蔚 沈卫锋 徐丽亚 厉恩祥许斌(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代理人张宇娟(54) 发明名称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包括退浆、基布碱减量处理和浸轧整理,在基布碱减量处理步骤中,处理液按重量计组份包括:片碱2-3%、渗透剂0.15-0.25%、精练剂0.15-0.25%,其余为水;浴比为1:15-20,处理温度为1205,处理时间403min,减量。

3、率为10-1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涤纶仿真丝织物,克服了涤纶织物本身具有的硬的手感,改善了涤纶织物的着装舒适性,且产品加工方便,资源利用率高。(62)分案原申请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1/1页21.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包括退浆、基布碱减量处理和浸轧整理,其特征在于:在基布碱减量处理步骤中,处理液按重量计组份包括:片碱2-3%、渗透剂0.15-0.25%、精练剂0.15-0.25%,其余为水;浴比为1:15-20,处理温度为1205,处理时间403min。

4、,减量率为10-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浸轧整理步骤中,采用常温浸轧,采用权利要求7制备的整理剂,速度201m/min;烘干温度120130;烘焙温度1602,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8-10%。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33168 A1/6页3一种舒适凉爽型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0001 本申请是2010年11月1日申请的名称为“绦纶仿真丝织物的整理剂及该织物的制备与后处理方法”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010528042.4)分案申请。技术领域0002 本发明涉及涤纶仿真丝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背景。

5、技术0003 涤纶面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损、抗皱性好、无虫蛀、快干、易打理等天然纤维无可比拟的优良性能。但回潮率低、吸湿透汽性差、穿着闷热,易产生静电、易吸污并滋生细菌。因此,涤纶面料的穿着舒适性较差。0004 通过化纤改性技术可以改善涤纶织物的缺点,提高其穿着舒适性。如在合成及纺丝加工过程中加入亲水性单体或聚合物,但此技术操作难度大、成本高。通过后整理技术,可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并具有抗静电、抗菌等功能,从而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性。该技术成本低、工艺简单易行、技术操作方便、市场适应性强,是目前印染厂改善涤纶面料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如专利号为200810150057、名称为。

6、“涤纶织物亲水抗静电剂、制备方法及涤纶织物后整理方法”及专利号为200910029296、公开号为CN101525837A、名称为“一种涤纶织物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聚酯型亲水抗静电整理剂的制备及涤纶面料的后整理方法,面料的静电荷半衰期小于1s,且耐洗涤。但此类整理剂的合成技术难度较大,且织物的手感得不到改善。0005 涤纶仿真丝织物一般是指外观和手感上具有真丝织物的某些特征的织物。目前,主要利用涤纶纤维截面的异形化、细旦化以及纱线加强捻和织物碱减量处理来达到仿真丝的效应。涤纶仿真丝织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涤纶织物透气性、吸湿性差的缺点,但其穿着舒适性仍然不理想。

7、,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性加工。0006 蚕丝蛋白含有大量的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活性成分,具有天然保湿和滋养皮肤、活化细胞、抗过敏以及消除皮肤黑色素等护肤美肤的功效,广泛用于生物技术、医药、精细化工等诸多领域。纺织品经蚕丝蛋白整理剂改性处理后,贴身穿着吸湿快干、柔软滑爽、触感舒适,并具有保健护肤等功效。如专利号为CN200710036665.8、名称为一种丝素蛋白涂层织物染色方法,公开号为CN101008157A的中国发明专利和专利号为CN200610025827.3、名称为SF/SiO2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861666A的中国发明专利分别公开了丝蛋白整理剂的有关内容,丝蛋白类。

8、整理剂的技术关键是丝蛋白的溶解及提纯,目前主要采用CaCl2、C2H5OH、H2O三元溶剂溶解丝素,存在CaCl2用量大,分离困难,成本高等问题。丝胶蛋白水溶性好,但目前丝胶蛋白主要来源于真丝织物加工时的付产品,浓缩及回收困难。0007 丝肽为蚕茧经酶解降解后的产物,是未经分离的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的混合物,分子量在5002,000g/mol之间。丝肽与蚕丝蛋白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及保健护肤的功效,且产品加工方便,纯度高,水溶性良好,因此,是一种良好的织物改性整理剂,但是,单纯说 明 书CN 102733168 A2/6页4采用丝肽蛋白整理织物,其耐久性较差。发明内容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

9、有技术中涤纶纺真丝织物整理剂存在加工成本高,耐久性差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提高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而且能提高其功能耐久性的整理剂。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涤纶仿真丝织物整理剂,由下列组份组成(按重量份):丝肽5-7份;聚乙二醇3-5份;交联剂3-5份;交联催化剂1.5-2.5份;醋酸1-2份;柔软剂1-2份;壳聚糖0.5-1份,其余为水;0010 所述的丝肽为蚕茧经酶解降解后的产物,分子量在5002,000g/mol之间;0011 所述的交联剂为丁烷四羧酸、柠檬酸、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0012 所述的交联催化剂为次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和多聚磷酸钠中。

10、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0013 所述的柔软剂为含活性羟基的变性硅酮;0014 所述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90%,粘度90%,粘度100cps,交联剂为丁烷四羧酸、柠檬酸、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混合时可以是任何两种酸相混合,以提高织物功能耐久性,并避免高分子类粘合剂所带来的织物手感下降问题;交联催化剂为次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和多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柔软剂最好为含活性羟基的变性硅酮;0026 整理液按下列方法制备:按配方准备好所有组份,将醋酸溶于水中后加入壳聚糖,在室温下溶解,可以先加入大部分水,比如75%左右的水,然后依次加入丝肽、聚乙二醇、交联剂、催化剂、变。

11、性硅酮柔软剂,而后加入剩余的水,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剂。0027 本发明的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后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0028 (1)退浆:采用常规退浆工艺即可。0029 (2)基布碱减量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溢流减量机,浴比1:15-20、处理温度1205、处理时间403min,然后水洗烘干,减量率为10-12%;碱减量处理液配方由下列组份组成(按重量计):包括片碱2-3%、渗透剂0.15-0.25、精练剂0.15-0.25%、其余为水。其中减量率按下式计算:0030 0031 式中W1为碱减量处理后布干重,W0为原布干重。0032 (3)浸轧整理:采用常温浸轧整理,织物运行速度201m。

12、/min;烘干温度120130;烘焙温度1602。经浸轧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8-10%。0033 整理液(按重量份)组份:包括丝肽5-7份、聚乙二醇3-5份、交联剂3-5份、交联催化剂1.5-2.5份、醋酸1-2份、柔软剂1-2份、壳聚糖0.5-1份,其余为水。0034 其中织物增重率按下式计算:0035 0036 式中W1为碱减量处理后布干重,W2为整理后织物干重。0037 采用上述整理剂经上述后处理方法处理后得的织物触感柔软凉爽,外观悬垂飘逸,丝质感强,并具有持久的天然保湿、滋养皮肤以及抗菌、抗静电等功能。0038 实施例10039 基布采用涤纶。基布规格选用经、纬原料均为1/75D/72。

13、f涤纶长丝,经纬密为580380根/10厘米;平方米克重83g/m2。0040 后处理按如下步骤进行:0041 (1)退浆:采用平幅退浆机。退浆槽温度95;织物运行速度40m/mim。0042 处理液配方,按重量计:包括片碱2.5%;稳定剂0.45%;渗透剂0.225%;精练剂说 明 书CN 102733168 A4/6页60.225%,其余为水。0043 (2)基布碱减量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溢流减量机。浴比1:18;处理温度120;处理时间40min,然后水洗烘干。0044 处理液配方,按重量计:为片碱2.5%;渗透剂0.2%;精练剂0.2%。0045 经步骤(2)整理后织物减量率为111%。。

14、0046 (3)浸轧整理液:常温浸轧。织物运行速度201m/min;烘干温度125;烘焙温度160。0047 整理液(按重量份)组份:包括丝肽7份、聚乙二醇5份、丁烷四羧酸5份、次磷酸钠2.5份、醋酸2份、活性羟基的变性硅酮2份、壳聚糖1份、其余为水。0048 整理液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计,将2份醋醋酸溶于75份水,再加入壳聚糖1份,室温下溶解,然后依次加入丝肽7份、聚乙二醇5份、丁烷四羧酸5份、次磷酸钠2.5份、变性硅酮柔软剂2份,最后添加适量的水,调节整理剂至100份,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液。0049 经步骤(3)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10%。0050 实施例20051 (1)退浆:同。

15、实施例10052 (2)基布碱减量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溢流减量机。浴比1:15;处理温度115;处理时间43min,然后水洗烘干。0053 处理液配方,按重量计:为片碱2%;渗透剂0.25%;精练剂0.25%。0054 经步骤(2)整理后织物减量率为10%。0055 (3)浸轧整理液:常温浸轧。织物运行速度201m/min;烘干温度120;烘焙温度158。0056 整理剂按如下配方配制(重量份),包括丝肽5份;聚乙二醇3份;柠檬酸3份,磷酸二氢钠1.5份,醋酸2份,变性硅酮2份,壳聚糖1份。0057 整理液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计,将2份醋酸溶于75份水,再加入壳聚糖1份,室温下溶解,然后依次加。

16、入丝肽5份、聚乙二醇3份、柠檬酸3份、磷酸二氢钠1.5份、变性硅酮柔软剂2份,最后添加适量的水,调节整理剂至100份,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液。0058 其余同实施例1。经上述方法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8.6%。0059 实施例30060 (1)退浆:同实施例10061 (2)基布碱减量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溢流减量机。浴比1:20;处理温度125;处理时间37min,然后水洗烘干。0062 处理液配方,按重量计:为片碱3%;渗透剂0.15%;精练剂0.15%。0063 经步骤(2)整理后织物减量率为12%。0064 整理剂按如下配方配制(重量份),包括丝肽7份;聚乙二醇5份;马来酸酐5份,磷酸氢。

17、二钠2.5份,醋酸1份,柔软剂1份,壳聚糖0.5份。0065 整理液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计,将1份醋酸溶于75份水,再加入壳聚糖0.5份,室温下溶解,然后依次加入丝肽7份、聚乙二醇5份、马来酸酐5份、磷酸氢二钠2.5份,、说 明 书CN 102733168 A5/6页7变性硅酮柔软剂1份,最后添加适量的水,调节整理剂至100份,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液。0066 其余同实施例1。经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9.5%。0067 实施例40068 整理剂按如下配方配制(重量份),包括丝肽5份;聚乙二醇3份;丁烷四羧酸和柠檬酸混合液3份,焦磷酸钠1.5份,醋酸1份,变性硅酮1份,壳聚糖0.5份。006。

18、9 整理液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计,将1份醋酸溶于75份水,再加入壳聚糖0.5份,室温下溶解,然后依次加入丝肽5份、聚乙二醇3份、丁烷四羧酸和柠檬酸混合液3份,焦磷酸钠1.5份,、变性硅酮柔软剂1份,最后添加适量的水,调节整理剂至100份,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制得整理液。0070 其余同实施例1。经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8.0%。0071 实施例50072 整理剂中,交联剂采用柠檬酸和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其余同实施例2。经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8.8%。0073 实施例60074 整理剂中,交联剂采用丁烷四羧和马来酸酐的混合液。0075 其余同实施例3。经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9.8%。0076 产品性能指标见表1。0077 表1 织物性能指标0078 0079 说 明 书CN 102733168 A6/6页80080 本发明实施例仅供说明具体方法,该方法的规模不受实施例的限制。说 明 书CN 10273316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