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600537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80144.0

申请日:

2012.06.04

公开号:

CN102827533A

公开日:

2012.12.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9D 167/08申请公布日:201212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67/08申请日:20120604|||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67/08; C09D161/32; C09D163/00; C09D101/18; C09D7/12; C09D5/08

主分类号:

C09D167/08

申请人:

苏州吉人漆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吉伟; 王宇辉

地址:

215143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潘阳工业园春旺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成膜物由短油度豆油醇酸树脂、氨基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及硝化棉组成;由乳酸乙酯作溶剂,由着色颜料、防锈颜料、填料及助剂组成,制备出来的产品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还具有对多种底材有优异结合力性能及良好施工性,如对:灰色金属、有色金属、多种塑料等底材,自干烘烤均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包括成膜物、溶剂、着色颜料、填料及助剂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成膜物由大豆油短油度醇酸树脂、氨基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及硝化棉组成;所述的溶剂为乳酸乙酯,本涂料的各组成成分以及其重量的百分比为:大豆油短油度醇酸树脂20%~30%,丁醚化氨基树脂5%~10%,高软化点环氧树脂4%~8%,二甲苯10%~15%,聚酰胺蜡浆2%~6%,超分散剂ST-88  0.5%~1.5%,钛白粉5%~15%,炭黑3%~10%,滑石粉5%~15%,有机膨润土0.2%~0.4%,硝化棉溶液15%~25%,工业酒精0.1%~0.3%,醋酸丁酯3%~5%,乳酸乙酯3%~5%。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硝化棉预先溶解:分别将配方量的二甲苯、甲醛酯及乳酸乙酯投入溶解缸中,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然后缓慢投入硝化棉溶液,投料完毕后继续中速搅拌,直至硝化棉完全溶解并呈透明状态,备用;高速预分散: 先将配方量的大豆油短油度醇酸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二甲苯、超分散剂及聚酰胺蜡浆投入拉缸中;启动分散机,中速分散约5分钟,然后在中速分散下依序缓慢投入钛白粉、炭黑、滑石粉、有机膨润土,投料完毕后再高速分散约30分钟;研磨分散: 然后上砂磨机研磨分散,细度达到底漆≤40μm,面漆≤20μm的标准后打入调漆缸中;调漆:投入其余的硝化棉溶液、氨基树脂、醋酸丁酯、乳酸乙酯及工业酒精,并调整至合格粘度及颜色,高速分散约20分钟; 然后过滤、灌装,入库。

说明书

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底材底涂或面涂、成本低廉、性能突出的防腐蚀或装饰涂料。 

背景技术

国内外用于涂装装饰的涂料,针对不同的涂装对象或基材分别采用不同的专用涂料,如针对不同塑料品种的涂料有ABS塑料专用漆[1],玻璃钢专用漆,PVC塑料油漆,PC塑料漆,HIPS高抗冲塑料漆,尼龙塑料漆等等;针对不同金属品种的涂料有灰色金属漆,不锈钢底漆,铝合金专用漆,铜金属专用漆等等。 

现代意义上的制造业,一部车辆、一件设备、一套装备,大部分都有不同的金属材质和不同的塑料材质组成,最后都要进行涂装保护和装饰,才能使用。一部车辆对于不同的金属部件要采用不同的油漆品种,对于不同的塑料部件要采用不同的塑料漆品种,所以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要采用很多品种的油漆。 

油漆品种越多,在涂装过程中就会产生因涂装失误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给生产管理带来复杂性、繁琐性和增加失误性。一台设备、一部车辆,无论何种金属,何种塑料,其涂装装饰的面漆都是一样的,其面涂的装饰性、颜色、耐老化性基本一致。因此,面涂基本上为一种面漆,主要差别在于底涂之底漆品种不同。 

[1] 王亮亮等,ABS专用漆的研制。上海涂料。2006.12.12~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由现在的对于所要涂装的不同的基材而采用的多品种专用漆制成低成本、多用途、防腐蚀性能、一品多用的涂料,即 

制备一种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为第一个发明目的里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提供一种合 

理的切实可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其中各组成成分以及其重量的百分比为:短油度豆油醇酸树脂20%~50%,丁醚化氨基树脂5%~10%,高软化点环氧树脂4%~6%,二甲苯10%~15%,聚酰胺蜡浆2%~5%,超分散剂0.5%~1.5%,防锈颜料5%~18%,着色颜料3%~25%, 

有机膨润土0.2%~0.5%,填料5%~10%,工业酒精0.1%~0.3%。

本发明所述的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硝化棉预先溶解:分别将配方量的二甲苯、甲醛酯及乳酸乙酯投入溶解缸中,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然后缓慢投入硝化棉溶液,投料完毕后继续中速搅拌,直至硝化棉完全溶解并呈透明状态,备用;

高速预分散: 先将配方量的大豆油短油度醇酸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二甲苯、超分散剂及聚酰胺蜡浆投入拉缸中;启动分散机,中速分散约5分钟,然后在中速分散下依序缓慢投入钛白粉、炭黑、滑石粉、有机膨润土,投料完毕后再高速分散约30分钟;

研磨分散: 然后上砂磨机研磨分散,细度达到底漆≤40μm,面漆≤20μm的标准后打入调漆缸中;

调漆:投入其余的硝化棉溶液、氨基树脂、醋酸丁酯、乳酸乙酯及工业酒精,并调整至合格粘度及颜色,高速分散约20分钟; 然后过滤、灌装,入库。

所述搅拌速度低速是300~500转/分钟,中速是500~800转/分钟,高速是1200转/分钟以上。 

指标控制:1. 细度≤30μm; 2. 粘度   80~120秒/涂-4(25℃);3.漆膜颜色及外观   符合标准样漆,平整光滑;4. 光泽度以客户订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低成本、多用途、防腐蚀性能、一品多用的涂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而举例说明如下: 

例1:

一种浅灰色底漆。配比表:

表1                      配比表

上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硝化棉溶液制备:在一洁净的拉缸内,依次投入配方量的乳酸乙酯、甲醛酯及二甲苯,启动搅拌,然后缓慢投入配方量的硝化棉,中速搅拌,直至硝化棉完全溶解至透明,加盖备用。

树脂、溶剂及助剂溶解部分:⑴在一适量的配料缸中,按顺序依次投入短油度豆油醇酸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超分散剂、聚酰胺蜡浆及溶剂二甲苯,启动分散机,中低速(500~800r/min)搅拌溶解混合均匀。高速预分散及砂磨部分:[2]在上述配料缸中,边中低速(500~800r/min)搅拌边依次投入钛白粉、炭黑及填料。⑶投料完毕后,高速分散(1200r/min以上)约30分钟。⑷上砂磨机砂磨分散,待细度合格后进行调漆。调漆部分:⑸然后边搅拌边投入溶解好的硝化棉溶液、丁醚化氨基树脂、醋酸丁酯、乳酸乙酯,再高速分散约30分钟。⑹取样检验,合格后过滤(180目)灌装。指标控制。1. 细度≤30μm。 

2. 粘度   80~120秒/涂-4(25℃)。3.漆膜颜色及外观   符合标准样漆,平整光滑。 

施工前用硝基稀释剂调整粘度至施工粘度即可喷涂施工。 

本发明技术产品涂料技术指标,见表2。 

  

本发明技术产品施涂在不同基材的附着力技术指标见下表3。

   表3  本发明技术产品施涂在不同基材上的附着力性能指标       基材品种ABS塑料PVC塑料玻璃钢碳钢铝合金铜材附着力/级≤122112

注:附着力测试方法按照GB/T 1720-- 1979(1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即画圈法。

本发明技术产品的防腐蚀性能,见表4。 

表4     本发明技术产品防腐蚀性能 项   目指   标试验方法储存稳定性50℃/7d  GB/T 6753.3闪点/℃100GB/T 5208抗流挂性/μm≥200GB/T 9264卫生要求通过GB/T 5749

从表3、表4、表5可以看出,此发明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具有下列特点:

① 优异的耐化学品性和防腐性能  石油树脂改性长效防腐环氧无锌涂料的涂层具有优异的耐化学品性,低度的酸、碱、盐、各种油品、脂肪烃等化学品的长期浸泡。涂膜致密性佳,能有效抵挡水、氧等腐蚀性介质透过涂层。

② 环保和低毒性  石油树脂改性长效防腐环氧无锌涂料的有效成分达83%以上,在施工应用过程中可挥发的有机物含量(VOC)较低,降低了对通风量的要求,减少了有机物挥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及对施工人员们的损害,且石油树脂改性长效防腐环氧无锌涂料经检验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③ 漆膜经一年室外曝晒试验,粉化低于2级,颜色变化小于∑△3,涂膜表现了良好的耐候性。 

④ 本发明技术产品与同类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具优异的成本优势。 

⑤ 本发明技术产品除可应用于传统的船舶工业、各种贮罐内壁、地下埋管外,还可应用于机床、海上采油平台、钢结构以及化工厂室内外防腐蚀涂装,拓宽了应用领域。 

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7533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CN102827533A*CN102827533A*(21)申请号 201210180144.0(22)申请日 2012.06.04C09D 167/08(2006.01)C09D 161/32(2006.01)C09D 163/00(2006.01)C09D 101/18(2006.01)C09D 7/12(2006.01)C09D 5/08(2006.01)(71)申请人苏州吉人漆业有限公司地址 215143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潘阳工业园春旺路(72)发明人吉伟 王宇辉(54) 发明名称多用途强结。

2、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成膜物由短油度豆油醇酸树脂、氨基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及硝化棉组成;由乳酸乙酯作溶剂,由着色颜料、防锈颜料、填料及助剂组成,制备出来的产品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还具有对多种底材有优异结合力性能及良好施工性,如对:灰色金属、有色金属、多种塑料等底材,自干烘烤均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1/1页21. 一种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包括成膜物、溶剂、着色颜料、填料及助剂组成,其特征是。

3、所述的成膜物由大豆油短油度醇酸树脂、氨基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及硝化棉组成;所述的溶剂为乳酸乙酯,本涂料的各组成成分以及其重量的百分比为:大豆油短油度醇酸树脂20%30%,丁醚化氨基树脂5%10%,高软化点环氧树脂4%8%,二甲苯10%15%,聚酰胺蜡浆2%6%,超分散剂ST-88 0.5%1.5%,钛白粉5%15%,炭黑3%10%,滑石粉5%15%,有机膨润土0.2%0.4%,硝化棉溶液15%25%,工业酒精0.1%0.3%,醋酸丁酯3%5%,乳酸乙酯3%5%。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硝化棉预先溶解:分别将配方量的二甲苯、甲醛酯及乳。

4、酸乙酯投入溶解缸中,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然后缓慢投入硝化棉溶液,投料完毕后继续中速搅拌,直至硝化棉完全溶解并呈透明状态,备用;高速预分散: 先将配方量的大豆油短油度醇酸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二甲苯、超分散剂及聚酰胺蜡浆投入拉缸中;启动分散机,中速分散约5分钟,然后在中速分散下依序缓慢投入钛白粉、炭黑、滑石粉、有机膨润土,投料完毕后再高速分散约30分钟;研磨分散: 然后上砂磨机研磨分散,细度达到底漆40m,面漆20m的标准后打入调漆缸中;调漆:投入其余的硝化棉溶液、氨基树脂、醋酸丁酯、乳酸乙酯及工业酒精,并调整至合格粘度及颜色,高速分散约20分钟; 然后过滤、灌装,入库。权 利 要 求 书CN。

5、 102827533 A1/5页3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底材底涂或面涂、成本低廉、性能突出的防腐蚀或装饰涂料。 背景技术0002 国内外用于涂装装饰的涂料,针对不同的涂装对象或基材分别采用不同的专用涂料,如针对不同塑料品种的涂料有ABS塑料专用漆1,玻璃钢专用漆,PVC塑料油漆,PC塑料漆,HIPS高抗冲塑料漆,尼龙塑料漆等等;针对不同金属品种的涂料有灰色金属漆,不锈钢底漆,铝合金专用漆,铜金属专用漆等等。 0003 现代意义上的制造业,一部车辆、一件设备、一套装备,大部分都有不同的金属材质和不同的塑料材质组成,最后都要进行涂。

6、装保护和装饰,才能使用。一部车辆对于不同的金属部件要采用不同的油漆品种,对于不同的塑料部件要采用不同的塑料漆品种,所以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要采用很多品种的油漆。 0004 油漆品种越多,在涂装过程中就会产生因涂装失误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给生产管理带来复杂性、繁琐性和增加失误性。一台设备、一部车辆,无论何种金属,何种塑料,其涂装装饰的面漆都是一样的,其面涂的装饰性、颜色、耐老化性基本一致。因此,面涂基本上为一种面漆,主要差别在于底涂之底漆品种不同。 0005 1 王亮亮等,ABS专用漆的研制。上海涂料。2006.12.1215.。 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

7、,由现在的对于所要涂装的不同的基材而采用的多品种专用漆制成低成本、多用途、防腐蚀性能、一品多用的涂料,即 制备一种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为第一个发明目的里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提供一种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制备方法。0008 本发明所述的多用途强结合力涂料,其中各组成成分以及其重量的百分比为:短油度豆油醇酸树脂20%50%,丁醚化氨基树脂5%10%,高软化点环氧树脂4%6%,二甲苯10%15%,聚酰胺蜡浆2%5%,超分散剂0.5%1.5%,防锈颜料5%18%,着色颜料3%25%,有机膨润土0.2%0.5%,填料5%10%,工业酒精0.1%0.3%。0009 本发明所述的多。

8、用途强结合力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硝化棉预先溶解:分别将配方量的二甲苯、甲醛酯及乳酸乙酯投入溶解缸中,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然后缓慢投入硝化棉溶液,投料完毕后继续中速搅拌,直至硝化棉完全溶解并呈透明状态,备用;高速预分散: 先将配方量的大豆油短油度醇酸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二甲苯、超分散剂及聚酰胺蜡浆投入拉缸中;启动分散机,中速分散约5分钟,然后在中速分散下依序缓慢投入钛白粉、炭黑、滑石粉、有机膨润土,投料完毕后再高速分散约30分钟;说 明 书CN 102827533 A2/5页4研磨分散: 然后上砂磨机研磨分散,细度达到底漆40m,面漆20m的标准后打入调漆缸中;调漆:投入其余的硝化。

9、棉溶液、氨基树脂、醋酸丁酯、乳酸乙酯及工业酒精,并调整至合格粘度及颜色,高速分散约20分钟; 然后过滤、灌装,入库。0010 所述搅拌速度低速是300500转/分钟,中速是500800转/分钟,高速是1200转/分钟以上。 0011 指标控制:1. 细度30m; 2. 粘度 80120秒/涂-4(25);3.漆膜颜色及外观 符合标准样漆,平整光滑;4. 光泽度以客户订制。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低成本、多用途、防腐蚀性能、一品多用的涂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3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而举例说明如下: 例1:一种浅灰色底漆。配比表:表1 配比表说 明 书。

10、CN 102827533 A3/5页5上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硝化棉溶液制备:在一洁净的拉缸内,依次投入配方量的乳酸乙酯、甲醛酯及二甲苯,启动搅拌,然后缓慢投入配方量的硝化棉,中速搅拌,直至硝化棉完全溶解至透明,加盖备用。0014 树脂、溶剂及助剂溶解部分:在一适量的配料缸中,按顺序依次投入短油度豆油醇酸树脂、高软化点环氧树脂、超分散剂、聚酰胺蜡浆及溶剂二甲苯,启动分散机,中低速(500800r/min)搅拌溶解混合均匀。高速预分散及砂磨部分:2在上述配料缸中,边中低速(500800r/min)搅拌边依次投入钛白粉、炭黑及填料。投料完毕后,高速分散(1200r/min以上)约30分钟。上砂磨。

11、机砂磨分散,待细度合格后进行调漆。调漆部分:然后边搅拌边投入溶解好的硝化棉溶液、丁醚化氨基树脂、醋酸丁酯、乳酸乙酯,再高速分散约30分钟。取样检验,合格后过滤(180目)灌装。指标控制。1. 细度30m。 0015 2. 粘度 80120秒/涂-4(25)。3.漆膜颜色及外观 符合标准样漆,平整说 明 书CN 102827533 A4/5页6光滑。 0016 施工前用硝基稀释剂调整粘度至施工粘度即可喷涂施工。 0017 本发明技术产品涂料技术指标,见表2。 0018 本发明技术产品施涂在不同基材的附着力技术指标见下表3。0019 表3 本发明技术产品施涂在不同基材上的附着力性能指标 基材品种A。

12、BS塑料PVC塑料玻璃钢碳钢铝合金铜材附着力/级1 2 2 1 1 2注:附着力测试方法按照GB/T 1720- 1979(1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即画圈法。0020 本发明技术产品的防腐蚀性能,见表4。 0021 表4 本发明技术产品防腐蚀性能 项 目指 标试验方法储存稳定性50/7d GB/T6753.3闪点/100 GB/T5208抗流挂性/m200 GB/T9264卫生要求通过GB/T5749从表3、表4、表5可以看出,此发明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具有下列特点: 优异的耐化学品性和防腐性能 石油树脂改性长效防腐环氧无锌涂料的涂层具有优异的耐化学品性,低度的酸、碱、盐、各种油品、脂肪烃等。

13、化学品的长期浸泡。涂膜致密性佳,能有效抵挡水、氧等腐蚀性介质透过涂层。0022 环保和低毒性 石油树脂改性长效防腐环氧无锌涂料的有效成分达83%以上,在施工应用过程中可挥发的有机物含量(VOC)较低,降低了对通风量的要求,减少了有机物挥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及对施工人员们的损害,且石油树脂改性长效防说 明 书CN 102827533 A5/5页7腐环氧无锌涂料经检验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0023 漆膜经一年室外曝晒试验,粉化低于2级,颜色变化小于3,涂膜表现了良好的耐候性。 0024 本发明技术产品与同类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具优异的成本优势。 0025 本发明技术产品除可应用于传统的船舶工业、各种贮罐内壁、地下埋管外,还可应用于机床、海上采油平台、钢结构以及化工厂室内外防腐蚀涂装,拓宽了应用领域。 说 明 书CN 102827533 A1/1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753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